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中江县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00
转发:0
评论:0
成立三国蜀汉时置五城县,隋改玄武县,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为中江县。行政区划中江县辖29个镇、16个乡:凯江镇、南华镇、回龙镇、通济镇、永太镇、黄鹿镇、集凤镇、富兴镇、辑庆镇、兴隆镇、龙台镇、永安镇、双龙镇、玉兴镇、永兴镇、悦来镇、继光镇、仓山镇、广福镇、会龙镇、万福镇、普兴镇、联合镇、冯店镇、积金镇、太安镇、杰兴镇、南山镇、东北镇、古店乡、青市乡、瓦店乡、石泉乡、柏树乡、白果乡、清河乡、高店乡、石笋乡、太平乡、民主乡、永丰乡、元兴乡、通山乡、石龙乡、合兴乡。县人民政府驻凯江镇。交通中江交通便利,处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40分钟直达省会成都。245国道、川西环线、沪蓉高速公路、成德南高速公路、达成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在建的中金快速通道、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中江城区2011年,中江县城区建成区面积21平方千米,城区人口23万人。到2020年,城区建成区将达35平方千米,...

成立

三国蜀汉时置五城县,隋改玄武县,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为中江县。

行政区划

中江县辖29个镇、16个乡:凯江镇、南华镇、回龙镇、通济镇、永太镇、黄鹿镇、集凤镇、富兴镇、辑庆镇、兴隆镇、龙台镇、永安镇、双龙镇、玉兴镇、永兴镇、悦来镇、继光镇、仓山镇、广福镇、会龙镇、万福镇、普兴镇、联合镇、冯店镇、积金镇、太安镇、杰兴镇、南山镇、东北镇、古店乡、青市乡、瓦店乡、石泉乡、柏树乡、白果乡、清河乡、高店乡、石笋乡、太平乡、民主乡、永丰乡、元兴乡、通山乡、石龙乡、合兴乡。县人民政府驻凯江镇。

交通

中江交通便利,处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40分钟直达省会成都。 245国道、 川西环线、 沪蓉高速公路、 成德南高速公路、达成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在建的中金快速通道、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中江城区

2011年,中江县城区建成区面积21平方千米,城区人口23万人。到2020年,城区建成区将达35平方千米,人口30万人,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城市。中江县城市规划区命名方案新的城市规划将小东河改为东江,余家河改为西江。“三江”改造完工后,城市规划区内将形成40里长湖。他们还充分利用县城规划区内22座小山通过3到5年建设,建成22座森林公园或城市市民休闲中心绿地,在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拓展出数万亩的城市森林公园和绿地。

商业

中江县城入驻品牌有:

快餐店:肯德基德克士

电器:苏宁电器

百货大楼:阳光盛源 洋洋百货

公园广场

公园广场一直是中江县城大型群众文体活动的主要场所。2009年12月,中江决定投入2600余万元对公园广场进行全面改造,2010年4月28日工程正式动工。改造后的公园广场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绿化区、中心广场区和树阵休闲区。广场总面积21400平方米,其中,地上总面积16500平方米,包括道路、硬质铺装面积12300平方米,绿化面积42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4900平方米,有停车位130余个。整个广场可同时满足6000余人休闲、健身。

中江县

  公园广场

城市交通

规划建设“两环、两横、一纵、十放射”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在县城内部将建成两横一纵的城市主干道;连接高速路出口至开发区的干道11公里;建成30座连接三江两岸的城市桥梁,完善沿江两岸道路等城市交通网络,形成方便市民出行的道路交通体系。同时,城市四周将形成与县城中心相连至德阳、绵阳、成都、金堂、广汉、三台、遂宁等十条通道。

一二环路

市区一环路长约11公里,主要承担县城内交通的组织分流。宽40-50米,双向六车道(部分段双向八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由北段(原浩淼大道)、东段(原玄武大道)、南段(凯江六桥-凯江九桥)、西段(凯江二桥-凯江六桥)组成。共计5座跨河大桥、2座上跨立交桥、4座下穿式隧道。

市区二环路长约20公里,主要承担对外交通的组织,确保快捷出入县城和车辆过境。宽40米,双向六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由11段组成。共计4座跨河大桥,2座上跨立交桥。

