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崎玲于奈
生平
江崎玲于奈在1925年出生于大阪 中河内郡 ( 日语 : 中河内郡 ) 高井田村(现在的东大阪市),父亲江崎壮一郎是一位建筑师。他于194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并于1959年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其后进入川西机械制作所工作,进行由真空管的阴极放出热电子的研究工作。
1956年,江崎转入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担任半导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进行PN结二极管研究。他在1958年左右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电子穿隧效应。1960年移居美国,加入IBM 汤玛斯·华森研究中心 ( 英语 : 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 ,然后在1967年成为IBM院士。他发表第一篇论文(主题是半导体超晶格)时正在IBM工作,分子束外延也是江崎玲于奈的研究范围。江崎玲于奈在1987年曾对原始的论文提出如下的注释 :
江崎玲于奈于1973年因“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穿隧效应” ,与挪威物理学家伊瓦尔·贾埃弗及英国物理学家布赖恩·约瑟夫森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2年,江崎玲于奈担任筑波大学校长,时间长达6年之久。2000年开始担任芝浦工业大学校长。在日本首相小渊惠三的邀请下,他担任 教育改革国民会议 ( 日语 : 教育改革国民会議 ) 成员。他自2006年以来担任 横滨药科大学 ( 日语 : 横浜薬科大学 ) 校长。
2003年,为奖励优秀奈米技术研究,日本学界设立了“ 江崎玲于奈奖 ( 日语 : 江崎玲於奈賞 ) ”,由江崎本人担任选考委员。此外,他也是“冲绳”的评委。
荣誉
1959年 -仁科芳雄奖。
1965年 -日本学士院奖。
1973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4年 -日本文化勋章。
1975年 -日本学士院会员。
1976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国会员。
1991年 -IEEE荣誉奖章。
1998年 -日本国际奖。勲一等旭日大绶章。
轶事
姓名拼写
江崎玲于奈是少数不以日语罗马化作为外语姓名的日本人。他新起“Leo”一名取代日语原名的“Reona”(玲于奈)。亦即,在汉字系统以外,通行“Leo Esaki”此一姓名。
江崎与诺贝尔奖
在汤川秀树逝世(1981年9月8日)到福井谦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1年10月19日)的41天之间,江崎玲于奈是唯一在世的日本人诺奖得主。在享年94岁的南部阳一郎于2015年7月逝世后,江崎是最高龄(92岁)且的日本人诺奖得主。
2015年3月,日本茨城 吾妻 ( 日语 : 吾妻 (つくば市) ) 2丁目的中央公园,设置了江崎玲于奈、小林诚、朝永振一郎的铜像,以彰显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功绩 。
言论
针对已出现2名美国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的现象,江崎曾建议日本政府承认双重国籍,以利吸引人才来日 。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赤崎勇在获奖翌日(10月8日)与江崎进行电话会谈。他们讨论了彼此的发明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提到“日本人特有的毅力”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2015年5月3日,上述奖项得主之一中村修二在与JAXA负责人 川口淳一郎 ( 日语 : 川口淳一郎 ) 的对谈中说,江崎是他“尤其尊敬的人物”。江崎发明的超晶格对LED至为重要 。
参考
国立科学博物馆:ノーベル赏受赏者9人の伟业.江崎玲于奈
文献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ts technology : state of the art and prospect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O Advanced Study Institute on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ts Technology: State of the Art and Prospects," Erice, Italy, July 15–27, 1981 / edited by Leo Esaki and Giovanni Soncini (1982)
Highlight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nd future prospects / edited by Leo Esaki (1991)
“时代の证言者”江崎玲于奈,读卖新闻
“真空管から半导体への“トンネル”の思い出”江崎玲于奈,‘日本の物理学史’ pp. 478-496
参见
江崎二极管
超晶格
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