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渤海国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05
转发:0
评论:0
民族传统观点认为包括粟末靺鞨在内的诸靺鞨部落构成了靺鞨族人民的主体,建国者大祚荣出自仍然留守故地的粟末靺鞨,联合原伯咄、安车骨、拂涅、白山等四部靺鞨人建立渤海国,而粟末靺鞨与高句丽人所占比例皆不大。东亚诸多史籍中,关于渤海国民族成分,多记载渤海国的主要民族为靺鞨族人。中国《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传》记载:“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中国《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传》记载:“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日本《类聚国史》卷一九三记载:“又传奉在唐学问僧永忠所附书:‘渤海国者高丽之故地也,天命开别天皇七年高丽王高氏为唐所灭也,后以天之真宗丰祖父天皇二年大祚荣始建渤海国,和铜六年受唐册立,其国延袤二千里,无州县官驿,处处有村里,皆靺鞨部落。其百姓者,靺鞨多,土人少,皆以土人为村长,大村曰都督,次曰刺史,其下百姓皆曰首领,土地极寒,不宜水田,俗颇知书。’”中国史学家金毓黻在其历史...

民族

传统观点认为包括粟末靺鞨在内的诸靺鞨部落构成了靺鞨族人民的主体,建国者大祚荣出自仍然留守故地的粟末靺鞨,联合原伯咄、安车骨、拂涅、白山等四部靺鞨人建立渤海国,而粟末靺鞨与高句丽人所占比例皆不大。

东亚诸多史籍中,关于渤海国民族成分,多记载渤海国的主要民族为靺鞨族人。中国《旧唐书》 卷一九九下 《渤海靺鞨传》记载:“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 中国《新唐书》 卷二一九 《渤海传》记载:“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

日本《类聚国史》卷一九三记载:“又传奉在唐学问僧永忠所附书:‘渤海国者高丽之故地也,天命开别天皇七年高丽王高氏为唐所灭也,后以天之真宗丰祖父天皇二年大祚荣始建渤海国,和铜六年受唐册立,其国延袤二千里,无州县官驿,处处有村里,皆靺鞨部落。其百姓者,靺鞨多,土人少,皆以土人为村长,大村曰都督,次曰刺史,其下百姓皆曰首领,土地极寒,不宜水田,俗颇知书。’”

中国史学家金毓黻在其历史著作《渤海国志长编》“丛考”中认为:“大氏一族初附于高丽,继国于粟末部故地,而中朝则始称为粟末靺鞨,后乃定称为渤海,其本末之序如此。” 。

前身

隋唐时的靺鞨,从先秦至西汉时期被称为肃慎,东汉时称为挹娄,魏晋时并见肃慎与挹娄的名称,南北朝时期被称为勿吉。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一族系,是女真族的祖先。

粟末靺鞨部本是公元7世纪东北地区古代部民靺鞨族最南方的部落集团,因生活于粟末江流域,因之得名粟末靺鞨。“靺鞨”二字是古代通假用法,本字应作“靺羯”,可能自汉魏史书所记载的“勿吉”一词音转而来。粟末(so mua)二字至辽宋金元时期转写为“宋瓦”到明清时期又转写为“松花”,粟末江就是今天的松花江。粟末靺鞨实际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

最早记载勿吉粟末部的史书是《魏书》卷100《勿吉传》。当时的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江流域,与当时的南扶余人的君主制国家—高句丽(前37—668年)因争夺土地逐渐产生冲突,至晚在公元471年-476年以前,粟末部已与高句丽连年征战。至隋朝初年,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因此粟末靺鞨人大多臣服于高句丽。不愿臣服于高句丽的8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被当时的隋文帝安置于辽西柳城与幽州昌平一带。在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中粟末靺鞨人也参加了对高句丽的征战,不过还是在唐与高句丽的战争最终导致高句丽灭亡,此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靺鞨、契丹、奚、等部民,唐朝又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徙居辽西营州,而渤海高王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乞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迁到营州到公元698年大祚荣率部众重新迁回“粟末故地”期间在营州生活了近30年,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生并长大成人。

历史

渤海国

  现藏于日本大原美术馆的渤海国咸和四年铭佛龛

摆脱高句丽统治

公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唐高宗派李勣和薛仁贵伐高句丽,臣属于高句丽的白山靺鞨部与粟末靺鞨部跟随高句丽对唐军进行了抵抗。

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高句丽灭亡。高句丽治下的一部分粟末靺鞨人、白山靺鞨人被与高句丽遗民一同移居安置在营州(今辽宁朝阳)一带。

营州之乱

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松漠都督府都督契丹人李尽忠以及其内兄孙万荣起义,反抗唐的统治。白水靺鞨酋长乞四比羽、粟末靺鞨酋长乞乞仲象也参与了此次反叛。

公元698年,武则天为安定东北边疆局势,在对契丹实行武力围剿的同时,对参加反唐的粟末靺鞨采用招抚政策,封粟末靺鞨首领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免其反唐之罪。

但是乞四比羽拒绝受封,被唐军追击杀死;乞乞仲象率部向东逃亡中病故。

“震国”建立

公元698年(唐武后圣历元年) ,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代父率所部继续逃亡至东牟山,降唐的契丹大将李楷固追击其至天门岭,被大祚荣击败(具体内容请参阅维基百科“天门岭之战”),大祚荣借此在粟末靺鞨与高句丽故地的忽汗州敖东城建国称王,以唐朝廷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作国号,自称震国王(亦作“振” ),都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史称“震国”或“靺鞨国”。

更名“渤海国”

大祚荣多次遣使向长安称臣,唐玄宗于713年赐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又以其所居之忽汗州,加封为“忽汗州都督”。大祚荣立刻将国名更改为“渤海”,以忽汗州(号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东京城)为上京,史称“渤海国” 。

762年,君主开始获唐朝册封为“渤海国王”。

随唐制

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大兴元年),渤海派遣使团入唐,前往长安,求写《大唐开元礼》,得到唐玄宗的允许,从此汉制唐礼正式传入渤海,此事件对渤海社会尤其是政治制度的影响巨大。在输入《大唐开元礼》之后,渤海贵族以唐礼为准绳,进一步建立起了以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道德规范,以及依据唐制建立的国家。

迁都

公元755年左右(天宝末年),文王大钦茂仿效唐的五京与都城制度,将渤海国都从“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迁徙到了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三十余年后,又将国都陆续迁至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八连城),其间曾以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西古城)作为国都。

渤海第五代成王大华玙,在公元794年至795年,将渤海国都从东京龙原府迁回上京龙泉府,直至渤海灭国。

扩张

大祚荣时期以粟末靺鞨、白山靺鞨为核心,力图团结伯咄、安车骨等各部靺鞨。大武艺时期,渤海施行北进政策,尤其对黑水靺鞨的进攻,尽管一度受到挫折,但渤海的政权得到了巩固,疆域扩大。

大钦茂时期,渤海终于实现了对拂涅靺鞨、铁利靺鞨、越喜靺鞨、虞娄靺鞨的内部兼并。虽然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但史学界根据《册府元龟》等记录拂涅、铁利、越喜、虞娄、黑水等靺鞨部落向唐王朝入贡的变化情况,做出了大致判断。

