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简牍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9
转发:0
评论:0
历史起源《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墟甲骨文中,“册”字被写成“〓”的形状,可见商代时已有竹简。《左传》和《国语》中春秋时人的言论经常提及“简策”。但现代考古所能发现的竹简最早只到战国时期,而且大多是楚国的竹简,例如郭店楚简、慈利楚简、上博简、清华简等。发展简牍及至春秋战国时期使用更广。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已广泛使用,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形制竹简,一种将文字、图像或其他各种特定的符号写绘于事先加工过的竹片上的书籍形式。其加工过程简单说是将青竹筒蒸煮过,一说要用火烤,让其“发汗”脱水,称之为“杀青”,防止以后变形,不易被虫蛀,且便于书写。因此也称竹简为“汗青”,引申为书册、史籍。杀青后可打孔后将线穿过竹简连缀成册,也可不打孔,直接绑竹简。杀青后还要刮削竹简,使竹简表面平整,这样有利于书写。加工后的竹片有篾黄和篾青两面,一般于篾黄面(正面)书写,背面则为篾青面。有些简牍为两面书写...

历史

起源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墟甲骨文中,“册”字被写成“〓”的形状,可见商代时已有竹简。《左传》和《国语》中春秋时人的言论经常提及“简策”。但现代考古所能发现的竹简最早只到战国时期,而且大多是楚国的竹简,例如郭店楚简、慈利楚简、上博简、清华简等。

发展

简牍及至春秋战国时期使用更广。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已广泛使用,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

形制

竹简,一种将文字、图像或其他各种特定的符号写绘于事先加工过的竹片上的书籍形式。其加工过程简单说是将青竹筒蒸煮过,一说要用火烤,让其“发汗”脱水,称之为“杀青”,防止以后变形,不易被虫蛀,且便于书写。因此也称竹简为“汗青”,引申为书册、史籍。杀青后可打孔后将线穿过竹简连缀成册,也可不打孔,直接绑竹简。杀青后还要刮削竹简,使竹简表面平整,这样有利于书写。

加工后的竹片有篾黄和篾青两面,一般于篾黄面(正面)书写,背面则为篾青面。有些简牍为两面书写的,如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乙种《日书》。

长度

古代中国的简,前人据汉代记载,认为不同的书籍、文书种类有不同的长短规格,如经、子、或诏令等等,其简长度不同。但根据出土的文物,汉初时还未有系统的定制。

分栏

秦至汉初,简的形制体例趋于复杂。在编缀成篇后,可以分栏书写。以云梦睡虎地秦简为例,编年纪分为上下二栏,而吏道分为五栏。

有些分栏书写的竹简是用朱红色的栏线,有些虽无栏线,却有锋刃划出的横线,可书写得十分整齐。

绘图

制作精好的简书,简面密接成片,能够和帛书一样写字作画。如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绘有插图,《艮山图》、《人字图》。

书写

所有的出土古简上的文字,皆是用毛笔书写。所蘸的是黑色的墨,完全没有用漆书写,亦无用刀刻。

书写的笔大多较硬,因而能写出很细小的字,在相当窄的一支简上,有可以双行书写。

标题

有些简书原有标题,包括书题、篇题、章题等。书题每每写在第一支简,或最末支简的篾青一面(即背面),写于哪支要看卷的方式,通常是竹简卷收时最外的一支上。篇题大多写在篇文之末。章题有时写在章首的简头上。

出土简牍

20世纪以来,考古界人士发掘出许多简牍,如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与传世文献相比,出土的简牍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参考论著资料

简牍帛书相关参考论著资料如下:

王国维:《简牍检署考》

郑有国:《中国简牍学综论》

李均明:《古代简牍》

钱存训:《书于竹帛》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张显成:《简帛文献学通论》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修订本)

参见

文献:古代的载体

长沙走马楼简牍

简帛,或竹帛

帛书

参考文献

李学勤,2001。《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共433页。ISBN 7 5392 3606 X。

