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狄德罗
哲学学说
1.背景
他继承并发展了笛卡尔、洛克和拉·美特利的唯物主义,反对贝克莱和休谟的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他认为没有超物质或离开肉体的精神和心理,他把人比喻为一架具有感觉和记忆能力的钢琴,嘲笑贝克莱“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的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这真是一架“发疯的钢琴”。
2.物质—自然观
德罗认为,自然、物质是唯一真实的客观存在,宇宙、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为了阐明自己的这一观点,他依据当时刚出现的生物进化论思想的萌芽,提出了物质普遍具有感受性的思想,明确肯定思维是大脑的属性,从而肯定了思维、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狄德罗强调指出,感受性是物质普遍和基本的性质。他把感受性分为两种,即所谓“迟钝的感受性”和“活跃的感受性”。无生命的物质,如一座大理石雕像,只有迟钝的感受性,而人、动物,或许还包括植物在内,则具有活跃的感受性。在一定条件下,迟钝的感受性可以过渡到活跃的感受性。狄德罗举例说,人和大理石雕像是很不相同的,无论手艺多么高明的雕刻家,他的刀子也造不出皮肤来。但有一种简便的办法,就可以使只有迟钝感受性的大理石雕像过渡到有感觉有思想的人。这就是把雕像捣成粉末,同粪土搅和在一起并浇上水,让它腐烂.而后种上粮食,人吃了粮食,消化了就长成了肌肉……很明显,狄德罗的物质进化观是一种物活论思想,这种思想不符合现代科学知识,但在当时却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
3.运动观
狄德罗把物质和运动统一起来,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由于元素的不同,力的不同,产生了整个宇宙的运动。狄德罗认为,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位置的改变(“移动”)和内在趋向(“激动”)。与此相联系,他认为引起物质运动的能力也有两种,即分子外部的力和分子内部的力。前一种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这是会消失的力;后一种力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元素是异质的,因而它是分子内部固有的,是水恒的,是更为根本的。宇宙间的一切都在移动或激动,或者同时既在移动又在激动,这是确定无疑的。
狄德罗从这种运动的绝对性思想中引出了发展的观点。在他看来,水恒运动、生灭不已的自然界不断地产生出新的东西。事物是通过最不易觉察的、逐渐变化产生着细微的差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事物和现在的事物之间就会有明显的巨大的不同,导致新的东西的产生。在毕丰的进化论思想影响下,狄德罗批评了当时生物学中流行的物种不变论。当时人们常常在“先有蛋后有鸡,还是先有鸡后有蛋”这个问题上感到困惑不解,在狄德罗看来,其实问题的困难就在于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就预先“假定了动物原来就是它现在这样”;反之,如果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狄德罗认为,所谓“天下无新事”的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格言应当是“万象日新月异”。在18世纪,当绝对不变的自然观还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狄德罗提出这种普遍发展的观点,无疑是十分可贵的,包含有辩证法的成分。
4.认识论
狄德罗的这种物质自然观在认识论上得到了洛克经验论的支持,但狄德罗对此也有自己的发展,这就是把人的认识活动本身看作是一个系统观察(感觉)、思考和实验三种方法缺一不可一一观察是认识资料的来源,思考则把这些资料整理为知识,实验的作用在于检验这些知识。所谓观察的方法,就是通过感官或借助于感官的辅助工具和仪器以收集各种事实材料。狄德罗十分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它才能使我们收集到足够的事实。而唯有事实,才是哲学家的真正财富,为此“观察应该专注”。但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收集事实,而且要对事实进行联系、整理,也即对事实进行思考。这是因为,事实材料只告诉我们事物是怎样的,而要知道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即事物的原因,就需要进行思考,而且“思考应该深刻”狄德罗认为,通过观察、思考而形成的概念、知识,仍然具有主观性,它们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这种认识只有在和外界的东西联系起来,正确反映客体时,才是可靠的。在他看来,能够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桥梁就是科学实验活动,通过实验才能判明我们的认识真伪,证明它是否与外界的东西相符合。为此,“实验应该精确”。狄德罗把科学采用的实验手段作为认识的方法之一,是检验真理的手段。这就使它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广泛性。这是狄德罗的杰出之处。
著作
从1734—1744年的10年内,狄德罗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但他广泛接触社会,磨炼了自己的斗志。1743年,他认识了卢梭。1745年,他应出版商之请,开始主持编纂《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在此期间,他写了许多哲学著作,如《哲学思想录》《怀疑论者的散步》《论盲人书简》等,宣传无神论思想,触怒了统治阶级,结果被关了三个月。1749年7月23日,入狱,1749年11月3日,被释放。
出狱后,他决心通过对《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来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他集中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通过传播知识,向反动的宗教和社会势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此,以《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狄德罗亲自为这部书的哲学、伦理学、美学和工艺学撰写了一千多篇文章和条文,而且为这部书监制了三千多幅插图。《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有28卷,从1751年出版第1卷到1772年发行最后1卷,前后经历了21年的时间。
1776—1780年,《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又增补了7卷。同时《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准备。
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狄德罗脱离了17、18世纪机械唯物论而开始向辩证法迈步,为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诞生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38/88cef797-45e5-41d8-95a9-beaf1ec41711.jpg)
![](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6/95/4b9c5e88-346d-4ec3-94c6-2a7eba28e8f4.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