中江大道

中江大道是我县标准最高的城区大道,起于中江县南华镇鲁家湾接成德南高速公路中江互通式立交A匝道,止于中江县南华镇螺丝堰塘接中江县城区西环线,路线全长3.943公里。按城市Ⅰ级主干道(参照公路—Ⅰ级)双向6车道加双向4车道辅道建设;道路宽度:主车道1×3.5+2×3.75米、辅道6米、中央分隔带6米,两侧分隔带3米、人行道3米,路基控制红线宽度54米,绿线宽度100米,沥青砼路面结构。

历史区划

1952年末,有下列18区、128乡及3镇:

城关区:区署驻城关大西街,辖城关镇16个街人民政府。

南山区:区署驻南渡口,辖东山、南山、西山、北山、双石、卷洞、新坪7乡。

回龙区:区署驻回龙场,辖回龙、朝中、临江、悦来、太和、石安、璧山、通济、建新9乡。

永太区:区署设永太场,辖永太、杰兴、坭金、建民、光明、六松、双凤、龙金8乡。

青市区:区署驻青市场,辖青市、三合、建设、大坂、梨园、黄鹿、金锣、双柏8乡。

会棚区:区署驻会棚场,辖会棚、富兴、和平、新桥、新中、新丰6乡。

集凤区:区署驻集凤场,辖集凤、石泉、古店、石垭、隆兴、集新、合兴7乡。

辑庆区:区署驻辑庆场,辖辑庆、兴隆、禾丰、兴安、平桥、富顺、新民、中兴、清河、永远10乡。

龙台区:区署驻大镇,辖大镇、龙台、永安、高店、隆盛、望云、柏林、金鱼、玉兴8乡1镇。

双龙区:区署驻双龙场,辖双龙、爱国、石笋、高兴、柴山、龙安、太平7乡。

永兴区:区署驻永兴场,辖永兴、茅店、三洞、甘柏、民主、白果、妙峰7乡。

通山区:区署驻通山场,辖通山、兴发、柏树、石马、大桥、马鞍、左会7乡。

广福区:区署驻广福场,辖广福、胜利、建中、高峰、梓潼、会龙、石龙7乡。

万福区:区署驻万福场,辖万福、群星、马祖、清凉、静安,文星、普兴、联合8乡。

仓山区:区署驻仓山镇,辖仓山镇、大华、骑龙、龙怀、华实、元兴、宝塔、永丰、谭受8乡1镇。

冯店区:区署驻冯店场,辖冯店、积金、玉华、石桥、李都、太安,新生7乡。

金顺区:区署驻金顺场,辖金顺、莲花、水平、蟠龙、生民、八一6乡。

全胜区:区署驻全胜场,辖全胜、良安、中和、三元、盛池,红泉、大堰,新华8乡。

1953年春,行政区划调整,经川北行署批准,金顺、全胜2区及所辖14乡、l38村归乐至县管辖;将原新中乡划出6个村归德阳县管辖,金锣乡划出3个村归罗江县管辖。年内又新增3乡。通山区署迁兴发场,改名兴发区,仍辖原7乡。县有16区、3镇、115乡。

1955年至1956年,农村合作化时期,基层行政区划变动较大:(1)撤销城关区,建置城关镇人民委员会,下辖16个居民委员会。(2)撤销南山区,东山,西山乡划归回龙区,南山乡划归辑庆区;同时,撤销北山、双石、卷洞、新坪乡。(3)回龙区撤销朝中、璧山、建新乡。(4)永太区撤销建民、光明、龙金乡、(5)撤销青市区,青市、三合、建设、黄鹿乡划归永太区;同时,撤销大坂、梨园、双柏乡。(6)撤销会棚区,会棚、富兴乡划归集凤区,和平乡划归永太区;同时,撤销新丰、新桥、建兴乡(1953年新建)。(7)集凤区,将合兴乡划归辑庆区,同时撤销石垭乡。(8)辑庆区撤销禾丰、兴安、平桥、富顺、新民、永远乡。(9)龙台区撤销龙安、金鱼、新兴(1953年新建)、隆盛、望云乡。(lO)撤销双龙区,双龙、龙安乡划归龙台区,太平乡划归辑庆区,石笋乡划归永兴区。(11)龙台区撤销爱国、高兴、柴山乡,太平乡划归辑庆区。(12)撤销永兴区,永兴、甘柏、石笋乡划归龙台区,民主、白果、妙峰乡划归广福区;同时,撤销茅店、三洞乡。(13)撤销兴发区,通山、兴发、继光、马鞍乡划归广福区,后兴发与继光合并称继光乡,柏树乡划归龙台区;同时撤销大桥、左会乡。(14)广福区,撤销胜利、建中、高峰乡。(15)撤销冯店区,冯店、李都、积金乡划归广福区,太安乡划归仓山区;同时,撤销新生、玉华、石桥乡。(16)撤销万福区,万福、普兴、联合乡划归仓山区;同时,撤销群星、马祖、清凉、静安、文星乡。(17)仓山区,撤销龙怀、宝塔、谭受乡。