灭亡

公元926年靺鞨国被辽朝(契丹)所灭后,其北部绝大部分领土被辽朝吞并,以其地为东丹国;一小部分南部领土则被高丽吞并。

渤海的灭亡是由于大契丹国的兴起,对渤海发动进攻。926年契丹灭了渤海后,先是建立起了东丹国,契丹太子耶律倍任东丹国人皇王,不过以贵族为首的渤海人民大张旗鼓亡命高丽,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东丹的东平郡为辽国南京(今辽宁辽阳北),强行自天福城徙东丹人民充实东平郡,天福城遂空。天显五年(930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东丹国灭亡以后,渤海人多次尝试复兴渤海国,但全部失败,大部分渤海人被强制迁移到辽国境内其他州。

渤海灭亡后,许多渤海人民在渤海故地进行了复国运动,并建立起了后渤海、定安国和兴辽国等国家。但这些国家最终都被契丹所灭。

公元934年,渤海国末代王弟大某,联合南海府烈氏追击渤海国世子大光显。大光显率部民数万逃亡高丽。936年东丹国被辽兼并,同年烈氏一族的烈万华从南海府迁居鸭绿府。938年,烈万华建立定安国。

后渤海国灭亡后,一部分渤海人逃到高丽,留在高丽的渤海贵族后裔将姓改为“太”。

语言文字

语言

渤海使用的语言情况尚不明了,可能使用渤海语。

文字

渤海国官方书面使用汉文,王公贵族与上层社会也使用汉字,渤海贞惠公主墓志与渤海贞孝公主墓志的出土,也证明了这一结论。 但渤海国民间究竟有无自己的文字,目前尚无定论 。学术界主要观点有如下两种:

一是认为渤海国没有自己的文字,渤海遗址中所见的奇诡难识字并非是渤海人所独创的字,其中有些是汉字的变体。还有一些当为边疆少数民族在学习中原先进文化过程中所造成的错误,并非有意而为之。而一小部分可能是类似物勒工名一样工匠的特有符号 。

二是认为渤海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为了表达自己的国民想法以及一些固有的名词,根据本民族语言的特有发音,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

外交

与唐的关系

大祚荣接受了唐的册封,成为了唐的一个羁縻州兼地方行政机构,同是又是地方的民族政权。和唐王朝即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又是藩属关系。渤海王室大氏集团为了加强和稳固渤海贵族集团的统治,加强自身实力,积极向唐学习,与中原交流,并输入了唐的儒家经典、政治制度、典章制度以及经济制度,输入汉字,推动了渤海社会的发展。

渤海与唐也发生过武装冲突,但时间短暂,规模较小。渤海国有向唐朝进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进贡凡140余次。

渤海国与中原可视为“车书本一家”。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再送渤海国王子回国时曾赠诗:《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大祚荣时期

公元705年,唐派遣侍御史张行岌前往旧国,招慰大祚荣,并考察震国国情。大祚荣对唐示好,并随即派儿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入唐抵达长安,唐朝廷留大门艺为宿卫。

File:吉林敦化“渤海广场”的崔忻塑像.jpg 唐鸿胪寺卿、宣劳靺鞨使崔忻持节雕像。

公元713年(唐先天二年,唐玄宗开元元年,高王十六年),唐玄宗谴使鸿胪寺卿崔忻,敕持节“宣劳靺鞨使”的名义, 从唐都长安出发到登州(今山东蓬莱)出海,由今旅顺口登陆,溯鸭渌江北上,到达渤海国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册拜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一品)、“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正三品)、,并以大祚荣统辖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其为忽汗州都督(正三品),从此,去渤海国“靺鞨”之号,专称“渤海”。 大祚荣亦再次派子前往长安,请求唐“就市交易”,“入寺礼拜”,得到了唐玄宗的允许。

File:鸿胪井.jpg 唐鸿胪井刻石原址遗迹

渤海国

  现保存于日本东京的唐鸿胪井刻石黑白照

公元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大祚荣再次“令生徒六人”,入唐学习。鸿胪寺卿、宣劳靺鞨使崔忻册封使命完成后返回长安,路经辽东半岛南端都里镇(今中国辽宁旅顺),为纪念册封渤海之行,崔忻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史称“鸿胪井”),并刻石一块并题词。刻石文字共二十九字,分三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 井两口 永为记验 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史称“唐鸿胪井刻石”。

大武艺时期

公元719年(唐玄宗七年三月,高王二十二年)大祚荣去世,唐玄宗于八月谴使册封大武艺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在位时间:719-737年)虽然对内采用自己的年号,但与唐朝交往时仍然奉唐朝为宗主国。由于渤海国受到唐朝,新罗和黑水靺鞨的包围,大武艺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大门艺逃唐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仁安七年),大武艺在的支持下,派其弟大门艺以及任雅发兵攻打黑水靺鞨。曾在唐廷留侍宿卫的大门艺认为会惹怒唐朝廷,在阵前写信表示反对,大武艺改派大壹夏代替大门艺出征,并准备召回大门艺并将之杀害,大门艺得知命令后便逃亡唐朝,唐玄宗授予大门艺左骁卫将军。大武艺派遣马文轨、葱勿雅前往长安,向唐玄宗上表,表中历数大门艺罪状,请求唐玄宗诛杀大门艺,唐玄宗留下渤海使臣,派鸿胪少卿李道邃、李源复到渤海,告知唐不会杀大门艺,但已将其流亡岭南。但大门艺并未被流放的消息泄露,大武艺派人至长安指责唐廷:“大国示人以信,岂有欺诳之理,今门艺不向岭南,请仍诛之。”

唐玄宗处分了不能督察僚属以至于消息泄露的李道邃、李源复二人,又派崔寻挹至渤海,携国书对大武艺进行训谕 。

渤海犯唐 新罗援唐

公元732年(仁安十三年)九月,大武艺派将军张文休率领水军跨渤海湾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杀死登州刺史韦俊 。唐玄宗命令左领将军葛福顺发兵进讨。

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唐玄宗派大武艺之弟大门艺前往幽州征兵,从西路进兵讨伐大门艺。又派新罗王之侍子金思兰回国,动员新罗王金兴光发兵进攻渤海南部。唐玄宗敕谕新罗王的国书记载:“渤海靺鞨,外称藩翰,内怀狡狯。今欲出兵问罪,卿亦发兵,相为犄角。闻有旧将金庾信孙允中在,须差此人为将。”

新罗王金兴光遂命金允中、金允文等四位将军进伐渤海南境,正巧天寒雪大,山路险滑,士卒死伤过半,只好退兵。同时,葛福顺、大门艺所率的范阳兵进军西线也无进展。

后大武艺率兵进至马都山(山海关附近),唐平卢先锋乌承玼率领本营兵马,用石块堵塞道路,绵亘四百里,黑水靺鞨与室韦靺鞨派来五千靺鞨兵归其指挥,由此乌承玼击退了大武艺的进攻,渤海与唐的战争宣告结束。

但大武艺战后仍心怀怨恨,于同年派刺客在洛阳天津桥南行刺大门艺,大门艺与刺客搏斗,得以不死,刺客被唐廷捕杀。

与唐修好

公元733年,苾伽可汗去世,内乱,势力迅速衰落,大武艺迫于形势,改与唐朝修好,向唐廷谴使上表谢罪,唐玄宗赐书招抚:“失道未远,迷复能徙,何其智也。……。既尽诚节,永固东藩,子孙百代,复何忧也。”