李学勤,裘锡圭,2000。《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考古发现与先秦、秦汉典籍文化》。《文学遗产》: 2000(3): 4-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简牍与秦人法制
作者: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教授陈伟现在秦律令方面的简牍资料应该说非常丰富,也非常有趣。这种丰富和有趣在未来几年还可能大大扩展。岳麓秦简法律类文献将陆续出版。里耶秦简以行政文书为主,也有大量律令及其被执行的记录,现在只发表一万七千枚中的两千多枚,今后还将继续发表。睡虎地汉律也将刊布。这些资料的发表,将大大推进秦和汉代法律体系、法律制度的研究。简牍与秦简牍中国先秦到东晋,简牍是最主要的书写载体(商周甲金,东晋纸,唐代雕版,宋活字,晚清西方印刷术,近年电子书)。从先秦到东晋,简牍是最主要的书写载体。东晋以后,纸渐渐流行开来。东晋末年,朝廷用法令规定,凡是用简的文书都要用纸来书写。在这之后,书写的主要载体变成纸。一般说东汉蔡伦造纸,现在也有人说秦代就有纸。但早期的纸质量不够好,不便书写,在其后几百年间并没有取代简牍。在秦、西汉、东汉、西晋到东晋,主要的书写载体还是简。在更早的商周时期,通常认为是甲...
· 从简牍文献看“桥”“梁”的更替
作者:赵岩关于“桥”“梁”的更替,以往的研究在语料处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简牍文献材料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信息。“桥”作为渡河建筑的名称,始见于战国中期的晚些时候,在战国中期到秦朝时期的秦地文献中,“桥”完成了对“梁”的替代。这一替代可能与部分秦地方言转化为通语有关。关于“桥”“梁”的更替,以往的研究在语料处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简牍文献材料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信息。“桥”作为渡河建筑的名称,始见于战国中期的晚些时候,在战国中期到秦朝时期的秦地文献中,“桥”完成了对“梁”的替代。这一替代可能与部分秦地方言转化为通语有关。上古汉语中,“桥”、“梁”均可泛指桥梁,“梁”出现得相对较早,“桥”逐渐替代“梁”来表示“桥梁”义,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对于表示“桥梁”义的新词“桥”是何时出现的,却有不同的看法。王凤阳先生在《古辞辨》中认为“桥”在先秦很少表示桥梁,表桥梁多是秦汉以后的事,惜未列举先秦时“桥...
· 简牍|两千年前的天真烂漫
原标题:简牍|两千年前的天真烂漫▼简牍图书,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纸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除了把文字记录在甲骨、金石上之外,使用最为广泛、时间最长的便是竹和木,而经过加工后写了字的竹和木就称为“简牍”。简牍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简牍已大量使用。秦汉时期(前221—220),简牍是最主要的文字载体。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进步,直到东晋末年才逐渐被纸张取代。也就是说,它作为主要的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长达千余年。曹魏˙楼兰木简魏晋˙楼兰木简
· 千年简牍透露秦始皇“求仙问药”之谜
新华社长沙12月22日电(记者张玉洁)中国考古工作者最新研究发现,秦始皇嬴政的求“仙药”政令2000多年前已能下达至乡镇。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春龙在研究一批秦代洞庭郡迁陵县衙署的档案时发现,用毛笔书写在窄长木片上的部分文字,是乡一级政府公文汇报“都乡黔首毋良药芳草”“琅邪献昆陯五杏药”等内容。张春龙说:“这些都与秦始皇求‘仙药’相关。大意是一个叫‘都乡’的乡镇没有公文所求的芳草良药;一个叫琅琊的地方,可能位于今天山东临沂、青岛一带,献上了从一座‘昆仑山’上采集的‘五杏药’。”该批秦简2002年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出土,以“里耶”命名,总计3.6万多枚、20多万字,时间跨度从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08年,涉及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法律、文化、医药等诸多领域的内容。张春龙说,从简文中可看出秦始皇对求“仙药”的重视:通过官方文书直接下文到地方,而公文到达之处...
· 由秦汉简牍看词汇史上的“汉承秦制”现象
西汉建立后,特别在汉武帝以前,承袭秦制,虽略有所改,但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的行政体制模式。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汉承秦制”政治现象。通过对出土秦汉简牍的研究发现,汉语词汇史上也相应有“汉承秦制”现象。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从上到下的完善的职官制度及有关的行政司法制度。西汉建立后,特别在汉武帝以前,承袭秦制,虽略有所改,但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的行政体制模式。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汉承秦制”政治现象。通过对出土秦汉简牍的研究发现,汉语词汇史上也相应有“汉承秦制”现象,不少职官制度名、行政区划名和行政机构名、刑罚名、律文名、罪名,原来或认为是汉代产生的,或以为秦汉均没有此名,现在通过研究可知,实际上这些名称早在秦代就产生了。职官制度名秦建立的职官制度,被汉继承了下来,但现有词汇研究成果却没怎么反映出职官制度的“汉承秦制”现象,秦简的出土,正可以反映出“汉承秦制”词汇现象。例如职官名“卒史”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