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黄得功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9
转发:0
评论:0
简介先祖南直隶合肥人。少负奇气,“貌伟胡髯,两颐倒竖,膂力绝伦”,十二岁时,母亲酿酒,被他全偷喝光。母亲责备他,他笑道:“偿还酒钱很简单啊。”辽东战事起,黄得功在军中出战,斩首二级,获赏白银五十两。他送给母亲说:“用这些偿还酒钱。”后从军于辽阳,累功至游击,崇祯九年(1636年)升副总兵。崇祯十一年(1638年)长期在南直隶江北、河南一带,从总督熊文灿与张献忠、革左五营等部义军作战,诏加太子太师。崇祯十五年,黄得功大败流贼张献忠于潜山。官升至庐州总兵,人号为“黄闯子”。明亡前夕随马士英平定河南永城叛将刘超,论功封为靖南伯。军纪严明,庐州、桐城、定远等地都为他立生祠。弘光帝朱由崧之淮扬四镇,令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和刘良佐统领。一次黄得功跪接诏书,觉得不合自己的意思,不待读完就爬起来,攘袂掀案,大詈曰:“去!速去!吾不知是何诏也!”清兵渡江南下,弘光帝朱由崧逃走,清兵分兵袭取鸠州,得功率军在荻

简介

先祖南直隶合肥人。少负奇气,“貌伟胡髯,两颐倒竖,膂力绝伦”,十二岁时,母亲酿酒,被他全偷喝光。母亲责备他,他笑道:“偿还酒钱很简单啊。”辽东战事起,黄得功在军战,斩首二级,获赏白银五十两。他送给母亲说:“用这些偿还酒钱。”后从军于辽阳,累功至游击,崇祯九年(1636年)升副总兵。

崇祯十一年(1638年)长期在南直隶江北、河南一带,从总督熊文灿与张献忠、革左五营等部义军作战,诏加太子太师。崇祯十五年,黄得功大败流贼张献忠于潜山。官升至庐州总兵,人号为“黄闯子”。明亡前夕随马士英平定河南永城叛将刘超,论功封为靖南伯。军纪严明,庐州、桐城、定远等地都为他立生祠。弘光帝朱由崧之淮扬四镇,令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和刘良佐统领。一次黄得功跪接诏书,觉得不合自己的意思,不待读完就爬起来,攘袂掀案,大詈曰:“去!速去!吾不知是何诏也!”

