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宋史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13
转发:0
评论:0
成书过程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然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元惠宗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全书《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

成书过程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然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元惠宗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全书《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分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食货志》十四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七倍。根据宋朝的情况,《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评价

《宋史》遵循的思想是程朱理学,有《忠义传》与《道学传》,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等皆能入传,《忠义传》人物达二百七十八人之多,清人钱大昕说:“《宋史》最推崇道学,而尤以朱元晦(朱熹)为宗。”但他对《道学传》持反对意见。《宋史》的修撰遵循“先儒性命之说”,“先理致而后文辞,崇道德而黜功利。书法以之而矜式,彝伦赖是以匡扶”。《宋史》否定王安石变法,将变法派吕惠卿、曾布、章惇等人列入《奸臣传》,主张北伐的韩侂胄亦列为奸臣,一心求和的史弥远却未列为奸臣。名将王坚于《宋史》中无传。有关蒙古灭宋战争中蒙军战争失利的记录,也多所删削。

《宋史》与《金史》均成于元朝,但两史不同处甚多,例如:《宋史》写岳飞百战百胜,更大破金人,《金史》仅称“(兀术)自率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宋史》记载岳飞事迹多取自其孙岳珂的家传《鄂王行实编年》,有若干可资研究的疑点,如郾城之战是否为大捷仍待商榷,十二道金牌的真实性。八字军统帅王彦攻下新乡城,岳珂竟将战功算在岳飞名下,《宋史·岳飞传》亦据此照抄。另外,岳家军是否果真秋毫无犯,亦可商榷。清人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特记一节《宋金用兵需参观二史》。

由于《宋史》仓卒写定,检校难周,又出于众人之手,因此,它在文字修饰、史料剪裁、史事考订、全书体例等方面,不免舛谬抵牾,如“一人两传”,《宋史》列传一百一十六有《李熙靖传》,二百十二又有《李熙靖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常数见,有目而无文,事实记载详北宋而略南宋,详南宋前期而略后期,《循吏传》皆录北宋人,南宋竟无一人,亦不收《洗冤录》作者宋慈,《文苑传》共96人,仅11人为南宋人。使它在二十四史中又有繁芜杂乱之称。全祖望曾言“某少读《宋史》,叹其自建炎南迁,荒谬满纸,欲得以为蓝本,或更为拾遗补阙于其间。”。清代赵翼说:“宋代国史,国亡时皆入于元,元人修史时,大概只就宋旧本稍为排次。”《四库全书总目》即说过《宋史》“其大旨以表章道学为宗,余事不甚措意,故舛谬不能殚数。”

但是由于《宋史》保留元朝所有的大多数史料,因此不同于以往史官在修史时在维护当代政治因素下进行非客观的窜改,因此保留最详尽的史料供后人考阅和重修,为二十四史中篇帙最为浩繁的史书。

影响

清初诏修《明史》,徐干学在《修史条议》中提出仿《宋史·道学传》之例,在《明史》中立《理学传》,后因反对者众而作罢。历代屡有重修《宋史》之议。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王洙完成《宋史质》100卷,嘉靖三十四年柯维骐编有《宋史新编》200卷,王惟俭有《宋史记》250卷。清代陈黄中编《宋史稿》219卷,朝鲜的李算也编了一部148卷的《宋史筌》。这些改订之作,虽然修正了《宋史》的某些缺点,但至今仍没有一部史书能够取代《宋史》。

乾隆末年,邵晋涵发愤重修《宋史》,钱大昕、章学诚曾参与制定体例,邵先撰《南都事略》,然后再修《宋史》,惜书未竟而卒。光绪间,陆心源编《宋史翼》40卷,补《宋史》列传之所遗。

