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闵
生平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进士,因与牛僧孺诋毁时政,触怒宰相李吉甫。后来与李德裕结怨,形成党争,即史称“牛李党争”,但一般认为牛僧孺并非牛党代表人物,只是李宗闵拉拢的对象,所以有人又称为“李李党争”(李宗闵、李德裕之争);但也有人认为李德裕其实无党,应该是牛僧孺跟李宗闵之间的“党争”。元和年间牛李两派的争执点是如何对待藩镇割据。宰相李吉甫、武元衡、裴度等人主剿,另一派宰相李绛、韦贯之、李逢吉主抚。宪宗和当权宦官吐突承璀则支持主战派。虽然宰相李吉甫因而得势,但是当时党争还未明显。长庆元年(821年),中书舍人李宗闵之婿苏巢登第,段文昌向穆宗奏称礼部贡举不公,穆宗派人重考,结果原榜十四人中,仅三人勉强及第。于是钱徽、李宗闵、杨汝士都因此被贬官,怀恨在心。至此“德裕、宗闵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文宗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开成五年(840年),唐武宗即位,牛党失势,李德
生平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进士,因与牛僧孺诋毁时政,触怒宰相李吉甫。后来与李德裕结怨,形成党争,即史称“牛李党争”,但一般认为牛僧孺并非牛党代表人物,只是李宗闵拉拢的对象,所以有人又称为“李李党争”(李宗闵、李德裕之争);但也有人认为李德裕其实无党,应该是牛僧孺跟李宗闵之间的“党争”。
元和年间牛李两派的争执点是如何对待藩镇割据。宰相李吉甫、武元衡、裴度等人主剿,另一派宰相李绛、韦贯之、李逢吉主抚。宪宗和当权宦官吐突承璀则支持主战派。虽然宰相李吉甫因而得势,但是当时党争还未明显。
长庆元年(821年),中书舍人李宗闵之婿苏巢登第,段文昌向穆宗奏称礼部贡举不公,穆宗派人重考,结果原榜十四人中,仅三人勉强及第。于是钱徽、李宗闵、杨汝士都因此被贬官,怀恨在心。至此“德裕、宗闵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文宗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开成五年(840年),唐武宗即位,牛党,李德裕自淮南节度使入为宰相,朝纲独断。会昌六年(846年)三月,唐武宗死,唐宣宗即位,李党,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李宗闵被召还朝,未至病亡。陈寅恪认为,牛李党争反映了科举出身的士子与传统贵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李宗闵
唐朝宗室、宰相李宗闵简介,李宗闵为什么不喜欢崔从?李宗闵(?-846年),字损之,唐朝宗室、宰相,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郑王李元懿之后。李宗闵是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进士,因与牛僧孺诋毁时政,触怒宰相李吉甫。后来与李德裕结怨,形成党争,相互倾轧近四十年,史称“牛李党争”。唐武宗即位,牛党失势,李宗闵被贬出朝廷。会昌六年(846年),唐宣宗即位,李党失势。李宗闵被召还朝,未至病亡。人物简介十二年宰相裴度讨淮西,署为彰义军观察判官。淮西平,迁驾部郎中知制诰。十五年拜中书舍人。长庆元年贬剑州刺史,寻复入为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侍郎,四年知贡举。十月权知兵部侍郎,宝历元年正拜。大和二年为吏部侍郎,三年八月拜相,累转中书侍郎,集贤大学士。七年罢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八年复入相,九年贬潮州司户。开成元年移杭州司马,三年为杭州刺史,四年冬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三年为杭州刺史,四年复贬漳州长史,寻长流封州。...
· 陕西省-西安李宗闵
李宗闵(787-843)唐代大臣,远支宗室,牛李党争的另一主人公。唐高祖第十三子郑王李元懿之后。字损之,行七。贞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元和三年又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洛阳尉。七年入为监察御史,累迁礼部员外郎。十二年宰相裴度讨淮西,署为彰义军观察判官。淮西平,迁驾部郎中知制诰。十五年拜中书舍人。长庆元年贬剑州刺史,寻复入为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侍郎,四年知贡举。十月权知兵部侍郎,宝历元年正拜。大和二年为吏部侍郎,三年八月拜相,累转中书侍郎,集贤大学士。七年罢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八年复入相,九年贬潮州司户。开成元年移杭州司马,三年为杭州刺史,四年冬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三年为杭州刺史,四年复贬漳州长史,寻长流封州。六年八月徙郴州司马,未行卒。宗闵与牛僧孺善,引之入相,与李德裕交恶,凡其党皆逐之,史称牛李党争。工诗文,长于碑铭。《全唐诗》卷473存其诗1首,《全唐文》卷714编其文为1卷。生...
· 王宗闵
参考资料编纂委员会.《上海旧政权建置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ISBN7-80618-881-9.
· 闵姓宗祠楹联
四言源自姬姓;望出陇西。――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出闵姓的源流和郡望。芦衣感母;简牍相夫。――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幼时受后母虐待,冬天的棉衣里被装入芦花,后母的亲生二子则是棉絮。他父亲知道了,要赶走妻子。闵损说:“母在一儿寒,母去三儿单。”后母听了,感悟而悔恨,从此待三个儿子都一样。下联说清代钱塘人闵怀英,字畹馀,方祜俊的妻子,善写笔札,曾在官署中帮丈夫管理文牍。又能诗,有《猗香楼吟稿》。望隆五俊;德列四科。――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西晋广陵人闵鸿,与薛兼、纪瞻、顾荣、贺循号称“五俊”(五个杰出的人)。初人京城洛阳,司空张华就叹道:“此人是南金(南方杰出的人才)啊!”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也认为他是奇人,说:“此人不是龙驹,也是凤雏。”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闵损。四科,指儒家评论人物的分类,包括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闵损被列入德行科。此联...
· 闵姓宗祠通用联
四言源自姬姓;望出陇西。――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出闵姓的源流和郡望。芦衣感母;简牍相夫。――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幼时受后母虐待,冬天的棉衣里被装入芦花,后母的亲生二子则是棉絮。他父亲知道了,要赶走妻子。闵损说:“母在一儿寒,母去三儿单。”后母听了,感悟而悔恨,从此待三个儿子都一样。下联说清代钱塘人闵怀英,字畹馀,方祜俊的妻子,善写笔札,曾在官署中帮丈夫管理文牍。又能诗,有《猗香楼吟稿》。望隆五俊;德列四科。――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西晋广陵人闵鸿,与薛兼、纪瞻、顾荣、贺循号称“五俊”(五个杰出的人)。初人京城洛阳,司空张华就叹道:“此人是南金(南方杰出的人才)啊!”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也认为他是奇人,说:“此人不是龙驹,也是凤雏。”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闵损。四科,指儒家评论人物的分类,包括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闵损被列入德行科。此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