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理念论的心理学思想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12
转发:0
评论:0
历史背景公元前5-4世纪,雅典进入全盛的“古典时代”,雅典奴隶民主制的充分发展,为希腊文艺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基础。古希腊哲学迎来了第二次飞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我、主体、认识论的问题,理论内容深化到本原的内部结构、一般性存在的探求,理论形式走向抽象、形成概念和范畴体系。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和以柏拉图的理念论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成为该时期的主要哲学路线。其中,理念论的心理学思想以毕达哥拉斯把数及其相互关系看成事物的原型和灵魂的本原思想为先驱,开创形成于柏拉图。柏拉图的理念论心理学思想的产生有其思想渊源。较远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毕达哥拉斯派的思想,如对数的思考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对于理念论的形成有影响。二是埃利亚派的基本原则,如巴门尼德把“存在”说成是“理念”,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第一性的。三是赫拉克利特万物流变的观点,认为真实的理念界遵循埃利亚派不动不变的原则,而不真...

历史背景

公元前5-4世纪,雅典进入全盛的“古典时代”,雅典奴隶民主制的充分发展,为希腊文艺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基础。古希腊哲学迎来了第二次飞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我、主体、认识论的问题,理论内容深化到本原的内部结构、一般性存在的探求,理论形式走向抽象、形成概念和范畴体系。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和以柏拉图的理念论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成为该时期的主要哲学路线。 其中,理念论的心理学思想以毕达哥拉斯把数及其相互关系看成事物的原型和灵魂的本原思想为先驱,开创形成于柏拉图。

柏拉图的理念论心理学思想的产生有其思想渊源。较远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毕达哥拉斯派的思想,如对数的思考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对于理念论的形成有影响。二是埃利亚派的基本原则,如巴门尼德把“存在”说成是“理念”,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第一性的。三是赫拉克利特万物流变的观点,认为真实的理念界遵循埃利亚派不动不变的原则,而不真实的现象界则遵循赫拉克利特万物流变的原则。但其心理学思想主要来源则是其老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将人类对万物统一性的认识提高到一般与个别、本质和现象的内涵上,为柏拉图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前提。

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早期理念论思想的先驱。他认为数及其关系是万物的本原。就是说,一切存在物都是从数的比例、和谐的关系中产生的。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分为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欲。相传这个学派把灵魂的不同部分置于不同的器官:理性在脑,智慧也在脑,情欲在心脏。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只有人三者齐备,其中理性是不死而轮回降生的灵魂。这是欧洲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灵魂不死的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主义哲学的创建者,同时是理念论的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柏拉图以理念论解释灵魂的本质。他把世界分为可知的“理念世界”和可见的“现实世界”。理念世界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实际事物而达到的普通理念;另一类是最高的理念,灵魂不必借助实际事物,单凭理念本身,就可以达到万物本原的认识。现实世界也包括两类:一类是事物的影子(“肖像”),如事物在水面和镜面上的影像等;另一类是实际事物,如自然物、人造物等。在他看来,无论事物的影子或实际事物,都不是真实的;唯有理念灵魂才是真实的。

柏拉图认为世界本体是共相(理念:idea)构成,万物包括灵魂也来自共相世界,且灵魂永生不死,轮回转世。故而,他认为共相世界的灵魂进入人体之后,肉体就成为灵魂的牢狱,使它忘掉了理念世界的知识。通过感觉经验,引起灵魂对共相世界的回忆,唤起理念共相世界的知识影子,重新回忆起共相。“一切研究,一切学习都只不过是回忆罢了”这就是学习的回忆理论。据柏拉图说,苏格拉底曾引导而不是教导一个童仆得出了关于正方形对角线和边长之间比例的定理。这一学说成为后来欧洲心理学关于天赋观念和内省法的最初表达形式。由此他提出一种联想的观点,即认为对感性对象的学习,实质上就是基于感性对象与共相形式相似或两者有经常的联系,从而唤起人们的回忆。这是关于联想的相似律和接近律的最早描述。

柏拉图认为,想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切合事物之象,一种是幻象,而以前者为更重要。 他把情感可分为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凡合乎自然方向和运动目的的就使人感到愉快;反乎自然的则感到不愉快。意志是因需要引起要求满足的运动。灵魂中和就是欲望得到满足。 柏拉图还认为,睡眠是灵魂与外界隔离时所发生有别于觉醒的一种行为状态。梦是内在的火,因眼闭而引起内部的运动,是灵魂欲望部分的活动。

评价

综上所述,柏拉图理念论的心理学思想是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上,并具有身心二元论和唯心主义的倾向。但是,柏拉图心理学思想却揭开了欧洲心理学史的序幕。他关于心理活动中主客体互动的思想,心理结构中理性与非理性两种成分的提出,心理过程中三分法的初步划分,接近与相似两条联想律的描述,感觉的相对性和对比,情感的两极性的问题,梦与欲望的关系等,均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心理学评论
外部链接ListoffreePsychologicalReviewarticlesavailableonline
· 理论心理学
心理学的哲学议题(philosophicalpsychology)
· 《周易》的心理学思想及其在先秦的发展
摘要:《周易》是我国的一部最古老的文献。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可以追溯到这本箸作。本文着重考察了它所蕴含的三个方面的心理学思想:1.基本观点:天人观,阴阳观,发展观;2.知、情、意的描述;3.理想人格。中国的种种学术思想几乎都可以追溯到《周易》,《周易》乃是种种学术思想之源。这基本上已成为学术界所公认的定论。我们以为,对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也应当这么说。现存《周易》—书,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周易古经》(即《易经》)上下篇,其内容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一般认为它成书于殷周之际,系我国最早的古代文献之一。另一部分为《周易大传》(即《易传》),是关于卦辞与爻辞的注释和论述,其内容包括《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过去亦称这些为“十翼”。传说“十翼”为孔子所撰;但一般认为它是后来人著作,成书于战国...
· 孔子的《论语》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论语》的主要思想:一个字:仁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孔子思想核心的问题,是孔子研究中的最大问题。理论界对此的说法已不下十种,几乎穷尽了孔子思想的全部范畴,如:“礼”说,“仁”说,“忠君”说,“三纲”说,“孝”说,“仁孝”说,“忠恕”说,“中庸”说,“仁恕”说等,其中以“礼”说和“仁”说的影响较大。
· 浅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论文关键词:孟子民君仁政道德论文摘要: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民本思想是最富特色且最具魅力的。孟子认为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人民创造的财富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以及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民心的向背决定天下的得失。统治者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治理好国家。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做到经济上富民、惠民;政治上宽民、爱民;思想上教民、化民。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家的实际治理中,百姓是尤为重要的力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得到诸侯的赏识可以成为大夫,得到天子的欢心可以成为诸侯.得到百姓的拥护才可以成为天子。由此可见,在百姓、大夫、诸侯、天子的层层结构中,天子的地位最高、最尊贵,但也只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