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铉
生平崔元略之子。进士及第,荆南节度使李石镇守江陵时,召募崔铉为宾佐。后入拜司勋员外郎,累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唐武宗会昌二年(843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崔铉同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关系很好,共同参与时政。京兆府参军卢甚与谏官崔瑄有旧怨,由于崔铉是崔瑄的门生,便上奏诬陷卢甚。最后卢甚被赐死,自尽。后崔铉与李德裕不合,罢为陕虢观察使。宣宗初年,召以御史大夫。咸通初年,徙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二镇,封魏国公。五子:崔沆、崔汀、崔潭(字德鉴)、崔沂(字德润)、崔济(字德泽)。女婿李谱。参考书目《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九十九杂录七
生平
崔元略之子。进士及第,荆南节度使李石镇守江陵时,召募崔铉为宾佐。
后入拜司勋员外郎,累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唐武宗会昌二年(843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崔铉同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关系很好,共同参与时政。京兆府参军卢甚与谏官崔瑄有旧怨,由于崔铉是崔瑄的门生,便上奏诬陷卢甚。最后卢甚被赐死,自尽。
后崔铉与李德裕不合,罢为陕虢观察使。宣宗初年,召以御史大夫。咸通初年,徙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二镇,封魏国公。
五子:崔沆、崔汀、崔潭(字德鉴)、崔沂(字德润)、崔济(字德泽)。女婿李谱。
参考书目
《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九十九杂录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崔铉
唐朝中书侍郎、宰相崔铉简介,崔铉的主要作品有哪些?崔铉(生卒年不详),字台硕,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唐朝宰相,义成军节度使崔元略之子。崔铉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历任荆南掌书记、左拾遗、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等职。会昌三年(843年),崔铉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因与李德裕不睦,被罢为陕虢观察使。大中三年(849年),再次拜相,大中五年(851年),党项入寇,崔铉为独自执政,趁机挤走宰相白敏中,命其征讨党项。不久,升任右仆射,封博陵县公。大中九年(855年),崔铉罢相改任淮南节度使,兼检校司徒,进爵魏国公,唐宣宗在崔铉赴任时亲自送行并赋诗一首表示对他执政七年成绩的认可,咸通年间,改任荆南节度使,并在就任后平定了庞勋起义。最后在任上去世。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崔铉早年考中进士,进入藩镇幕府,历任荆南掌书记、西蜀掌书记、左拾遗、司勋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后加承旨)、户部侍郎。他曾...
· 唐朝宰相崔铉
崔铉,生卒年不详,字台硕,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唐朝宰相,义成军节度使崔元略之子。崔铉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历任荆南掌书记、左拾遗、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等职。会昌三年(843年),崔铉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因与李德裕不睦,被罢为陕虢观察使。大中三年(849年),再次拜相,大中五年(851年),党项入寇,崔铉为独自执政,趁机挤走宰相白敏中,不久,升任右仆射,封博陵县公。大中九年(855年),崔铉罢相改任淮南节度使,兼检校司徒,进爵魏国公,唐宣宗在崔铉赴任时亲自送行并赋诗一首表示对他执政七年成绩的认可,咸通年间,改任荆南节度使,并在就任后平定了庞勋的起义,最后死于任上。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崔铉早年考中进士,进入藩镇幕府,历任荆南掌书记、西蜀掌书记、左拾遗、司勋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后加承旨)、户部侍郎。他曾针对唐武宗喜好蹴g、角抵的行为,上表劝谏,得到武宗褒奖。担任宰相会...
· 山东省-聊城崔铉
崔铉(?~869)唐代大臣,曾任宰相。字台硕。博州(今山东聊城市)人。户部侍郎崔元略之子。擢进士第,迁中书舍人、学士承旨。唐会昌三年(84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与李德裕不和,罢为陕虢观察使。宣宗初,擢河东节度使。大中三年(849),以御史大夫召,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博陵郡公。大中九年(855),出为淮南节度使。咸通初,徙山南东道、荆南二镇,封魏国公。卒于江陵。他是柳公权书《神策军碑》的撰写者。唐德宗时,苏冕编纂《会要》40卷,创立了典志类史书的会要体,记载从高祖到德宗九朝的典章制度,尔后崔铉据此写成《续会要》四十卷,续编德宗到宣宗的史事。
· 姚铉
参考书目《宋史·列传第二百文苑三》《四库全书‧广东通志》卷四十三
· 朱鼐铉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