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南北榜案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0
转发:0
评论:0
事由洪武三十年(1397年),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福建闽县人陈䢿为第一,是为春榜,上榜者竟无一人出自北方。诸多考生认为刘三吾为南方人,照顾其乡亲。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命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局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王府长史黄章、纪善周衡和萧揖等人阅卷。后张信说刘三吾判卷无错属实。有人上告说刘三吾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知道后更怒,将张信与白信蹈等二十余人凌迟处死,命刘三吾戍边。刘谔、宋琮等人也遭遣戍,仅戴彝、尹昌隆免罪。后明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再选六十一名进士,都为北方人。当时所谓“南北榜”或“春夏榜”。评价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的实际情况,但是北方人一名未取,则为历科所不见。南北榜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国统一形势发展中南北政治平衡的要求,也体现了朱元璋打击和限制江南地主的一贯政策,此事件开...

事由

洪武三十年(1397年),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福建闽县人陈䢿为第一,是为春榜,上榜者竟无一人出自北方。诸多考生认为刘三吾为南方人,照顾其乡亲。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命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局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王府长史黄章、纪善周衡和萧揖等人阅卷。后张信说刘三吾判卷无错属实。有人上告说刘三吾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知道后更怒,将张信与白信蹈等二十余人凌迟处死,命刘三吾戍边。刘谔、宋琮等人也遭遣戍,仅戴彝、尹昌隆免罪 。后明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再选六十一名进士,都为北方人。当时所谓“南北榜”或“春夏榜”。

评价

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的实际情况,但是北方人一名未取,则为历科所不见。南北榜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国统一形势发展中南北政治平衡的要求,也体现了朱元璋打击和限制江南地主的一贯政策,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洪熙以后遂成定制 。

参见

朱元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代科举大案——南北榜争
科举考试在古代就和今天的高考一样,是选取人才的国之大事。高考若是出了问题,肯定会有一大批人受到处罚。科举也一样,甚至于在古代刑罚更为严重。斩头、族诛、罢官等,都曾经在科举案件中出现。一般说到科举大案,大家想到的一定是科举舞弊案。但实际上科举大案,并不单单指舞弊案。砸明朝初年,就有一个科举大案南北榜争,又叫南北榜案、春夏榜案等。当时这件案子是以科举舞弊而定性的,但实际上这场科举考试,并不存在舞弊的情况。它其实是一场南北士子争风和上层统治者扩大统治基础,笼络人心的政治事件。这场科举考试于洪武三十年开考,彼时朝廷经历了蓝玉案,许多官员牵连其内。作为这场大的政治动荡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对于当时的政局还是有很大影响的。科举是为了国家选取人才的考试,这场考试之后,新的血液补充进入官场,对于刚经历“蓝玉案”风波的朝廷而言,是很好的。但没想到,这次考试却成为了另一场动荡。朱元璋对此次考试也十分重视,特地选...
· 揭古代三宗著名科举舞弊案:朱元璋“南北榜案”
一朝题名天下知”,在古代通过寒窗苦读,一朝题名,跃龙门,入宦途,是无数士子的终生梦想。由于在科举考试中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生的荣华富贵,所以很多人用尽了各种手段去徇私舞弊,以求在科举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三宗著名的科举舞弊案吧!朱元璋“南北榜案”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来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相当重视,亲自圈定78岁高龄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经会试考核,选出贡士51名,均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落榜考生鸣冤告状,疑主考有地域歧视之嫌。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查此事,经数日复核,调查组得出结论:刘三吾等人阅卷公正,无任何问题。但事后朱元璋作出了一个令哗然的决定,将刘三吾等人定为“反贼”,并重新开出贡士名单:51人皆来自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科举冤案“南北榜案”。此后,明朝科举不再“全国统一划线”,而是分成“南北榜”,按所处地域分别录取。到明中期,该制度演变为“南榜、北榜、中榜”,并...
· 明初南北榜案是当下高考中的“分区划线”
明初南北榜案是明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也是我国历史上考试的重大事件之一,也是一桩奇事,一则丑事。南北榜案最终没有录取一个南方人,可谓是一桩彻底的冤案,却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下高考中的“分区划线”,就是它的余绪。说它大,是因为一次北方落第举子的骚乱,最后演变成为一场南北方人对抗的政治运动,朱元璋亲自出马才搞定;说它奇,是因为此科出现了两榜,初榜公布的五十二人全是南方人,而次榜六十一人则是清一色的北方人;说它丑,是因为朱元璋再次施展残酷手段,借机铲除反对势力,制造了二十余名考官被凌迟处死的惨案。然而明初却有这么一个案子,虽然收割的脑袋数量不多,但产生的影响深远,不仅影响了整个明朝,甚至波及到几天,那就是“南北榜案”。明初南北榜案洪武三十年(1397),苍老的朱元璋童鞋突然发现,四大案搞下来,能干活的差不多死绝了,不得不好好琢磨琢磨,弄点牛马来干活。南北榜案秉着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插手“南北榜案”?
导读:“南北榜案”,是发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会试后的一件大事,一桩奇事,一则丑事。说它大,是因为一次北方落第举子的骚乱,最后演变成为一场南北方人对抗的政治运动,朱元璋亲自出马才搞定;说它奇,是因为此科出现了两榜,初榜公布的五十二人全是南方人,而次榜六十一人则是清一色的北方人;说它丑,是因为朱元璋再次施展残酷手段,借机铲除反对势力,制造了二十余名考官被凌迟处死的惨案。按理说,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是礼部的事情,可身居皇位、日理万机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不顾身份、兴师动众、大动肝火、考官呢?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一者,朱元璋从大局出发,通过此举收伏北方士子之心。二者,考官们没有领会皇帝的意图,引起了朱元璋对他们的猜忌。三者,朱元璋借机铲除反对势力,实行文化专制。明初,北方士子受到战乱的影响,一直观望徘徊,迟迟不愿依附明朝,用科举制度收伏北方士子之心是当务之急。由于各地区存在着经济、文化发展的...
· 南北悲歌——河阴惨案
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镇将葛荣的势力也越滚越大,号称百万,声势很大,洛阳为之震动。北魏胡太后已经是坐在火山口上了,但她还毫无知觉。她将自己的情人郑俨、徐纥等人提拔为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书,朝廷被弄得乌烟瘴气,朝将不朝,国将不国。孝明帝元诩已经十九岁,对母亲的所作所为敢怒不敢言。胡太后慢慢看出了儿子眼中闪现的火焰,就尽力架空儿子,但凡与儿子有过亲密交往的大臣,必会被她千方百计除掉。这样一来,母子之间的关系陡然紧张,渐成弩张剑拔之势。胡太后开始有了杀死亲生儿子的心思。不过,摆在她面前的难题是:孝明帝元诩是宣武帝元恪唯一的儿子,且孝明帝元诩本人还没生育儿子,孝明帝元诩一死,立谁为君?也算是天助胡太后!孝明帝元诩的潘嫔就要临盆生产了!胡太后和郑俨、徐纥等姘头喜形于色,只要皇子出生,就可以先弑孝明帝,再立幼帝,这样既可摆脱孝明帝的威胁,又可以继续执政,号令四方,岂不美哉?可是,胡太后失望了。潘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