1956年末,有7区63乡及3镇,除县辖城关镇外,各区、乡、镇名称是:(1)回龙区,辖回龙、通济、东山、西山、悦来、太和、临江、石安乡;(2)永太区,辖永太、双凤、黄鹿、青市、三合、建设、杰兴、和平、六松、坭金乡;(3)集凤区,辖集凤、石泉、古店、会棚、富兴、隆兴、集新乡;(4)辑庆区,辖辑庆、兴隆、南山、清河、中兴、太平、合兴乡;(5)龙台区,辖龙台、玉兴、永安、柏树、双龙、永兴、高店、甘柏、石笋、柏林乡和大镇;(6)广福区,辖广福、继光、冯店、李都、积金、妙峰、会龙、石龙、通山、马鞍、白果、民主乡;(7)仓山区,辖大华、永丰、普兴、元兴、万福、联合、骑龙、华实、太安乡和仓山镇。

此外,邻县边界地区个别村、社有少量零星调整。(l)划出部分:永太区原建民乡二、三两村划归三台县金石乡;原兴发区左会乡一、八两村划归三台县幸福乡;原万福区静安乡三、四村划归蓬溪县象山乡。(2)划入部分:三台县黎曙乡和新民乡有5个村划归本县黄鹿乡;三台县原柏树、白店、金龟乡9个村划归本县柏树乡。

1957年,复建永兴区,辖永兴、甘柏、石笋、民主、白果、妙峰6乡。全县有8区共76乡、3镇。

1958年10月,实现人民公社化,年末有公社5 9个,永太全区为1个大型公社,城郊和仓山区出现联乡性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取消乡级政府机构。

1959年,新建城郊区,辖东山、北山、南渡、西山、坭金、新坪公社。全县有9区共71公社,3镇。1960年,区、社未变动。

1961年,增设3区:(l)恢复万福区,将原撤区时归属仓山区的的万福、清凉、普兴、联合4社回属万福区,重建马祖、群星、文星3公社,辖7公社。(2)重建冯店区.将撤区时并入广福区的冯店、李都、积金3公社和划归仓山区的太安公社又划回给冯店区,又将广福区的妙峰公社划入;并将积金公社划出一半面积,新建黄金公社,将冯店和太安公社部分大队划出,重建新生公社,辖7公社。(3)新建永安区,区公所设永安场,辖原龙台区的永安、高店、柏树、左会公社。由永安公社分村重建隆盛公社,又将回龙区璧山公社划归永安区,

辖6公社。全县共有12区、90公社、3镇。

在1950年至1961年期间,区乡行政区划变动较为频繁,曾建置和撤并区署l2个:城关区,1950年建,1956年撤;南山区,1952年建,1956年撤;三合区,1950年建,1952年撤;青市区,1952年建.1956年撤;会棚区,1952年建,1955年撤,双龙区,1950年建,1955年撤,永兴区,1952年建.1956年撤,1957年复建至今;永安区.1961年新建至今,通山区,1952年建,1953年撤;兴发区,1953年建1956年撤;万福区.1952年建,1956年撤,1961年复建至今.冯店区.1951年建,1956年撤,1961年复建至今。

1962年至1985年的24年中,基本稳定的12个区名称是:城郊(凯江)、回龙、永太、集凤、辑庆、龙台、永安、永兴(门)、广福、万福、仓山、冯店。

1981年,全县进行地名普查,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凡在一定区域内的区、乡名称相同或原名命名不当者要作适当变更,调整编号。全县变动区名3个,城郊区改为凯江区.回龙(注:为便于排印,涉及1981年前回龙均作回龙)区改为回龙区,永兴区改为永门区。公社名改换23个。坭金改为泥金.回龙改为回龙,临江改为临津.石安改为石庙.三合改为子金,和平改为阳平,建设改为瓦店,兴隆改为兴隆场,清河改为清烈,太平改为白象,柏林改为林泉,永安改为长安,隆盛改为隆胜,永兴改为永门,民主改为铁佛.白果改为玉桂。马鞍改为马安,会龙改为岗石,胜利改为长胜,石龙改为金水,文星改为文明.联合改为联虹。新生改为保安,妙峰改为妙丰。1984年,公社改称乡,名称、建置未变。

