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日华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6
转发:0
评论:0
生平李日华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幼时聪敏,其父“口授以《大学》,率能成诵”,万历七年(1579年)参加已卯科乡试,为文放纵不羁,当时主考官郝敬赏识其才,录取为第二十五名,称:“天下那得如此好秀才。”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三甲二十二名进士,任九江推官、西华知县。官至太仆少卿。归隐后,以著述、鉴藏自娱。《明史·文苑传》称其“恬澹和易,与物无忤。”,崇祯八年(1635年)卒。成就精鉴藏,世称“博雅君子”。擅绘画,绘《宿迁水溢图》轴。又有《恬致堂集》、《檇李丛谈》、《书画想象录》、《紫桃轩杂缀》、《味水轩日记》、《六砚斋笔记》、《梅墟先生别录》、《恬致堂诗话》等书,钱谦益在《恬致堂集》作《序》称:“文章者,天地英淑之气与人之灵心结习而成者也。与山水近,与市朝远;与异石古木哀吟清唳近,与尘壒远;与钟鼎彝器法书名画近,与时俗玩好远。故风流儒雅、博物好古之人,文章往往殊邈于世,其结习...

生平

李日华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幼时聪敏,其父“口授以《大学》,率能成诵”,万历七年(1579年)参加已卯科乡试,为文放纵不羁,当时主考官郝敬赏识其才,录取为第二十五名,称:“天下那得如此好秀才。”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三甲二十二名进士,任九江推官、西华知县。官至太仆少卿。归隐后,以著述、鉴藏自娱。《明史·文苑传》称其“恬澹和易,与物无忤。” ,崇祯八年(1635年)卒。

成就

精鉴藏,世称“博雅君子”。 擅绘画,绘《宿迁水溢图》轴。又有《恬致堂集》、《檇李丛谈》、《书画想象录》、《紫桃轩杂缀》、《味水轩日记》、《六砚斋笔记》、《梅墟先生别录》、《恬致堂诗话》等书,钱谦益在《恬致堂集》作《序》称:“文章者,天地英淑之气与人之灵心结习而成者也。与山水近,与市朝远;与异石古木哀吟清唳近,与尘壒远;与钟鼎彝器法书名画近,与时俗玩好远。故风流儒雅、博物好古之人,文章往往殊邈于世,其结习使然也。”。后人称李日华有“两多”,著作多、别号多。

参考书目

《列朝诗集小传》

《静志居诗话》

《明诗纪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书法家查日华
查日华先生是当代中国书法界的一颗巨星,他从小苦练书法,获奖无数,其所独创的隶、魏、行三体兼容的书体厚重而又不失姿态,凝练而又别具风韵,堪称一绝,在国内外举办过许多地方展出,在海内外广受赞誉,2005年9月,他以书法艺术家身份出席联合国60周年庆典特别活动,荣获“世界和平文化使者”荣誉称号。中文名查日华别名巳疹出生地安徽铜陵出生日期1945年毕业院校铜陵师专笔名苦笔斋主目录1安徽省书法名家▪人物简介▪获奖情况安徽省书法名家人物简介查日华,号Z觯又名巳疹,笔名苦笔斋主,1945年生于安徽铜陵,1979年毕业于铜陵师专。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徽派文化传播中心书法艺术顾问,上海齐鲁书画院美术师,山西五台山书法院名誉院长,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会一级书法会员,世界华人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联合国世界和平文化使者等。书工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尤长于工笔楷书,曾用...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程日华
程日华(?~约788)定州安喜(今定州)人。初名华,唐德宗赐名日华。父元皓,从安禄山反,官至定州刺史。日华少年时从军,后为安禄山定州刺史张孝忠牙将。张孝忠叛成德军节度使李惟岳归国,朝廷又划拨易、沧二州给孝忠。但李惟岳部将李固烈占据沧州不交。兴元元年(784),日华奉命去劝谕,李固烈悉取沧州库藏数十车回成德,沧州军士怒杀固烈。日华逃匿,被乱军找出立为帅,张孝忠即令其代沧州刺史。建中三年(782),幽州朱滔与成德王武俊连谋叛乱,路过沧、定不便,多遣人游说日华同反,日华不从,二人便派兵围攻。日华固守,张孝忠不援。录事参军李宇献策说:“沧州濒海,有鱼盐之利可自给,如能脱离易定,自为一使,可扼敌喉襟。”并自告奋勇至京师请求朝廷于沧州置使。日华采纳。李宇至京,备陈日华功劳,唐德宗嘉赞,拜日华御史中丞、沧州刺史,于其地复置横海军,以日华为军使。不久又加工部尚书、御史大夫。王武俊又派人去说服日华,日华说:...
· 三李--李贺、李白、李商隐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生,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辞亲远游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
· 李悝,即李克。
李悝和李克是同一个人。对这个问题,《史记》没搞清楚,《汉书》也没搞清楚,这是因为秦朝以前的社会,读音和写字都很不规范,所以先秦古文里边才有那么多的通假字。所谓通假字,本质上就是错别字,这就尤其会让人名、地名容易搞混。
· 李
李一、来源有三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