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二王三恪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4
转发:0
评论:0
历代二王三恪虞舜据《尚书》称,虞舜以尧的儿子丹朱为宾,称为虞宾,不视之为臣子。夏朝夏禹封丹朱于唐,封舜子商均于虞。皆不用臣礼,而用宾礼。周朝周武王于牧野之战后,分封黄帝后裔于祝、尧之后于蓟、舜之后于陈国,用以表示“兴灭国,继绝世”之意。颜师古认为“周以舜后并夏后、宋为三恪也。”即以虞舜后裔封陈国,夏朝后裔封杞国,商代后裔宋国为三恪。杞国世袭至春秋末年,于楚惠王年间,灭于楚国;宋国则传承至战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国、魏国与楚国所并。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杀陈国国君陈湣公,陈国灭亡,陈国国祚历时500多年。但陈国公子陈完的子孙于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齐国,继续统治国家,史称田氏代齐。西汉元鼎四年,汉武帝封周朝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位比列侯,封邑三千户。汉元帝封姬嘉之孙姬延年为周承休侯,位次于诸侯王;汉成帝初元五年时进位为周承休公,汉平帝元始四年改封为郑公。绥和元年,汉成帝封孔子十四世嫡长孙孔...

历代二王三恪

虞舜

据《尚书》称,虞舜以尧的儿子丹朱为宾,称为虞宾,不视之为臣子。

夏朝

夏禹封丹朱于唐,封舜子商均于虞。皆不用臣礼,而用宾礼。

周朝

周武王于牧野之战后,分封黄帝后裔于祝、尧之后于蓟、舜之后于陈国,用以表示“兴灭国,继绝世”之意。颜师古认为“周以舜后并夏后、宋为三恪也。”即以虞舜后裔封陈国,夏朝后裔封杞国,商代后裔宋国为三恪。

杞国世袭至春秋末年,于楚惠王年间,灭于楚国;宋国则传承至战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国、魏国与楚国所并。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杀陈国国君陈湣公,陈国灭亡,陈国国祚历时500多年。但陈国公子陈完的子孙于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齐国,继续统治国家,史称田氏代齐。

西汉

元鼎四年,汉武帝封周朝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位比列侯,封邑三千户。汉元帝封姬嘉之孙姬延年为周承休侯,位次于诸侯王;汉成帝初元五年时进位为周承休公,汉平帝元始四年改封为郑公。

绥和元年,汉成帝封孔子十四世嫡长孙孔吉为殷绍嘉侯,一月后进位为殷绍嘉公,汉平帝元始四年改封为宋公。

新朝

始建国元年,王莽封姚恂为初睦侯,奉黄帝后;梁护为修远伯,奉少昊后;王莽之孙功隆公王千,奉帝喾后;刘歆为祁烈伯,奉颛顼后;刘歆之子刘叠为伊休侯,奉尧后;妫昌为始睦侯,奉虞帝后;山遵为褒谋子,奉皋陶后;伊玄为褒衡子,奉伊尹后。汉后定安公刘婴,位为宾。周后卫公姬党,更封为章平公,亦为宾。殷后宋公孔弘,运转次移,更封为章昭侯,位为恪。夏后辽西姒丰,封为章功侯,亦为恪。

东汉

建武二年,汉光武帝封孔安为殷绍嘉公,姬武为周承休公。建武十三年,改封孔安、姬武为宋公、卫公,改新郪县、观县为宋国、卫国。封国各置相一人,掌县令之职。宋国隶属于豫州汝南郡,故城在今安徽省太和县西北、茨河南岸。卫国隶属于兖州东郡,故城在今河南省清丰县南。

魏朝

黄初元年,魏文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食邑一万户,立都城于浊鹿(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东北),不称臣,受诏不拜,可以天子仪仗祭祀宗庙,仍行汉朝正朔。山阳国置相一人,掌县令之职。山阳国隶属于司隶河内郡,故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南。山阳国内有浊鹿城、雍城、蔡城。献帝死后传孙刘康,刘康传刘瑾,刘瑾传刘秋,至永嘉之乱而灭。

咸熙元年,封蜀汉后主刘禅为安乐公,传至永嘉之乱而灭。安乐国置相一人,掌县令之职。安乐国隶属于幽州渔阳郡,故城在今北京市顺义区西北。

晋朝

泰始元年,晋武帝封魏元帝为陈留王,封国置相(289年改称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汉献帝后裔仍依魏朝袭封山阳公。晋以山阳公、陈留王为二王后,通卫公为三恪。宋公已出三恪,降封为宋侯。