后谴使渤海,约同攻打奚与契丹,大武艺为向唐示好,与决裂,擒缚使臣,并派大诚庆赴长安请命,唐玄宗不许,并回书对大武艺进行训谕。

之后的大武艺在位时期,渤海王廷派遣朝唐使二十三次,史载其“常习华风”。

大钦茂时期

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大兴元年)渤海“谴使求写《唐礼》(即《大唐开元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应为《三十国春秋》或《十六国春秋》,原文如此)”,得到了唐的允许,并谴使内侍段守简前往旧国,册封大钦茂为渤海郡王、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册府元龟》中保存了唐玄宗册封大钦茂的全文,要求其“长保忠信”。

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大兴二十五年),唐代宗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检校太尉,后又加拜司空兼太尉。唐朝正式将渤海国由羁縻州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郡王)升为属国。

文王大钦茂在位五十六年中,形成了向唐学习的高潮,唐先后四次册封大钦茂,大钦茂也派遣朝唐使四十九次。

其它时期

渤海的康王大嵩璘、定王大元瑜、宣王大仁秀都被唐皇帝封为渤海国王。

与日本的关系

公元727年(日本神龟四年),渤海首次向日本派出使团,日本朝廷对渤海的记录是“渤海郡王使首领高齐德等八人,来著出羽国”,“渤海郡者,旧高丽国也”。 “渤海郡王使”这个称谓应是渤海使节对出羽的地方官的自我介绍。

公元727年,渤海国为对抗唐朝和新罗,其第二任君主大武艺曾在728年派使团到日本,要求建立邦交关系。日本出于牵制新罗的战略也希望与其和好,于是双方正式使节往来不断。

8世纪中期以后,渤海国与唐朝的关系好转,因而渤海国对日关系开始转向以贸易为主,其关系一直持续到926年渤海国被辽国所灭为止。

公元771年(大兴四十一年),文王大钦茂派遣都史蒙从南海府吐号浦出发经对马岛访问日本。

靺鞨国一直与日本维持着很好的外交和商贸关系。靺鞨国曾34次派使团到日本。日本也曾13次派使团到靺鞨。

与朝鲜半岛的关系

新罗圣德王时期

公元732年(仁安十三年)九月,大武艺派张文休跨渤海海峡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733年,唐玄宗命新罗王之侍子金思兰返回新罗,动员新罗王金兴光发兵进攻渤海南部。唐玄宗向金兴光表示:“奇功若有所成,重赏更何所爱。”新罗王金兴光遂命金允中、金允文等四将率兵进击渤海南境,由于大雪,士卒死者过半,无功而还。

战争结束后,唐玄宗为了犒赏新罗出兵援唐伐渤海,将浿江(大同江)以南之地划给了新罗,新罗从此积极向北推进。

公元748年(新罗景德王七年大兴十一年)新罗设置大谷城等十四郡县,与渤海南境接壤,构成了对渤海边境的威胁。 此举得到了唐的支持,在唐玄宗的《敕新罗都护金兴光书》中,唐玄宗明确表明:“近又得(金)思兰表,称知卿欲于浿江置戍,既当渤海冲要,又与禄山相望,仍有远图,固是长策。……,警寇安边,有何不可,处置讫,因使以闻。”

其他时期

渤海国第三代君主大钦茂(在位时间737-793年)大大扩展了渤海的疆土北到松花江,西到辽东半岛。在他在位期间,渤海与新罗建立起了稳固的贸易关系。755年,大钦茂定都位于牡丹江镜泊湖附近的上京龙泉府,以加强对靺鞨国诸靺鞨人民的管理。大钦茂还仿效唐的国子监建立了胄子监。

渤海国第十代君主大仁秀(在位时间818-839年),在位期间,渤海国的领土已包括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今天嫩江—松花江一线以南的中国东北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其间,新罗国势衰微,靺鞨国的壮大迫使新罗在与渤海的边境上开始修建“浿江长城”三百里,并增加驻兵防备渤海。

与的关系

公元699年(圣历二年),大祚荣刚刚立足忽汗河(牡丹江)一带,慑于西面 厥势力的强大,向与唐为敌的谴使修好,建立了外交关系。

公元711年, 厥默缀可汗请唐和亲,向唐称臣,受唐册封,此时武则天已经去世,唐朝廷谴使招慰大祚荣。大祚荣一面与 厥维持友好关系,一面接受唐的招慰。

与靺鞨其余各部的关系

《新唐书》卷二一九《黑水靺鞨传》记载,在渤海国兴盛后,拂涅靺鞨、铁利靺鞨、越喜靺鞨、黑水靺鞨等靺鞨其余各部“皆役属之”,不再向唐朝贡。对照《册府元龟》《唐会要》等唐官方资料的记载:拂涅靺鞨、铁利靺鞨、越喜靺鞨、黑水靺鞨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高王十七年)起曾多次,或独立或联合地,向唐王朝入贡,有时和渤海国使同年同月抵达长安。这些资料表明,在渤海国初期,拂涅、铁利、越喜、黑水等靺鞨部落仍是独立的部落力量,但某些方面可能受到渤海的控制,因此才会出现与渤海国同年同月入唐朝贡的情况。

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被回纥瓦解,渤海国向北扩张的障碍减小,大钦茂开始积极兼并靺鞨各部。

黑水靺鞨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唐在黑水靺鞨部落地区设立黑水都督府,同年,大武艺在的支持下进攻黑水靺鞨,兵进登州,抵马都山,影响了靺鞨各部对唐的朝贡。

其后黑水靺鞨一直处于渤海国的控制之下,直到公元912年(后梁乾化二年、諲譔六年)渤海势力衰微,黑水靺鞨部才再度向中原王朝入贡。

拂涅靺鞨

根据《册府元龟》记载,拂涅靺鞨最后一次入唐朝贡时间为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自此后,史料中不再有拂涅靺鞨入唐朝贡的记载,说明公元741年之后大钦茂吞并了拂涅靺鞨。

渤海统一拂涅靺鞨后,在其部落地区设置东平府进行管辖。

铁利靺鞨

根据《册府元龟》记载,铁利靺鞨最后一次入唐朝贡时间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自此后,史料中不再有铁利靺鞨入唐朝贡的记载。

日本史料《续日本纪》卷十八记载:公元746年(天平八年,天宝五年,大兴九年),“渤海人及铁利,惣一千一百余,慕化来朝,安置出羽国,给衣粮放还。”根据以上史料,可以判断出公元746年时,铁利靺鞨部已被渤海吞并,因此才会出现人数众多的出走逃徙。

渤海统一铁利靺鞨后,在其部落地区设置铁利府进行管辖。

越喜靺鞨

越喜靺鞨最后两次入唐朝贡时间分别为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康王正历八年),自此后,史料中不再有越喜靺鞨入唐朝贡的记载。根据以上史料分析,宣王大仁秀时期吞并了越喜靺鞨,于越喜靺鞨地设置怀远府与安边府进行管辖。

