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直江兼续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70
转发:0
评论:0
生涯少年时代永禄3年(1560年)作为长子生于越后国坂户城(现新潟县南鱼沼市),汤泽町姓樋口的很多也有说他生在越后汤泽。幼名与六。5岁开始在仙桃院(上杉谦信的姐姐同时也是上杉景胜的母亲)的推荐下成为上杉景胜的侍童·近侍。永禄7年(1564年)因为上田长尾家当主长尾政景去世,于是跟随作为上杉谦信养子的上杉景胜(当时叫做长尾顕景)进驻春日山城。目前无任何史料纪录兼续跟随过谦信,倒是孩童时代就早早侍奉景胜。直江家继承金小札浅葱糸威二枚胴具足直江兼续的甲胄谦信暴卒的天正6年(1578年),上杉家爆发了御馆之乱,年仅18岁的兼续和父亲协助景胜击败上杉景虎,帮助景胜快速占领春日山城,成为平定乱事的功臣之一。天正9年(1581年),景胜的亲信直江信纲被毛利秀广杀害。为免直江氏断后,兼续奉景胜之命入赘直江家,娶直江景纲的女儿、信纲之妻阿船,继承了直江氏,正式改名为直江兼续,并且成为与板城城主。之后,与狩野...

生涯

少年时代

永禄3年(1560年)作为长子生于越后国坂户城(现新潟县南鱼沼市),汤泽町姓樋口的很多也有说他生在越后汤泽。幼名与六。5岁开始在仙桃院(上杉谦信的姐姐同时也是上杉景胜的母亲)的推荐下成为上杉景胜的侍童·近侍。永禄7年(1564年)因为上田长尾家当主长尾政景去世,于是跟随作为上杉谦信养子的上杉景胜(当时叫做长尾顕景)进驻春日山城。目前无任何史料纪录兼续跟随过谦信,倒是孩童时代就早早侍奉景胜。

直江家继承

直江兼续

  金小札浅葱糸威二枚胴具足直江兼续的甲胄

谦信暴卒的天正6年(1578年),上杉家爆发了御馆之乱,年仅18岁的兼续和父亲协助景胜击败上杉景虎,帮助景胜快速占领春日山城,成为平定乱事的功臣之一。天正9年(1581年),景胜的亲信直江信纲被毛利秀广杀害。为免直江氏断后,兼续奉景胜之命入赘直江家,娶直江景纲的女儿、信纲之妻阿船,继承了直江氏,正式改名为直江兼续,并且成为与板城城主。之后,与狩野秀治共同执政,辅助景胜治理越后。

丰臣政权时代

天正11年(1583年)成为山城守。天正12年(1584年)狩野秀治病倒,基本由兼续负责内政外交。秀治死后就完全由对外交相当擅长的兼续一人担当。家臣们称景胜为“御屋形”(主公),称兼续为“旦那”(主人)。天正14年6月22日(1586年8月7日),兼续陪同景胜上洛,天皇册封主君景胜为从四位下左近卫权少将,兼续为从五位下。

军事成就

在新发田之乱中为争夺战略要地新潟与新发田重家展开激烈的战斗。天正11年(1583年)因为大雨上杉家败北。兼续于是整治了主流不定的信浓川,开凿支流中之口川奠定现在新潟平原的基础,然后逐渐挤压新发田家的空间。天正13年11月20日(1586年1月9日),占领了新潟城和沼垂城,取得新潟港的控制权。失去经济来源的新发田重家很快衰败。天正15年10月23日(1587年11月13日),兼续和藤田信吉一起攻陷新发田城的支城五十公野城,之后10月28日立刻攻占了新发田城,结束战争。

