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白语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43
转发:0
评论:0
白语研究历史古代现存文献资料中对白语的最早记载见于唐朝人樊绰写的《蛮书》,时间是公元864年。《蛮书》“蛮夷风俗第八”说:“言语音,白蛮最正,蒙舍蛮次之,诸部落不如也,但名物或与汉不同,及四声讹重。大事多不与面言,必使人往来达其词义,以此取定,谓之行诺,才勺反。大虫谓之波罗密(亦名草罗),犀谓之矣(读如咸),带谓之佉苴,饭谓之喻,盐谓之宾,鹿谓之识,牛谓之舍,川谓之赕,谷谓之浪,山谓之和,山顶谓之葱路,舞谓之伽傍。加,富也;阁,高也;诺,深也;苴,俊也。东爨谓城为弄,竹为翦,谓盐为眗,谓地为渘,谓请为数,谓酸为制,言语并与白蛮不同。”对比现代白语各方言,除了犀、鹿、牛、深难考以外,其余均能在现代白语中得到印证。元朝人李京《云南志略》中亦有对若干白语词汇的记录。近现代法国人TerriendeLacouperie是近现代第一个研究白语的人。他于1887年对白语首次进行了研究,认为白语属于南亚语...

白语研究历史

古代

现存文献资料中对白语的最早记载见于唐朝人樊绰写的《蛮书》,时间是公元864年。《蛮书》“蛮夷风俗第八”说:“言语音,白蛮最正,蒙舍蛮次之,诸部落不如也,但名物或与汉不同,及四声讹重。大事多不与面言,必使人往来达其词义,以此取定,谓之行诺,才勺反。大虫谓之波罗密(亦名草罗),犀谓之矣(读如咸),带谓之佉苴,饭谓之喻,盐谓之宾,鹿谓之识,牛谓之舍,川谓之赕,谷谓之浪,山谓之和,山顶谓之葱路,舞谓之伽傍。加,富也;阁,高也;诺,深也;苴,俊也。东爨谓城为弄,竹为翦,谓盐为眗,谓地为渘,谓请为数,谓酸为制,言语并与白蛮不同。”对比现代白语各方言,除了犀、鹿、牛、深难考以外,其余均能在现代白语中得到印证。

元朝人李京《云南志略》中亦有对若干白语词汇的记录。

近现代

法国人Terrien de Lacouperie是近现代第一个研究白语的人。他于1887年对白语首次进行了研究,认为白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语言,同时他也指出了白语的混杂性。英国人H.R.Davies继承了Terrien de Lacouperie的观点,对白语做了进一步研究。他根据23个白语词与孟-高棉语言的相似性进一步肯定了白语属于孟-高棉语。闻宥在1940年批评了Davies的观点。他指出Davies的观点是建立在相当有限的100个词汇的比较基础上,因而是不可靠的。他对白语词汇的研究指出白语的最低层词汇是藏缅语性质的,所以主张白语属于藏缅语。在闻宥之后,关于白语的主要争论集中在白语离汉语近还是藏缅语近的问题上。白族学者赵式铭于1949年提出白语是一支从古汉语中分化出来的语言,他在其著作《白文考》中检验了500多个白语词,并一一指出了它们与古汉语的联系,并认为白语与汉语对不上的词汇是从周围藏缅语借入的缘故。Greenberg (1953)随后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认为即便将能够辨别的借词剔除以后白语和汉语词汇之间的仍然能显示出谱系关联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白保罗(Paul K Benedict)1982年拟构了原始汉语和原始白语的一些词前缀,并将白语和汉语划分到汉语族下。李芳桂当年制定汉藏语系谱系的时候把白语归在藏缅语彝语支下,但到后期他开始发现这种归类是不妥的。

1950年代初白族语言学家徐琳和赵衍荪从形态角度对白语做了系统研究,他们根据白语有元音松紧对立现象、复元音少、缺少闭音节等语音形态和部分同源词的比较将其归类入彝语支,并首次将白语划分为南、中、北三种方言。1994年俄罗斯语言学家斯塔罗斯金根据《白语简志》中的词汇表首次从严格的音韵对应角度对白语和汉语做了比较研究,他发现白语词汇中一部分词汇反映了上古汉语的一些面貌,比如保留了幽、宵韵的区别。他最后认为白语大约是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从汉语中分离出来的语言,因此主张白语是汉语族下的语言的分类。语言学家郑张尚芳发展和拓展了斯塔罗斯金的研究,建议建立汉白语族。然而斯塔罗斯金和郑张尚芳都没有严格区分白语中的汉语借词与同源词。美国藏缅语言学家James Matisoff对白语的系属问题则不断在变,最新的看法认为白语还是放在藏缅语里比较安全。法国的沙加尔也认为白语应该属于藏缅语。