内容

本纪

本纪第一-太祖一

本纪第二– 太祖二

本纪第三– 太祖三

本纪第四–太宗一

本纪第五– 太宗二

本纪第六–真宗一

本纪第七– 真宗二

本纪第八– 真宗三

本纪第九–仁宗一

本纪第十– 仁宗二

本纪第十一– 仁宗三

本纪第十二– 仁宗四

本纪第十三–英宗

本纪第十四 -神宗一

本纪第十五 – 神宗二

本纪第十六 – 神宗三

本纪第十七 –哲宗一

本纪第十八 – 哲宗二

本纪第十九 –徽宗一

本纪第二十 – 徽宗二

本纪第二十一 – 徽宗三

本纪第二十二 – 徽宗四

本纪第二十三 –钦宗

本纪第二十四 –高宗一

本纪第二十五 – 高宗二

本纪第二十六 – 高宗三

本纪第二十七 – 高宗四

本纪第二十八 – 高宗五

本纪第二十九 – 高宗六

本纪第三十 – 高宗七

本纪第三十一 – 高宗八

本纪第三十二 – 高宗九

本纪第三十三 –孝宗一

本纪第三十四 – 孝宗二

本纪第三十五 - 孝宗三

本纪第三十六 –光宗

本纪第三十七 –宁宗一

本纪第三十八 – 宁宗二

本纪第三十九 – 宁宗三

本纪第四十 – 宁宗四

本纪第四十一 -理宗一

本纪第四十二 - 理宗二

本纪第四十三 - 理宗三

本纪第四十四 – 理宗四

本纪第四十五 – 理宗五

本纪第四十六 –度宗

本纪第四十七 -瀛国公・建国公・永国公

志第一 – 天文一

志第二 – 天文二

志第三 – 天文三

志第四 – 天文四

志第五 – 天文五

志第六 – 天文六

志第七 – 天文七

志第八 – 天文八

志第九 – 天文九

志第十 – 天文十

志第十一 – 天文十一

志第十二 – 天文十二

志第十三 – 天文十三

志第十四 – 五行一上

志第十五 – 五行一下

志第十六 – 五行二上

志第十七 – 五行二下

志第十八 – 五行三

志第十九 – 五行四

志第二十 – 五行五

志第二十一 – 律历一

志第二十二 – 律历二

志第二十三 – 律历三

志第二十四 – 律历四

志第二十五 – 律历五

志第二十六 – 律历六

志第二十七 – 律历七

志第二十八 – 律历八

志第二十九 – 律历九

志第三十 – 律历十

志第三十一 – 律历十一

志第三十二 – 纪元历

志第三十三 – 纪元历

志第三十四 – 律历十四

志第三十五 – 律历十五

志第三十六 – 律历十六

志第三十七 – 律历十七

志第三十八 – 地理一

志第三十九 – 地理二

志第四十 – 地理三

志第四十一 – 地理四

志第四十二 – 地理五

志第四十三 – 地理六

志第四十四 - 河渠一

志第四十五 - 河渠二

志第四十六 - 河渠三

志第四十七 - 河渠四

志第四十八 - 河渠五

志第四十九 - 河渠六

志第五十 - 河渠七

志第五十一 – 礼一

志第五十二 – 礼二

志第五十三 – 礼三

志第五十四 – 礼四

志第五十五 – 礼五

志第五十六 - 礼六

志第五十七 - 礼七

志第五十八 - 礼八

志第五十九 - 礼九

志第六十 - 礼十

志第六十一 - 礼十一

志第六十二 - 礼十二

志第六十三 - 礼十三

志第六十四 - 礼十四

志第六十五 - 礼十五

志第六十六 - 礼十六

志第六十七 - 礼十七

志第六十八 - 礼十八

志第六十九 - 礼十九

志第七十 - 礼二十

志第七十一 - 礼二十一

志第七十二 - 礼二十二

志第七十三 - 礼二十三

志第七十四 - 礼二十四

志第七十五 - 礼二十五

志第七十六 - 礼二十六

志第七十七 - 礼二十七

志第七十八 - 礼二十八

志第七十九 – 乐一

志第八十 - 乐二

志第八十一 - 乐三

志第八十二 - 乐四

志第八十三 - 乐五

志第八十四 - 乐六

志第八十五 - 乐七

志第八十六 - 乐八

志第八十七 - 乐九

志第八十八 - 乐十

志第八十九 - 乐十一

志第九十 - 乐十二

志第九十一 - 乐十三

志第九十二 - 乐十四

志第九十三 - 乐十五

志第九十四 - 乐十六

志第九十五 - 乐十七

志第九十六 – 仪卫一

志第九十七 - 仪卫二

志第九十八 - 仪卫三

志第九十九 - 仪卫四

志第一百 - 仪卫五

志第一百一 - 仪卫六

志第一百二 - 舆服一

志第一百三 - 舆服二

志第一百四 - 舆服三

志第一百五 - 舆服四

志第一百六 - 舆服五

志第一百七 - 舆服六

志第一百八 – 选举一

志第一百九 - 选举二

志第一百十 - 选举三

志第一百十一 - 选举四

志第一百十二 - 选举五

志第一百十三 - 选举六

志第一百十四 – 职官一

志第一百十五 - 职官二

志第一百十六 - 职官三

志第一百十七 - 职官四

志第一百十八 - 职官五

志第一百十九 - 职官六

志第一百二十 - 职官七

志第一百二十一 - 职官八

志第一百二十二 - 职官九

志第一百二十三 - 职官十

志第一百二十四 - 职官十一

志第一百二十五 - 职官十二

志第一百二十六 - 食货上一

志第一百二十七 - 食货上二

志第一百二十八 - 食货上三

志第一百二十九 - 食货上四

志第一百三十 - 食货上五

志第一百三十一 - 食货上六

志第一百三十二 - 食货下一

志第一百三十三 - 食货下二

志第一百三十四 - 食货下三

志第一百三十五 - 食货下四

志第一百三十六 - 食货下五

志第一百三十七 - 食货下六

志第一百三十八 - 食货下七

志第一百三十九 - 食货下八

志第一百四十 – 兵一

志第一百四十一 - 兵二

志第一百四十二 - 兵三

志第一百四十三 - 兵四

志第一百四十四 - 兵五

志第一百四十五 - 兵六

志第一百四十六 - 兵七

志第一百四十七 - 兵八

志第一百四十八 - 兵九

志第一百四十九 - 兵十

志第一百五十 - 兵十一

志第一百五十一 - 兵十二

志第一百五十二 – 刑法一

志第一百五十三 – 刑法二

志第一百五十四 – 刑法三

志第一百五十五 – 艺文一

志第一百五十六 - 艺文二

志第一百五十七 - 艺文三

志第一百五十八 - 艺文四

志第一百五十九 - 艺文五

志第一百六十 - 艺文六

志第一百六十一 - 艺文七

志第一百六十二 - 艺文八

表第一 - 宰辅一

表第二 - 宰辅二

表第三 - 宰辅三

表第四 - 宰辅四

表第五 - 宰辅五

表第六 – 宗室世系一

表第七 - 宗室世系二

表第八 - 宗室世系三

表第九 - 宗室世系四

表第十 - 宗室世系五

表第十一 - 宗室世系六

表第十二 - 宗室世系七

表第十三 - 宗室世系八

表第十四 - 宗室世系九

表第十五 - 宗室世系十

表第十六 - 宗室世系十一

表第十七 - 宗室世系十二

表第十八 - 宗室世系十三

表第十九 - 宗室世系十四

表第二十 - 宗室世系十五

表第二十一 - 宗室世系十六

表第二十二 - 宗室世系十七

表第二十三 - 宗室世系十八

表第二十四 - 宗室世系十九

表第二十五 - 宗室世系二十

表第二十六 - 宗室世系二十一

表第二十七 - 宗室世系二十二

表第二十八 - 宗室世系二十三

表第二十九 - 宗室世系二十四

表第三十 - 宗室世系二十五

表第三十一 - 宗室世系二十六

表第三十二 - 宗室世系二十七

列传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太祖孝惠贺皇后・孝明王皇后・孝章宋皇后・太宗淑德尹皇后・懿德符皇后・明德李皇后・元德李皇后・真宗章怀潘皇后・章穆郭皇后・章献明肃刘皇后・李宸妃・杨淑妃・沈贵妃・仁宗郭皇后・慈圣光献曹皇后・张贵妃・苗贵妃・周贵妃・杨德妃・冯贤妃・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列传第二 后妃下 -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钦成朱皇后・钦慈陈皇后・林贤妃・武贤妃・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昭怀刘皇后・徽宗显恭王皇后・郑皇后・王贵妃・韦贤妃・乔贵妃・刘贵妃・刘安妃・钦宗朱皇后・高宗宪节邢皇后・宪圣慈烈吴皇后・潘贤妃・张贤妃・刘贵妃・刘婉仪・张贵妃・孝宗成穆郭皇后・成恭夏皇后・成肃谢皇后・蔡贵妃・李贤妃・光宗慈懿李皇后・黄贵妃・宁宗恭淑韩皇后・恭圣仁烈杨皇后・理宗谢皇后・度宗全皇后・杨淑妃