天正16年(1588年10月7日)与须田满亲、色部长真等人一同接受丰臣秀吉赐姓丰臣,以丰臣兼续的名字成为山城守。天正17年(1589年)和景胜一起出兵佐渡。占领之后被委派管理佐渡。天正18年(1590年)跟随景胜参加小田原征伐,收降了松山城城代山田直安以及其部下金子家基、难波田宪次及若林氏,后来担任先锋攻略八王子城等关东多处城池。文禄元年(1592年)又和景胜一起出兵朝鲜参加文禄庆长之役取得战功。此外还修整了庄内地方的大宝寺城,以及平定领内的农民起义。

内政经营

兼续为了恢复战乱后的越后经济,也施行了很多政策。首先,他鼓励农民开垦新田,越后平原部在兼续时代就开始发展,现在成为日本的稻谷主要产地。他还支持手工产业和商业的发展。鼓励越后农民种植名为苎麻的植物,在木绵没有普及的时代,苎麻被当作衣用纤维重要材料。青苎做成的布在京都能卖很高的价钱,取得很大的收益。因此西村久左卫门乘安建议将布料输出到京都贩卖。在兼续的领导下,越后变得和谦信统治时代一样繁荣。

文禄4年(1595年)1月,丰臣秀吉授权景胜管理越后佐渡的金银矿山,兼续任代官,由立石喜兵卫及志駄义秀担任金山奉行。

庆长3年(1598年)秀吉将景胜改封到会津成为120万石的大名,其羽国米泽6万石(加上寄骑有30万石)赐予兼续,几乎等同于大名的待遇,时人乃称兼续是“天下第一陪臣”。这次改封上杉家领地被最上家领地分隔为会津地区,以及置赐、庄内地区两部分。为了联络两地,兼续着手修筑朝日军道。朝日军道是沿朝日山地的尾根筋山脊的险道,关原之战后废弃。

关原之战

庆长3年8月18日(1598年9月18日)秀吉逝世,德川家康势力抬头。景胜、兼续规划自前领主蒲生家的居城若松城迁出,另筑神指城。更放逐了主张与德川家和睦的上杉家重臣藤田信吉,此外,堀秀治也向家康进言“上杉家有谋反意图”。家康于是要求景胜上洛解释,为拒绝家康的上洛要求,兼续执笔了著名的“直江状”。

这封令家康大怒而招致会津远征的直江状,被后世认为是伪作,遭窜改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在劝阻家康上杉征伐的旧丰臣奉行的书信中写到:“这次的直江所作所行,实在有无礼之处,令您生气也是情有可原”、“您不必和乡下人一般见识”等等。由此可见兼续的信是存在的,也的确因此激怒了家康。

景胜、兼续一面修筑新城神指城来取代难以防守的若松城,一面在白河练兵准备迎击德川军。但由于石田三成的举兵,家康率领的东军主力不得不停止对上杉的攻击。兼续率领3万精锐部队入侵东军最上义光的领地山形。最上义光和上杉家一直为庄内地方而战事不断。从上杉家来看领土被最上家隔开,从最上家来看领土被上杉家包围。原本东北地区的东军集结在最上家领地,家康撤退后,其他大名也跟着一起撤离,因此最上领地内东军兵力骤减。义光感到危机,一边派出使者和上杉家讲和,一边向东军诸侯求援企图先发制人。察觉到义光动向的兼续拒绝了和议。

义光为了集中兵力命令部下放弃一部分支城。但畑谷城守将江口光清拒绝服从而据城顽抗,在上杉军猛烈攻击下失守。随后进攻志村光安守卫的长谷堂城,和里见民部守卫的上山城。上山城只有500名士兵守卫,兼续派了4000人的分队,里见民部出城迎战。上杉军以8倍的兵力仍然久攻不下,反而损失了数名武将,分队直到最后也没有和兼续的本队会合。进攻长谷堂城的是兼续亲自率领的1万8000人。志村光安,鲑延秀纲带领1千名守军奋力抵抗,上杉军上泉泰纲战死。本来想速战速决结果演变成持久战,9月29日关原之战失败的消息传来,上杉军经过20天的战斗连攻不下只能撤退。详细参照长谷堂城之战。

