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
提出“知行合一”、创立“阳明心学”的王守仁,被称为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位圣人。一场“龙场悟道”的顿悟,使得这位心学的集大成者由凡入圣。
王守仁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出身官宦世家的他,仕途却并不顺风顺水,多次科举落第。直到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才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
王守仁
但王守仁并不把科举考试作为人生头等大事,他自幼便志存高远。一次与教书先生讨论读书的意义,先生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通过科举步入仕途,进入官场。他则不同凡俗,认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入仕,而是要成为圣贤,当时众人皆觉得荒谬。
等到进入官场后,王守仁一心想要有所作为,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明武宗朱厚照刚即位不久,昏庸贪玩,不理政事,致使阉党刘瑾擅政,朝纲紊乱。南京户科给事戴铣(xiǎn)等人愤然上疏,连章上谏,刘瑾大怒,立即下令将其逮捕入狱,廷杖除名。
目睹了阉党横行不法,耿直的王守仁义愤填膺,抗疏援救。刘瑾见疏勃然大怒,将其廷杖40,王守仁差点一命呜呼。刘瑾又把王守仁斥为“奸党”,令他罚跪于金水桥南。一番羞辱后,更是将王守仁谪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龙场驿位于今贵阳市西北80里许的修文县城区,该驿当时地处万山丛棘之中,瘴气弥漫,四境荒凉,渺无人烟。王守仁初入龙场驿时,无居身之所,也无果腹之粮,无奈居于山洞,并躬耕田亩,种菜种粮,度日如年,煎熬至极。
贵州龙场阳明洞
险山恶水的环境中,从小没在生活上吃过什么苦头的王守仁身体每况愈下,他心知随时都有可能倒在荒野,于是“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做石棺以抛除生死之念,指天发誓曰:“吾惟俟命而已!”看破生死后,渐渐地王守仁开始苦中作乐,间或歌诗谈笑,超脱自然。
适应了新环境后,王守仁根据当地风俗,对民众开化教导。在这时期,他常以圣贤自勉。龙场既静谧又困厄的环境,却是王守仁静心思考的佳境。他结合自身遭遇,日日反省。一天夜里,他突然想起儒家经典《大学》里关于“格物致知”的理论,思忖片刻,乃言: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忽然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顿悟的王守仁再无困意,唤醒睡得昏昏沉沉的随从人员,饶有兴趣地讲解自己所悟道理。经此一悟,王守仁才认识到圣人之道,其实就在自己的内心,而不必求于外界。
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向诸弟子讲授他的心得,于此悟出“心外无理”。“龙场悟道”为王守仁之后提出“知行合一”奠定了基础,也为此后提出的“致良知”提供了思想内核。王守仁认为,圣人之道就是良知,想要成为圣人,就必须“致良知”。
王守仁官场失意,却能于失意处感悟人生哲理,于困顿中寻求心灵解放,正因如此,才有了“龙场悟道”,才有了垂范后世的的“阳明心学”。王守仁才能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