列传第三 宗室一 - 魏王赵廷美・燕王赵德昭・秦王赵德芳

列传第四 宗室二 - 汉王赵元佐・昭成太子赵元僖・商王赵元份・越王赵元杰・镇王赵元偓・楚于赵元偁・周王赵元俨・崇王赵元亿・悼献太子赵祐・濮王赵允让

列传第五 宗室三 - 吴王颢・益王頵・吴王佖・燕王俣・楚王似・献愍太子茂・郓王楷・肃王枢・景王杞・济王栩・徐王棣・沂王(木咢)・和王栻・信王榛・太子谌・元懿太子旉・信王璩・庄文太子愭・魏王恺・景献太子询・镇王竑

列传第六 宗室四 - 子淔・子崧・子栎・子砥・子昼・子潚・师?・希言・希怿・士珸・士㒟・士?・士皘・不群・不弃・不尤・不?・善俊・善誉・汝述・叔近・叔向・彦倓・彦橚・彦逾

列传第七 公主 -秦国大长公主・太祖六女・太宗七女・真宗二女・仁宗十三女・英宗四女・神宗十女・哲宗四女・徽宗三十四女・孝宗二女・光宗三女・魏惠献王一女・宁宗一女・理宗一女

列传第八 –范质・王溥・魏仁浦

列传第九 –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韩重赟・张令铎・罗彦瓌・王彦昇

列传第十 –韩令坤・慕容延钊・符彦卿

列传第十一 – 王景・王晏・郭从义・李洪信・武行德・杨承信・侯章

列传第十二 – 折德扆・冯继业・王承美・李继周・孙行友

列传第十三 –侯益・张从恩・扈彦珂・薛怀让・赵赞・李继勋・药元福・赵晁

列传第十四 – 郭崇・杨廷璋・宋偓・向拱・王彦超・张永德・王全斌・康延泽

列传第十五 –赵普

列传第十六 – 吴廷祚・李崇矩・王仁赡・楚昭辅・李处耘

列传第十七 –曹彬・潘美・李超

列传第十八 –张美・郭守文・尹崇珂・刘廷让・袁继忠・崔彦进・张廷翰・皇甫继明・张琼

列传第十九 – 曹翰・杨信・党进・李汉琼・刘遇・李怀忠・米信・田重进・刘廷翰・崔翰

列传第二十 – 李琼・郭琼・陈承昭・李万超・白重赞・王仁镐・陈思让・焦继勋・刘重进・袁彦・祁廷训・张铎・李万全

列传第二十一 –李谷・昝居润・窦贞固・李涛・王易简・赵上交・张锡・张铸・边归谠・刘温叟・刘涛・边光范・刘载・程羽

列传第二十二 – 张昭・窦仪・吕余庆・刘熙古・石熙载・李穆

列传第二十三 –薛居正・沈伦・卢多逊・宋琪

列传第二十四 –李昉・吕蒙正・张齐贤・贾黄中

列传第二十五 –钱若水・苏易简・郭贽・李至・辛仲甫・王沔・温仲舒・王化基

列传第二十六 – 张宏・赵昌言・陈恕・刘昌言・张洎・李惟清

列传第二十七 –柴禹锡・张逊・杨守一・赵镕・周莹・王继英・王显

列传第二十八 –陶谷・扈蒙・王著・王祐・杨昭俭・鱼崇谅・张澹・高锡

列传第二十九 – 颜衎・剧可久・赵逢・苏晓・高防・冯瓒・边珝・王明・许仲宣・杨克让・段思恭・侯陟・李符・魏丕・董枢

列传第三十 – 马令琮・杜汉徽・张廷翰・吴虔裕・蔡审廷・周广・张勋・石曦・张藏英・陆万友・解晖・李韬・王晋卿・郭廷谓・赵延进・辅超

列传第三十一 –杨业・荆罕儒・曹光实・张晖・司超

列传第三十二 – 李进卿・杨美・何继筠・李汉超・郭进・李谦溥・姚内斌・董遵诲・贺惟忠・马仁瑀

列传第三十三 – 王赞・张保续・赵玭・卢怀忠・王继勋・丁德裕・张延通・梁迥・史珪・田钦祚・侯赟・王文宝・翟守素・王侁・刘审琼

列传第三十四 – 刘褔・安守忠・孔守正・谭延美・元达・常思德・尹继伦・薛超・郭密・田仁朗・刘谦

列传第三十五 – 刘保勋・滕中正・刘蟠・孔承恭・宋珰・袁廓・樊知古・臧丙・徐休复・张观・陈从信・张平・王继昇・尹宪・王宾・安忠

列传第三十六 – 张鉴・姚坦・索湘・宋太初・卢之翰・郑文宝・王子舆・刘综・卞衮・许骧・裴庄・牛冕・栾崇吉・袁逢吉・韩国华・何蒙・慎知礼

列传第三十七 – 马全义・雷德骧・王超

列传第三十八 – 王继忠・傅潜・戴兴・王汉忠・王能・张凝・魏能・陈兴・许均・张进・李重贵・呼延赞・刘用・耿全斌・周仁美

列传第三十九 – 田绍斌・王荣・杨琼・钱守俊・徐兴・王杲・李重诲・白守素・张思钧・李琪・王延范

列传第四十 –吕端・毕士安・寇准

列传第四十一 –李沆・王旦・向敏中

列传第四十二 –王钦若・丁谓・夏竦

列传第四十三 –陈尧佐・宋庠

列传第四十四 –陈执中・刘沆・冯拯・贾昌朝・梁适

列传第四十五 –鲁宗道・薛奎・王曙・蔡齐

列传第四十六 –杨砺・宋湜・王嗣宗・李昌龄・赵安仁・陈彭年

列传第四十七 – 任中正・周起・程琳・姜遵・范雍・赵稹・任布・高若讷・孙沔

列传第四十八 – 高琼・范廷召・葛霸

列传第四十九 –曹利用・张耆・杨崇勋・夏守恩・狄青・郭逵

列传第五十 – 吴育・宋绶・李若谷・王博文・王鬷

列传第五十一 – 李咨・程戡・夏侯峤・盛度・丁度・张观・郑戬・明镐・王尧臣・孙抃・田况

列传第五十二 –田锡・王禹偁・张咏

列传第五十三 – 掌禹锡・苏绅・王洙・胥偃・柳植・聂冠卿・冯元・赵师民・张锡・张揆・杨安国

列传第五十四 –尹洙・孙甫・谢绛・叶清臣・杨察

列传第五十五 – 韩丕・师颃・张茂直・梁颢・杨徽之・吕文仲・王著・吕祐之・潘慎修・杜镐・查道

列传第五十六 –孔道辅・鞠咏・刘随・曹修古・郭劝・段少连

列传第五十七 – 彭乘・嵇颖・梅挚・司马池・李及・燕肃・蒋堂・刘夔・马亮・陈希亮

列传第五十八 – 狄棐・郎简・孙祖德・张若谷・石扬休・祖士衡・李垂・张洞・李仕衡・李溥・胡则・薛颜・许元・锺离瑾・孙冲・崔峄・田瑜・施昌言

列传第五十九 –杨偕・王沿・杜杞・杨畋・周湛・徐的・姚仲孙・陈太素・李虚己・张傅・俞献卿・陈从易・杨大雅

列传第六十 – 边肃・梅询・马元方・薛田・寇瑊・杨日严・李行简・章频・陈琰・李宥・张秉・张择行・郑向・郭稹・赵贺・高觌・袁抗・徐起・张旨・齐廓・郑骧

列传第六十一 – 王臻・鱼周询・贾黯・李京・吕景初・吴及・范师道・李绚・何中立・沈邈