1985年3月,撤销大华乡,并入仓山镇,由镇直接管辖原大华乡所属村组。年术.有12个区、1个县辖镇、2个区辖镇、89个乡。

1991年,中江县辖26个镇、21个乡: 凯江镇、仓山镇、龙台镇、辑庆镇、兴隆镇、广福镇、冯店镇、永太镇、黄鹿镇、永兴镇、回龙镇、永安镇、南华镇、双龙镇、玉兴镇、继光镇、会龙镇、积金镇、太安镇、通济镇、悦来镇、集凤镇、富兴镇、万福镇、普兴镇、联合镇、元兴乡、骑龙乡、永丰乡、华实乡、谭受乡、太平乡、清河乡、通山乡、石龙乡、李都乡、双凤乡、瓦店乡、青市乡、石笋乡、白果乡、民主乡、高店乡、柏树乡、会棚乡、古店乡、石泉乡。

2000年,李都乡改为李都镇。中江县共辖27个镇,20个乡。

2004年,中江县辖33个镇(凯江、仓山、龙台、辑庆、联合、永安、南华、集凤、万福、太安、兴隆、广福、冯店、永太、悦来、通济、玉兴、富兴、会龙、继光、黄鹿、永兴、回龙、双龙、积金、普兴、李都、坭金、杰兴、南山、中兴、南渡、东北)、24个乡(双凤、青市、瓦店、会棚、白果、民主、石龙、通山、古店、石泉、清河、骑龙、华实、太平、高店、柏树、石笋、元兴、永丰、谭受、石庙、合兴、柏林、宝塔)。

200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15号)批准:同意中江县乡镇行政区划建制由原来的33个镇、24个乡调整为29个镇、16个乡。具体批复如下:

一、原由市县批准设置的凯江、南华、龙台、仓山4个片区工委应予以撤销。

二、撤销坭金、中兴、李都、南渡4个镇和双凤、石庙、会棚、柏林、骑龙、宝塔、华实、谭受8个乡。

三、扩大11个乡镇的行政区域。

将原坭金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东北镇。东北镇人民政府驻魁山村。

将原双凤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永太镇。永太镇人民政府驻永太场。

将原石庙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回龙镇。回龙镇人民政府驻回龙场。

将原南渡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南华镇。南华镇人民政府驻龙华村。

将原中兴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辑庆镇。辑庆镇人民政府驻辑庆场。

将原会棚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富兴镇。富兴镇人民政府驻富兴场。

将原柏林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龙台镇。龙台镇人民政府驻龙台场。

将原骑龙、宝塔、华实3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仓山镇。仓山镇人民政府驻胖子店场。

将原李都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冯店镇。

将原谭受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永丰乡。

将富兴镇的天台村、永太镇的龙泉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瓦店乡。

调整后共辖29个镇、16个乡:凯江镇、南华镇、回龙镇、通济镇、永太镇、黄鹿镇、集凤镇、富兴镇、辑庆镇、兴隆镇、龙台镇、永安镇、双龙镇、玉兴镇、永兴镇、悦来镇、继光镇、仓山镇、广福镇、会龙镇、万福镇、普兴镇、联合镇、冯店镇、积金镇、太安镇、杰兴镇、南山镇、东北镇、古店乡、青市乡、瓦店乡、石泉乡、柏树乡、白果乡、清河乡、高店乡、石笋乡、太平乡、民主乡、永丰乡、元兴乡、通山乡、石龙乡、合兴乡。县人民政府驻凯江镇。

旅游

白塔寺

中江文庙

西眉湖

黄鹿湖

黄继光纪念馆(国家AA级景区)

继光故里(国家AAA级景区)

