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彪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5
转发:0
评论:0
子李志(字鸿道)参考资料《魏书》卷62《北史》卷40

李志(字鸿道)

参考资料

《魏书》卷62

《北史》卷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彪
清末名师、翰林内阁中书李彪简介,李彪的著作有哪些?李彪(1818-1896),字星海,号菊村,又号抱虎山人,云南弥渡县寅街镇大庄营人,曾主讲大理西云书院,“滇西知名之士多出其门”。一生从教李彪出生寒门,幼年丧父,母亲打短工、编草鞋维持生计。在私塾王景坡先生提携下,李彪勤奋好学,成绩出类,16岁得府试第一,20岁入大理桂香书院就学,深得迤西道罗天池器重,“期以远道”。26岁,中道光甲辰科举人,主讲弥渡奎光龙文书院名噪一时。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为避战乱隐居天目山密云寺,“凡十二年足不履城市”,潜心研究学理,著书立说。公元1874年,李彪授安宁州学正,之后四年,经云南总督岑毓英推荐主讲大理西云书院。公元1881年,受云贵总督岑毓英委聘,前往昆明与名流学士共修《云南通志》。岑以彪“品学兼优堪矜式,疏请叙奖,赏嘉国子监学士衔”,并有意挽留于府内任职,李彪委婉拒绝,辞别回乡尽桑梓义务,继续主讲...
· 李彪
北魏度支尚书、建威将军李彪简介,李彪最后的日子过得如何李彪(444-501年),字道固,顿丘卫国(今河南清丰县)人,北魏杰出大臣。家世寒微,少孤贫,有大志,好学不倦。受业于长乐监元伯阳,称美之。孝文帝初年,为中书教学博士,假员外散骑常侍、建威将军、卫国子,使于萧赜。迁秘书丞,参著作事。累除散骑常侍,仍领御史中尉。车驾南伐,兼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任城王等参理留台事。景明二年(501年)秋,卒于洛阳,年五十八,赠汾州刺史,谥号刚宪。人物经历孝文初,为中书教学博士。后假散骑常侍、卫国子,使于齐。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已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体,遗落时事。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焉。彪又表上封事七条,曰:古先哲王之为制也,自天子以至公卿,下及抱关击柝,其宫室车服,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人志定。今时浮华相竞,...
· 北魏人才济济!成淹、李彪舌战齐使为国争光!
北魏人才济济!成淹、李彪舌战齐使为国争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冯太后是北魏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为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时,孝文帝拓跋宏非常难过。他非常清楚,没有冯太后,也就没有他的今天,这个国家也不会这么强大。孝文帝为了表示对她的,日夜守候在冯太后的灵前。朝廷的官员以及当地各州和郡的官员都前来。一天,有两个人骑马来到了魏国首都。身穿着红色衣服,他们走向冯太后的灵堂。卫兵很快拦住他们,问道:“你是谁,竟敢穿着鲜艳的衣服前来?我们的皇帝会砍掉你们的脑袋的。”说着,就要逮捕这两个人,并要求皇帝惩罚他们。两人答道:“我们是南齐的使者。皇帝派我们来悼念冯太后的。如果你的国家不欢迎我们,我们就只好回到我们的国家了,向皇帝复命。“卫兵说:“除非你穿上丧服,就不能进入灵堂。”南齐使臣依旧坚持穿南齐的朝服,这在礼仪上是行不通的。两位使者中年长的是裴昭明,是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