南朝宋

永初元年,宋武帝封晋恭帝为零陵王,立都城于秣陵。后刘裕夷杀晋朝宗室,改封司马元瑜为零陵王,传国至齐梁禅代之际。封国置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宋以陈留王、零陵王为二王后。

南朝齐

建元元年,齐高帝封宋顺帝为汝阴王,迁居丹阳。刘准后被劫杀,立刘胤为刘准后嗣,袭汝阴王之位,传国至梁陈禅代之际。封国置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齐以零陵王、汝阴王为二王后。

南朝梁

天监元年,梁武帝封齐和帝为巴陵王,迁居姑熟。后派郑伯禽弑杀萧宝融,另立萧宝义为巴陵王,传国至陈末。封国置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梁以汝阴王、巴陵王为二王后。

陈朝

永定元年,陈武帝封梁敬帝为江阴王,后杀萧方智,改封萧季卿袭江阴王,传国至陈末。封国置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陈以巴陵王、江阴王为二王后。

北齐

天保元年,北齐文宣帝封东魏孝静帝为中山王,后弑杀之。

北周

元年(557年),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封西魏恭帝为宋公,后弑杀之。二年(558年),北周明帝封元罗为韩国公,以绍魏后。

隋朝

封北周静帝为介国公,食邑五千户,后杀宇文阐,改以宇文洛袭爵位。隋以韩国公、介国公为二王后。

唐朝和武周

唐武德元年,奉杨侑为酅国公,行隋正朔,车骑服色,一依旧章,以北周后裔介国公,共为二王后。

武周天授元年,以周朝、汉朝后裔为二王后,封舜、禹、汤后裔为三恪。

武周圣历二年,改以隋朝、唐朝后裔为二王后。

神龙元年,唐中宗废武周二王三恪,复以北周、隋朝后裔为二王后。

天宝七载五月,唐玄宗以北魏后裔元伯明为韩国公、北周后为介国公、隋朝后为酅国公;天宝九载九月,又改以商朝、周朝、汉朝为三恪。十二载五月又改回北魏、北周、隋三朝。

五代

后梁开平元年,朱温封唐哀帝为济阴王,一年后将其毒死。开平二年,封唐宗室鸿胪卿李嵸为莱国公,与隋朝后裔酅国公杨仁矩为二王后,通后周宇文氏子孙介国公为三恪。

后唐自命继唐,从唐二王三恪之继。

后晋天福二年,封后唐许王李从益为郇国公,与隋朝后裔酅国公杨延寿为二王后,通后周后裔介国公宇文颉为三恪。

后汉以唐、后晋为二王后,通隋为三恪。因国祚短暂,颁旨而未实施。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以后晋、后汉为二王后,通唐为三恪。

宋朝

建隆元年,宋太祖封柴宗训为郑王,以奉同嗣,正朔服色,一如旧制。嘉祐四年,宋仁宗封柴守礼的侄孙、柴荣的侄子柴咏为崇义公,政和八年,宋徽宗又封周恭帝后裔为宣义郎,与崇义公为国二恪。绍兴五年,命柴咏的曾孙柴叔夏袭封崇义公。淳祐九年,以柴彦颖袭封崇义公,又封隋、唐、五代后裔与吴越、荆南、蜀汉等诸国子孙为官,负责宗庙祭祀。

金朝

天会三年,金太宗封辽天祚帝为海滨王、宋徽宗为昏德公宋钦宗重昏侯。后来金熙宗在皇统元年二月改封辽天祚帝为豫王、宋徽宗为天水郡王、宋钦宗为天水郡公,与齐刘豫合称三恪。

宋以后的封爵

元、明、清封给前朝后裔的爵位,不立为恪。

元朝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封宋恭帝为“瀛国公”,使居于大都、上都。后徙乌思藏萨迦寺(今萨迦县)为僧,死于甘州(甘肃张掖)。

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封元顺帝孙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