列传第六十二 – 张昷之・魏瓘・滕宗谅・李防・赵湘・唐肃・张述・黄震・胡顺之・陈贯・范祥・田京

列传第六十三 –周渭・梁鼎・范正辞・刘师道・王济・方偕・曹颖叔・刘元瑜・杨告・赵及・刘湜・王彬・仲简

列传第六十四 –杨亿・晁迥・刘筠・薛映

列传第六十五 –谢泌・孙何・朱台符・戚纶・张去华・乐黄目・柴成务

列传第六十六 – 乔维岳・张雍・董俨・魏廷式・卢琰・宋抟・凌策・杨覃・陈世卿・李若拙・陈知微

列传第六十七 – 上官正・卢斌・周审玉・裴济・李继宣・张旦・张煦・张佶

列传第六十八 –王延德・常延信・程德玄・王延德・魏震・张质・杨允恭・秦羲・谢德权・阎日新・靳怀德

列传第六十九 – 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

列传第七十 –晏殊・庞籍・王随・章得象・吕夷简・张士逊

列传第七十一 –韩琦・曾公亮・陈升之・吴充・王珪

列传第七十二 –富弼・文彦博

列传第七十三 –范仲淹・范纯仁

列传第七十四 –韩亿・韩绛・韩维・韩缜

列传第七十五 –包拯・吴奎・赵抃・唐介

列传第七十六 – 邵亢・冯京・钱惟演

列传第七十七 –张方平・王拱辰・张昪・赵槩・胡宿

列传第七十八 –欧阳脩・刘敞・曾巩

列传第七十九 –蔡襄・吕溱・王素・余靖・彭思永・张存

列传第八十 –郑獬・陈襄・钱公辅・孙洙・豊稷・吕诲・刘述・刘琦・钱顗・郑侠

列传第八十一 – 何郯・吴中复・陈荐・王猎・孙思恭・周孟阳・齐恢・杨绘・刘庠・朱京

列传第八十二 – 蔚昭敏・高化・周美・阎守恭・孟元・刘谦・赵振・张忠・范恪・马怀德・安俊・向宝

列传第八十三 – 石普・张孜・许怀德・李允则・张亢・刘文质・赵滋

列传第八十四 – 刘平・任福

列传第八十五 – 景泰・王信・蒋偕・张忠・郭恩・张岊・张君平・史方・卢鉴・李渭・王果・郭咨・田敏・侍其曙・康德舆・张昭远

列传第八十六 –王安石・王安礼・王安国

列传第八十七 –李清臣・安焘・张璪・蒲宗孟・黄履・蔡挺・王韶・薛向・章楶

列传第八十八 - 常秩・邓绾・李定・舒亶・蹇周辅・徐铎・王广渊・王陶・王子韶・何正臣・陈绎

列传第八十九 – 任颛・李参・郭申锡・傅求・张景宪・窦卞・张瑰・孙瑜・许遵・卢士宗・钱象先・韩璹・杜纯・杜常・谢麟・王宗望・王吉甫

列传第九十 –孙长卿・周沆・李中师・罗拯・马仲甫・王居卿・孙构・张诜・苏采・马从先・沈遘・李大临・吕夏卿・祖无择・程师孟・张问・苗时中・韩贽・楚建中・张颉・卢革

列传第九十一 – 滕元发・李师中・陆诜・赵禼・孙路・游师雄・穆衍

列传第九十二 – 杨佐・李兑・沈立・张掞・张焘・俞充・刘瑾・阎询・葛宫・张田・荣諲・李载・姚涣・朱景・李琮・朱寿隆・卢士宏・单煦・杨仲元・余良肱・潘夙

列传第九十三 – 徐禧・高永能・沈起・刘彝・熊本・萧注・陶弼・林广

列传第九十四 –种世衡

列传第九十五 –司马光・吕公著

列传第九十六 - 范镇

列传第九十七 –苏轼

列传第九十八 –苏辙

列传第九十九 –吕大防・刘挚・苏颂

列传第一百 –王存・孙固・赵瞻・傅尧俞

列传第一百一 – 梁焘・王岩叟・郑雍・孙永

列传第一百二 – 元绛・许将・邓润甫・林希・蒋之奇・陆佃・吴居厚・温益

列传第一百三 – 孙觉・李常・孔文仲・李周・鲜于侁・顾临・李之纯・王觌・马默

列传第一百四 –刘安世・邹浩・陈瓘・任伯雨

列传第一百五 –陈次升・陈师锡・彭汝砺・吕陶・张庭坚・龚夬・孙谔・陈轩・江公望・陈祐・常安民

列传第一百六 – 孙鼛・吴时・[[李昭]]・吴师礼・王汉之・黄廉・朱服・张舜民・盛陶・章衡・颜复・孙升・韩川・龚鼎臣・郑穆・席旦・乔执中

列传第一百七 –傅楫・沈畸・徐勣・张汝明・黄葆光・石公弼・毛注・洪彦昇・锺传・陶节夫・毛渐・王祖道・张庄・赵遹

列传第一百八 – 郝质・贾逵・窦舜卿・刘昌祚・卢政・燕达・姚兕・杨遂・刘舜卿・宋守约

列传第一百九 – 苗授・王君万・张守约・王文郁・周永清・刘绍能・王光祖・李浩・和斌・刘仲武・曲珍・刘阒・郭成・贾嵓・张整・张蕴・王恩・杨应询・赵隆

列传第一百十 –赵挺之・张商英・刘正夫・何执中・郑居中・张康国・朱谔・刘逵・林摅・管师仁・侯蒙

列传第一百十一 –唐恪・李邦彦・余深・薛昂・吴敏・王安中・王襄・赵野・曹辅・耿南仲

列传第一百十二 –何㮚・孙傅・陈过庭・张叔夜・聂昌・张阁・张近・郑仅・宇文昌龄・许几・程之邵・龚原・崔公度・蒲卣

列传第一百十三 – 沈铢・路昌衡・谢文瓘・陆蕴・黄寔・姚祐・楼异・沉积中・李伯宗・汪澥・何常・叶祖洽・时彦・霍端友・俞㮚・蔡薿

列传第一百十四 –贾易・董敦逸・上官均・来之邵・叶涛・杨畏・崔台符・杨汲・吕嘉问・李南公・董必・虞策・郭知章

列传第一百十五 – 刘拯・钱遹・许敦仁・吴执中・吴材・刘昺・宋乔年・强渊明・蔡居厚・刘嗣明・蒋静・贾伟节・崔鶠・张根・任谅・周常

列传第一百十六 – 何灌・李熙靖・王云・谭世勣・梅执礼・程振・刘延庆

列传第一百十七 –李纲上

列传第一百十八 - 李纲下

列传第一百十九 –宗泽・赵鼎