最上军和前来救援的伊达方留守政景部队乘胜追击,上杉军在水原亲宪、前田利益等将领的奋战下,终于撤回米泽。这次撤退非常经典,受到敌人义光和家康的称赞,后来还作为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战例。

结果上杉军进攻最上侵占山形的行动以失败告终,最上军夺回庄内地方,并且发生伊达进攻上杉领地的松川之战,但守将本庄繁长成功击退伊达。景胜、兼续打算歼灭最上、伊达的构想就此破碎。

江户时代

返回本领地后,兼续原本是坚持要与德川家抗战到底,后被景胜与本庄繁长说服而作罢。庆长6年(1601年)7月,兼续随同景胜上洛向家康请罪,景胜减封至米泽三十万石,兼续六万石。但兼续只自取五千石,其他分给其他大臣。家康知悉后赞叹道:“能得如此之能臣,取天下可无难矣!”自此上杉家向德川家宣示忠诚。

庆长13年1月4日(1608年2月19日)兼续改名为重光,辅助景胜治理米泽藩。和在越后一样致力于新田开发和治水,在流经米泽的最上川上游修筑了3公里长的石堤防止泛滥,后来被称为“直江石堤”。米泽藩表面石高只有三十万石,实际达到五十一万石。此外还扩大城镇面积,振兴手工业,开发矿山,只用了十年就把米泽发展成拥有繁荣城下町的丰城。

为了和德川家打好关系,透过德川家近臣本多正信开展外交,庆长14年(1609年)在正信帮助下免除了10万石的赋税。兼续还把正信的儿子本多政重认作婿养子。尽管后来中断了养子关系仍然和本多家保持亲密的友情。

庆长19年(1614年)作为东军参战大坂之役,在鴫野之战中立下战功。

元和5年(1619年),病逝于江户鳞屋敷,享年六十岁。据说兼续去世时,一向面无表情的景胜放声痛哭,可见两人之间的情谊。

墓所

死后葬于米泽市德昌寺。后来德昌寺和米泽林泉寺起了纷争,失败的德昌寺被废,改葬到东源寺,最后在藩庁裁定下再次改葬到林泉寺。

昭和13年(1938年)4月30日,米泽市本城镇座的松岬神社开始祭祀兼续。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米泽市每年4月30日都有直江祭。

死后

兼续死后,随着兼续的儿子早逝和与养子本多政重(后来成为加贺藩前田氏家老5万石)的关系被解除,直江家断绝。有人说这是兼续认为自己是上杉家减封的罪人,以及自己俸禄过高导致上杉家财政拮据而有意所为。

兼续去世的时候上杉景胜和德川秀忠各赐银50枚。

兼续去世18年后宽永14年(1637年)阿船也去世了。藩政交给兼续的助手平林正兴。正兴在兼续去世后的宽永17年(1640年)制作的往古御城下绘图中兼续是陪臣中唯一有“殿”尊称。正兴还安排兼续亲信木次左近出任郡代,保护作为直的与板组在米泽藩内存在。

兼续和阿船起先都葬在直江家菩提寺德昌寺,德昌寺和上杉家菩提寺林泉寺争执失败,德昌寺逃往越后。直江夫妻的墓碑和灵位移到东源寺,此后通过藩厅裁定改葬到林泉寺。据说灵位和遗骨仍然放在东源寺。分骨存放在高野山清净心院。新潟县长冈市的德昌寺也存放着直江夫妻的牌位。

当初的法名是达三全智居士,100周年忌辰法名被追加为英貔院殿达三全智居士。

大正13年(1924年)2月11日,宫内省追赠从四位。这时候用的是兼续而不是改名后的重光,所以后世只知道兼续。

家族

传闻和轶事

直江兼续

  “三叶三龟甲”直江兼续家纹

江户时代后期和明治时代以后的作品中,兼续都是以才貌兼备的形象出现,是谦信宠爱的小姓,现在的时代小说也把这个作为“事实”频繁引用。其实,谦信生前和兼续有臣属关系的史料从来没有过,青少年期的兼续是否服侍过谦信的说法无从考证。。

