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许景澄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7
转发:0
评论:0
生平许景澄为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景澄深谙时事,经由大学士文祥以其才可任使节,向上推荐。光绪六年(1880年),召命其出使日本,因父丧丁忧,未能成行。守丧结束后,补授侍讲。光绪十年(1884年),许景澄出使法、德、意、荷、奥五国。次年,兼任驻比利时公使。出使期间,负责勘验、接收“定远”等舰,并亲赴造船厂调查,撰成《外国师船表》,疏清朝廷,建议加强海防。光绪十六年(1890年),再任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大臣。十八年(1892年),任光禄寺卿,十九年调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俄国出兵占据帕米尔地区萨雷阔勒岭以西二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许被清政府派为谈判代表,驳斥俄国侵略行径,不得要领。二十三年(1897年),许任德国使臣时,奉清政府命,力阻俄国西伯利亚铁道经中国领土向南延伸。二十一年(1895年)任工部左侍郎,二十四年(1898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

生平

许景澄为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景澄深谙时事,经由大学士文祥以其才可任使节,向上推荐。光绪六年(1880年),召命其出使日本,因父丧丁忧,未能成行。守丧结束后,补授侍讲。光绪十年(1884年),许景澄出使法、德、意、荷、奥五国。次年,兼任驻比利时公使。出使期间,负责勘验、接收“定远”等舰,并亲赴造船厂调查,撰成《外国师船表》,疏清朝廷,建议加强海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再任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大臣。十八年(1892年),任光禄寺卿,十九年调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俄国出兵占据帕米尔地区萨雷阔勒岭以西二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许被清政府派为谈判代表,驳斥俄国侵略行径,不得要领。二十三年(1897年),许任德国使臣时,奉清政府命,力阻俄国西伯利亚铁道经中国领土向南延伸。二十一年(1895年)任工部左侍郎,二十四年(1898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兼任中东铁路公司督办;二十五年改吏部右侍郎旋迁左侍郎,又充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总教习,管学大臣。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兴起,许力阻义和团驻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后,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力量,并派出官兵攻打外国使馆,许与徐用仪、袁昶等反对依仗拳民神功对外宣战,力谏剿拳民,诛纵匪祸首,以退洋兵。

许冒死上书慈禧说:“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慈禧大怒,许景澄被定“任意妄奏”、“语多离间”罪名;7月28日,与袁昶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宣统元年,追谥 文肃 。

纪念

许景澄与袁昶、徐用仪并称“三忠”,在杭州西湖建有 三忠祠 。

参考文献

来源

《清史稿》

俞樾:《清故吏部左侍郎许公墓志铭》,《清朝碑传全集》,册4,3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许景衡
评价孙诒让评曰:“元丰九先生推忠简独后卒,名德亦最显。厥后永嘉学者,后先辈出,多于忠简为后进,或奉手受业其门。靖康、建炎之际,永嘉之学几坠而复振,于忠简诚有赖哉”。
·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褚澄
褚澄(?—483)字彦道,南朝宋国阳翟(今禹州市)人。澄的祖父,父褚湛之都是宦门权贵。澄的母亲是宋武帝刘裕的第五女吴郡公主,澄娶的是宋文帝刘义隆之女庐江公主,遂拜驸马都尉。南齐高帝(肖道成)建元中(479—482),澄出任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太守,后迁左户尚书,再迁侍中,领右军。澄之女被南齐东昏侯封为东昏皇后。澄死后被追赠为金紫光禄大夫。澄极喜医术,著《医论十篇》传世,称《褚氏遗书》。
· 高澄为何勒兵入宫高澄为什么烹杀侯景儿子
高澄是东魏权臣,自幼聪明过人,很是机灵,对政事颇有见解,对答入流深得其父高欢喜爱,因此从跟随其父在朝为政。高澄广纳贤人,惩治贪官,整顿制度使其迅速确定权威。文武双全的高澄在其父逝世后很快掌控东魏大权,可惜在登基之前便被杀害。公元521年,高澄出生,为高欢正妻所出。不过十岁便因才智过人被其父立为渤海王世子,还独自出马招降高敖曹。遂次年,高澄便被高欢升官加爵,十二岁的高澄便迎娶东魏公主,且对政事十分敏感,被其父问起,分析的头头是道,因此高澄开始参与军事策划。公元536年,年仅十五的高澄便进宫辅佐朝政,为京畿大都督。因年少有成便引起众老臣不服,但又看到他十分有气魄,问题处理的很是妥帖,均心悦诚服。公元540年,为大将军的高澄,开始改善朝政不正风气,一是废除选官制度,以才能选官,广纳贤士,重用有才之人。二是严厉打击贪官污吏,使得官场风气大有改善。还同意了货币和加强盐市管理。公元547年,高澄接任...
·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高澄
高澄(521年―549年9月15日),字子惠,小字阿惠。北齐神武帝高欢长子,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生于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县),东魏权臣,政治家、军事家。高澄为东魏权臣高欢正妻娄昭君所生,自幼聪慧过人,严明有大略,具备政治天赋,深得高欢喜爱。东魏建立后,先后为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京畿大都督、吏部尚书等职。东魏天平三年(536年),十五岁的高澄入朝辅政,通过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惩治贪贿,整顿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迅速确立了权威,在高欢去世后顺利掌控了东魏政权。高澄对高氏地位的巩固,东魏、北齐间政权的过渡贡献颇大。高欢死后,高澄击溃叛将侯景,以反间计乱梁,拓两淮之地,收复河南,在短期内团结东魏统治阶层。武定七年(549年),高澄完成夺取东魏皇位的准备工作,受魏禅前夕为膳奴所刺杀,年仅29岁。其弟高洋建立北齐之后,追谥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
· 褚澄
生平简介褚澄出生于阳翟褚氏,阳翟褚氏是南朝时的低级士族,地位并不高。他的父亲是都乡敬侯褚湛之母亲则是宋武帝的女儿,因此,他是宋武帝的外孙,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褚渊和一个姐姐褚氏,褚氏是刘濬的妻子,刘濬后来和他的兄弟刘劭弑父造反,两兄弟都被处死,而褚氏因为父亲褚湛之和弟弟褚渊投降而幸免于难,但和他离婚了,褚澄则在此事中不受牵连。后来,褚澄又娶了宋文帝刘义隆之女庐江公主为妻,因此拜为驸马都尉,褚澄为官很清明。刘宋灭亡后,褚澄曾于南齐建元年间(479年—482年),担任过吴郡太守,当时,齐武帝的儿子豫章王萧嶷染病,萧道成召他为豫章王医治,豫章王不就就痊愈了,因此被升为左民尚书。褚渊死后,褚澄曾以一千万钱到招提寺赎回齐太祖萧道成赐给褚渊的白貂坐褥,又赎回了褚渊的介帻犀导及他坐过的黄牛,可以说,他是最早的当家。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褚澄为御史中丞袁彖弹劾,因此被免官禁锢,后来真相大白,褚澄又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