虞娄靺鞨

约公元741年至公元745年之间,大钦茂吞并了虞娄靺鞨,将虞娄靺鞨地划至定理府、安远府管辖。

政治制度

中央统治机构

渤海国仿唐而建,同唐一样实行“一准乎礼”的方针,可毒夫(又称圣王、基下)为国家元首,下设宣诏、中台、政堂三省以及忠、仁、义、智、礼、信六部 。

三省

宣诏省:相当于唐的门下省,审议由中台省提出的政令。长官为正二品的左相,其下设左平章政事,属官称为侍中。

中台省:相当于唐的中书省,负责起草、修订政令。长官为正二品的右相,其下设右平章政事,属官称为内史。

政堂省:相当于唐的尚书省,作为政府的首脑部门,负责执行政令。长官为大内相,品级在正二品之上。另外配置作为助手的左右司政,地位在左右平章事之下。属官有左右二允,下设六部。

六部及其他中央机构

忠部:相当于唐的吏部,负责文官的采用、考核、封赏等

仁部:相当于唐的户部,负责土地、税收等

义部:相当于唐的礼部,负责仪礼、祭祀、科举等

智部:相当于唐的兵部,负责武官人事、地图绘制、车马武器的管理等

礼部:相当于唐的刑部,负责司法、刑狱、审复等

信部:相当于唐的工部,负责交通、水利、建筑以及建筑师的人事。

中正台:相当于唐的御史台,负责纠劾官员。长官称大中正,相当于唐朝的御史大夫。

殿中寺:相当于唐的殿中省,负责王室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管理。长官称大令,相当于唐朝的殿中监,品级为从三品。

宗属寺:相当于唐的宗正寺

文籍院:相当于唐的翰林院

太常寺

司宾寺:相当于唐的鸿胪寺

大农寺:相当于唐的司农寺

司蔵寺:相当于唐的太府寺

司膳寺:相当于唐的光禄寺

胄子监:相当于唐的国子监

地方统治机构

渤海国分为五京,15府,62州。渤海国在全国五个重要城市设立“五京”,他们分别是:

上京龙泉府(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东京城),下辖龙州、湖州、渤州。

东京龙原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八连城)

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一说于今日吉林敦化)

南京南海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清津市,一说在咸兴)

鸭绿府(吉林省白山市临江,一说在朝鲜慈江道鸭绿江东岸)

其它府名有:

长岭府:高句丽的故地,今桦甸县。

扶余府:扶余的故地,今扶余县。

鄚颉府:扶余的故地。

定理府:潘州附近。

安边府:现在的双鸭山、宝清、富锦一带。

率宾府:绥芬河流域,现在的黑龙江省东宁县

东平府:今鸡西市附近。

铁利府:铁岭附近。

安远府:越喜治附近。

怀远府;黑河附近。

独奏州(不附属于府的州):今吉林市附近。

姓氏

渤海国姓氏,除王族大氏而外,还有高、张、杨、窦、乌、李等右姓 ,以及几与汉族姓氏相通的所谓庶姓。从渤海民族姓氏构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渤海是一个多元性民族,渤海姓氏,是渤海接受中原文化,渤海民俗文化汉化后在姓氏文化上的反映。渤海姓氏文化同中原一样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渤海望族大姓

渤海大氏:大氏集团位居国王与望族,是渤海的最高统治者。 大氏移居中原的印记,可以从山东省潍坊市的寿光市内至今仍存在的大家洼镇看出来。移居新罗的则改姓太氏。

渤海高氏:高氏是继王室之后的第一大姓,其族人有不少在唐朝政府做官。 《渤海国志长编》记述了高仁、高齐德、高宝英、高模翰、高永昌等文官武将士庶遗裔五十六人。 有学者认为渤海右大姓高氏为高句丽王族 。

渤海张氏:史载渤海张氏有大将张文休、文臣张仙寿、遗裔张浩等二十一人,可能出自高句丽。

渤海杨氏:《渤海国志长编》记载杨氏有杨承庆、杨朴等九人。《契丹国志》、《大金国志》皆指出杨朴为铁州渤海人,铁州为中京显德府下辖州,史学界故推断杨氏应是靺鞨人。

渤海贺氏:对渤海姓氏做出描述的《松漠纪闻》(南宋洪皓著)所记载的渤海窦氏未见其他记载,史学界认为有可能是将贺姓误记为窦氏。贺氏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贺福延、贺守谦等。

渤海乌氏:见于记载的有乌借芝蒙、乌炤度、乌玄明、乌昭庆等十一人,为渤海国的靺鞨望族,乌玄明在宋辽时期曾建定安国。

渤海李氏:《渤海国志长编》记载了李姓者十六人,有李尽彦、李居正、李承英、李英德等。

其他姓氏

除了右姓望族,渤海还有一般贵族,见于记载的有四十九个姓氏:“王、任、马、冯、吕、裴、崔、邱、慕、郭、木、史、辛、解、赵、刘、朱、卫、吴、洪、林、申、夏、梁、罗、文、安、朴、胥、茹、卯、门、隐、周、列、公、多、聿、受、智、壹、葱、古、阿、达、冒、谒。”

这些姓氏包括渤海国内各个部族与民族,而非靺鞨一族。王氏可能出自汉族,朴氏、崔氏可能出自新罗,也有部分出自高句丽,多数是靺鞨姓氏,如茹、聿、智、多、已、慕、葱、公、古、阿、冒、谒等。

名字

除姓氏之外,又有诸多常用名,如舍那娄、味勃计、德周、烟夫须计、萨五德等。

靺鞨名字尾字中“德”“蒙”二字频繁出现,如高齐德、谒德、胥要德、辛文德、慕盛德,如木智蒙、已珍蒙、乌借芝蒙、史都蒙 等。

经济

渤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发达地区已是封建经济,但在边远地区,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向奴隶社会过度的阶段。

渤海国的中部为农业和渔猎区。大体包括上京、中京、东京、南京一带,畜牧业也比较发达。西部与南部主要为农业区。东部的核心地带为农业与渔猎畜牧相结合的地区。北部居民主要从事渔猎与畜牧业,农业在部分地区有一定的发展。

从大祚荣建国,到大钦茂执政,由于铁器的普遍应用,社会生产力开始提高,加之政治生态稳定,对外交流加强,所以渤海国的社会经济在这段期间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景象,并在九世纪达到了最高峰。

种植业

渤海国的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松嫩平原、松花江流域的扶余府、鄚颉府、长岭府、涑州,西南部的鸭渌府和上京、中京、东京以及率宾府,南部的南海府。

渤海的农作物见于记载的有粟、麦、穄、豆、稻等,豆类作物在渤海的农业中,占据相当位置,栅城(珲春)以大豆做豉(豆的酿造物),远近驰名。渤海国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平原与山间谷地会被种植水稻,卢城(和龙一带)是当时主要的水稻产区,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此外,葵菜的种植、丸都(集安)的李以及乐游的梨也都有史籍记载。

纺织业

渤海国因为气候寒冷,地产麻、毛和柞蚕丝,因此主要生产麻织品以及柞蚕丝织品。

渤海国种植苎麻,用以织布。苎麻的种植与纺织在靺鞨人、高丽人社会有着悠久的传统,渤海人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发展,使麻布有了粗麻与细麻之分。渤海国曾派裴璆贡细布于后唐,亦以细白布与契丹交易。

