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晋明帝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8
转发:0
评论:0
生平司马绍自小聪慧,故此特别受父亲司马睿所宠爱。后于永嘉元年(307年)随父亲一同移镇建业(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进位左丞相,拜司马绍为东中郎将,镇守广陵。建武元年(317年),因上一年晋愍帝所在的长安被汉国攻陷,晋愍帝出降,司马睿称晋王,并立司马绍为晋王太子。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即位为帝,司马绍被立为皇太子。永昌元年(322年)发生王敦之乱,大将军王敦领兵进攻建康并占领石头城,晋元帝派王导等人进攻石头城但都被王敦击败,司马绍于是打算率领将士与王敦决一死战,即将出发时因遭太子中庶子温峤极力劝阻而没有实行。随后王敦自任丞相并掌握朝政,见司马绍勇而有谋,而且朝野中亦有很高名望,于是打算诬陷他不孝而将他废掉,但因温峤等大臣支持司马绍,王敦终也不能废掉司马绍。晋元帝因王敦之乱而忧愤成疾,于当年闰十一月己丑日(323年1月3日)病逝,司马绍在次日继位,并由司空...

生平

司马绍自小聪慧,故此特别受父亲司马睿所宠爱。后于永嘉元年(307年)随父亲一同移镇建业(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进位左丞相,拜司马绍为东中郎将,镇守广陵。建武元年(317年),因上一年晋愍帝所在的长安被汉国攻陷,晋愍帝出降,司马睿称晋王,并立司马绍为晋王太子。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即位为帝,司马绍被立为皇太子。

永昌元年(322年)发生王敦之乱,大将军王敦领兵进攻建康并占领石头城,晋元帝派王导等人进攻石头城但都被王敦击败,司马绍于是打算率领将士与王敦决一死战,即将出发时因遭太子中庶子温峤极力劝阻而没有实行。随后王敦自任丞相并掌握朝政,见司马绍勇而有谋,而且朝野中亦有很高名望,于是打算诬陷他不孝而将他废掉,但因温峤等大臣支持司马绍,王敦终也不能废掉司马绍。

晋元帝因王敦之乱而忧愤成疾,于当年闰十一月己丑日(323年1月3日)病逝,司马绍在次日继位,并由司空王导辅政。

王敦虽于永昌元年(322年)就回到武昌遥控朝廷,但因为图谋篡位,于太宁元年(323年)暗示要朝廷征召自己入朝,晋明帝于是以手诏征召王敦。同年,王允之乘酒宴而知道王敦的图谋,于是回京告诉其父王舒,王舒于是与王导一同报告晋明帝,得以早作防备。

次年,晋明帝既心知王敦意图,于是骑马微服去视察王敦于于湖的营地,但遭到军人发现,并派五名骑兵追捕。晋明帝逃走时,将所骑马匹排出的粪便用水浸湿以降温,又拿出七宝鞭交给路旁卖食物的婆婆,并要她出示给追来的骑兵。晋明帝走后不久,追兵就来到,并询问婆婆,婆婆于是取出七宝鞭,并称那人已经走得很远。骑兵们顾著传玩七宝鞭而在那里停留了很久,而且见马粪已冷,以为追不及了,于是都没有再追,晋明帝亦因此成功逃脱。

及后,晋明帝积极准备京师建康的防护,最终于当年成功击败王敦派来进攻的军队,平定了王敦之乱。王敦之乱后,晋明帝下令不再问罪于王敦一众官属,又分别以应詹为江州刺史、刘遐为徐州刺史、陶侃为荆州刺史、王舒为湘州刺史,重整各州形势,消除王敦以王氏宗族各领诸州以凌弱帝室的失衡情形 。