列传第一百二十 –张浚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朱胜非・吕颐浩・范宗尹・范致虚・吕好问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李光・许翰・许景衡・张悫・张所・陈禾・蒋猷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韩世忠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岳飞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刘锜・吴玠・吴璘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李显忠・杨存中・郭浩・杨政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王德・王彦・魏胜・张宪・杨再兴・牛皋・胡闳休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张俊・张宗颜・刘光世・王渊・解元・曲端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 王友直・李宝・成闵・赵密・刘子羽・吕祉・胡世将・郑刚中

列传第一百三十 –白时中・徐处仁・冯澥・王伦・宇文虚中・汤思退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朱倬・王纶・尹穑・王之望・徐俯・沈与求・翟汝文・王庶・辛炳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朱弁・郑望之・张邵・洪皓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张九成・胡铨・廖刚・李迨・赵开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 邓肃・李邴・滕康・张守・富直柔・冯康国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 常同・张致远・薛徽言・陈渊・魏矼・潘良贵・吕本中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 向子諲・陈规・季陵・卢知原・陈桷・李璆・李朴・王庠・王衣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 卫肤敏・刘珏・胡舜陟・沈晦・刘一止・胡交修・綦崇礼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 章谊・韩肖胄・陈公辅・张觷・胡松年・曹勋・李稙・韩公裔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 何铸・王次翁・范同・杨愿・楼炤・勾龙如渊・薛弼・罗汝楫・萧振

列传第一百四十 –范如圭・吴表臣・王居正・晏敦复・黄龟年・程瑀・张阐・洪拟・赵逵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 张焘・黄中・孙道夫・曾几・勾涛・李弥逊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 陈俊卿・虞允文・辛次膺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陈康伯・梁克家・汪澈・叶义问・蒋芾・叶颙・叶衡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葛邲・钱端礼・魏杞・周葵・施师点・萧燧・龚茂良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刘珙・王蔺・黄祖舜・王大宝・金安节・王刚中・李彦颖・范成大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黄洽・汪应辰・王十朋・吴芾・陈良翰・杜莘老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 周执羔・王希吕・陈良祐・李浩・陈槖・胡沂・唐文若・李焘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尤袤・谢谔・颜师鲁・袁枢・李椿・刘仪凤・张孝祥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 李衡・王自中・家愿・张纲・张大经・蔡洸・莫濛・周淙・刘章・沈作宾

列传第一百五十 –周必大・留正・胡晋臣

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赵汝愚

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 彭龟年・黄裳・罗点・黄度・林大中・陈骙・黄黼・詹体仁

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胡纮・何澹・林栗・高文虎・陈自强・郑丙・京镗・谢深甫・许及之・梁汝嘉

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楼钥・李大性・任希夷・徐应龙・庄夏・王阮・王质・陆游・方信孺・王柟

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史浩・王淮・赵雄・权邦彦・程松・陈谦・张岩

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徐谊・吴猎・项安世・薛叔似・刘甲・杨辅・刘光祖

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余端礼・李壁・丘崈・倪思・宇文绍节・李蘩

列传第一百五十八 – 郑瑴・仇悆・高登・娄寅亮・宋汝为

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 王信・汪大猷・袁燮・吴柔胜・游仲鸿・李祥・王介・宋德之・杨大全