清朝

雍正二年,封明朝代王之后朱之琏为一等延恩侯。

参见

清室优待条件

注释

册府元龟·卷一百七十三 帝王部·继绝续通典·卷七十一 礼二十七·宾礼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二帝三王
二帝三王二帝三王二帝三王的意思二帝三王是什么意思二帝三王什么意思二帝三王的近义词二帝三王的反义词二帝三王的拼音【成语意思】: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用法分析】:二帝三王作主语、定语;指古代的帝王。【成语来源】: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昔在二帝三王……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èrdìsānwáng【成语声母】:EDSW【二帝三王的近义词】:三皇五帝【近似成语】: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王孙公子: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王后卢前:《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王侯将相: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王贡弹冠: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
· 雍正第二女和硕怀恪公主简介和硕怀恪公主墓在哪
和硕怀恪公主(1695—1717),雍正帝第二女,康熙三十四年(1695)七月初六日生于藩邸。母为侧妃李氏,即雍正皇帝齐妃。怀恪公主康熙五十六年(1717)三月去世,年仅23岁。家庭状况父亲:爱新觉罗·胤禛(即清世宗宪帝皇帝雍正)母亲:齐妃同母兄弟:弘昐、弘昀,弘时丈夫:纳喇·星德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封为多罗怀恪格格(郡君),七月晋和硕怀恪格格(郡主)。九月嫁纳喇星德。(额驸星德,一作性德,又作兴德,纳喇也作那拉。雍正十二年(1734)奉命往达里刚爱操练蒙古兵,乾隆元年(1736)正月召还。乾隆元年(1736)去世。)人物生平康熙三十四年(1695)七月初六日生于藩邸。母为侧妃李氏,即后来的齐妃李氏。同母兄弟弘盼、弘昀,弘时。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封为郡君。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晋郡主。康熙五十一年(1712)九月嫁纳喇星德。康熙五十六年(1717)三月去世,年23岁。...
· 吴王李恪的结局,李恪最终为什么惨死?
吴王李恪的结局,李恪最终为什么惨死?皇帝的儿子虽然说是出身高贵,但其实命运却未必有那么好,生活在皇家,很多人其实都是很难能够得到善终的,因为他们即便自己为人很好,却未必能管得住别人要对他们下手,而这些下手的人,无外乎都是自己的兄弟甚至是自己的父母。吴王李恪可以说曾经是李世民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但是即便是最喜欢,却在李恪被卷进房遗爱的谋反事件的时候,他就不能在偏向这个儿子了,即便他是清白的。李恪是唐朝时期的皇室家族成员之一,他的父亲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而他的母亲则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唐太宗的妃嫔杨妃如意公主。他在唐太宗的儿子中排行老三,也曾经有过继位的机会,但是因为他被牵扯进了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而最终被处死,只活了短暂的三十五岁。之后在唐中宗神龙年间被平反,重新获得了亲王的的称号。李恪从小便善于骑马射箭,同时又在文学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可谓是文武双全的奇才。因为他的母亲是前朝...
· 唐太宗第三子李恪的简介李恪为何没能当上皇帝?
隋唐时期有三个顶级豪门,一是独孤家族,二是杨氏家族,三就是陇西李氏。在那段历史中,仅有两人身兼这三个顶级豪门的血脉,同时还兼具两个大一统皇室的血脉,他们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和第六子李愔。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贞观十七年被提名为二次立储人选的吴王李恪。李恪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母亲是隋炀帝杨广之女杨妃,父母皆为皇族帝裔,他出身贵胄,在太宗诸子中文武才能也算极为突出之人。唐高祖李渊在位时期,年仅两岁的李恪以唐皇孙身份封长沙郡王,后改封汉中郡王。李世民登基之后,李恪晋封汉王。贞观二年,年仅十岁的李恪被改封为蜀王,太宗还将益州大都督这一要职授予李恪,足见对李恪的重视。虽然当时李恪年幼,并未赴任。贞观五年到贞观八年,李恪先后被任命为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益州大都督,开了亲王或宰相遥领都督的先例。在太宗的诸多儿子当中,李恪是受宠的,但又不是最受宠的。他...
· 吴王李恪怎么死的?李恪的子女和后代在哪
李恪怎么死的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是隋朝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因为他的身世还是非常显赫的。而且他从小的表现也十分突出,骑马射箭,读书绘画,样样信手拈来,再加上他的个性敢作敢为,因此李世民对于子怡这个儿子还是非常欣赏和疼爱的。甚至还动过立他为太子的想法。即便如此,他最后非但没有当上皇帝,反而因为某个人的诬陷而丢掉了性命,这个人就是当时唐朝的重臣,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这个人,早年因为投奔李世民四处征战,又替他策划了夺取皇位的玄武门之变,再加上后来他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因此李世民对他十分信任,先后册封他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司空司徒和中书令等重要官职,可以说是手握大权,位极人臣,再加上她皇后的哥哥的身份,更是有恃无恐,完全把持了朝政。在李世民想要立李恪为太子的时候,他担心长孙一族的荣耀可能会遭到威胁,表示激烈的反对,同时坚决支持自己的妹妹所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