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陈康伯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5
转发:0
评论:0
生平生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宣和三年(1121年)中上舍丙科。授长洲主簿,累迁太学正、柯州代理知州,绍兴五年(1135年)除太常博士。绍兴八年(1138年),除枢密院大计议官。绍兴十六年(1146年)任泉州知州,后改知汉州。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任吏部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拜太保。高宗称其沈静明敏。金兵至庐州,朝臣咸遣家预避,康伯独迎家人浙,人心以安。金败盟,帝降手诏散百官,康伯将诏书焚烧,奏请亲征。不久,于采石败敌。孝宗即位,封鲁国公。孝宗乾道元年卒,年六十九岁,赠太师,配享孝宗庙庭,谥文恭,后改谥文正。陈康伯与采石之战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陈康伯指挥的采石之战是由他指挥四路迎敌,安排宋高宗(驻建康)御驾亲征。从虞允文的采石首胜,到完颜亮移军瓜洲,受到刘琦军(驻镇江)坚决抵抗,不能渡江。最终被部将杀死。金军撤退。(宋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的《鹤林玉露》载“四胜:周瑜赤壁...

生平

生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宣和三年(1121年)中上舍丙科。授长洲主簿,累迁太学正、柯州代理知州,绍兴五年(1135年)除太常博士。绍兴八年(1138年),除枢密院大计议官。绍兴十六年(1146年)任泉州知州,后改知汉州。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任吏部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拜太保。

高宗称其沈静明敏。金兵至庐州,朝臣咸遣家预避,康伯独迎家人浙,人心以安。金败盟,帝降手诏散百官,康伯将诏书焚烧,奏请亲征。不久,于采石败敌。

孝宗即位,封鲁国公。孝宗乾道元年卒,年六十九岁,赠太师,配享孝宗庙庭,谥文恭,后改谥文正。

陈康伯与采石之战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陈康伯指挥的采石之战是由他指挥四路迎敌,安排宋高宗(驻建康)御驾亲征。从虞允文的采石首胜,到完颜亮移军瓜洲,受到刘琦军(驻镇江)坚决抵抗,不能渡江。 最终被部将杀死。金军撤退。(宋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的《鹤林玉露》载“四胜:周瑜赤壁、谢安淝水、寇莱公澶渊、陈鲁公采石,四胜大略相似。" "又曰苻坚谢安之于苻坚,如近世陈鲁公之于完颜亮,......”)

虞允文指挥的 "采石之战" 是指虞允文被派到采石犒师,以南宋王权军在采石打败完颜亮渡江前军。为抗金事业立下大功。

著作

康伯有遗文二,卷今本文恭公集十三卷,《四库总目》其中十一卷为附录,为其裔孙以范所编。

参考

《宋史·卷384·列传143·陈康伯传》

^张秀平 毛元佑 黄朴民《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采石之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宋大臣陈康伯生平简介陈康伯是怎么死的
陈康伯(1097年—1165年4月10日)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病死于京城任所,归葬于弋阳县新政乡九龙岗。宋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南宋大臣陈康伯生平简介抗金陈康伯为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而后历任太学正、柯州代理知州、太常博士、枢密院大计议官、泉州知州、汉州知州、吏部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等职。在绍兴三十一年三月拜左仆射与汤思退共同辅佐朝政。建炎末,衢州常出现盗匪之祸,身为衢州通判的陈康伯,力督州兵济王之师,进行讨伐,并成功捣毁了盗匪在衢州的势力。高宗为奖励其功劳,...
· 南宋抗金宰相陈康伯简介陈康伯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陈康伯字号:长卿、安侯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出生时间:1097年去世时间:1165年官职:左丞相主要作品:《陈文正公录》主要成就:主战派代表人物宋神宗绍圣四年陈康伯在上饶弋阳出生,父亲陈亨仲曾任北宋提举江东常平。所以在陈康伯出生之后,陈亨仲严格管教,对他寄予厚望。陈康伯也没有让自己的父亲失望,他勤奋好学,品性优秀,学识增长迅速。宣和三年,陈康伯高中丙科进士。历任太学正、柯州代理知州、太常博士、枢密院大计议官,泉州、汉州知州,吏部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绍兴八年,陈康伯任枢密院大计议官,累迁官职至户部司勋郎中。那个时候南宋朝廷是秦桧为宰相,执掌国家大事。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奸相,在朝中许多大臣的投靠下,形成了以秦桧为首的政党。秦桧门下之人,大多都得到了重用。陈康伯和秦桧其实是有同窗之谊的,若是陈康伯想与...
· 南宋大臣陈康伯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陈康伯
陈康伯(1097年—1165年4月10日)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病死于京城任所,归葬于弋阳县新政乡九龙岗。宋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乾道元年二月,他向孝宗汇报完工作后就退去,走到官员值宿的房舍突然发病,用轿子抬到家中,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九岁,归葬于弋阳县新政乡九龙岗。孝宗赠授他太师之衔,定谥号为“文恭”,亲笔为他书写“旌忠显得之碑”的碑文,立碑在他的墓前。庆元初,“配享孝宗庙庭,改谥号文正。”之前,宋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这应该是很中肯的评价。陈康伯为人...
· 江西-上饶-弋阳县陈康伯
陈康伯(1097年—1165年4月10日)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病死于京城任所,归葬于弋阳县新政乡九龙岗。宋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史评价赵构: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赵眘:陈康伯有气量,朕扈从太上在金陵,其从容不迫,可比晋谢安。郑侨:见宰臣赠太师、鲁国公、谥文恭陈康伯,德量宽博,能服众心;器资凝重,足任大事。当绍熙授受之际,密赞神谟,光辅初政,纲纪修举,朝廷清明。再还鼎司,人望愈重,始终无玷,有古贤相之风。式承明诏,伏请配飨孝宗庙庭。朱熹:谢安之于桓温,如近世陈鲁公之于完...
· 陈康祺
著作《燕下乡挫录》《郎潜纪闻》四笔。成书于光绪十二年,共十一卷;是一部内容丰富,材料广泛的史料笔记,书中内容多辑录清代琐事、风土民情,可补正史不足;中华书局已将前三笔合为一册。ISBN:7101005853典故蒸蒸日上出自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一三.世宗停止浙江乡会试》“……雍正四年,世宗以浙人查嗣庭、汪景祺诗文悖逆,风气恶薄,停止浙江士子乡会试。六年,经李卫、王国栋、王兰生等奏称:两浙人士,省愆悔过,士风丕变,谕准照旧应试。前后三年,浇漓尽革,况今涵濡圣泽几二百年,宜风气蒸蒸日上也。”参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