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雷达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8
转发:0
评论:0
起源雷达探测原理无线电侦测和定距雷达的出现,是由于二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雷达(技术)能在反空袭战中帮助搜寻德国飞机。二战期间,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踪、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后来随着微电子等各个领域科学进步,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研究内容都在不断地拓展。目前,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从前的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雷达、红外光、紫外光、激光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当代雷达的同时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战场指挥员在各种不同的搜索/跟踪模式下对目标进行扫描,并对干扰误差进行自动修正,而且大多数的控制...

起源

雷达

雷达探测原理

雷达

无线电侦测和定距

雷达的出现,是由于二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雷达(技术)能在反空袭战中帮助搜寻德国飞机。二战期间,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

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踪、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

后来随着微电子等各个领域科学进步,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研究内容都在不断地拓展。目前,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从前的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雷达、红外光、紫外光、激光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

当代雷达的同时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战场指挥员在各种不同的搜索/跟踪模式下对目标进行扫描,并对干扰误差进行自动修正,而且大多数的控制功能是在系统内部完成的。

自动目标识别则可使武器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空中预警机和JSTARS这样的具有战场敌我识别能力的综合雷达系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未来战场上的信息指挥中心。

技术发展的过程

雷达

早期的雷达天线是固定的、无方向的阵列,只有距离信息。天线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发射射频脉冲,将接收到的回波放大,并在示波器的CRT上显示(即常称的A显示),产生一个与目标位置对应的水平线,供雷达操作员识别目标的大致距离。

但由于当时所用的射频电波频率较低,为了有效地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雷达系统需要一个很大的天线,这种天线不能迁移或者改变方向,而且只能探测到大目标,且距离信息的精度也很低。

到二战结束时,雷达系统中那些现在熟悉的特征—微波频率、抛物面天线和PPI显示,已建立起来。

当代雷达的主要特点:

同时多功能

传感器融合

高灵敏度

隐身

反隐身

雷达ECCM

自动目标识别

战场敌我识别

高可靠性

雷达

二战雷达站

1917年:尼古拉·特斯拉首次建立关于第一个原始的雷达的频率和功率电平的原则,特斯拉声称了也是现代军用雷达的原理。高频交流电导致这方面的发展。特斯拉已经形成使用无线电波在距离内,以侦测对象的概念。

1922年:无线电发展者之一马可尼提出一个新概念:在能见度极低时,可发射无线电波而凭“回声”(实为反射波)探测船只。

1922年:美国泰勒和杨建议在两艘军舰上装备高频发射机和接收机以搜索敌舰。

1924年:英国阿普利顿和巴尼特通过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测量赛层的高度。美国布莱尔和杜夫用脉冲波来测量亥维塞层。

1931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利用拍频原理研制雷达,开始让发射机发射连续波,三年后改用脉冲波。

1934年:法国人埃米尔说他正在建一个雷达系统 ​​“根据特斯拉规定的原则设想”。

1935年:A.L.Samuel最早研制出多腔磁控管的模型。同年法国Gutton用磁控管产生16厘米波长,十一月29日德国人H.E. Hollmann注册了一项更为出色的多腔磁控管专利。1939年H.A.H.布特和J.T.兰道尔制成了完全达到实用标准的多腔磁控管,从而使得大战中美国的分米级别雷达技术突飞猛进。而苏联却于40年代出版的刊物上声称两名苏联学者先于36年制成了多腔磁控管,以将它的发明归功于自己名下(其类似的声称在飞机,无线电等多项荣誉中屡见不鲜),却无法掩盖大战中苏联雷达与无线电技术落后,成为各交战国中唯一在二战时往夜间战斗机上装米波雷达国家以及其战列舰在战后才装上进口的舰载雷达的事实。

雷达作为夜间和雾天的海上探测式工具开始进行和平利用。1936年1月英国W.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国第一个雷达站。英国空军又增设了五个,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美国第一个军舰雷达XAF试验成功

194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机载雷达平面位置指示器,可将运动中的飞机柏摄下来,他胶发明了可同时分辨几十个目标的微波预警雷达。

1947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研制出线性调频脉冲雷达。

50年代中期:美国装备了超距预警雷达系统,可以探寻超音速飞机。不久又研制出脉冲多普勒雷达。

1959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研制出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系统,可发跟踪3000英里外,600英里高的导弹,预警时间为20分钟。

1964年:美国装置了第一个空间轨道监视雷达,用于监视人造卫星或太空飞行器。

1971年:加拿大伊朱卡等3人发明全息矩阵雷达。与此同时,数字雷达技术在美国出现。

分类

按功能分类

搜索雷达

跟踪雷达

制导雷达

炮瞄雷达

机载雷达

测高雷达

盲目着陆雷达

地形回避雷达

地形跟踪雷达

成像雷达

气象雷达

测速雷达

倒车雷达

按工作体制分类

圆锥扫描雷达、单脉冲雷达、无源相控阵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脉冲压缩雷达、频率捷变雷达、MTI雷达、MTD雷达、PD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噪声雷达、冲击雷达、双/多基地雷达、天/地波超视距雷达等。

按工作波长分类

米波雷达、分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红外雷达......