太宁三年(325年)闰八月戊子(10月18日),司马绍病逝于东堂,享年二十七岁。葬于武平陵,庙号 肃祖 。

性格特征

司马绍年少聪明,小时候便曾经与父亲就“太阳与长安孰近”的问题作出不同答案的争辩。长大后聪明有机断,精于事理,于是能让国家从王敦之乱的乱局回复平定。

司马绍性至孝,有文武才略,敬重贤人,素好文辞,于是当时如王导、庾亮、温峤、桓彝、阮放等名臣都亲待他。而因他习武艺,善于安抚将士,于是任太子时东宫聚集很多人,亦得远近各人归心。

王敦曾称呼晋明帝为:“黄须鲜卑奴”,这是因为其母建安郡君荀氏是燕代人,混杂了当地鲜卑人血统,故明帝也长得很像外族,须为黄色。

逸事

司马绍任太子时,想修建池苑楼台,但元帝不许。司马绍于是命手下的武士在一晚之间修好太子西池。

司马绍有宠妃宋袆,袆国色天香,善吹笛,乃石崇妾绿珠之女弟子,不久司马绍病笃,群臣进谏,请出宋袆,最后宋袆被送给吏部尚书阮孚。

司马绍在位时,曾问晋室得天下的事。王导于是告诉他司马懿当日发动高平陵之变诛除曹爽,树立蒋济等与自己同心的大臣;又说道曹髦被司马昭亲信贾充所命的成济弑杀一事。司马绍听后,将面庞伏在床上,说:“若真的像你所说,晋室国祚又怎能够长远!”

评价

唐代房玄龄于晋书的“史臣曰”评论说:“维扬作宇,凭带洪流,楚江恒战,方城对敌,不得不推诚将相,以总戎麾。楼船万计,兵倍王室,处其利而无心者,周公其人也。威权外假,嫌隙内兴,彼有顺流之师,此无强籓之援。商逢九乱,尧止八音,明皇(案:晋明帝)负图,属在兹日。运龙韬于掌握,起天旆于江靡,燎其余烬,有若秋原。去缞绖而践戎场,斩鲸鲵而拜园阙。镇削威权,州分江汉,覆车不践,贻厥孙谋。其后七十余年,终罹敬道之害。或曰:‘兴亡在运,非止上流。’岂创制不殊,而弘之者异也。”

唐代族“公子” 与虞世南的对话:“公子曰:‘东晋自元帝已下,何为贤主?’先生曰:‘晋自迁都江左,强臣擅命,(天子)垂拱南面,政非己出。王敦以磐石之宗,居上流之地,负才矜地,志怀冲问鼎,非明帝之雄断,王导之忠诚,则晋祚其移于他族矣。若使降年永久,佐任群贤,因洛、涧之遗黎,乘刘、石之衰运,兴复中原,不难图也。’”

后妃子女

皇后

庾文君,庾亮妹,生晋成帝、晋康帝。

司马衍,太宁三年立为太子,后为晋成帝。

司马岳,初封吴王,后徙琅琊王,晋成帝死后被立为晋康帝。

南康公主司马兴男,嫁桓温。

庐陵公主司马南弟,嫁刘惔。

南郡悼公主,嫁羊贲

注释

^ 学者李锦绣怀疑此公子实指唐太宗,陈虎则认为就是太宗无误,不过是登基前的秦王李世民与虞世南的对话纪录,见李锦绣,〈读敦煌P2636《帝王略论》文书札记〉,《论史传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唐)虞世南撰、陈虎译注,《帝王略论》(北京:中华书局,2008)卷一