清兵渡江南下,弘光帝朱由崧逃走,清兵分兵袭取鸠州,得功率军在荻港和清兵大战。此时原明降将刘良佐在岸上大呼招降,得功怒叱“汝乃降乎!”突然一箭射中其咽喉偏左,黄得功伤重,自知回天乏术,拔箭自刺其喉而逝。其妻闻之,亦自缢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抗清名将黄得功简介黄得功是怎么死的?
黄得功是明朝末年官员,为开原卫人氏,号虎山,行伍出身,军中号黄闯子,为京营名将,在明朝末年战功赫赫。黄得功生年不详,早年丧父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年纪小,但是到底是家中男儿,所以黄得功自幼就胆略过人。年长后入伍参军,慢慢积累军功,在崇祯九年坐到了副总兵的位置。崇祯十一年,农名起义军四起,大大小小各股起义军给明朝统治带来极大的威胁。明朝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理当派兵镇压。黄得功跟随总管熊文灿前往舞阳镇压农民起义,立下大功。八月又赶往浙江,镇压吴村和王家寨的起义军。因为表现优秀,领军获得胜利,受封太子太师,署总兵军衔。崇祯十四年,以总兵身份守护凤阳皇陵,因为表现优秀,移镇定远。当是时张献忠率领的起义军攻占桐城,黄得功奉命前往攻打,击败张献忠一部,夺回桐城。不仅如此,追击农民起义军的途中,抓获闯世王马武、三鹞子王兴国。此两人都是张献忠一部猛将,特别是三鹞子王兴国,更是张献忠的养子,是农民军中号...
· 如何评价黄得功这个人?靖国公黄得功的故事
黄得功生年不详,出生在明朝末年的一个普通家庭,为开原卫人氏,祖籍合肥。黄得功的父亲在他幼时就去世了,因此黄得功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他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大将,为四藩将领之一,军中号黄闯子,官至太傅、左柱国,封靖国公。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有这样的成就,都是凭借自己的勇猛拼搏而来的。他少年时就参军作战,一步步积累军功到这个地步。黄得功一胆略过人而闻名,行伍出身,不像世家名将那样自幼习读兵书。黄得功打仗,凭的就是一股勇气和胆略,而这种性格特征在他少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了。黄得功十二岁的时候,他的母亲酿了酒,被他给偷偷喝完了。母亲责怪他,他却笑嘻嘻的说:“赔你很容易嘛!”当时辽地军事紧急。黄得功提了一把刀就混到军中,凭借斩杀的敌人头颅领赏,后来换了五十两银子,回到家中拿给自己的母亲,表示用这银子换先前喝的酒。等到他后来自己领兵打仗了,这种特点就越发鲜明了。张献忠和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是明末两股大的农...
· 明末著名将领黄得功的生平简介,黄得功的人物事迹
胆略过人黄得功得功早年丧父,同母亲徐氏生活在一起。他年少时就有无比的勇气,谋略过人。十二岁那年,母亲有一回酿好了酒,他偷偷地给喝完了。母亲责怪他,他笑着说:“赔你很容易嘛。”当时辽地军事很急,得功拿了一把刀混在官军中,跑到战场上就斩获了敌人两颗头颅,中奖赏后大概得了五十两白银,回家献给母亲,说:“我用这钱来弥补偷喝的酒。”从这以后得功给经略当了亲军,积累战功做到了游击。镇压民变崇祯九年(1636年),黄得功升为副总兵官,分管京师的卫戍部队。崇祯十一年(1638年),黄得功率领禁军跟从总管熊文灿到舞阳去镇压农民军,鏖战在光山和固始之间,战功最显著。八月又随从熊文灿在浙江的吴村和王家寨镇压农民军将领马光玉,获得很大胜利。朝廷下诏加封他为太子太师,署总兵军衔。崇祯十三年(1640年),跟从太监卢九德在板石畈打败农民军,农民军首领革里眼等五营兵投降了。崇祯十四年(1641年),以总兵的身份同王宪分
· 为什么会说明朝是因为黄得功而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黄得功在明朝历史上不算有名,徐达是明朝开国将军,那么黄得功可以算是“灭国将军”了,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明朝的国家是国因黄得功而灭亡的,只是他死后,明朝就真没了。黄得功生于1594年,江苏阜宁县人,父亲去逝早,他母亲一个人将他拉扯大,长大后的黄得功非常懂事,知道母亲将他抚养大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保护母亲,让母亲过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黄得功的母亲徐氏作为一个女人,一个人独自带孩子讨生活也实属不易,能把孩子顺利养大,还长得膀大腰圆,已经是非常了不起啦,再也没有更多的闲钱去让孩子读个私塾,当然徐氏也绝对没有这个意识。黄得功虽然不识字,却通情达理,更得忠心为国,也是母亲徐氏教子有方。相传,黄得功十二岁那年,徐氏将一盆酿好的酒存在家里,准备第二天上集市卖点钱补贴家用的,结果让嘴谗的黄得功给喝了个精光,母亲责怪他,他却笑着说:母亲不要着急,这个还您容易。原来年少的黄得功去参加了抗辽大军...
· 明末忠臣黄得功:农民工出身的南明四镇将军
明末,想找个适合正面宣传报道的人,比找雷锋都难。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黄得功,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黄得功(1594-1645),字虎山。《明史》认为黄得功是开原卫人,《石匮书后集》认为他是顺天人,《明季南略》拿他当凤阳灵璧县人。至于他到底是哪里人,没个准,实在要较真,自己扔硬币,或研究研究模糊数学,看看能不能派上用场。哪儿人都不清楚,说明这人起点太低,未成名之前大家都不拿他当回事。后来一不留神成了英雄人物,再回头去找,先进事迹就要掺杂民间传说了。此外,就是这人并不特别成功。真风流人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他老人家的老家在韶山冲!黄得功从名不见经传的农民工,到著名的实力派军事家,完全得益于马士英。黄得功最终靠上马士英,是由于偶然遇上了杨文聪。杨文聪(1596—1646),字山子、龙友,号陈龙、鹤巢、雪盦,贵阳人,后流寓金陵。杨文聪万历四十七年(1619)举人,官至兵部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