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巴鲁赫·斯宾诺莎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1
转发:0
评论:0
哲学学说1.背景斯宾诺莎(Baruchde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著名的荷兰哲学家,其接受了拉丁语的训练,而正是凭借着拉丁语,斯宾诺莎得以接触笛卡尔等人的著作。其本为犹太人,犹太教会以其背叛教义,24岁时被驱逐出境,后卜居于海牙,过着艰苦的生活。他最后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斯宾诺莎此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其不承认神是自然的创造主,其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化身,其学说被称为“斯宾诺莎的上帝”,对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者和德国的启蒙运动有着颇大的影响,同时也促使了唯心到唯物,宗教到科学的自然派过渡。1673年勃兰登堡选帝侯曾邀请他到海德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条件是不可提及宗教,不过斯宾诺莎婉拒,他在45岁时因肺痨去世。2.心物关系19世纪欧洲哲学中论述精神与身体关系的一种观点。又译为心物平行论、心理生理平行论。这个术语首先是由心理学家提

哲学学说

1.背景

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著名的荷兰哲学家,其接受了拉丁语的训练,而正是凭借着拉丁语,斯宾诺莎得以接触笛卡尔等人的著作。其本为犹太人,犹太教会以其背叛教义,24岁时被驱逐出境,后卜居于海牙,过着艰苦的生活。他最后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斯宾诺莎此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其不承认神是自然的创造主,其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化身,其学说被称为“斯宾诺莎的上帝”,对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者和德国的启蒙运动有着颇大的影响,同时也促使了唯心到唯物,宗教到科学的自然派过渡。1673年勃兰登堡选帝侯曾邀请他到海德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条件是不可提及宗教,不过斯宾诺莎婉拒,他在45岁时因肺痨去世。

2.心物关系

19世纪欧洲哲学中论述精神与身体关系的一种观点。又译为心物平行论、心理生理平行论。

这个术语首先是由心理学家提出来的。这种观点主张精神的(心理的)现象和身体的(生理的)现象发生在相互分离而又平行的两个系列之中。认为一种精神现象只处于与其它精神现象的因果关系之中,同样地,一种身体现象也只处于与其它身体现象的因果关系之中,而心身之间不存在着因果关系。斯宾诺莎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观念并不以观念的对象为原因,而是以另一个观念为原因;身体不能使心灵思想,心灵也不能使身体动静。所以,在他那里已经有了身心平行论的因素。

3.神即自然

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体系是巴门尼德所创始的类型的体系,实体只有一个,即是“自然即神化身”。而笛卡尔认为有神,精神,物质三个实体(当然他认为只有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体,所谓实体,笛卡尔认为是能够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依靠别的事物证明的一类事物。)。斯宾诺莎则绝不同意这种看法,在他看来,思维和广延全是神(即自然或实体)的属性。神还具有无限个其他属性,因为神必定处处无限。个别灵魂和单块物质在他看来都是形容词性的东西,这些并非实在,不过是“神在”的一些相。基督教徒信仰的那种个人永生绝无其事,只能够有越来越与神合一这种意义的个人永生。有限事物由其物理上或者逻辑上的境界限定,换句话说,由它并非某某东西限定:“规定即否定”,完全肯定性的“存在者”只能有一个,它必定绝对无限。

著作

斯宾诺莎的著作中最伟大的莫过于《几何伦理学》(Ethica Ordine Geometrico Demonstrata,简称《伦理学》),该著作一直到斯宾诺莎死后才得以发表。该书是以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方式来书写的,一开始就给出一组公理以及各种公式,从中产生命题、证明、推论及解释。他的其他两部重要的作品包括了《神学政治论》(TractatusTheologico-Politicus)和《政治论》(Tracta Atus Politicus")。《神学政治论》的主题是圣经批评与政治理论,而后者则只谈政治理论。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讨论三个不同的主题。他首先从形而上学讲起,再转论各种炽情和意志心理学,最后阐述一种以前的形而上学和心理学作基础的伦理观。形而上学是笛卡尔的变体,心理学也带霍布斯遗风,但是伦理学却是独具一格。

影响

斯宾诺莎的哲学非常类似于斯多葛哲学,可他在一个重要的观点上与斯多葛哲学有尖锐的分歧:他完全反对他们动机可以战胜情感的观点。相反,他主张情感只会被另一个更强的情感取代或战胜。他指出,在主动情感和被动情感有关键的分别,前者是相对可以理解的而后者不是。他也指出,具有被动情感真实动机的知识可以将其转化为主动情感,因此预见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一个关键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阿斯巴鲁赫
流行文化1981年,保加利亚拍摄了以阿斯巴鲁赫传说故事为中心的电影《阿斯巴鲁赫》(共三集)。1984年又改编为90分钟的英语版电影:《681:大汗之光》(681AD:TheGloryofKhan)。参考文献《辞海·历史分册(世界史·考古学)》,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97页保加利亚电影《阿斯巴鲁赫》(共三集)
· 巴尔赫
历史古代巴尔赫乃是大夏国首都薄知(Bactra)。在中文古典书籍中又作“薄提”、“缚喝”《魏书·西域传》:“薄知国,都薄知城,在伽色尼南……多五果”。“吐火罗国……国中有薄提城,周匝六十里,城南有西流大水,名汉楼河,土宜五谷,有好马、驼、骡。其王曾遣使朝贡”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薄提国隶属于嚈哒,二国合贡白象一只。7世纪中,阿拉伯人侵略波斯,波斯国王亚兹得格尔德三世(YazdgerdIII)曾逃往巴尔赫避难。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作“缚喝国”:“缚喝国。东西八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北临缚刍河。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人皆谓之小王舍城也。其城虽固居人甚少。土地所产物类尤多。水陆诸花难以备举。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薄渴罗”。唐高僧玄照曾路过薄渴罗,到纳婆毗诃罗国(Navavihara)1221年成吉思汗侵占“巴里黑”(即巴尔赫),并屠
· 赫内·拉鲁
生平赫内·拉鲁于1929年7月13日出生在法国首都巴黎。他后来进入艺术学校学习绘画。从学校毕业以后,他则开始学习木雕。赫内·拉鲁后来担任过演员,并从事木偶表演工作。他在奥地利服役期间,感染上一种病毒,导致他终止继续从事木偶表演工作。在他服役期间,赫内·拉鲁曾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他在绘画和写作方面的技术也持续进步当中。赫内·拉鲁在广告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从1956年至1960年间在库荷-榭维尼的精神病院拉博德医院(cliniquedeLaBorde)里工作。赫内·拉鲁也在此进行动画实验,并为患者教授绘画、木偶及皮影戏。他在1960年于精神病院工作期间创作动画短片《猴子的牙齿》(LesDentsdusinge),并收录在另一位法国动画师保罗·格里莫(PaulGrimault)拥有的工作室作品集当中。他以这部作品获得多个奖项,包括爱弥尔·寇奖、曼海姆大奖与法国国家电影中心奖等。赫内·拉鲁后来与...
· 巴巴·拉赫曼
国际赛统计最后更新:2014年11月19日
· 巴特阿巴赫
参见巴伐利亚州市镇列表参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