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1
转发:0
评论:0
早年维尔纳夫于1763年出生于下阿尔卑斯省瓦朗索尔,并于1778年加入法国海军。他作为海军少尉,同德·格拉斯的舰队一同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虽然出身贵族世家,维尔纳夫却是法国大革命的同情者,他将自己的贵族头衔从姓名中除去,并在其他贵族军官被整肃之后得以继续为法国海军服役。他参加了数场战役,并于1796年被提升为海军少将。在1798年的尼罗河河口海战中,维尔纳夫负责指挥舰队后方;他的战舰是得以逃离战场的两艘法国舰船之一。在英国攻占马耳他岛时维尔纳夫被俘,但很快被释放。他被批评在尼罗河河口没有主动同英国交战,但拿破仑认为他只是“幸运”而已,因此他的生涯没有受到影响。1804年,拿破仑命令时为海军中将,驻扎在土伦的维尔纳夫突破英国封锁,在英吉利海峡击败英国海军,并由此促成对不列颠群岛的入侵。为了转移英国防线,维尔纳夫应当驶向西印度群岛,会合西班牙舰队和来自布雷斯特的法国舰队,攻击英国在的加勒比地区...

早年

维尔纳夫于1763年出生于下阿尔卑斯省瓦朗索尔,并于1778年加入法国海军。他作为海军少尉,同德·格拉斯的舰队一同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

虽然出身贵族世家,维尔纳夫却是法国大革命的同情者,他将自己的贵族头衔从姓名中除去,并在其他贵族军官被整肃之后得以继续为法国海军服役。他参加了数场战役,并于1796年被提升为海军少将。

在1798年的尼罗河河口海战中,维尔纳夫负责指挥舰队后方;他的战舰是得以逃离战场的两艘法国舰船之一。在英国攻占马耳他岛时维尔纳夫被俘,但很快被释放。他被批评在尼罗河河口没有主动同英国交战,但拿破仑认为他只是“幸运”而已,因此他的生涯没有受到影响。

1804年,拿破仑命令时为海军中将,驻扎在土伦的维尔纳夫突破英国封锁,在英吉利海峡击败英国海军,并由此促成对不列颠群岛的入侵。为了转移英国防线,维尔纳夫应当驶向西印度群岛,会合西班牙舰队和来自布雷斯特的法国舰队,攻击英国在的加勒比地区的殖民地,然后横跨大西洋,在英吉利海峡击败英国舰队,并护卫驻扎在布洛涅的法国英格兰军团(Armée d"Angleterre)前往英格兰。

特拉法加海战

战役序幕

在1月出师未果后,维尔纳夫终于在1805年3月29日同11艘风帆战列舰驶离土伦。他躲开了纳尔逊的封锁,于4月8日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并在英国舰队追赶之下横跨大西洋,但由于风势不佳,晚到了一个月。维尔纳夫在马提尼克又等待了一个月,但冈托姆(英语:Honoré Joseph Antoine Ganteaume)中将的舰队没能赶到。于是,在法国方面的压力之下,维尔纳夫提前发动了进攻,但只成功重夺了马提尼克附近的堡垒钻石岩。6月7日,维尔纳夫听闻纳尔逊已经抵达安提瓜岛。6月8日,他的舰队前往拦截驶向英国并由巴巴多斯号和奈特利号护卫的15艘商船。两艘军舰得以逃脱,但剩余的商船全部被截获,货物总价值近五百万英镑。维尔纳夫派出海妖号护卫舰护送战利品前往瓜德罗普。6月11日,维尔纳夫驶往欧洲,纳尔逊继续追逐。

7月22日,维尔纳夫同他的20艘风帆战列舰和7艘护卫舰经过西班牙西北的菲尼斯特雷角,进入比斯开湾,并遭遇了由海军中将罗比特·卡尔德爵士指挥的15艘英国风帆战列舰舰队。此后的菲尼斯特雷角海战由于能见度不佳而战局混乱,但数量不占优的英国舰队得以隔断并俘获了两艘西班牙战船。

此后两日维尔纳夫一直追随着撤退的英国舰队,但并不与之开战。此后他驶向拉科鲁尼亚,于8月1日抵达,收到了按计划驶向布雷斯特和布洛涅的命令。然而或许是受到英国舰队主力仍在比斯开湾的虚假情报影响,维尔纳夫不顾西班牙指挥官的反对,驶回了加的斯,由此拿破仑入侵不列颠的计划已经无法完成。

战役

在加的斯,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被纳尔逊封锁。9月,上级命令维尔纳夫开往那不勒斯并攻击英国在地中海的舰船,但他不愿意开动,并继续无视海军部的指令。

然而在10月中旬,维尔纳夫听闻拿破仑将派弗朗索瓦·埃蒂安·德·罗西里-梅斯罗(英语:François Étienne de Rosily-Mesros)取代他的指挥官位置,并将他召回巴黎进行问责(拿破仑在给海军部长的信中写到“维尔纳夫不具备指挥舰船的能力,决心不足,并没有勇气。”)。但在他的接替者到达之前,维尔纳夫下令于10月18日出发。

由于船员经验不足和其他困难,舰队花了近两日才将所有34艘舰船驶出加的斯港。1805年10月21日,维尔纳夫听闻了英国舰队的实力,于是驶回加的斯,但在特拉法加角被纳尔逊拦截。虽然寡不敌众,但纳尔逊仍然在特拉法加海战中取胜,并俘获了维尔纳夫的旗舰及诸多法国和西班牙舰船。