制陶业

随着大规模修筑京、府、州、县城池,以及人口增长伴随着的建房的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吸收了唐的陶瓷生产技术后,渤海国的制陶业日益扩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很快。

矿冶业

渤海国的矿冶生产,据目前所知有铁、铜、金、银等。

在渤海国境内的遗址与墓葬土了相当数量的铁器。渤海国的产铁地点文献记载并不多,已知的有中京显德府铁州辖属的位城(今朝鲜咸镜北道茂山一带)。铁利府也以产铁闻名。史载辽灭渤海后,渤海国的冶铁匠人,被大量迁往契丹境内,宋王曾目睹渤海人在柳河馆冶铁:“柳河馆,河在馆旁,西北有冶铁,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炼得成铁。”

造船业

渤海人的祖先挹娄人善于航海,渤海人继承了这个传统。

渤海在立国的二百二十九年中,先后向唐、后梁、后唐入贡143次,每次使者数十人,最多时120人。从朝贡道,出鸭绿江口,扬帆出海,渡过渤海海峡,取道登州,前往洛阳、长安。渤海曾聘问日本34次,主要从盐州(今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出发,乘船渡过日本海,在日本越前、能登、加贺等地登陆,每次使团100人以上,有时达359人,最多时多达一千余人。这样大规模的远航,反映了渤海国具有发达的造船实力。

畜牧业

渤海大量饲养猪、马、牛、羊。其中猪生产于渤海全国,以扶余故地鄚颉府的产猪最为盛名。马在渤海饲养的家畜中,地位最为重要,遍及渤海全国。武力扩张与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养马业的兴盛,出现了率宾府这样的著名养马区。《渤海国志长编》中《食货考》记载,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仁安十一年),渤海入唐朝贡马匹三十匹,后再献马三十匹。

交通

渤海的主要交通干线有五条:鸭渌~朝贡道、长岭~营州道、扶余~契丹道、龙原~日本道、南海~新罗道。

鸭渌~朝贡道

是从渤海旧国(吉林敦化)、上京龙泉府(吉林宁安渤海镇)、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经鸭渌江,渡海抵登州,前往唐都长安的朝贡道。

这是一条前段陆路、后段以水路为主、联结渤海与唐的主要交通干线。

陆路

路线一:上京龙泉府——旧国——大蒲柴河——抚松——鸭渌府神州(临江镇)——乘船;

路线二:上京龙泉府——汪清嘎呀河——延吉——龙井——中京显德府——安图——大蒲柴河——鸭渌府神州——乘船;

路线三:东京龙原府——沿图们江——翻南岗山脉——沿布尔哈通河——延吉——龙井——中京显德府——安图——大蒲柴河——抚松——鸭渌府神州——乘船;

水路

鸭渌府神州——桓州——泊汋口——东行过乌骨江(今鸭绿江支流爱河)——石人汪——杏花浦——桃花浦——青泥浦——都里镇——横渡乌湖海(渤海海峡)——乌湖岛——末岛——歆岛——龟岛——大谢岛(今山东庙岛列岛诸岛)——登州(山东蓬莱)登岸前往长安。

唐摄鸿胪卿、宣劳靺鞨使崔忻册封大祚荣后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从旧国返回长安途中,经过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黄金山麓,凿井两口题记留念,成为了这条朝贡道的历史物证。

长岭~营州道

营州(今辽宁朝阳),唐平卢节度使驻地,代表唐朝廷管理渤海。渤海使者,由上京龙泉府(宁安渤海镇),经旧国(敦化),取道长岭府,经过现在的桦甸、辉南、海龙、抵达盖牟、新城(今辽宁抚顺),然后经过现在的沈阳——黑山——北镇——义县(燕郡城),到达营州,再由营州越过古北口前往唐都长安。这是一条直通唐都长安的陆路交通干道,但在契丹、以及安史之乱的多次遮断时,渤海与唐的使臣只好转而选择“鸭渌——朝贡道”了。

扶余~契丹道

由渤海出发前往西面的契丹,必须经过渤海西部的扶余府。扶余府治为今天的农安。渤海的契丹道,大体从上京龙泉府出发,西越张广才岭至扶余府,再经现在的长岭、通辽、开鲁、天山,抵达契丹的都城临潢。

龙原~日本道

这是渤海赴日本的交通路,可分为陆路、海路两段。陆路有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公元698年~公元755年):从渤海旧国(敖东城)出发,经和龙、延吉到达珲春,然后出海。

后期(公元755年~公元926年):大钦茂于公元755年迁都上京,公元785年起又开始逐步迁都东京;公元794年大华玙迁回上京。于是该道是从上京龙泉府出发,经过现在的汪清、图们,进入珲春,抵达东京龙原府。龙原府是渤海使者出访日本的基地。从龙原府出发,向东南传过长岭子山口,到达波谢特湾的毛口崴(也称摩阔崴,古属盐州,今俄罗斯克拉斯基诺),由此出海。

海路

海路一:由盐州出港,向东南横渡日本海,到达日本本州的越前、能登、加贺(今福井、石川)

海路二:由盐州出港,沿朝鲜半岛东南海岸南行,抵达日本九州的筑紫一带。

南海~新罗道

此线系《新唐书·渤海传》所载“南海,新罗道也”,即由渤海王城忽汗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京龙泉府遗址”),南行经由东京龙原府(八连城)、南京南海府(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青海土城遗址”),再由海路南下,通向朝鲜半岛新罗国的交通道路。

文化

儒学

渤海国积极地学习唐的封建文化,其中盛行于唐的儒学,成了渤海学习、输入唐文化的中心内容。公元738年大钦茂派遣使臣入唐求写唐礼、汉书、晋书、十六国春秋等经典。大批使臣与留学生在唐学习唐文化与制度,并带回渤海诸多唐文化典籍,称为儒家思想的积极传播者。

渤海国掌管行政最高机关政堂省的六部,均以“忠、仁、义、礼、智、信”命名。渤海国设胄子监,“胄子”一词即出自《尚书》,胄子监相当于唐的国子监,掌管儒学、训导之事,接受王公贵族子弟入学,进行儒学教育。

清代张贲《白云集》记载,上京掘地得一块石碑,碑上刻“下瞰台城,儒生盛于东观,十字,皆汉文,字画庄楷,盖国学碑也。想象当时建国荒漠,重学崇儒如是。”

宗教

佛教

渤海国境内高句丽故地鸭渌府一带的佛教于公元372年由前秦传入,并得到迅速发展。大祚荣建国后于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派遣渤海王子入长安,请求入寺礼拜。第三代渤海网大钦茂的尊号也是效仿武则天崇佛尊号的“孝感金轮圣法大王”。

渤海为了弘扬佛法,兴建诸多寺院,在上京地区可以确定的佛寺有十处。除了佛寺,渤海也兴建佛塔,直至今日,渤海塔仍然屹立在目前的吉林省长白县,黑龙江宁安渤海镇南大庙也保存有完好的渤海石灯幢。

渤海虽然没有留下佛教的典籍,但在上京龙泉府遗址、珲春八连城遗址、和龙等地均出土了相当数量的佛教文物。

萨满教

在渤海国较边远的广大地区,渤海人民之中流行着萨满教。渤海人通过萨满祈求神灵的保护,祛病祈福,驱灾辟邪。

文学

渤海受唐文化影响较深,但存世作品数目不多。渤海国与日本来往频繁,留下诸多文字记录。

渤海贵族文人撰写的书表状牒,一般都是唐初流行的骈体文,体式符合要求,对仗比较工整,叙事层次清楚,状物传神,文笔流畅,虽然是应用文章,但和唐王朝同期同类文章相比,还是相差无几的。