列传第一百六十 –辛弃疾・何异・刘宰・刘爚・柴中行・李孟传

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 陈敏・张诏・毕再遇・安丙・杨巨源・李好义

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赵方・贾涉・扈再兴・孟宗政・张威

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汪若海・张运・柳约・李舜臣・孙逢吉・章颖・商飞卿・刘颖・徐邦宪

列传第一百六十四 –李宗勉・袁甫・刘黻・王居安

列传第一百六十五 –崔与之・洪咨夔・许奕・陈居仁・刘汉弼

列传第一百六十六 –杜范・杨简・张虙・吕午

列传第一百六十七 – 吴昌裔・汪纲・陈宓・王霆

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 高定子・高斯得・张忠恕・唐璘

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 娄机・沈焕・曹彦约・范应铃・徐经孙

列传第一百七十 –汤璹・蒋重珍・牟子才・朱貔孙・欧阳守道

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孟珙・杜杲・王登・杨掞・张惟孝・陈咸

列传第一百七十二 – 赵汝谈・赵汝谠・赵希錧・赵彦呐・赵善湘・赵与懽・赵愿

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史弥远・郑清之・史嵩之・董槐・叶梦鼎・马廷鸾

列传第一百七十四 –傅伯成・葛洪・曾三复・黄畴若・袁韶・危稹・程公许・罗必元・王遂

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吴渊・余玠・汪立信・向士璧・胡颖・冷应澂・曹叔远・王万・马光祖

列传第一百七十六 –乔行简・范锺・游似・赵葵・谢方叔

列传第一百七十七 –吴潜・程元凤・江万里・王爚・章鉴・陈宜中・文天祥

列传第一百七十八 –宣缯・薛极・陈贵谊・曾从龙・郑性之・李鸣复・邹应龙・余天锡・许应龙・林略・徐荣叟・别之杰・刘伯正・金渊 (宋史)・李性传・陈韡

列传第一百七十九 – 王伯大・郑采・应?・徐清叟・李曾伯・王埜・蔡抗・张磻・马天骥・朱熠・饶虎臣・戴庆炣・皮龙荣・沈炎

列传第一百八十 –杨栋・姚希得・包恢・常挺・陈宗礼・常楙・家铉翁・李庭芝

列传第一百八十一 – 林勋・刘才邵・许忻・应孟明・曾三聘・徐侨・度正・程珌・牛大年・陈仲微・梁成大・李知孝

列传第一百八十二 –吴泳・徐范・李韶・王迈・史弥巩・陈埙・赵与?・李大同・黄㽦・杨大异

列传第一百八十三 –陆持之・徐鹿卿・赵逢龙・赵汝腾・孙梦观・洪天锡・黄师雍・徐元杰・孙子秀・李伯玉

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刘应龙・潘牥・洪芹・赵景纬・冯去非・徐霖・徐宗仁・危昭德・陈垲・杨文仲・谢枋得

列传第一百八十五 循吏 –陈靖・张纶・邵晔・崔立・鲁有开・张逸・吴遵路・赵尚宽・高赋・程师孟・韩晋卿・叶康直

列传第一百八十六 道学一 –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

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道学二 – 刘绚・李吁・谢良佐・游酢・张绎・苏昺・尹焞・杨时・罗从彦・李侗

列传第一百八十八 道学三 –朱熹・张栻

列传第一百八十九 道学四 –黄干・李燔・张洽・陈淳・李方子・黄灏

列传第一百九十 儒林一 – 聂崇义・邢昺・孙奭・王昭素・孔维・孔宜・崔颂・尹拙・田敏・辛文悦・李觉・崔颐正・李之才

列传第一百九十一 儒林二 –胡旦・贾同・刘颜・高弁・孙复・石介・胡瑗・刘羲叟・林概・李觏・何涉・王回・周尧卿・王当・陈旸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儒林三 –邵伯温・喻樗・洪兴祖・高闶・程大昌・林之奇・林光朝・杨万里

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儒林四 –刘子翚・吕祖谦・蔡元定・陆九龄・陆九渊・薛季宣・陈傅良・叶适・戴溪・蔡幼学・杨泰之

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儒林五 –范冲・朱震・胡安国

列传第一百九十五 儒林六 –陈亮・郑樵・李道传

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儒林七 –程迥・刘清之・真德秀・魏了翁・廖德明

列传第一百九十七 儒林八 –汤汉・何基・王柏・徐梦莘・李心传・叶味道・王应麟・黄震

列传第一百九十八 文苑一 –宋白・梁周翰・朱昂・赵邻几・郑起・和岘・冯吉

列传第一百九十九 文苑二 – 高頔・李度・韩溥・鞠常・宋准・柳开・夏侯嘉正・罗处约・安德裕・钱熙

列传第二百 文苑三 – 陈充・吴淑・黄夷简・徐铉・句中正・曾致尧・刁衎・姚铉・李建中・洪湛・路振・崔遵度・陈越

列传第二百一 文苑四 –穆修・石延年・萧贯・苏舜钦・尹源・黄亢・黄鉴・杨蟠・颜太初・郭忠恕

列传第二百二 文苑五 –梅尧臣・江休复・苏洵・章望之・王逢・孙唐卿・唐庚・文同・杨杰・贺铸・刘泾・鲍由・黄伯思

列传第二百三 文苑六 –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陈师道・李廌・刘恕・王无咎・蔡肇・李格非・吕南公・郭祥正・米芾・刘诜・倪涛・李公麟・周邦彦・朱长文・刘弇