从天正8年(1580年)兼续还在樋口家的书信中看,他的确是景胜的属下。。

上杉家转封米泽的时候陷入财政危机,兼续:“人才是真正的财富。大家愿意留下的都留下”,没有遣散家臣。米泽用原来1/4的领地养活了家臣及其家族3万多人。他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把节省的钱用来维持藩政。米泽市的郊外至今还有奉兼续之命在此屯田的武士后人。他们在家四周种植板栗和柿子这些可食用果实的树木。

为应对非常情况兼续还下令将米泽的墓石全部做成方形,中间镂空。这样很容易就可以把这些石头累起来堆成简单的防御设施。现在米泽的墓还都是格子状的墓石。兼续自己的墓也是这种形状。

兼续和妻子阿船感情很好,虽然阿船比兼续年长,可兼续没有娶过妾。

他和南化玄兴,西笑承兑都有来往,自己也是文人和藏家。兼续所藏宋版《史记》、《汉书》及《后汉书》是南化和尚所赠,现在都被指定为国宝。他在日本首次使用铜活字技术出版了《文选》,并且创立了米泽藩的教育机关禅林寺(后来得兴让馆,现在山形县立米泽兴让馆高等学校)。

兼续的头盔上装饰有一个很大的“爱”字,这副盔甲保存在米泽市上杉神社的稽照殿。这个“爱”字是“仁爱”和“爱民”的意思。上杉谦信信仰毘沙门天因此旗帜上印了一个大大的“毘”字。当时把神佛的名字印在旗帜和盔甲上十分盛行。也有说爱代表军神“爱染明王”和“爱宕权现”的意思。

《常山纪谈》形容兼续“身材伟岸可力顶百人,虽为人有些迷糊天然,学问诗歌却无不精通,是才智兼备的武将”。对比丰臣秀吉身高154cm,德川家康身高157cm,织田信长身高170cm,直江兼续的身高是180cm。远远高于当时日本成人男子的平均身高。

御馆之乱的时候谦信的遗嘱可能是兼续串通照顾谦信起居的直江景纲的继室妙桩尼伪造的。这在《上杉年谱》里面有记录。不过这时候的兼续并没有出现在正史中,而且身份也很卑微。

《最上记》记述,长谷堂城之战的撤退战中直江兼续表现出“古今无双”用兵技巧。

秀吉死后根据遗命把备前长船兼光赠送给兼续,虽然是陪臣可是享受大名的待遇。

负面评价

兼续死后,江户时代的米泽藩内很长一段时间将兼续描述为误了君主和石田三成纠结在一起对抗德川家康陥上杉家于不利境地的奸臣(现代有网友认为事实就是如此),此种评价直到米泽藩第9代藩主,上杉鹰山以兼续为蓝本藩革后才得到重新评价

江户时代的随笔《烟霞绮谈》中有这样的故事,有一次兼续家臣(三宝寺胜藏)同下人五助一言不合就拔刀杀了五助。五助的遗族向兼续讨说法“就算五助有错也罪不该死”。兼续调查以后的确如遗族所说,于是命令家臣向遗族作出赔偿。但是遗族不依要求还人。兼续说“死人不能复活,已经赔偿了就算了吧”。遗族还是苦苦纠缠。于是兼续说“好,人死不能复生。你们要他回来是不可能的。只有你们去他那里走一趟,看看能不能带他回来”。然后砍了三名遗族的脑袋放在河边,旁边设置木牌上面写“阎罗王命令你让这些人把死人领回来 庆长二年二月七日 直江山城守兼续判”。这件事情说明兼续为了庇护家臣可以置义理而不顾。不过这件事情真假不知,可能是后世的创作。