按测量目标坐标参数分类

两坐标雷达、三座标雷达、测速雷达、测高雷达、制导雷达等。

雷达方程

影响雷达探测距离的雷达方程其基本的公式是

其中

Pt{\displaystyle P_{t}} = 雷达的发射功率(单位瓦特W)

Gt{\displaystyle G_{t}} = 雷达天线增益(单位分贝db)

r{\displaystyle r} = 雷达到探测目标的距离(单位米M)

σ σ -->{\displaystyle \sigma } = 目标截面达截面积(单位RCS平方米)

Aeff{\displaystyle A_{eff}} = 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单位平方米)

Pr{\displaystyle P_{r}} = 接收到的雷达功率(单位瓦特W)

其中PtGt4π π -->r2{\displaystyle {{P_{t}G_{t}} \over {4\pi r^{2}}}}为雷达波的功率密度(每瓦特米的平方)由雷达发射机产生。因电磁波的功率密度和距离平方成反比递减,而这个发射出去的雷达波功率密度在照射到目体表面后的雷达反射截面RCS为符号σ σ -->{\displaystyle \sigma }(米的平方)表示,被其目标表面雷达截面积反射其中一部分。因此这两项相乘的乘积就是到达目标后开始反射的雷达功率密度PtGt4π π -->r2σ σ -->{\displaystyle {{P_{t}G_{t}} \over {4\pi r^{2}}}\sigma }而雷达波在次按照原路径从目标反射回来功率密度又一次乘平方反比递减14π π -->r2{\displaystyle {{1} \over {4\pi r^{2}}}},因此最后返回雷达接收天线的功率密度只剩下PtGt4π π -->r2σ σ -->14π π -->r2{\displaystyle {{P_{t}G_{t}} \over {4\pi r^{2}}}\sigma {{1} \over {4\pi r^{2}}}},而这个值最后还要在乘上雷达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Aeff{\displaystyle A_{eff}}。最后才是雷达接受到的功率。因此雷达的探测距离和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RCS、雷达功率、天线增益、天线接收面积这四项参数的大小的乘积的四次方根成正比。而雷达的RCS取决于目标物体的几何横截面积大小、反射率、和方向性。

相关条目

电子扫描阵列雷达

多普勒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空中预警机

长程预警雷达

俄罗斯啄木鸟(超视距雷达)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雷达枪
原理最简单的雷达枪由一个无线电波发射和接受机组成。发射机发出一道无线电波信号,接收机则接受该信号被被测量物体反射的部分。假如被测量的物体对雷达枪有相对速度的话它反射的信号的频率就会发生变化,雷达枪就是根据这个频率变化来计算物体的速度的。假如雷达枪没有把自己车辆的速度计算进去的方法的话它必须被安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来测量其它物体的速度。不同频段的雷达枪的工作方法也不一样。X频段的射线比较容易被测量,因此已经不常用了,另外大多数自动门也适用X频段,因此可能干扰警察的测量。交通雷达枪有不同型号,有手持的,也有固定的或者移动的。手持的一般使用电池为电源。固定的和移动的可以安装在警察车车上。
· 气象雷达
历史20世纪60年代利用雷达技术探测到发生在美国双子城的龙卷风及形成它的超级单体风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雷达操作员就注意到了因雨、雪、冻雨等天气因素接收到的回波噪声。战后,原本的军事科学家得以继续研究如何利用那些回波。前美国空军、后任职于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Atlas,开发了第一个实用气象雷达。在加拿大,J.S.Marshall和R.H.Douglas于蒙特利尔成立了“风暴天气小组”。Marshall和他的博士生WalterPalmer专精于研究中纬地区降水滴谱,并由此发现了降水速率和雷达反射率之间的关系。英国则继续进行雷达回波模式和气象要素如层云降水和对流云之间关系的研究,并试验了1~10cm范围内的不同波段效果。1953年,从事伊利诺伊州水资源调查工作的电气工程师DonaldStaggs,第一次利用雷达记录到与龙卷风相关的“钩状回波(en:Hookecho)”。1950到198...
· 布雷达
姐妹城市波兰弗罗茨瓦夫坐标:51°34′N4°48′E/51.567°N4.800°E/51.567;4.800
· 珍·雷达尔
比赛经历参考来源[1]
· 合成孔径雷达
基本工作模式比较早期的合成孔径雷达与稍后提高分辨率的雷达图像。此外,数据处理光源从汞灯转为激光。美国宇航局(NASA)"sAirSAR合成孔径雷达装载于一架DC-8飞机的侧面对一个典型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来说,天线安装在飞机的侧面。所发出的电磁波波束是相当宽的(可能有几度),如果想获得极窄的波束,从衍射的原理来讲需要非常巨大的天线(一般来说是难以实现的)。在垂直的方向波束也相当宽;经常天线波束照射的区域会从飞机正下方延伸到遥远的天边。但是,如果地表基本上是平坦的或坡度变化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则距载体正下方或卫星投影在地面轨迹(星下点)不同距离的点就可以通过回声时延的不同加以分辨。要分辨沿运动方向的点用(短)小天线很难实现,但是,如果飞行器在运行当中发射一系列脉冲,并且记录回声的振幅和相位,则这些回声信号可以组合,结果相当于这些信号同时从一个很大(长)的天线发射出来。这个方法相当于“合成”了一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