《日本逸使》、《日本后纪》、《续日本纪》、《三代实录》等文献中,记载有诸多渤海日本两国之间的国书。如:《武王致日本圣武天皇书》、《文王致日本圣武天皇书》、《文王致日本淳仁天皇书》、《康王致日本桓武天皇告国丧书》、《康王致日本恒武天皇书(正历四年)》、《定王致日本嵯峨天皇书》、《王彝震致日本仁明天皇书》、《王玄锡致日本清和天皇书》、《王玄锡致日本阳成天皇书》等。

南宋洪皓的《松漠纪闻》中记载有渤海国的贺正表。牒笺方面,目前有记载的有历年的《中台省致日本牒》、《中台省致日本太政官牒》等;

诗歌方面,日本的《经国集》、《文华秀丽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保存有渤海人汉诗九首。分别是:杨泰诗的《夜听?衣诗》、《奉和纪朝臣公咏雪诗》,王孝廉的《奉敕陪内宴》、《春日对雨得晴字》、《在边亭赋得山花戏寄两领客使并滋三》、《和坂领客对月思乡之作》、《出云州书情寄两敕使》,以及释贞素在唐题诗一首《哭日本国内供奉大德灵仙和尚诗并序》。

舞蹈

宋代王曾,曾在《王沂公行程录》中描述了在柳河馆附近看到渤海人集体跳“踏锤舞”的情景:“渤海俗,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善舞者,数辈前行,士兵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锤’。”

建筑

渤海国的建筑形式多为唐制,规模是庞大宏敞的,建筑技术也具有比较高的水平。

公元755年,大钦茂移都上京,仿效唐朝建立了五京与京府州县制度。政令之下兴修土木,大批的城邑拔地而起。这些城邑的建设,尤其是上京、中京的城市构造,仿效了唐长安城,建筑的风格与工艺也是唐的标准。其中,上京城分为外郭城、皇城(又称内城,在当地目前百姓中,又称为“八连城”或“半拉城”)与宫城,城周37里,就规模而论,可以说是当时亚洲第二大城市。 而中京显德府遗址,与龙西古城、东京龙原府遗址(珲春八连城),在规划布局上都与上京基本相似,分为外郭城、皇城与宫城。

社会习俗

婚姻

渤海施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度,男方不纳妾。《松漠纪闻》记载:“(渤海)妇人皆悍妒。大氏与他姓相结为十姊妹,迭几查其夫,不容侧室。及他游,闻则必谋置毒,死其所爱。一夫有所犯,而妻不知觉,九人则群聚而垢之,争以忌妒相夸。故契丹、女真诸国皆有女娼,而其良人皆有小妇、侍婢,唯渤海无之。”

丧葬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渤海墓葬大体上包含五种形制,分别是

土坑封土墓

石圹封土墓

石棺封土墓

石室封土墓

砖室石顶封土墓:埋葬方式包括木棺葬、火葬、合葬、二次葬。

渤海史主要年表

671年:唐、新罗战争开始。

697年:由于契丹反唐之乱,粟末靺鞨族东迁至高句丽故地并与其移民杂处。

698年:大祚荣建立震国。

713年:震国改名 渤海 (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渤海郡王”的封号,并领忽汗州都督)。

719年:大祚荣去世,大武艺即位,开始私下在渤海使用自己的年号。

726年:大武艺之弟大门艺流亡唐朝。

727年:派遣高仁义出使至日本(参见渤海遣日使)。

728年:日本向渤海遣使答谢(参见遣渤海使)。

732年:张文休率领水军攻占唐朝登州府(山东蓬莱),杀害刺史韦俊。右领军将军葛福顺奉唐玄宗圣旨率兵征讨。

733年:新罗奉唐之命而试攻击渤海,由于大雪没能成功。

738年:大武艺去世,大钦茂即位。

759年:日本联络渤海,准备合力征伐新罗(参见遣新罗使、遣渤海使)。

762年:大钦茂获得唐朝“渤海国王”的封号。

812年:新罗向渤海派遣使臣。

926年:被契丹人灭亡。

历代君主

更多资料:渤海国世系图

突地稽

李谨行

乞四比羽

烈王乞乞仲象

高王大祚荣(698年 - 719年)─由于在他开始获封郡王,所以朝鲜史学界普遍认为他才是渤海国的始祖。

武王大武艺(719年 - 737年)

文王大钦茂(737年 - 793年)

大元义(793年 - 794年)

成王大华玙(794年)

康王大嵩璘(794年 - 808年)

定王大元瑜(808年 - 812年)

僖王大言义(812年 - 817年?)

简王大明忠(817年? - 818年?)

宣王大仁秀(818年? - 830年)

大彝震(830年 - 857年)

大虔晃(857年 - 871年)

大玄锡(871年 - 895年)

大玮瑎(895年 - 907年?)

大諲譔(907年? - 926年)

后继政权

称帝的政权

称王的政权

其他渤海国遗民所建立政权

渤海国名考

渤海国初名“振”(震),为大祚荣袭其父的大唐封爵“震国公” 。而关于“震”的含义说法不一,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认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 ,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大祚荣更是熟知汉文经史,因此以地处东方而以震为国号 。朝鲜学者朴时亨所著渤海史则认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 ,但武则天封“震国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几乎不可能 。也有学者指出应该与乞四比羽被唐朝封为许国公一起考虑,并认为从音韵学上来说,“许”“震”可能为“靺鞨”的别称“肃慎”的谐音 。“渤海国”名则来自于唐朝的“渤海郡王”封号。渤海国的疆域并未滨临渤海,以“渤海”为封号,有人认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变音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东北工程对高句丽史和渤海国史的历史定位

渤海国

  渤海国关系演化图

以正史“二十四史”为根据,高句丽史和渤海国史同时是朝鲜半岛历史和中国东北史的一部分。

多数历史学者认为渤海国是一个靺鞨民族为主体组成的国家,中国学者认为渤海国王室虽然没有汉化,但是受到中原及中亚深厚的影响。由于该国绝大部分领地都在当时及现今的中国境内,且粟末靺鞨也为起源并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因此渤海国历史属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分;韩国朝鲜历史学家认为渤海国历史属于朝鲜古代历史的一部分。

统一新罗时代的学者崔致远在对于朝鲜半岛地位和历史主线中,认为统一新罗为朝鲜半岛社稷的继承,而不承认渤海人宣称的高句丽继承国的地位。 897年在新罗与渤海争长的事件中,崔致远所作的《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就是把渤海人称为“靺鞨”,称为“粟末小蕃”,‘句骊遗烬,勿吉杂流’用词极具贬低的意味。日本史书记载,1019年(宽仁3年)3月刀伊人大举来袭。“刀伊”,是朝鲜语“外蕃”的意思。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刀伊人指散布在中国东北地方和朝鲜半岛东北部当时渤海国境内的一支靺鞨部落,可见,朝鲜、日本都是把渤海国居民看成“外蕃”的。

