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过
创造与贡献
推行代田法
简介
“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同畎)。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这段记载,扼要说明了代田的由来和特点。“古法”就是春秋战国时盛行的“畎亩法”。《国语·周语》“韦昭注”解释说:“下曰畎,高曰亩。亩,垄也。”“一亩三”就是在一亩地里作三条沟、三条垄。“岁代处”指的是沟和垄的位置每年互换。故代田法意思就是在一亩地里作三条沟、三条垄,沟和垄的位置每年互换,这样可使土地轮番得到休耕,在肥料不足的情况下,自然恢复起地力。赵过推行的“代田法”,也可以是科技下乡的前驱。他先在小范围进行试验,证实确比“旁田”增收,然后再对县令长、乡村中的“三老”、“力田”和有经验的老农进行技术训练,最后全面推广。
背景
《汉书·食货志》中说汉武帝南征北战,大兴土木,疏于农业,以致国库空虚,朝野不妥,于是武帝悔征伐之事 ,而提出“方今之务,在于力农”,因而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能为代田,所以又使赵过推广代田法。
过程
赵过为了使代田法的推广有确实的把握,曾作了长期准备和细致安排,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和全面推广等一系列工作。
首先在皇帝行宫、离宫的空闲地上作生产试验,证实代田法的确能比一般其它的田地每亩可增一斛,为推广确定了前提条件。
其次是设计和制作了新型配套农具,为顺利推广代田法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条件。
再次是利用行政力量在京畿内要郡守命令县、乡长官、三老、力田(地方小农官)、有经验的老农学习新型农具和代田耕作的技艺,为推广代田法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四是先在命家田、三辅区域公田上作重点示范、推广,并逐步向边郡居延等地发展。最后在边城、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三辅、太常、弘农(今河南西部)等地作广泛推行,并取得了成效,从而得到民皆代便田的成功。 (《汉书·食货志》)。
根据汉昭帝时桓宽《盐铁论》上记载,推行代田法,主要在关中地区。贫户缺牛少马,只能用旧农具耕田,所以,行代田法的主要是富户而不是贫苦农民。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耕作方法势必逐渐被淘汰,赵过所创新农具和新耕作法,必然得到更大规模的推广。从在居延所发现的汉简上面,可以看到汉昭帝初年、代田仓的记载,以汉简和史书互相参证,证明史书上代田法曾在居延推行的记载,是确实的。从代田仓的建立,也可推断,推行代田法后,粮食得到了增长。
影响
赵过推广代田法取得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良好效果,其中与他曾设计、创制和使用了“皆有便巧”的耕、耘、下种田器,并传授了“以人挽犁”和“教民相与庸挽犁”(《汉书·食货志》)等增产措施大有关系。它为黄河流域旱作地区防风抗旱的多种农法之一,不仅对于恢复汉武帝末年因征战、兴作,而使用民力过甚,致使凋敝的农村经济起过一定的作用,而且对后世农业技术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推广牛耕
“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与推广代田法的同时,赵过又大力推广牛耕,并发明了功效高的播种机——耧车,以适应代田整地、中耕和播种的需要。根据考古学和古文字学,我国牛耕虽起源于商代,但在战国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多少发展,到汉武帝初年,牛耕也只限于富豪之家,一般农民仍主要使用木制或铁制耒耜。赵过推广的牛耕为“耦”,“二牛三人”,即操作时,二牛挽一,二人牵牛,一人扶而耕。东汉时这种耕作法推广至辽东,开始时也是“两人牵之,一人将之”。解放前,云南宁蒗纳西族仍留传的二牛三人耕作法,在耕地时,一人牵着合了犋的两头牛,后面一人扶,中间一人压辕以掌握耕地深度。二牛三人耕作法反映了牛耕初期时的情形,因为那时驾驭耕牛技术还不熟练,铁构件和功能也尚不完备。
发明三脚耧车
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经验并吸收前代播种工具的长处,发明了三脚耧车。三犁共一牛 故称三脚耧。三脚耧车系从独脚耧、二脚耧发展而来。独脚耧大约起源于铁制农具比较普遍使用的战国时期。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说:“三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耧,皆取便焉。”三脚耧,即耧车,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进行条播。由于耧车把开沟、下种、覆盖、等全部播种过程统于一机,一次完工,既灵巧合理,又省工省时,故其效率达到“日种一顷”。其功能多,效率高、沟垄整齐、宽窄划一,深浅均匀,因而为高产低耗创造了条件。我国北方直到建国前,甚至现在,耧在生产上还起着重要作用。
评价
关于赵过的家世和个人经历都知之甚少。大约在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他被任命为搜粟都尉。《汉书·食货志》记载了他向全国推广用耦犁,二牛三人的办法,使铁犁和牛耕法逐渐普及。赵过和他所创造的新农具和新耕作技术,在农业生产动力、技术和工具三个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促进了中国早期的农业的生产,且为后世的犁耕技术奠定了基础。在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