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午门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7
转发:0
评论:0
朝堂在历朝历代都是庄严的礼法之地,但失去了君主的朝堂,威严也大打折扣。明朝时,朝堂之上竟发生了一起恶性斗殴事件。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受到宦官王振劝谏而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明军大败,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不仅如此,瓦剌还乘势攻打京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群龙无首的朝堂之上,百官惶恐不安。情势危急之下,大臣推举郕王朱祁钰监国。郕王朱祁钰有了朱祁钰摄政监国,明廷重新振作起来。朝廷一方面积极筹划赎回明英宗,另一方面百官们要严惩王振党羽以泄民愤。一日,右都御史陈镒率先上奏朱祁钰,要诛杀土木堡之变的祸首王振全族,群臣纷纷响应。代理监国的朱祁钰顿时陷入两难,王振曾是明英宗的心腹。如果问罪王振党羽,等明英宗归来,恐怕会降罪于他。但若不追究,难以平息百官严惩王振党羽的呼声。朱祁钰投鼠忌器,进退维谷,于是他下令择时改议,并准备退朝离开。但激愤的众臣不依不饶地尾随朱祁钰身后,继续奏请严惩王振一党。朱祁钰见状,无奈

朝堂在历朝历代都是庄严的礼法之地,但失去了君主的朝堂,威严也大打折扣。明朝时,朝堂之上竟发生了一起恶性斗殴事件。

 

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受到宦官王振劝谏而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明军大败,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不仅如此,瓦剌还乘势攻打京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群龙无首的朝堂之上,百官惶恐不安。情势危急之下,大臣推举郕王朱祁钰监国。

午门

郕王朱祁钰

 

有了朱祁钰摄政监国,明廷重新振作起来。朝廷一方面积极筹划赎回明英宗,另一方面百官们要严惩王振党羽以泄民愤。

 

一日,右都御史陈镒率先上奏朱祁钰,要诛杀土木堡之变的祸首王振全族,群臣纷纷响应。代理监国的朱祁钰顿时陷入两难,王振曾是明英宗的心腹。如果问罪王振党羽,等明英宗归来,恐怕会降罪于他。但若不追究,难以平息百官严惩王振党羽的呼声。朱祁钰,进退维谷,于是他下令择时改议,并准备退朝离开。

 

但激愤的众臣不依不饶地尾随朱祁钰身后,继续奏请严惩王振。朱祁钰见状,无奈只得先依群臣,下令籍没王振家,不过他却派王振的党羽、锦衣卫指挥马顺去督办此事。

 

百官对朱祁钰这个“别有用心”的安排十分不满,并要求朱祁钰改派右都御史陈镒去督办此事。原本就处于两难之中的朱祁钰自然不敢答应这样的请求,遂命太监金英令百官退下。

 

此举一下点燃了百官心中积蓄已久的怒火,他们对传旨的太监金英大打出手,朝堂顿时失控。

 

偏偏此时,本就是大家“眼中钉”的马顺,出来训斥百官不守礼法。百官再顾不得什么理智以及体面,户科给事中王竑带头袭击了马顺,并高呼:“马顺往时助振恶,今日至此,尚不知惧!”群臣纷纷跟随,马顺当场毙命。

 

义愤填膺的百官又将矛头指向王振党羽毛贵与王长,朱祁钰眼看局势失控,便将毛贵与王长置于百官之前,众人也将二人群殴致死,随后将三人尸体悬挂在东安门之上。  

 

在戒备森严的朝堂之上发生,实乃旷古奇闻,于礼法所不容,且有损天子威严。怎么处置这些坏了规矩的的百官,监国的朱祁钰又开始头疼起来。兵部尚书于谦趁机劝诫朱祁钰:“王振及其党羽罪不可恕,不杀不足以平众怒。”郕王朱祁钰顺势而下,群臣因此未被问罪。

午门

兵部尚书于谦

 

随后朱祁钰又命陈镒籍没王振家,灭其全族。

 