列传第二百四 文苑七 –陈与义・汪藻・叶梦得・程俱・张嵲・韩驹・朱敦儒・葛胜仲・态克・张即之

列传第二百五 忠义一 –康保裔・马遂・董元亨・曹觐・苏缄・秦传序・詹良臣・李若水・刘韐・傅察・杨震・张克戬・张确・朱昭・史抗・孙益

列传第二百六 忠义二 – 霍安国・李涓・李邈・徐揆・陈遘・赵不试・赵令峸・唐重・徐徽言・向子韶・杨邦乂

列传第二百七 忠义三 –曾怘・刘汲・郑骧・吕由诚・郭永・韩浩・欧阳珣・张忠辅・李彦仙・赵立・王忠植・唐琦・李震・陈求道

列传第二百八 忠义四 – 崔縦・林冲之・滕茂实・魏行可・阎进・赵师槚・易青・胡斌・范旺・马俊・杨震仲・高稼・曹友闻・陈寅・许彪孙・陈隆之・王翊・李诚之

列传第二百九 忠义五 – 陈元桂・张顺・范天顺・牛富・边居谊・陈炤・尹玉・李芾・尹谷・赵卯发・唐震・赵与檡・赵淮

列传第二百十 忠义六 – 赵良淳・姜才・马塈・密佑・张世杰・陆秀夫・徐应镳・陈文龙・邓得遇・张玨

列传第二百十一 忠义七 –高敏・景思忠・王奇・庄兴祖・郭浒・吴革・李翼・赵士隆・陈淬・黄友・郝仲连・刘惟辅・牛皓・魏彦明・刘士英・翟兴・朱跸・龚楫・凌唐佐・杨粹中・彊霓・郭僎・司马梦求・林空齐・黄介・孙益・王仙・吴楚材・李成大・陶居仁

列传第二百十二 忠义八 – 高永年・鞠嗣复・孙昭远・曾孝序・赵伯振・王士言・薛庆・孙晖・宋昌祚・李政・姜绶・刘宣・屈坚・郑覃・姚兴・张玘・陈亨祖・王拱・刘泰・孙逢・刘化源・胡唐老・王俦・刘晏・郑振・孟彦卿・高谈・连万夫・王大寿・薛良显・唐敏求・王师道

列传第二百十三 忠义九 – 赵时赏・赵希洎・刘子荐・吕文信・锺季玉・耿世安・丁黼・米立・侯畐・王孝忠・高应松・黄申・陈羍・萧雷龙・宋应龙・邹洬・何时・刘士昭

列传第二百十四 忠义十 – 陈东・欧阳澈・马伸・吕祖俭・吕祖泰・杨宏中・华岳・邓若水・僧真宝・莫谦之・徐道明

列传第二百十五 孝义 –李璘・徐承珪・刘孝忠・吕昇・罗居通・齐得一・李罕澄・邢神留・许祚・胡仲尧・陈兢・洪文抚・易延庆・董道明・郭琮・顾忻・朱泰・成象・陈思道・方纲・庞天祐・刘斌・樊景温・祁暐・何保之・李玭・侯义・王光济・江白・裘承询・常真・杜谊・姚宗明・邓中和・毛安舆・李访・朱寿昌・侯可・申积中・郝戭・支渐・邓宗古・沈宣・苏庆文・仰忻・赵伯深・彭瑜・毛洵・杨庆・陈宗郭义・申世宁・苟与龄・王珠・颜诩・张伯威・蔡定・郑绮

列传第二百十六 隐逸上 – 戚同文・陈抟・种放・万适・李渎・魏野・邢敦・林逋・高怿・徐复・孔旼・何群

列传第二百十七 隐逸中 – 王樵・张愈・黄晞・周启明・代渊・陈烈・孙侔・刘易・姜潜・连庶・章詧・俞汝尚・阳孝本・邓考甫・宇文之邵・吴瑛・松江渔翁・杜生・顺昌山人・南安翁・[[张]]

列传第二百十八 隐逸下/卓行 – 徐中行・苏云卿・谯定・王忠民・刘勉之・胡宪・郭雍・刘愚・魏掞之・安世通/刘庭式・巢谷・徐积・曾叔卿・刘永一

列传第二百十九 列女 - 朱娥・张氏・彭列女・郝节娥・朱氏・崔氏・赵氏・丁氏・项氏・王氏二妇・徐氏・荣氏・何氏・董氏・谭氏・刘氏・张氏・师氏・陈堂前・节妇廖氏・刘当可母・曾氏妇・王袤妻・涂端友妻・詹氏女・刘生妻・谢泌妻・谢枋得妻・王贞妇・赵淮妾・谭氏妇・吴中孚妻・吕仲洙女・林老女・童氏女・韩氏女・王氏妇・刘仝子妻

列传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 – 赵修己・王处讷・苗训・马韶・楚芝兰・韩显符・史序・周克明・刘翰・王怀隐・赵自化・冯文智・沙门洪蕴・苏澄隐・丁少微・赵自然

列传第二百二十一 方技下 – 贺兰栖真・柴通玄・甄栖真・楚衍・僧志言・僧怀丙・许希・庞安时・钱乙・僧智縁・郭天信・魏汉津・王老志・王仔昔・林灵素・皇甫坦・王克明・莎衣道人・孙守荣

列传第二百二十二 外戚上 – 杜审琦・贺令图・王继勋・刘知信・刘文裕・刘美・郭崇仁・杨景宗・符惟忠・柴宗庆・张尧佐

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外戚中 –王贻永・李昭亮・李用和・李遵勗・曹佾・高遵裕・向传范・张敦礼・任泽

列传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 – 孟忠厚・韦渊・钱忱・邢焕・潘永思・吴益・李道・郑兴裔・杨次山

列传第二百二十五 宦者一 –窦神宝・王仁睿・王继恩・李神福・刘承规・阎承翰・秦翰・周怀政・张崇贵・张继能・卫绍钦・石知颙・邓守恩

列传第二百二十六 宦者二 –杨守珍・韩守英・蓝继宗・张惟吉・甘昭吉・卢守懃・王守规・李宪・张茂则・宋用臣・王中正・李舜举・石得一・梁从吉・刘惟简

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 – 李祥・陈衍・冯世宁・李继和・高居简・程昉・苏利涉・雷允恭・阎文应・任守忠・童贯・梁师成・杨戬