坚持汉语族的人认为白语同藏缅语不存在发生学的联系,证据之一是谱系语言学中常用的基本词汇比较法:“白-汉”共同的基本词汇远多于“白-藏缅”共同基本词汇,白语基本语序是SVO型,与汉语相同而与藏缅语SOV不同。坚持藏缅语族的人认为白语现在的面貌与历史有关。 白族很早就与汉文明接触。积极、大量的学习和引入汉文化。文化上的崇汉导致了汉语词对白语词深刻而持久的替换(这种过程今天仍然在进行,而且呈越演越烈之势),其结果是改变了白语的形态,使得谱系语言学比较发生了困难。

从现在看来,汉藏语系语言的分类其实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传统的二分法,即汉语族和藏缅语族的观点正受到质疑,比如有很多人认为藏语与汉语的亲缘关系胜过与缅语的关系。如果说二分法被证明不成立,那么白语的传统系属问题“归汉语还是归藏缅语”将不复存在。

目前国际上比较常见的妥协方案是将白语置于藏缅语族,单立一个白语支(Baic)。

方言

根据《白语简志》,白语可以分为三种方言:

南部方言(大理话) bfs ,包括大理土话(30万人)、祥云土话(20万人);

中部方言(剑川语) bca ,包括剑川土话(50万人)、鹤庆土话(5万人);

北部方言(碧江话) bfc ,包括碧江土话(2万人)、兰坪土话(2万人)。

白语方言分类学的根据是以1957年白语工作队采集的47种白语方言语料为基础。分类标准是方言的声母韵母系统特征、部分语法和部分词汇的用词差异。

《白语简志》给出了划分白语方言的10个判断特征:

1.舌尖后声母和小舌声母

2.浊塞音和浊塞擦音

3.声调数量

4.原始白语*Br-的演变结果

5.声母ny-的有无

6.55调的演变

7.鼻韵的有无

8.卷舌韵母的有无

9.s- 和 ss-的对应关系

10.第三人称的声母特征

今天看来这个分类体系有很多缺陷。首先,这是基于共时差异做的粗略的划分,不能反映方言之间的历史联系。也对很多过渡地带具有混合特点的方言分类有困难。比如卷舌音,小舌音和浊塞音被认为是北部方言的特征,但是很多中部方言和南部方言的土语也有此类特征。基于历时差异的新白语分类体系(汪 2006)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新分类体系对白语方言划分为东、西两支。但是次级分类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白语语音系统

下面介绍剑川县金华镇(剑川土语)和大理市喜洲镇(大理土语)的语音系统。

声母

其中zh、ch、sh、r用来拼写现代汉语借词,剑川话和大理话实际并没有这些声母。sh有时用来拼写剑川、鹤庆部分土语中保留的s的对应送气擦音。

大理话的不送气清声母在松喉31调和松喉33调会发生浊化。

韵母

/ɿ/ 和 /i/ 不对立, /ɿ/ 只在z、c、s、ss之后出现。iou用来拼写借词,剑川话和大理话都没有这个韵母。

元音的音值在不同声调下略有变化,比如剑川话ai /ɛ/ 对应的紧喉元音接近 /a̰/ ;o在紧喉21调读 /ɔ̰/ ,在其他声调读 /ou/ 。

剑川话有鼻韵,是整个韵母鼻化。为了简单起见,国际音标中鼻化符号只标在主要元音上。鼻辅音声母之后韵母都会发生轻微鼻化,不标鼻化符号,白文中也不加n。

白语元音有松紧对立,元音松紧和声调有制约关系。

声调

1984年的方案只能写剑川话。1993年的方案既可以写剑川话,也可以写大理话。

剑川话的松喉55调除了近代借词和声母是送气音的情况外,一般在大理话里都是松喉35调。

语法概要

1)基本陈述句语序:主 谓 宾

2)一般疑问句语序: 主 宾 谓

3)特殊疑问句语序: 主 谓 宾

4)形容词前置

5)性别形容词和数量词后置 :geil 鸡 bol 公 :geil 鸡 at ded 一只

6)否定词往往后置

7)比较句结构同汉语

8)否定句语序:主 宾 谓

白语的特点

ng和v在白语中即可以做辅音又可以作为元音;

白语的陈述句多为SVO但是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往往为SOV;

白语否定词倾向于后置,往往出现在句子末尾;

白语中有气嗓音和挤嗓音;

白语中有一个常见的变体音位,即双唇颤音 [ʙ] ,常常作为 [t] 的变体音位 [t̪͡ʙ̥] 出现;

相比汉语普通话,白语的语调偏低沉。

说白语的人比较难区分带鼻音韵母的l和n声母。

白语中的汉语借词

白语中的汉语借词相当复杂,不同时期借入了不同的词。有些词分不同时期借入白语,形成同一个汉语词有不同时期借词的现象。而且这些分不同时期重复借入白语的汉语词还产生了语法搭配上的差异。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和汉语类似的词汇有可能是同源词。现在有 很多语言学家 认为原来认为的借词实际是同源词。