虽然午门令朝堂的威严受到践踏,但是王振得到严惩,宦官势力受到一定,使得朱祁钰与百官君臣一心,为后来拯救明王朝的京师保卫战奠定了胜利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午门
背景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亲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被围俘虏,明庭精锐尽丧,随行百官殒命。蒙古也先乘势进入明朝内地,围困北京城。监国郕王朱祁钰召集群臣在一边筹画备战方略同时,明朝廷臣呼吁严惩土木之变祸首王振及其余党的行动也开展。经过同年八月癸酉,郕王朱祁钰摄朝朝议时,右都御史陈镒上奏请求诛杀王振全族,并称:“振倾危宗社,请灭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诏,群臣死不敢退。”其上奏同时痛哭,廷臣一时纷纷响应。朱祁钰无法做决定,于是下令择时改议,廷臣则抗议不依。朱祁钰一时恐惧,将站起离去,内使将关门,众臣随后拥入。朱祁钰只得下令籍没王振家,并遣锦衣卫指挥马顺前往。众人称:“马顺是王振党羽,应当遣都御史陈镒。”当时太监金英传旨,令百官退下。众人却欲殴打金英,金英脱身而入。这时,都指挥同知马顺站出叱斥百官,户科给事中王竑突然站起带头在朝廷上猛击马顺,并咬下其面,称:“马顺过去借助王振的威严作恶
· 明朝的午门是怎么回事?午门事件概况
“土木堡之变”,是改写明朝历史的莫大国耻。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大举入寇,明朝大太监王振“挟帝亲征”,明英宗朱祁镇亲率数十万大军迎敌,结果遭遇惨败。八月壬戌(十二日),瓦剌兵追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内),混乱中明英宗被抓了俘虏,王振被乱军杀死,明军几乎全军覆没。随后,瓦剌军进逼明都北京。噩讯传来,京师震惊,百官恸哭。国不可无主,皇太后孙氏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并立明英宗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八月癸酉(二十三日),朱祁钰“摄朝午门”,设立临时朝堂,准备商议如何击退瓦剌军。群臣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土木堡之变”导致皇帝被俘、明军溃败的罪魁祸首是王振,如今擅权乱政的王振已死,但其亲信党羽还在,应该彻底清算,当务之急是铲除朝中的奸恶势力。当天,在一片哭声中,“群臣劾王振误国罪”。都御史陈镒代表群臣上奏,历数王振犯下的滔天罪行,请求朱祁钰诛杀王振全族,并称“振倾危宗社,请灭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诏...
· “推出午门斩首”是真实的吗?
“推出午门斩首”这个词常常出现在戏剧和影视作品中,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那么,午门到底是什么地方呢?是否真的曾经发生过行刑的事情呢?午门在历史上是用来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每年的腊月初一,都会在午门举行“颁朔”典礼,用以宣布次年的历书。此外,遇到重大胜利或战争凯旋时,也会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在明代,对大臣进行处罚的“廷杖”也会在午门举行。这些历史事实表明,午门是一个重要的仪式场所,而不是用来处决犯人的地方。虽然“推出午门斩首”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但并不意味着午门从未发生过行刑的事情。在明代的历史上,确实有很多官员曾经在午门接受过审讯,也有不少官员在那里被处死。在明代,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帝的尊严,就会被视为“逆鳞”之罪,而受到“廷杖”的刑罚。然而,能够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即便幸存下来,也会因此终身残疾。午门正是这种严刑执行的场所。因此,尽管午门并非专门用来执行死刑的地方,...
· 揭秘古代所谓的“午门斩首”到底有何真相?
“午门”,这个在小说、戏剧、影视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词,尤其是所谓的“午门斩首”,但是在中国古代的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实际上“午门斩首”在中国古代史不曾存在过。首先从午门的名称来说,午门的名称来源是明太祖朱元璋做吴王时候的宫门时候的名称,在着之前的文学作品当中没有过这样的名称,所以明代之前发生的所谓“午门斩首”就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其次从午门的地理位置上来说,午门的前广场左边临太庙,右边进社稷坛,从古代人对神灵的敬佩来说,在这里行刑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网络配图接下来就从“斩首”的作用来说,斩首,是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才会做的事情,而且也希望能够有杀鸡儆猴的作用,所以执行的地点一般都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就像以前的“菜市口”,还有的来说,统治者怎么可能在自己居住的宫殿跟前发生这种的事情呢,所以这一说法更是不可能。最后从程序上来说,那时候的统治也是有所谓的“秩序”的,所以他们会先把罪犯送...
· 午门事变后李世民见李渊放声痛哭
午门事变事实上较出名的兄弟手足相残的惨剧,也是一场丑陋的政治局。尉迟敬德挟持唐高祖,是整个行动当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唐高祖从宫中脱身,一声号令,宣布李世民谋逆,李世民和他的同伴的胜算并不大。就在此时,宫中皇家卫士、东宫府兵、齐王府兵和秦王府兵混合在一起厮杀,在东、西两宫,在南衙,在北门等处都有激烈的战斗。所以,尉迟敬德让唐高祖赶快下一道手诏,命令各处将士听从秦王李世民的号令。无论唐高祖是否愿意,身边站着这样一位满脸杀气、一身血迹的猛将,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照办。皇帝的手诏一出来,各处的战斗逐渐停止。后来唐高祖赐给尉迟敬德许多财宝,夸他有安定社稷之功。这句夸奖有些不情愿,但是事实。唐高祖被宫城内外发生的事彻底惊呆了。此时此刻,一切的一切,完全脱离了他的控制。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想干什么?李渊完全懵了。慢慢地,形势变得明朗了,皇太子和四皇子已经被杀死,杀死他们的是二皇子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