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白玉蟾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02
转发:0
评论:0
生平本姓葛名长庚。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姓白,又名白玉蟾。白玉蟾年少聪明,7岁赋诗,9岁时能背诵《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儒家9经。21岁那年在信中称自己“三教之书,靡所不究”,后来又说,“世间有字之书,无不经目”。然而白玉蟾初试科举却落选。据说是因为考官认为他太过骄狂。据说白玉蟾后到儋耳山修道,并遇见道教金丹派南宗四祖陈楠,陈楠授之以丹法、雷法。后宋宁宗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嘉定十年(1217年),白玉蟾收彭鹤林与留元长为弟子。后白玉蟾立“建宗传法”之所,“四方学者,来如牛毛”。改变了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一般单传的历史。白玉蟾主张性命双修。他在《无极图说》中谓:“道也,性与命而已。性无生也,命有生也。无者万物之始也,有者万物之母也。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穷之谓易。易即道也。”道教神霄派也奉他为本派祖师之一。白玉蟾撰有多种雷法著作。《道法会元》收录...

生平

本姓葛名长庚。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姓白,又名白玉蟾。白玉蟾年少聪明,7岁赋诗,9岁时能背诵《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儒家9经。21岁那年在信中称自己“三教之书,靡所不究”,后来又说,“世间有字之书,无不经目”。然而白玉蟾初试科举却落选。据说是因为考官认为他太过骄狂。据说白玉蟾后到儋耳山修道,并遇见道教金丹派南宗四祖陈楠,陈楠授之以丹法、雷法。后宋宁宗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嘉定十年(1217年),白玉蟾收彭鹤林与留元长为弟子。后白玉蟾立“建宗传法”之所,“四方学者,来如牛毛”。改变了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一般单传的历史。

白玉蟾主张性命双修。他在《无极图说》中谓:“道也,性与命而已。性无生也,命有生也。无者万物之始也,有者万物之母也。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穷之谓易。易即道也。”

道教神霄派也奉他为本派祖师之一。白玉蟾撰有多种雷法著作。《道法会元》收录有陈楠、白玉蟾所传神霄派谱系。白玉蟾主张以内炼为基础,实行雷法与内丹术相结合。认为雷法、符咒的灵验与否,主要以行法者之内炼工夫高下而定。

据说白玉蟾后回归故乡琼州,在文笔峰顶羽化升仙。文笔峰上至今留有白玉蟾遗迹。

才能、著作

白玉蟾很有多方面才华,能诗善赋,工书擅画。常乘酒兴即席挥毫,所作篆书、隶书、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技法高超,对后代书画(特别是草书)颇有影响。

白玉蟾著作甚多,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道德经章句注》行世。后由彭耜(彭鹤林)纂辑白玉蟾著作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又有谢显道等编《海琼白真人语录》、彭耜编《海琼问道集》等。《道法会元》收录有白玉蟾多篇雷法著作。

他重视道教著作的重要与启发性,曾曰“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白玉蟾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人,原名葛长庚,字以阅,号_庵、海琼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号海南,又号琼山道人。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笠。再后则遇泥妨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凡九年始得其道。遍游江南名山胜地。宋宁宗嘉定间,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命馆太乙宫,一日,不知所往。平生“蓬头跣足,一衲弊甚”,然神清气爽。每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时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白玉蟾博洽群书,能诗善赋,工书擅画。为人豪爽侠义,狂饮而不醉,常乘酒兴即席挥毫,所作篆、隶、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闽浙、粤、赣、鄂一带颇有影响。近代一些书画家的梅花、草书亦源于白氏。著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等书。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有文化修养、多才多艺、技法高超的释道僧人,如隋智...
· 宋代名士白玉蟾
白玉蟾(约1134―1229;现学界对其生卒年尚有多种说法,待考),道教全真南宗祖师,南五祖之一,本姓葛,名长庚。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子科。及长,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为道教金丹派南五祖之一,是内丹理论家。他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致力于传播丹道,广收弟子,建立了称为“靖”的教区组织,并得到官府认可,形成正式教团,成为道教内丹派南宗的实际创始者。一般认为,白玉蟾组织了金丹派南宗的教团组织,为南宗的实际建立者。经历: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
· 彭蟾
彭蟾,唐朝诗人。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不详。字东蟾,好学不仕。诗一首。
· 蟾蜍
习性蟾蜍虽然在陆地生活,但产卵时必须找一个合适的水塘,雄性负责寻找合适的水体,雌性被其叫声吸引,体外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以水藻为食,成体捕食昆虫、蜗牛等,一般为夜行性动物,冬季在泥底冬眠。负子蟾产卵带弯曲到背上,将卵产于海绵状背部软化皮肤的小窝中孵化,经过蝌蚪阶段,直到成为幼体后才离开母体。药用蟾蜍在很早之前就是药引。《本草纲目》载“蟾蜍入阳明经,退虚热,行湿气,杀虫,为疳病、痈疽、诸疮要药也。”沈约《宋书》载:“张收尝为猘犬所伤。食虾蟆鲙而愈。”文化“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是一句俗语,《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镜花缘》都提过。由于中国古代传说中,月亮上有蟾蜍,所以蟾蜍在古文中常被用来指代月亮。
· 蔡白玉
蔡白玉(1973~)笔名杨妮。女。1991年参加工作,1998年停薪留职去广东,历任杂志社记者、,广告公司业务员、文案,现任中国音乐报。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男》,长篇连载小说《花开灿烂》,中篇小说《放荡午夜》,另在全国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短篇小说数百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