文字

古代文字

白语有自己的文字,又称“僰文”(读作:Bówén):有部分借用汉字,而其实有不少的发音及意思都和古汉语相同,完全可以用汉字来代替;亦有部分形式近似越南的喃字。若把这些字详细区份,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音读汉字:用汉字的字形字音表达白语的意思。

训读汉字:字形、字义从汉字,读白语的音。

自造新字

纯借汉字:直接借用汉字的音、形、义,读白族所操汉语方言音。

在这四种造字方法中,自造字所占的比例并不多,最常采用的是“圈白点汉”或“点汉不点白”之类的圈点符号对音读和训读加以区别。 不过,白语汉字普遍通行于读书人家,以及识记白曲的民间艺人。一般没有读过书的人家,大多数都不识字。 明朝以前白族的很多典籍都是用方块白文记录的。著名的白族史书《白古通玄峰年运志》即用方块白文写成(原书已佚)[2],后经四川人杨升庵译成汉语流传至今[3]。 日本早期历史上出现过的万叶假名在形式上和使用上均与方块白文很相似。

拉丁字母文字

近年白族已采用拉丁字母来拼写白语。白语文字有27个声母、33个韵母和8个声调符号。以下为这些字母的列表:

声母的名称和排列顺序:ba, pa, ma, fa, va;da, ta, na, la;ga, ka, nga, ha, hha;ji, qi, nii, xi, yi;zi, ci, si, ssi;zhi, chi, shi, ri

韵母:i, ai, ei, a, o, u, e, ao, ou;iai, ia, io, ie, iao, iou;ui, uai, ua, uo;in, ain, ein, an, on, un, en, vn;iain, ian, ion, ien, uin, uain, uan;er, ier, uer

声调:x, l, t, f, z, 不标, b, p, d

白文文字样品

1993年方案

1984年方案

方块白文

见下方“参考文献”一段。

参见

汉白语族

僰文

参考文献

^ 施立卓编辑,"大理白族地区有“白文”吗?"[1],大理日报,2007-09-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语
参考文献参见亚拉姆语基督教
· 白凤
大事记白凤文化出生逝世纪年‘二中历’‘海东诸国记’等‘丽气记私抄’等关连项目日本年号索引参考文献松桥达良,《元号はやわかり—东亜历代建元考》,砂书房,1994年7月,ISBN4915818276
· 白籍
参见检籍唐寓之参考万绳楠:〈论黄白籍、土断及其有关问题〉
· 白桑
名称印地语:शहतूत梵语:TutaMarathi:Tuti概述白桑幼苗的叶可长达30cm,会变异产生裂纹,裂纹呈圆形,而且深入、错综复杂。用途桑葚白桑的嫩叶可用于喂养丝蚕,以便生产高品质的丝;而在气候较干燥的地方,当地面的植被未能为牲口提供食粮时,白桑叶亦会用于喂饲牲口。白桑的果实叫做桑椹,可吃;亦有用来制作干果或酿酒。在传统中医药,桑椹可用于治疗过早出现的白发,亦可净化血液,解便秘,治消渴,去水肿。对于其净化血液的功能,主要在于其嫩叶的叶绿素含量丰富,而叶绿素可被身体吸收,其与血红素近似的化学结构可为身体输送氧气及带走血液里的废物,加速体内的净化,且不会对人体带来副作用白桑的树皮可止咳、利尿,亦可退烧、止头痛、眼红及眼干。白桑椹的生长周期短,而且其释放花粉的速度也非常快,比音速的一半还要快。药理性能由于白桑是中国最常见的桑树品种,药书里提及的桑树,一般都专指白桑。以下为白桑各部分的药理...
· 白渠
流域白渠工程与郑国渠相似,在泾河从北方山谷流入关中平原处,把部分河水引入主渠;主渠起初与泾河平行而相近,进入关中平原时分开;渠道灌溉系统分为几支,水流通过叫“斗”的出水闸门分别进入沟渠,流向农田。主渠渠道历代变化不大,变化的多是沿渠道支流而分布的闸门“斗”。唐代时有斗176个,元代135个,晚清时只有106个。白渠西起自池阳谷口郑国渠南岸,引出泾河水流向东南,经池阳、栎阳向东到下邦后折向南注入渭河,全长二百里,受益农田四千五百余顷。作用郑白渠灌溉面积逐渐减少。史书记载,郑国渠灌田4万顷,汉代白渠4千顷,唐代时6千至1万顷,北宋时2-6千顷,维修后增至3万顷,元代后期7-8千顷,明代中期8千顷(可能虚报),明代后期及清代前期减至700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余顷。由于泾河含有较多泥沙,白渠也为关中平原农田带来了肥沃的沉积土壤。时人赞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