中国芍药谷(国家AAAA级景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苏易简
苏易简,梓州铜山(今中江县广福镇)人,字太简。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卒于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庚辰科状元。苏易简少年聪颖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兴国五年(980),举进士时,太宗留心儒术,责考生皆临轩复试,易简洋洋三千余言,一挥而就。太宗览毕,甚为赞赏,擢为甲科第一,时年仅二十二岁.苏易简中状元后,通判升州,迁左赞善大夫。八年,以右拾遗知制诰,连续七年主持贡举,公正无私,深得太宗信任。雍熙三年(986),充翰林学士。淳化二年(991),同知京朝官考课,迁中书舍人,充承旨,太宗虽没任命苏易简为参知政事,待遇却和参知政事一样,并做诗安抚:“君臣千载遇”,易简也表示“忠孝一生心”。一次,苏易简用水试欹器,以“日中则昃,月满刚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劝谏太宗持留守成,慎终如始,以固丕基,不久,知审官院,改知审刑院,掌吏部选,迁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元...
· 中江县广福镇蒋承茂支谱序
序言国家有政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宗谱,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盛世修谱传蒋氏之文化,此乃后世知晓木本水源的重要依据。为拯救蒋氏《家谱》即将失传的现实,我退休在家闲居,人到耄耋之年,常思念我的祖先我的根,在是作寻根归宗之孙,还是作离宗安生之徒晚年人生抉择中,循《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古训,最终选择是前者,步入编撰家谱行列。此谱的编撰进程历经八年,可谓“三步曲”。第-步编撰本支谱牒,归宗。我祖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离乡三百多年犹如断线风筝成游子,当地同根家人相遇陌生路人,班次无序,叔侄难分。始自公元2005年着手编撰本支同根家人谱牒,历时四年编撰出传承有序、班次分明的简明谱牒----入川始祖承茂支《蒋氏家谱》,让陌生路人归宗相识。第二步坚持“八原则”选材(谱料),寻根。在本谱编撰中始终坚持我的祖先我的根理念,通读有关姓氏通史,上网浏览相关史料...
·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吴昌裔
吴昌裔[生卒1183-1240[籍贯潼川中江人[朝代宋朝[主要著作,,,,,,[小传吴泳弟。幼孤自立,不肯逐时好。喜获程颐、张载、朱熹之书,辄披览研绎,手不释卷。后闻汉阳守黄□得朱熹之学,遂前往从师。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进士。调阆中尉。岁饥,请发本仓储粮数万石赈灾,民皆感德。再调眉州教授,取诸经亲为眉士讲说,士风大变。历知华阳县,通判眉州。再权汉州,核兵籍,兴社仓,郡政毕举。理宗端平元年(1234),入为军器监簿。改太常少卿。转监察御史。在朝未久,凡上躬缺失、庙堂除授、将帅方命、女宠私谒、旧党之用、边境之祸等等,举世以为大戒而不敢言者,无不尽陈。尝斥朝廷“言论多于施行,浮文妨于实务”,且援靖康的敝,痛哭苦谏。徙太理少卿,旋以权工部侍郎出为四川宣抚司参赞军事,时论以“李刚救太原”比之。后改知婺州,遇旱,免粟八万一千石、钱二十五万缗。未几,以宝章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平素多习典故,尝辑仁...
· 《中江县胡谭氏族谱》序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自千雄公于明洪武三(公元1370)年从湖南长沙茶陵迁祁阳滴山水开基以来,至今已历经642年。第四代添权公“承顶祖姑母籍贯遗业”开胡谭氏以来,已历经600多年。清雍正十二(公元1734)年,为明确血统源流,建立宗族内部的伦理纲常和尊卑秩序,千雄公十四世孙成殿(字玉明,号远亭)带头捐资倡议修谱,统一字辈,并委托十六世孙三仕(字际飞,邑庠生)主笔,辑录了我族已四百年十八代的宗谱手稿。时隔近六十年后,权公后裔,人丁兴旺,财力雄厚,以三星(字玉圃,又名文光号贲轩、岁进士候选儒学正堂)为首的八名主修,以胡谭二姓合修宗谱、经历艰辛,于乾隆五十七(公元1792)年才得以刊印成谱,取名《胡谭氏宗谱》,至今已历经220年。当我们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研读乾隆五十七年《胡谭氏宗谱》时,感到有些困惑,为什么对千雄公以前的家族史只字未提呢?好像老祖宗们在刻意回避什么?为此,我们在湖南衡南县柞市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