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撞击坑
发现背景
伦勃朗撞击坑是在信使号第二次飞掠水星期间,于2008年10月6日在所摄水星表面影像中发现 。该撞击坑位于水星南半球南纬 33° 。以著名荷兰画家伦勃朗命名,并由国际天文联会于2009年2月27日批准 。
地质
信使号拍摄的伦勃朗撞击坑
伦勃朗撞击坑是水星上第二大撞击坑,仅次于卡洛里盆地 。其外部边缘,或者是其外环,是由断崖和断块山组成的环确定的。环的直径是 715 公里,相当于卡洛里盆地的一半。该撞击坑周围被撞击时从深处喷出的喷发物块状沉积包围。喷发物主要在撞击坑北方和东北方可见。坑内可分成两种地形:圆丘地形和平原。前者占据了坑底接近北缘的部分,并形成了一个直径约 130 公里的不完整环。后者则占据了坑内大部分区域。这两种平原被一个直径约 450 公里的环状断块山脉分离。这个界线或许可以对应到撞击后刚形成不久,后来坍塌的暂态内腔 。
撞击坑内的平坦平原可能是火山活动形成。这区域相当类似月海,虽然色调比周围平原浅,与月海的状况相反。平坦平原内穿插了一个槽和皱脊系统,以放射状和同心圆状分布。同心圆状的山脊形成了一个直径 375 公里的近乎完整的环。放射状皱脊和槽主要在该环内。放射状和同心圆状山脊的宽度大约是 1 到 10 公里,长度可达 180 公里。槽的年代明显晚于山脊,因为槽将山脊切穿。槽的宽度约 1 到 3 公里。有些放射状的槽相当接近山脊,形成特殊的“轮辐地形”。一般解释槽是张性地形地堑,而皱脊则是聚合性地形 。
伦勃朗撞击坑被一个走向自西南方到北方的巨型叶状断层崖切穿。该断层崖长度约 600 公里,属于分布在全水星表面断崖系统的一部分 。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水星内不冷却造成全球收缩而形成。这种断崖是该区域可见到的最年轻板块运动特征,因为它切穿了包含平坦平原的其他地形区域 。
无论伦勃朗撞击坑内或外都有大量撞击坑。平坦平原中心的许多撞击坑被完全或部分覆盖,这表示该平原可能有长期的溢流喷发活动。形成于火山活动结束后的撞击坑则显示撞击坑中心的熔岩层厚度可达 2 公里 。
年龄和形成
目前关于伦勃朗撞击坑的资料都显示它是水星上最年轻的撞击盆地之一。其年代大约和卡洛里盆地相当。伦勃朗撞击坑形成于内太阳系的后期重轰炸期将结束时,约39亿年 。该次撞击将水星外壳浅层物质大量喷出,形成撞击坑周围较深色且相对偏蓝的喷发物。该次撞击事水星外壳变薄,并引发火山活动。浅色熔岩填充了伦勃朗撞击坑内部并沉淀,并造成盆地底部的收缩而形成皱脊;之后撞击坑底部因为不明原因隆起,造成张裂而形成槽沟 。
水星上最后的板块运动导致叶状陡坡形成,其走向是环状皱脊的切线方向。这可以指出或许可对应到被埋藏的盆地内环状地形会影响陡坡的形成。在这之后水星内部活动停止,水星表面地质作用剩下零星的撞击事件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