列传第二百二十八 宦者四 – 邵成章・蓝珪・冯益・张去为・陈源・甘昪・王德谦・关礼・董宋臣

列传第二百二十九 佞幸 – 弭德超・侯莫陈利用・赵赞・王黼・朱勔・王继先・曾觌・张说・王抃・姜特立

列传第二百三十 奸臣一 –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惇

列传第二百三十一 奸臣二 –蔡京・赵良嗣

列传第二百三十二 奸臣三 –黄潜善・汪伯彦・秦桧

列传第二百三十三 奸臣四 –万俟卨・韩侂胄・丁大全・贾似道

列传第二百三十四 判臣上 –张邦昌・刘豫・苗傅・杜充・吴曦

列传第二百三十五 判臣中 –李全上

列传第二百三十六 判臣下 – 李全下

列传第二百三十七 世家一 -南唐李氏

列传第二百三十八 世家二 -西蜀孟氏

列传第二百三十九 世家三 – 吴越钱氏

列传第二百四十 世家四 -南汉刘氏

列传第二百四十一 世家五 -北汉刘氏

列传第二百四十二 世家六 - 湖南周氏・荆南高氏・漳泉留氏・陈氏

列传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 – 韩通・李筠・李重进

列传第二百四十四 外国一 –夏国上

列传第二百四十五 外国二 – 夏国下

列传第二百四十六 外国三 – 高丽

列传第二百四十七 外国四 – 交阯・大理

列传第二百四十八 外国五 –占城・真腊・蒲甘・邈黎・三佛齐・阇婆・勃泥・注辇・丹眉流

列传第二百四十九 外国六 –天竺・于阗・高昌・回鹘・大食・层檀・龟兹・沙州・拂菻

列传第二百五十 外国七 –流求国・定安国・渤海国・日本国・党项

列传第二百五十一 外国八 –吐蕃

列传第二百五十二 蛮夷一 - 西南溪峒诸蛮上

列传第二百五十三 蛮夷二 - 西南溪峒诸蛮下・梅山峒・诚徽州・南丹州

列传第二百五十四 蛮夷三 - 抚水州・广源州・黎洞・环州

列传第二百五十五 蛮夷四 - 西南诸夷・黎州诸蛮・叙州三路蛮・威茂渝州蛮・黔涪施高徼外诸蛮・泸州蛮

参见

宋史人物列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史・葛传
葛,字楚辅,其先居丹阳,后徙吴兴。世以儒学名家,高祖密五世登科第,大父胜仲至三世掌词命。少警敏,叶梦得、陈与义一见称为国器。以荫授建康府上元丞。会金人犯江,上元当敌冲,调度百出,不扰而办,留守张浚、王纶皆器重之。登进士第。萧之敏为御史,荐其才,除国子博士。轮对,论州县受纳及鬻爵之弊,孝宗奖谕曰:“观所奏,知卿材。”除著作郎兼学士院权直。除正言,首疏言:“盈虚之理,隐于未然;治乱之分,生于所忽。宜专以畏天爱民为先。”又论:“征榷岁增之害,如辇下都税务,绍兴间所趁茶盐岁以一千三百万缗为额,乾道六年后增至二千四百万缗。成都府一务,初额四万八千缗,今至四十余万缗,通四川酒额遂至五百余万缗,民力重困。至若租税有定数,而暗耗日增,折帛益多,民安得不穷乎?愿明诏有司,茶盐酒税比原额已增至一倍者,毋更立新额,官吏不增赏,庶少苏疲m。”上特召,复令条陈,以六事对,皆切中时病。除侍御史,论救荒三事,累迁中书舍...
· 《宋史》的作者:二十四史中的宋史是由谁编纂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蔑里乞・脱脱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脱脱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当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权倾朝野,向为元顺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与顺帝密谋逼退伯颜。至正一年(1341年)脱脱为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四年(即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复出为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上赐号答剌...
· 宋史的滕康传
宋史・滕康传滕康,字子济,应天府宋城人。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又中词学兼茂科,除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尚书工部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靖康二年,元帅府闻康习,召至济州。康率群臣劝进,除太常少卿,使定登极礼仪。凡告天及肆赦之文,皆康为之,辞意激切,闻者感动。除起居舍人、权给事中,进起居郎兼讨论祖宗法度检讨官,试中书舍人。会显谟阁学士孟忠厚乞用父任减年迁官,康言:“忠厚,隆v太后之侄也,太宗以来,凡母后兄弟之子无为侍从者。”武义大夫康义用登极恩,迁遥郡刺史,康又封还词头,言:“恩例迁官一等,谓于阶官上进一阶。今康义得特旨转一官,自武义大夫躐上遥郡刺史,名为迁一官,实升五等,紊法之甚也。自古召乱之源,非外戚挠法,则内侍干政,汉、唐可鉴。”凡再降旨,竟不肯行。后军统制韩世忠以不能戢所部,坐赎金。康言:“世忠无赫赫功,祗缘捕盗微劳,遂亚节钺。今其所部卒伍至夺御器,逼谏臣于死地,乃止罚金,何以惩后?”诏降...
· 宋史-贺铸传
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梅尧臣江休复苏洵章望之王逢孙唐卿黄庠杨附唐庚史伯虎附文同杨杰贺铸刘泾鲍由黄伯思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孝惠皇后之族孙。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诸公贵人多客致之,铸或从或不从,其所不欲见,终不贬也。初,娶宗女,隶籍右选,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得盗工作物,屏侍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贵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者,皆侧目不敢仰视。是时,江、淮间有米芾以魁岸奇谲知名,铸以气侠雄爽适相先后,二人每相遇,_目抵掌,...
· 《宋史・凌策传》
凌策(九五七~一○一八),字子奇,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释褐广安军判官,后历知数州。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迁江南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六)。五年,召拜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知益州。还,命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拜给事中,权御史中丞。天禧元年(一○一七),迁工部侍郎。二年卒,年六十二。《宋史・凌策传》凌策,字子奇,宣州泾人。世给事州县。策幼孤,独厉志好学,宗族初不加礼,因决意渡江,与姚铉同学于庐州。雍熙二年举进士,起家广安军判官。改西川节度推官,以强干闻。淳化三年,就命为光禄寺丞,签书两使判官。代还,拜左赞善大夫、通判定州,赐朱衣、银章、御书历,给以实奉。李顺之乱,川陕选官多惮行,策自陈三莅蜀境,谙其民俗,即命知蜀州。又以巴西当益之a道,徙绵州,加太常博士。还朝,会命为广南西路转运使,进屯田员外郎。入为户部判官,迁都官。先是,岭南输香药,以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