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索菲娅·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娃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5
转发:0
评论:0
掌权索菲娅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与第一个妻子玛利亚·米洛斯拉夫斯卡娅的三女。1682年其弟新沙皇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夭折,索菲娅为了维持母亲的家族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的地位,借射击军的力量发动火枪手政变,立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同为沙皇,自己任摄政。她当上摄政后将当时年仅10岁的异母弟彼得及其母一族放逐到皇村;又由于伊凡五世低能体弱,与瓦西里·戈里津共掌大权。不久后就在同年,反对派发动叛乱,索菲娅和政府被迫从克里姆林宫逃到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为此她名义上被迫让出摄政位子给伊万·霍文斯基,但在射击军的支持下,她仍保有实权。索菲娅主政时对逃亡农奴的一些让步曾引起地主不满。此外在她当政期间俄国主要发生的大事有:1686年与波兰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689年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征讨当时还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克里米亚半岛等。放逐1689年彼得一世完婚并准备亲政,但索菲娅并不打算还政。射击军首领沙克洛维蒂更...

掌权

索菲娅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与第一个妻子玛利亚·米洛斯拉夫斯卡娅的三女。1682年其弟新沙皇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夭折,索菲娅为了维持母亲的家族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的地位,借射击军的力量发动火枪手政变,立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同为沙皇,自己任摄政。她当上摄政后将当时年仅10岁的异母弟彼得及其母一族放逐到皇村;又由于伊凡五世低能体弱,与瓦西里·戈里津共掌大权。

不久后就在同年,反对派发动叛乱,索菲娅和政府被迫从克里姆林宫逃到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为此她名义上被迫让出摄政位子给伊万·霍文斯基,但在射击军的支持下,她仍保有实权。

索菲娅主政时对逃亡农奴的一些让步曾引起地主不满。此外在她当政期间俄国主要发生的大事有:1686年与波兰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689年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征讨当时还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克里米亚半岛等。

放逐

1689年彼得一世完婚并准备亲政,但索菲娅并不打算还政。射击军首领沙克洛维蒂更是建议她直接称女沙皇。但是由于射击军大多在彼得居住的莫斯科郊外,密谋为彼得知晓。索菲娅自知不保,派使者向彼得求情,要求彼得照顾皇族情分。彼得不为所动,处决了沙克洛维蒂并流放戈里津。索菲娅本人受元老院说服,在不进行正式仪式的情况下进入新圣女修道院。

十年后,射击军密谋乘彼得在国外之机迎索菲娅复权。但彼得很快赶回平乱。索菲娅因涉嫌其中,被令正式为尼,且除复活节之外连其他修女都不得见,六年后去世。

《鹿鼎记》中的索菲娅公主

在金庸的鹿鼎记里,索菲娅于第三十六回登场,因为翻译的缘故设定名字为苏菲亚,身份是罗刹国公主。她来雅克萨与高里津总督(即瓦西里·戈里津)偷情,被韦小宝和双儿撞见。但由于韦小宝的巧言,她没有依洪教主的意思与吴三桂结盟。韦小宝还出主意叫她联合射击队发动火枪手政变,当摄政女皇。后来韦小宝劝她与康熙结盟,她才恋恋不舍的放韦小宝回国。

金庸描写苏菲亚道:

其实从列宾的写实画像也能看出,真实的索菲娅“五大黑粗”,没有金庸所描述的那么美丽,金庸对索菲娅公主的容貌设定只是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

参考资料

Hughes, Lindsey. Sophia, Regent of Russia: 1657–1704. New Haven, CT;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hardcover, ISBN 0-300-0479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娜·伊凡诺芙娜·罗曼诺娃
参见俄罗斯帝国皇帝及女皇世系图
· 索菲娅·阿斯戈托芙娜·古拜杜丽娜
参见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 斯韦特兰娜·约瑟福芙娜·阿利卢耶娃
早年生涯1926年2月28日,斯韦特兰娜出生在莫斯科,其母亲是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结婚17岁时,斯韦特兰娜与莫斯科大学的学生格里戈里·莫洛佐夫恋爱并结婚。1945年,斯韦特兰娜生下了儿子约瑟夫·阿利卢耶夫。1947年,双方被迫离婚。1949年,斯韦特兰娜被嫁给了安德烈·日丹诺夫的儿子尤里。1950年,女儿叶卡捷琳娜出生。1982年,斯韦特兰娜与女儿一同移民到英国的剑桥。1984年,她回到苏联,并与女儿一起获得了市民权,居住在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1986年再次出国,来到英国的布里斯托尔。2011年11月22日,斯韦特兰娜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里奇兰中心逝世,享年85岁。
·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罗曼诺娃
生平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于1709年出生于莫斯科附近的科罗缅斯克,当时彼得大帝与他的母亲叶卡捷琳娜还没有正式结婚。1712年,当父母二人正式结婚,伊丽莎白与姐姐安娜才被正式认定为彼得大帝的女儿,这成为她的政敌攻击她的理由。1727年,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母亲及未婚夫先后逝世,王位落入她同父异母的哥哥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的儿子彼得二世手上,其后又传至堂姐安娜·伊凡诺芙娜·罗曼诺娃手上,两者与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都不是很亲近,所以她的婚事遥遥无期,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又不想嫁给平民而放弃王位继承权,所以错过了适婚年龄。安娜·伊凡诺芙娜于1740年逝世,她将帝位传给她的外甥女之子伊凡六世,以确保帝位由伊凡五世的子嗣继承,并由她的绯闻情人恩斯特·约翰·比隆成为摄政。但是,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趁此机会亲近帝国军团,并于1741年利用军团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她宣布继承彼得大帝的传统,废除
· 伊丽莎白·费奥多罗芙娜·罗曼诺娃
参考文献引用来源Paleologue,Maurice.AnAmbassador"sMemoirs,1922GrandDuchessMarieofRussia.EducationofaPrincess,1931QueenMarieofRomania.TheStoryofMyLife,1934Almedingen,E.M.AnUnbrokenUnity,1964Duff,David.HessianTapestry,1967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