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曾侯乙编钟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2
转发:0
评论:0
出土经过开挖曾侯乙墓后打开椁板,发现椁板下已被泥水浸泡,待水逐渐抽去,编钟露出水面,基本保持下葬时的状态,分两面呈直角折尺形立放。编钟上有铭文“曾侯乙作持”,因此得名曾侯乙编钟。形制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铜人著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曾侯乙编钟共65件,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锺架上。上层3组为钮钟,19件,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为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中间及下层的也称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

出土经过

开挖曾侯乙墓后打开椁板,发现椁板下已被泥水浸泡,待水逐渐抽去,编钟露出水面,基本保持下葬时的状态,分两面呈直角折尺形立放。编钟上有铭文“ 曾侯乙作持 ”,因此得名曾侯乙编钟。

形制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铜人著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

曾侯乙编钟共65件,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锺架上。上层3组为钮钟,19件,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为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中间及下层的也称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另有楚惠王送的镈钟1件,楚王酓章镈钟位于下层甬锺中间,形体硕大,钮饰为两对蟠龙对峙,其下一对回首卷尾,其上一对引颈对衔。钲部两侧以浮雕龙纹为衬地,并有五个圆泡形饰呈梅花状排列,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扁平近于椭圆,口平。正面钲间铸铭:“隹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章乍曾侯乙宗彝,□之于西阳,其永时用享”。记述此镈锺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楚惠王得知曾侯乙去世的消息之后,于在位第56年(前433)特制镈锺用作祭祀。这为编钟铸造和该墓下葬年代提供了可考的依据。

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锺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公斤,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

编钟的悬挂有三种方式:下层锺用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锺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上层锺用插挂式,是以插销入挥、串钩锺钮。

锺及架的装饰,取有人、兽、龙、花、几何形等多种题材,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雕绘、线描等多种技法。加之精巧的布局和细微的刻划,达到了极好的美化效果。整架编钟,宏观巍峨庄重,微观精美华丽,是耐人观赏的艺术佳作。

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二千八百余字,其内容全面地反映了战国时期乐律学达到的高度水平,对研究战国历史、音乐和冶铸技术等,都有着极高的价值。这套编钟的击奏工具共有八件。六件7字形小木槌,当由三人各执一对,分别掌奏中层的三组锺,并兼顾上层钮锺,主奏旋律。两件长215厘米、粗6.6厘米的彩绘大棒,由两人分执,掌奏下层大钟,可配以和声,或烘托气氛。

这套造型壮观、配备齐全、音列充实、音频准确的大型编钟,堪数中国古代编钟之最,并以其数量之多,铸造之精,保存之好,音律之全,音域之广,音色之美,乐律铭文之珍贵,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观”,是“精神世界的圣山”,“文明古国的象征”。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

音域

曾侯乙编钟深埋地下二千余年,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称得上是“天下第一乐器”。这套编钟音域宽广,自C2至D7,略次于现代的钢琴。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音色十分优美。每个钟可以敲出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且互不干扰,亦可同时敲击产生和声。全套编钟可以发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种声音,下层的大钟,声音低沉浑厚,音量大、余音长;中层较大的钟,声音圆润明亮,音量较大、余音也较长;中层较小的钟,声音清脆、嘹亮,音量较小、余音较短;上层钮钟声音透明纯净,音量较小、余音稍长。

