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朱士行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2
转发:0
评论:0
简介朱士行因《僧祇戒本》而皈依羯磨法,并受戒成为比丘。出家后讲《道行般若经》于洛阳,后感难以理解,决意西行求原经。甘露五年(260年)从长安赴于阗学习直至身故。期间写得梵本《放光般若经》。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其弟子法饶送回洛阳,元康元年(291年)由无罗叉和竺叔兰译为汉文。该经文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参考文献^《高僧传》卷四:“出家已后专务经典。昔汉灵之时竺佛朔译出道行经。即小品之旧本也。文句简略意义未周。士行尝于洛阳讲道行经。觉文章隐质诸未尽善。每叹曰。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誓志捐身远求大本。”^谢和耐.中国社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页195.ISBN9787010086286(简体中文).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link)^《高僧传》卷四:“时河南居士竺叔兰。本天竺人。父世避难居于河南。兰少好游猎。后经暂死备见业果。因改励专精深崇正法博究众音。”^中国第一...

简介

朱士行因《僧祇戒本》而皈依羯磨法,并受戒成为比丘。出家后讲《道行般若经》于洛阳,后感难以理解,决意西行求原经。甘露五年(260年)从长安赴于阗学习直至身故。期间写得梵本《放光般若经》。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其弟子法饶送回洛阳,元康元年(291年)由无罗叉和竺叔兰译为汉文。该经文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高僧传》卷四:“出家已后专务经典。昔汉灵之时竺佛朔译出道行经。即小品之旧本也。文句简略意义未周。士行尝于洛阳讲道行经。觉文章隐质诸未尽善。每叹曰。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誓志捐身远求大本。”

^谢和耐. 中国社会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年1月: 页195. ISBN 9787010086286 (简体中文).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高僧传》卷四:“时河南居士竺叔兰。本天竺人。父世避难居于河南。兰少好游猎。后经暂死备见业果。因改励专精深崇正法博究众音。”

^中国第一僧朱士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士行
(?—?)三国魏颍川(治今河南禹县)人。甘露五年(260)出家为僧,曾在洛阳讲《小品般若经》,感到文句艰涩,难于理解,于同年从雍州(治今陕西西安西北)出发,到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取得梵本《大品般若经》。西晋太康三年(282)遣弟子送至洛阳,元康元年(291)由竺叔兰、无罗叉等在陈留水南寺译为汉文《放光般若经》二十卷。八十岁时死于于阗。为内地往西域最早求法的僧人。
· 猪八戒原型朱士行简介朱士行是怎么死的?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最终西行取回真经的故事。因为是一本神魔小说,人物丰满有趣,故事跌宕起伏,很受人喜爱。特别是经过影视剧的普及,《西游记》的故事人人皆能说个一二。整个故事虽然围绕玄奘进行,但是最出彩的还是他的徒弟。齐天大圣孙悟空自不用多说,二师兄猪八戒也很有存在感。猪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帅,后来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随后奉观音命拜玄奘为师,护送他西天取经。猪八戒好色贪吃,胆小怕事,基本属于添乱的。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猪八戒,却是一个一心向佛的得道高僧。猪八戒原型,应为三国时期高僧朱士行。朱士行,祖籍颍川,法号“八戒”。二师兄不仅首创西行取经,早师傅唐僧367年,同时也是第一个上台受戒,正式入佛门的第一个汉族僧人,所以又有沙门第一僧,汉族第一僧的说法。朱士行少年的时候,受到佛教思想影响,希望出家。当时恰好昙柯迦罗传来《僧只戒本》...
· 朱氏名人-高僧朱士行
朱士行(203-282),三国时期的高僧,法号"八戒",祖居颍川(今河南禹州)。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也是第一位西行取经求法的僧人。朱士行出家受戒以后,在洛阳钻研、讲解《小品般若》,感到经中译理未尽。因为当初翻译的人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很多,讲解起来词意不明,又不联贯。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品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公元260年,他从雍州(今长安县西北)出发,越过流沙的沙漠到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一带),果然得到《大品经》梵本。他就在那里抄写,共抄写90章,60多万字。公元282年,朱士行派弟子弗如檀等,把抄写的经本送回洛阳,自己仍留在于阗,后来在那里去世,享年79岁。公元291年,陈留仓垣水南寺印度籍僧人竺叔兰等开始翻译、校订朱士行抄写的《大品般若》经本。历时12年,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中牟义士朱渊
明朝成化年间,中牟县出了一位有名的义士,名叫朱渊。朱渊,字大本,世代居住于中牟,他自幼聪慧过人,为人正直,举止大方,行事磊落。成人之后,朱渊刻苦读书,注重礼仪,崇尚俭朴,不事奢华,而且,他十分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县志上说他“视亲孝,益尽温清奉引之节。”朱渊的岳母寡居家中,没有子嗣奉养,朱渊经常在她床前尽孝,事之如亲生之母,三十年如一日,深得乡人的称赞。当时,朱渊有一同乡名叫常楫,是读书人,不幸年轻丧偶,因家贫无力再娶,朱渊拿出钱来给他续娶一女子为伴侣,乡里皆称颂朱渊为轻财重义,足为楷模。另据县志记载,当时有邑士张士贤和朱渊通财,“岁几三纪,义若同气,未尝少失颜色。其忠厚如此。”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中牟全年大旱,庄稼几乎绝收,百姓饥饿难耐,将树皮食尽,严重的乡镇还出现了人吃人的惨景。朱渊心急如焚,他慨然叹息说:“民为同胞,尚不忍弃。况在乡井,容可若秦人视越人之肥瘠乎?”于是,朱渊将...
· 朱士稚
注释^《曝书亭全集》,册3,卷72,页2-3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