战后和逝世

英国将维尔纳夫送往英格兰,但给予他假释;在这段时间内他居住在汉普郡的毕晓普斯沃尔瑟姆,并被允许参加纳尔逊的葬礼。1805年年末他被释放回到法国,试图重新为军队服役,但没有得到答复。1806年4月22日,维尔纳夫被发现死在雷恩的家园酒店内,左肺部中六刀,心脏中一刀。死因被判定为自杀。他的死亡和死因的判定被英国媒体广为嘲讽,许多人怀疑是拿破仑秘密下令处死了维尔纳夫。

参考文献

James, William. The Naval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 from the Declaration of War by France in 1793, to the Accession of George IV.. R. Bentley. 18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皮埃尔·皮维·德·夏凡纳
画作MuséedePicardie.镜头H.Maertens(1863)Magdalena(1897)TheWhiteRocks(1898)延伸阅读Shaw,JenniferL.,DreamStates:PuvisDeChavannes,Modernism,andtheFantasyofFrance(2002),YaleUniversityPress,ISBN0-300-08382-3
·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生平作品1945年:《小丑生命中的一天》(Vingt-quatreheuresdelavied"unclown)1949年:《沉默如海》(LeSilencedelamer)1950年:《可怕的孩子们》(LesEnfantsterribles)1953年:《当你阅读此信》(Quandtulirascettelettre)1956年:《赌徒鲍伯》(Bobleflambeur)1959年:《曼哈顿二人行》(DeuxhommesdansManhattan)1961年:《神父李昂莫罕》(LéonMorin,prêtre)1962年:《线人》(LeDoulos)1963年:《费尔肖家的老大》(L’AînédesFerchaux)1966年:《第二口气》(LeDeuxièmeSouffle)1967年:《独行杀手》(LeSamo...
· 皮埃尔·里尔·德·伯农维尔
生平伯农维尔出生在法国奥布省的尚皮尼奥勒-莱蒙德维尔(Champignol-lez-Mondeville)。从殖民地退役后,他娶了一个富有的克里奥尔女子(居住在西印度群岛的非洲人和欧洲人的混血儿)吉纳维芙·吉洛特·莱唐(GenevièveGillotL"Étang),他返回法国后,他用钱买了一个普罗旺斯的瑞士卫队中尉的职位。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他被任命为中将,参加了瓦尔米战役和热玛卑斯战役。1793年2月任战争大臣,他公开指责他的老指挥官夏尔·弗朗索瓦·杜穆里埃(CharlesFrançoisDumouriez),并监视他,1793年4月3日将他移交给奥地利人。1795年11月他再次入役,指挥北方军团和桑布尔-默兹(ArmyofSambre-et-Meuse)军团,1798年被任命为英格兰军团的步兵督察(inspectorofinfantry),1800年和1802年任驻柏林和马德里大使。拿破...
·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生平1821年波德莱尔生于巴黎高叶街十五号,是弗朗索瓦·波德莱尔晚年与第二任妻子唯一的孩子,弗朗索瓦早年服务于神职,后来在参议院任职,他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颇有才能,其在波德莱尔幼年时代就给予了他良好的艺术熏陶。波德莱尔六岁那年,父亲弗朗索瓦去世,次年,母亲改嫁欧比克上校。1831年七月革命,法王复辟后,波德莱尔的继父欧比克调职至里昂驻防,波德莱尔进入当地的一所私立学校德洛姆寄宿学校学习,1832年进里昂皇家中学。1836年,波德莱尔15岁时,回到巴黎进入路易大帝中学就读。开始阅读夏多布里昂和圣伯夫。在这个时期,波德莱尔开始显示出其在诗歌等方面的才能,但他的诗作却不为导师所认同,得到的评价是在这些诗作中显示了一些不属于他年龄的堕落品质。1837年在中学优等生会考中获拉丁诗二等奖。1838年去比利牛斯山旅行,初写田园诗。1839年,由于波德莱尔坚持庇护一名同学而被路易大帝中学开除,通过中学毕业会
· 皮埃尔·博纳尔是谁?法国画家皮埃尔·博纳尔生平简介
皮埃尔·博纳尔(PiereBonnard,1867~1947),法国画家。1867年10月3日生于丰特奈-欧罗斯(枫特奈欧罗兹),1947年1月23日卒于勒卡内(康奈)。早期从事广告和舞台美术设计,曾经是纳比派成员,画风具有东方趣味。1889年定居巴黎,主要创作油画和版画插图,作品多取材室内景、静物和裸体模特,画风又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影响。在1891年前后,博纳尔和他的朋友们彼此以纳比相称,并被评论家们命名为象征派或白刊画家。他们在独立派沙龙和布特维尔的勒巴尔小画廊崭露头角。摩里斯·德尼当时只有二十三岁,维亚尔、卢塞尔、博纳尔都不满二十五岁,劳特累克则比他们年长三岁。博纳尔身材高大,但瘦骨嶙岣,性格内向,见人便窘。他的防范到了不信任人的地步。在摩里斯·德尼所作的《向塞尚致意》和瓦洛通所作的《五人》中,都把他画得与旁人有些距离。他对自己的道路也并不明确。起初,一种大众的实用艺术:家具、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