曾侯乙墓中还有敲击编钟的工具,中上层编钟用T字形木槌敲击,下层的大型甬钟用长圆木棒敲击。这种演奏方式在墓土的彩漆鸳鸯盒的彩绘上得到了印证。

参考资料

《国宝档案》2004年第36、37、38集《曾侯乙编钟》,2004年11月22日CCTV-4首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成功复制出64枚曾侯乙仿古编钟,他是谁?
公元前4000年起,人们利用金属的第一个时代,就叫做青铜时代。所以在我们印象中,青铜器总和“出土文物”有着紧密联系。就像大部分人熟知的司母戊方鼎、越王勾践剑一样,它们承载着满满的历史厚重感,它们斑驳却依然精致,它们是时代的象征。青铜时代而“仿古铜器”的制作,则是通过对古代青铜文物的仿造,让人们去了解和欣赏这一源远流长的工艺品。苏州,便是仿古铜器的重要产地之一,并且始终恪守着古老的制作技艺。金全福是苏州市仿古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如今金全福已经度过了与铜器相伴的四十多个年头。金全福从仿古铜器到城市铜铸雕塑再到景泰蓝、宣德炉,金全福所做的工艺品是跟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他经历了市场的跌宕起伏,但始终不变的是对铜制品的不离不弃。雕制蜡模而现在金全福的作品无需与市场“抗争”,因为它们已成为“匠心”的化身。◆◆关于金全福◆◆金全福出生在苏州光福的一个铜器世家,18岁开始学习铸造,做一些小的铜制工艺品,1...
· 细说历史——远古的乐声——曾侯乙墓编钟
?1977年底,湖北随州擂鼓墩的驻军某部在扩建营房时,发现了一处大型古墓群。经过考古发掘,其中出土了一座南北十六点五米,东西二十一米的多边形竖穴大墓。墓主是一位四十五岁左右的男性贵族。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其中,东室放置墓主棺椁,外椁饰有青铜框架,有类似窗户的图案,内棺画有彩绘门窗及守墓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西室有殉葬人十三具,为十三到二十六岁左右的女性,应该是墓主生前的妃妾或近侍宫女。墓中共出土随葬品一万五千多件,其中,青铜器和金、玉、漆、木、竹等器七千多件,各种铭文万余字。曾侯乙墓编钟通过分析出土铭文,人们了解到,此墓的墓主是战国初期一位名叫乙的曾国国君—曾侯乙,其下葬约在楚惠王五十六年(约前433)。以“曾”为名的国家,不见于传世文献,但在考古资料中时有所见。曾侯乙墓的发现表明,在战国初期,汉水以东随州地区曾有一个以“曾”为名的诸侯国。与随州...
· 编钟
种类及结构编钟的顶端有柄的称为甬钟,顶端带钮的为钮钟。《周礼·考工记》载“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舞上谓之甬,甬上谓之衡,钟县谓之旋,旋虫谓之干,钟带谓之篆,篆间谓之枚,枚谓之景,于上之攠谓之隧。”即其一为扁桶平顶为“舞”,扁桶正、背面中上部的直阔条称为“钲”,其两边突出的乳钉(隆包)称为“枚”或钟乳,“枚”的上下间隔部分称为“篆”。称为“鼓”,弯凹的下口称为“于”,尖锐的两侧称为“铣”。编钟的柄按甬钟或钮钟之别而分别称为“甬”或“钮”。其中“甬”的顶端称“衡”,“甬”中段一圈突凸的部分称“旋”,“旋”上用以悬挂钟钩的孔称“干”。甬钟的悬挂方式是倾斜的,钮钟是直悬的。一般认为,直悬的钮钟晚于斜悬的甬钟。参看曾侯乙编钟
· 曾侯乙墓
发现经过1978年2月底,武汉空军某部雷达修理所在随县(今随州市)城郊擂鼓墩东团坡一带扩建厂房,开山炸石,红砂岩炸出一大片褐色的土层,前来视察工作的厂领导郑国贤怀疑是一座大型古墓。3月10日,联合勘探小组成立。19日,时任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兼考古队队长的谭维四连同两名技术人员赶到现场。3月20日起,考古人员开始对该墓葬进行钻探发掘。探测表明,墓坑东西长21米,南北宽6.58米,总面积220平方米。这样大的木椁,在当时的中国尚属首例,这种构筑在岩石上的岩坑竖穴墓,在南方还是第一次发现。墓主人出土的编钟通过出土鏄钟上的铭文鉴定,这是战国早期曾国一位名字叫做“乙”的君主之墓葬,故称曾侯乙。据考,墓主人姓姬名乙。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简文物多达15404件,有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其中有8件定为国宝。重要出土文物曾侯乙编钟曾侯
· 曾侯乙青铜尊盘
外观尊盘由尊和盘组成,尊置于盘中。尊盘的口沿是非常精细的镂空的变形龙纹和龙形雕饰,均可分辨出每条盘龙上的眼睛。制作是采用“失蜡法”的铸造方法。铭文尊和盘均铸有“曾候乙作持用终”铭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