关连作品

小说

藤泽周平《密谋》新潮社1985年发行。(上)ISBN 4101247129 (下)ISBN 4101247137

南原干雄 《谋将 直江兼续》角川书店 1993年12月发行。(上)ISBN 4048727796(下)ISBN 404872780X

山田风太郎《叛旗兵》 广済堂文库1996年发行。ISBN 4331605450

童门冬二 《直江兼续—北方的王国》集英社1999年发行。ISBN 4087470873

羽生道英 《直江兼续》(幻冬舎文库)幻冬舎 2001年3月发行。ISBN 4344400879

江宫隆之 《直江兼续》(学研文库)学习研究社2004年发行。ISBN 4059011665

火坂雅志 《天地人》 日本放送出版协会 2006年发行。(上)ISBN 4140055030 (下)ISBN 4140055049

黄金寅森 《直江兼续-上杉谦信から鹰山へ时代の悬桥となった男》文芸社 2008年9月发行。(上)ISBN 4286051625 (下)ISBN 4286051633

近卫龙春 《直江兼续和阿船》(PHP文库)PHP研究所2008年发行。ISBN 4569671357

铃木由纪子 《花に背いて―直江兼续とその妻》(幻冬舎文库)幻冬舎2008年发行。ISBN 4344412303

近卫龙春《直江山城守兼续》(讲谈社文库)讲谈社 2009年3月发行。(上)ISBN 9784062762458 (下)ISBN 9784062763424

五味康祐《兵法流浪》  短编集《无刀取り》収录(河出文库)河出书房新社 

电影

《夺城》(1965年 - 滝泽修)

电视剧

《関原》(1981年 TBS -细川俊之)

《徳川家康》(1983年NHK大河剧- 睦五朗)

《真田太平记》(1985年 NHK - 下冢诚)

《利家与松~加贺百万石物语~》(2002年 NHK大河剧 - 铃木综马)

《功名十字路》(2006年 NHK大河剧 - 矢岛健一)

《天地人》(2009年 NHK大河剧 -妻夫木聪)(本剧主角)

《真田丸 (大河剧)》(2016年 NHK大河剧 - 村上新悟)

漫画

《义风堂堂 直江兼续》原作:原哲夫・堀江信彦,作画:武村勇治,2008年~连载中

《山风短》“第一幕 女忍红骑兵”原作:山田风太郎,作画:濑川雅树,2010年

《Kiss×sis 亲亲姐姐》人物设计:下谷智之. 登场人物: 桐生 夕月:特别喜爱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直江兼续

动画

《百花缭乱 Samurai Girls》

《亲亲姐姐 Kiss×sis》

《义风堂堂!!兼续和庆次》

游戏

《信长之野望系列》(光荣)

《太阁立志传系列》(光荣)

《决战III》(光荣 -石川英郎)

《战国无双系列》(光荣 -高冢正也)

《无双OROCHI系列》(光荣 - 高冢正也)

《战国BASARA》(Capcom-伊丸冈笃)

《战国兰斯》(Alicesoft)