朝韩的历史学者根据史书认为渤海国与高句丽存在继承关系,日本一些学者也持这种观点。中国学者认为渤海国与高句丽没有法理继承关系。对于究竟有多少渤海人亡命并不同文的新罗国的争议,有观点根据今天韩国的姓氏中很少渤海姓氏认为融入者。 《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 》上说大祚荣是粟末靺鞨的酋长,粟末靺鞨是从高句丽分离出来的。《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 》上说粟末靺鞨的大祚荣,出生于高句丽。无论是哪种情况,渤海国与高句丽存在某种承接关系,原高句丽的大部被大祚荣占领下来建立了渤海国,926年渤海国被契丹辽国征服,被征服前后大量渤海王族贵族和人民逃命到称继承高句丽的高丽王朝,高丽进行恢复高句丽旧地的北伐政策,收回到鸭绿江南岸。《 金史·本纪第一世纪 》载“金之始祖讳函普,初从高丽来,年已六十余矣。”,记载金始祖的函普有可能是高句丽人,或在高句丽生活过。《 金史·太祖本纪 》载:1114年十月完颜阿骨打“招谕渤海人曰:“女真、渤海本同一家””。1114年到1117年间据《 金史 》载黑水靺鞨(即女真)占鸭绿江以北的渤海旧地。阿骨打建国时最重要的军师杨朴。女真金国登用被辽国俘虏的原渤海贵族,地位在契丹人和汉人之上。《 金史 》中姓“大”这个渤海国国姓的人有不少:海陵王完颜亮的母亲姓“大”、大 㚖 、大怀贞和大兴国。这都是被拉到中原的原渤海贵族(即白山靺鞨),后又并入女真金国的直接证据 。渤海国及其继承的高句丽不是汉族史,“祚荣骁勇善用兵,靺鞨之众及高丽余烬,稍稍归之。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其地在营州之东二千里,南与新罗相接。越熹靺鞨东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风俗瑟高丽及契丹同,颇有文字及书记。”

参看

高句丽遗民复兴高句丽的运动

安东都护府

渤海中京城遗址

南北国时代

中国本部

注释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 王承礼. 《渤海简史》.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 《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传”. : “初,其王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至是遂为海东盛国,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

^靺鞨诸部与渤海建国集团

^ 刘昀 等撰. 《旧唐书·渤海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

^ 欧阳修, 宋祁 编纂. 《新唐书·渤海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

^ 金毓黻 编著, 张中澍 王承礼 点校. 《渤海国志长编》.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年.

^ 《类聚国史》(日)卷一九三. : “又传奉在唐学问僧永忠所附书:渤海国者高丽之故地也,天命开别天皇七年高丽王高氏为唐所灭也,后以天之真宗丰祖父天皇二年大祚荣始建渤海国,和铜六年受唐册立,其国延袤二千里,无州县官驿,处处有村里,皆靺鞨部落。其百姓者,靺鞨多,土人少,皆以土人为村长,大村曰都督,次曰刺史,其下百姓皆曰首领,土地极寒,不宜水田,俗颇知书。”.

^ 《旧唐书·渤海传》

^9.09.19.29.3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202–210. ISBN 7-5622-2277-0.

^论渤海文字

^ 1982年吉林省延边博物馆的李强通过对渤海“文字瓦”一手材料的掌握与收集,主要包括渤海三京,即上京龙泉府(现黑龙江省甯安县渤海镇)、东京龙原府(现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中京显德府(现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以及渤海三京周围的一些寺庙遗址、建筑遗址中发现的文字瓦。对渤海文字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收集整理。除上述遗址外,还包括日本1937年编著的《间岛省古迹调查报告》、1939年编著的《东京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发掘调查》和我国金毓黻先生编著的《渤海国志长编》收录的文字瓦。通过汇总,共有250多个文字、符号。李强先生将其分为三类,即正楷类、殊异字类和符号类。他认为渤海没有创制本民族的文字,其中所谓的殊异字大部分可以说是汉字的变体字或者是由于工匠文化程度有限所造成的错别字。祛除了大部分的这类殊异字,其他的殊异字也不能说成是渤海人自创的文字,其中可能是由于工匠自己所做的标识、戳印形制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 韩国学者金在善主张,渤海国是有自己的文字的,以表特有之音。是与高句丽、契丹、女真等民族一样借鉴汉字写法,通过音训表记法来表达自己民族的感情、情趣之文学、固有名词、地名等。并提出这种做法在朝鲜三国时就已经普遍流行。其中他提到《日本纪略》前篇14载:“渤海首领高多佛脱身留越前国安置越中国即令史生羽票马长及诸生就习渤海语。盖渤海即通习汉字,而其语言中心有汉字所不能赅之音,故别制新字以表明之,此奇异难识之所由来也”来说明渤海国是有其本民族自己的语言的。并且金在善还在另一篇文章《李太白与渤海文字中》引《李太白全书.王尘丛谈》云:“渤海国有书于唐,举朝无解之者,李太白能解而答之”。指出目前在渤海国遗址上所发现的“文字瓦”中,相当数量都属于无法解读音义之字。此亦可能为渤海人创制本民族之字,依汉文开发适合于本民族语音的字而用之。

^ 徐学毅.渤海国文字瓦与李白醉草吓蛮书. 《中华读书报》. 2016-11-23: 15 版 [ 2017-02-05 ] (中文(简体)‎) .

^ 张九龄. 《张曲江集》卷之五《敕渤海王大武艺书》. 《文苑英华》本.

^ 《 资治通鉴·卷213 》

^ 《三国史记》卷四十三《列传》.

^ 《册府元龟》. “是年 渤海桂娄郡王大武艺病死 其子大钦茂嗣立 帝降书册 且吊之曰 念卿亡父 素励诚 节与善无征 奄至殂谢 兴言求往 轸念良深 卿是长嫡 当袭父位 宜全忠孝 以继前踪 今故遣使持节册命兼申吊祭册曰 皇帝若曰 於戏 王者宅中 守在海外 必立藩长 以宁遐荒 咨尔故渤海郡王嫡子大钦茂 代承绪业 早闻才干 昔在尔考 忠于国家 爰逮尔躬 当兹负荷 岂惟立嫡 亦乃择贤 休问可嘉 宠章宜及 是用命尔为渤海郡王 尔往钦哉!永为藩屏 长保忠信 效节本朝 作范殊俗 可不美欤。”

^ 《续日本纪》卷一〇圣武天皇神龟四年九月、十二月记事.

^古代日本对靺鞨认识. [ 2016-10-04 ] .

^ 《日本简史》

^9 Balhae and JapanNortheast Asian History Foundation

^ 金富轼. 《三国史记》. : 景德王七年八月条:“谴阿飡贞节等,检查北边,始置大谷城等十四郡县。”.

^ 张九龄. 《张曲江集》卷之五. 唐.

^ 《三国史记》宪德王秋七月条. : “令牛岭太守白永,征汉山北诸州郡人一万,筑浿江长城三百里。”.

^ 《唐会要》卷九十六《靺鞨》. : “其拂涅、铁利等诸部落,自国初至天宝末,亦朝朝贡,或随渤海使而来,唯郡利、莫曳皆三两部未至,及渤海浸强,黑水亦为其所属。”.