参考资料

《晋书·卷六·元帝 明帝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晋明帝司马绍简介晋明帝为何觉得长安远于太阳
晋明帝司马绍,字道畿,其父为晋元帝司马睿,司马绍为东晋第二位皇帝,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后分崩离析,司马睿在江南旺族王导的协助下迁都建康,建立东晋王朝,盼有朝一日能重回长安洛阳,司马绍受其父影响,年少时便懂得故都远在天涯的苦闷,立志振兴东晋,虽在位时期仅四年之久,仍颇有政绩。晋明帝司马绍简介东晋王朝,存在着史上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因司马睿建立东晋,迁都建康,为巩固这新生力量,不得不依靠当地世族大家琅琊王氏,建国初期,王导等人的忠心耿耿、确劳苦功高,为晋元帝创下半壁江山,待时局稳定,也不乏功高盖主之辈野心勃勃,晋明帝时期,爆发了王敦之乱。司马绍对此次叛乱的到来早有防备,牵制住王导的势力,以致王导携家中妻儿跪在殿前,为保全家族求情,宣称与王敦之乱泾渭分明,毫无瓜葛。虽当时王室力量难以与王敦抗衡,但在司马绍潜心谋划,与强敌周旋之下,将王敦困死于末路,其部下余众极其妻儿无一幸免,此有勇有谋、...
· 晋明帝司马绍简介晋明帝在位期间平定王敦叛乱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字道畿,晋元帝之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生来像鲜卑人,为人豪爽,在位期间曾经曾平定王敦叛乱,有中兴之气,可惜在位仅四年早死。简介永嘉元年(307年)随父亲司马睿一同移镇建业(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进位左丞相,拜司马绍为东中郎将,镇守广陵。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称晋王,并立司马绍为晋王太子。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即位为帝,司马绍被立为皇太子。晋明帝自小聪慧,按照《世说新语》记载,晋明帝小时候便曾经与父亲就“太阳与长安孰近”的问题作出争辩,以及运用东宫卫士一夜兴建太子西池的逸闻。司马绍不但工于书法、礼贤下士而且孝顺,并且司马绍也相当勇猛,王敦以“鲜卑儿”称之。王敦一度想要要求晋元帝废除太子,但因为大臣反对而作罢。晋明帝于322年,在晋元帝司马睿死后即位,大赦天下。晋明帝曾经微服乘马密探王敦营垒,并且于太宁二年...
· 晋明帝司马绍生平简介晋明帝司马绍是怎么死的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太宁三年(325年),司马绍病逝,终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肃祖,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司马绍聪慧善断,明于事理。东晋政权初建之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弊,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政权随时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司马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做到对权臣的制衡。他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和南渡侨姓与吴姓士族之间的矛盾,稳定时局,使社会呈现向安定发展的趋势。虽在位时间短暂,但对安定国家大局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晋明帝司马绍生平简介早年经历司马...
· 桓温简介东晋杰出军事家权晋明帝驸马桓温生平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杰出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领兵灭亡成汉而声名大盛,又曾三次领导北伐,掌握朝政并曾操纵废立,更有意夺取帝位,但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死前欲得九锡亦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时也未能实现。桓温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楚宣武皇帝”。桓温出生后不久,便被温峤称许,于是以“温”为名。328年(咸和三年),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苏峻将领韩晃杀害,泾县县令江播也曾参与此事。桓温当时只有十五岁,发誓报杀父之仇。331年(咸和六年),江播去世。桓温以吊唁为名,将江播的三个儿子杀死。后来,桓温娶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并承袭父爵万宁男。335年(咸康元年),桓温任琅琊太守,又加辅国将军。
· 晋明帝司马绍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都将自己视作天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夏朝末代君主夏桀还光明正大的将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阳,这简直是太阳被黑得最惨的一次!可是,就在千年之后,历史上还真的出了一位“太阳化身”的皇帝,他就是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司马绍自幼便与太阳有缘,其父晋元帝一直认为他是个奇童。有一次,长安使者入宫觐见晋元帝,晋元帝看着天边的太阳,随口就问司马绍:“孩子,你说天上的太阳和长安哪个更远?”司马绍当时是这样回答的:“长安近一点,因为我还从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的呢!”第二天,晋元帝在宫中举办宴会,邀请了朝廷众臣,宴会上晋元帝又问了司马绍同样的问题:“太阳和长安哪个远?”这一次,司马绍回答:“太阳近一点。”晋元帝听完就懵了,他原本是想要向文武百官炫耀自己的儿子聪慧过人,只要司马绍像昨天那样回答就可以了,偏偏司马绍不按常理出牌,他脸色一变,问司马绍:“怎么今天的回答和昨天的不同呢?”司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