《新枫之谷》枫叶丘陵阵营里的C中的玩家接任务用直江兼续。

模型玩具

bb战士 NO.339SD战国传 武神降临篇直江兼续顽駄无

参见

上杉谦信

上杉景胜

前田利益

日本七柱枪

樋口兼光

天地人(NHK 2009年大河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直江状
相关条目会津征伐
· 片仓景纲:与上杉氏家臣直江兼续并称“天下两大陪臣”
景纲幼年时已被人称为异才,在伊达重臣远藤基信的极力推荐下,成为当时的家督伊达辉宗的侍从。后来辉宗发现景纲的俊才及刚正不阿的性格而非常高兴;永禄十年(1567),适时辉宗刚得长子梵天丸(后来的伊达政宗),决定让他得到最好的教育及保护,天正三年(1575),辉宗把当时十九岁的景纲引为九岁的政宗的近侍,希望景纲的刚毅能感染政宗。当时政宗于幼年得重病,虽幸不至死,但却引致右眼生匏疮,眼球肿露而非常恐怖,家中所有人都不敢直视以致政宗非常内向忧郁,有见及此,景纲有一天与政宗交谈,借机引开其注意而用小刀把坏眼切除。(也有说是得到政宗的许可)自此之后,政宗再不引此为丑,更把景纲当作最好的知己,给予最大的信赖,成为日后伊达政宗的第一重臣。天正十二年(1584),鉴于伊达因争嗣面临分裂的边缘,辉宗决定让家督之位予政宗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十八岁的政宗继位后立刻展开其振兴伊达家的攻略,天正十三年(1585),由于大...
· 黔江帅氏续谱序
续谱序我们的祖先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姓氏文化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人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传承文明,“盛世续志”乃我中华民族之优良传统。历代先贤昭示后世子孙:“五世不续谱者不孝也”。所以自古明君重修史、宗族重续谱家谱是以姓氏相区别的家族档案,是一姓一家之史,记录着其发源、生息、繁衍的全部历史过程。是“纯正血统的可靠监本”,据历史考证,各朝各代都重视家谱的管理。不同时期续撰的家谱,是研究不同时期的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口学、、遗传学、民族学、经济学的珍贵资料,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家谱它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理族归宗、追念先人、激励后世、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佐证和纽带。因此,继承和弘杨家谱文化,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家族昌盛久安之计。家谱起源于周朝,战国末年时,存世最早带有...
· 枝江偏洲续修族谱序
公元2012年偏洲五修①族谱吾毛氏之族,得姓于周武王之弟叔郑所封毛国,故为姬姓之方国,其地在歧山、扶风②。世传青铜器铭文最多之毛公鼎③,即毛国遗珍也。其后有自荐之遂,传经之苌,帅师之宝④,参政之俦⑤,立党建国、再造中华之润芝⑥,於九州著姓中,独为巨族;慎终追远,渊源自深。荆州枝江毛氏,盛莫过于偏洲;而偏洲之族,乃明嘉靖间廷字辈诸公⑦自江西丰城县雷卿塘所迁。偏洲居大江之中,沃土百里,物阜民丰,荷天之眷,其子孙蕃盛,门闾光大,非他族能望项背。村必有祠,族必有谱。清康熙廿五年,丰城雷卿塘尚德公⑧,持谱行五千里至偏洲,偏洲始克有谱。爝火传薪,燔之燎原。雍正十二年,偏洲毛氏肇修首谱;后历咸丰元年、民国三年、民国三十六年,皆续修不替。尤以民国之谱,录分迁之宜都、长阳、五峰、夷陵、巴东诸支,皆汇入此谱,可谓集之大成。此后七十余年,或以时世不靖,或以灾伤频仍,谱牒失修,志者可三叹焉。值今盛世,国之史、方之...
· 江苏省-常州史秉直
史秉直(?~1846),字洵候。江苏阳湖(今常州市区)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翌年任甘肃伏羌县知县。该县秋荒严重。但按惯例,不到年终不得报灾赈济。他毅然上书要求实行平粜,灾情得以缓解。由此,史秉直清正廉明之声传遍全境。道光六年,他调署甘肃崇信县。该县地瘠民贫,某佃户因负租繁重,生活陷于绝境欲杀妻后自杀。他得知后除资助、劝慰外,为减轻农民负担,大刀阔斧削减许多捐饷。道光七年,他调任甘肃渭源县知县。该地为通往新疆交通要道。时适征讨张格尔,大军过境频繁。他以民众利益为重,决不因军需而扰民,筹饷接济,办理得井井有条。军民两方均较满意。道光九年,他调任河南西华县知县,兼摄扶沟县。两县因一界河纠纷,历史上虽遭水荒,但两者都不肯疏浚。史秉直协调双方共举其事,并亲临现场指挥浚河,竣工后约法三章,立碑示众,从此水患消除。道光十八年,他调任鹿邑县知县。境内有盗匪数股,他带衙役暗查私访,秘密缉获盗匪9...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