^ “渤海国家の史的展开と国籍关系”——《朝鲜史研究会论文集(十六)》. 龙溪书舍. 1979年.

^源与流:中国古代民族法制蠡测张冠梓

^28.028.1 洪皓. 《松漠纪闻》. 南宋: “其王旧以大为姓,右姓曰高、张、杨、窦、乌、李不过数种,部曲奴婢无姓者皆从其主。”.

^唐代渤海国高氏与中原望族的关系新证

^ 持该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金毓黻(见《渤海国志长编·族俗考》)、孙进己(见《东北民族源流》第五章第四节《高句丽民族源流》)。

^ 《新唐书·渤海传》. : “龙原,东南濒海,日本道也。南海,新罗道也。鸭渌,朝贡道也。长岺,营州道也。扶余,契丹道也。”.

^ 稻叶君山. 满洲发达史. 东北丛刊. 民国19年, (6).

^ 孙秀仁; 于志耿. 论渤海族的形成与归向. 学习与探索. 1982, (4).

^ 朱国忱. 关于唐代渤海国的文学艺术. 求是学刊. 1980, (3).

^ 《朝鲜全史·渤海史》

^ 刘振华. 渤海史识微. 学习与探索. 1982, (6).

^ 金毓黻. 渤海国号考. 东北通史.

^ 《 金史·太祖本纪 》:“(太祖为都勃极烈二年)十月朔,...。召渤海梁福、斡答剌使之伪亡去,招谕其乡人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我兴师伐罪,不滥及无辜也。”使完颜娄室招谕系辽籍女直。”“(收国)二年正月戊子,诏曰:“自破辽兵,四方来降者众,宜加优恤。自今契丹、奚、汉、渤海、系辽籍女直、室韦、达鲁古、兀惹、铁骊诸部官民,己降或为军所俘获,逃遁而还者,勿以为罪。其酋长仍官之,且使从宜居处。””

^ 《 新唐书·渤海传 》:“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地直营州东二千里,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筑城郭以居,高丽逋残稍归之。”

参考文献

《辽史》卷三十八:志第八:地理志二──东京道[1]

《建国与盛衰》( 건국과 성쇠 )

《旧唐书》卷199下《渤海靺鞨传》

《新唐书》卷219《渤海传》

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 卷20 1934年

《论渤海文字》 李强 学习与探索 1982年5期

《浅谈渤海国的语言文字》金在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6年6期

《李太白与渤海文字》 金在善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年1期

主要研究书目

津田左右吉著,陈清泉译:《渤海史考》(台北:商务印书馆,1964)。

《渤海简史》,王承礼 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渤海国志》四卷,唐晏 著;

《渤海疆域考》二卷,徐相雨(朝鲜)辑;

《渤海国记》三篇,黄维翰纂辑;

《渤海国志长编》二十卷,金毓黻纂集;

《柳边纪略》,(清)杨宾 撰;

《龙沙纪略》,(清)方式济 撰;

《宁古塔纪略》,(清)吴桭臣 撰;

《平定罗刹方略》三卷,(清)高宗敕 修官书;

《东游纪程》,(清)聂士成撰;

《布特哈志略》,孟定恭 编;

以上九种著作,亦被收录入《渤海国志长编(外九种)》黑水丛书系列中,李兴盛、吕观仁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渤海国及其俄罗斯远东部落》, [俄]З·В·沙弗库诺夫 ,宋玉彬 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标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渤
生平唐德宗贞元中与兄李涉偕隐庐山白鹿洞,十九年(803年)移居嵩山。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以左拾遗征,不至,移家洛阳。九年上书,拜著作郎。十一年迁右补阙,累历考功员外郎。元和十五年(820年)十一月,定京考官,他不避权幸,曾上书言宰臣萧俛等平庸误国,其性情粗放,令权臣所顾忌。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宰相杜元颖等奏贬为虔州(今江西赣州)刺史,任上奏还信州所移的税钱二百万贯,免税米二万斛,又裁减役夫一千六百人,不满一年,移江州刺史,累迁给事中。敬宗宝历元年(825年)鄠县县令崔发因误辱中官下狱,李渤替崔发鸣不平,反被诬为同党,又出京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改桂管观察使,二年以疾罢归。文宗大和五年(831年)征为太子宾客,是年七月卒。《全唐诗》存诗五首。他读书的地方“白鹿洞”,后世几经扩建为白鹿洞书院,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芥子纳须弥”公案宋代释赞宁《宋高僧传》记载李渤任江州刺史时曾与白居...
· 牛溲马渤
【成语】牛溲马渤【成语】牛溲马渤【拼音】niúsōumǎbó【解释】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同“牛溲马勃”。【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房舍》:“收牛溲马渤入药笼,用之得宜,其价值反在参苓之上。”
· 唐虔州剌史李渤
走进李老山村,一眼就可以感觉这里之不俗。村头一棵巨榕,华盖足有百丈之阔,我们甚至是要走到离它百余米之外的池塘那边才可以将之完全摄入镜头。镜头中的古榕葱葱郁郁,生命旺盛如斯,让人生发许多想像:这里的人承受着浩大的祖荫!确实,我眼中的纳凉闲聊的老人妇女及蒙童们,他们是唐宪宗时虔州刺史李渤的后代。下坪几棵巨樟的掩蔽下,李渤公祠庄严矗立,前面是一口风水塘,蓄着李渤后人在李老山生活的千年故事,硬山顶的祠堂屋顶中央竖放着一只青花瓷瓶,里面插着三支兵器,其中一支戟,另两支未记住名称,“戟”寓意客家人追求“节节高”的美好愿望。夏日灼阳下,青瓷锃锃发亮,祭器生辉,散淡着淡淡的神韵。一向独立于村头要道的社官,在李老山显得有些安详、谦虚,它静静地依附在李渤公祠的左侧,无言地衬托着李渤公的伟大。李渤公祠简朴如斯,坐西北,朝东南,土木结构,是典型的赣南客家建筑风格,唯有中间的正厅部分高出数10公分,祠堂进深9.25...
· 渤海国君主世系图
参见渤海国渤海国君主列表
· 瑶瑶沉香笔记之:渤泥篇
渤泥-汶萊古稱,14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傳入,建立蘇丹國。1888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41年被日本佔領,1946年英國恢復對汶萊控制。1984年1月1日完全獨立。它是婆羅洲上600年來依舊保有君權神授色彩的現代王國,全稱汶萊達魯薩王國,意為“和平之邦”……一個面積不到三千平方公里的產區,土壤中鉀元素豐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石灰質熔岩,山脈高峻,一般在千米以上。汶萊是夾在東馬的砂澇越洲和沙巴洲之間,形成了她獨特的地理位置。汶萊沉香香韻,生聞-----清晰而乾淨的乳香,淡淡藥香和花香下爐-----頭香甘涼,絲狀柔綿的蘭香;中段乳香味厚,蜜甜香韻絲絲入扣;涼意上頭,舌底生津,滿是濃濃的涼味;而尾韻醇厚、高雅透出的味道是清爽無雜韻的花香,香韻給人帶來清雅脫俗的感覺。汶萊沉香味道是非常富有層次感和變化的,可以與沉香中的奇楠媲美,沉香十八味中,汶萊香同一品香,最少超過三種氣味,層次變化多端,被日本香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