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3
转发:0
评论:0
人物生平出生于普鲁士公国首都哥尼斯堡,是勃兰登堡-普鲁士的一部分,哥德巴赫是牧师的儿子。他曾就读于皇家阿尔伯特大学。完成学业后,他从1710年到1724年通过欧洲长途教育航行,访问其他德国各州,英国,荷兰,意大利和法国,与许多着名的数学家会面,如莱布尼兹,莱昂哈德·欧拉和尼古拉斯一伯努利。回到哥尼斯堡,他结识了格奥尔·伯恩哈德和雅各布·赫尔曼。他于1725年继续在新开设的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担任数学教授和该学院的历史学家。1728年,彼得二世成为俄罗斯沙皇时,哥德巴赫成为他的导师。1742年,他进入俄罗斯外交部。哥德巴赫擅长多个语种-他用德语和拉丁语写日记,他的信件用德语,拉丁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写成,而官方文件则使用俄语,德语和拉丁语。他于1764年11月20日在莫斯科逝世,享年74岁。查看详细关系图哥德巴赫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sconjecture)是数论中存在最...

人物生平

出生于普鲁士公国首都哥尼斯堡,是勃兰登堡- 普鲁士的一部分,哥德巴赫是牧师的儿子。他曾就读于皇家阿尔伯特大学。完成学业后,他从1710年到1724年通过欧洲长途教育航行,访问其他德国各州,英国,荷兰,意大利和法国,与许多着名的数学家会面,如莱布尼兹,莱昂哈德·欧拉和尼古拉斯一伯努利。回到哥尼斯堡,他结识了格奥尔·伯恩哈德和雅各布·赫尔曼。

他于1725 年继续在新开设的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担任数学教授和该学院的历史学家。 1728年,彼得二世成为俄罗斯沙皇时,哥德巴赫成为他的导师。 1742年,他进入俄罗斯外交部。

 哥德巴赫擅长多个语种 - 他用德语和拉丁语写日记,他的信件用德语,拉丁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写成,而官方文件则使用俄语,德语和拉丁语。

他于1764年11月20日在莫斯科逝世,享年74岁 。

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

查看详细关系图哥德巴赫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s conjecture)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这个猜想最早出现在1742年普鲁士人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的通信中。用现代的数学语言,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陈述为:

“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这个猜想与当时欧洲数论学家讨论的整数分拆问题有一定联系。整数分拆问题是一类讨论“是否能将整数分拆为某些拥有特定性质的数的和”的问题,比如能否将所有整数都分拆为若干个完全平方数之和,或者若干个完全立方数的和等。而将一个给定的偶数分拆成两个素数之和,则被称之为此数的哥德巴赫分拆。例如,

4 = 2 + 2

6 = 3 + 3

8 = 3 + 5

10 = 3 + 7 = 5 + 5

12 = 5 + 7

14 = 3 + 11 = 7 + 7

换句话说,哥德巴赫猜想主张每个大于等于4的偶数都是哥德巴赫数——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数。哥德巴赫猜想也是二十世纪初希尔伯特第八问题中的一个子问题。

其实,也有一部分奇数可以用两个素数的和表示,大多数的奇数无法用两个素数的和表示,例如:15=2+13 ,而 23、35等数则无法用两素数的和表示。

哥德巴赫猜想在提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毫无进展,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数学家从组合数学与解析数论两方面分别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里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目前最好的结果是陈景润在1973年发表的陈氏定理(也被称为“1+2”)。

哥德巴赫猜想另一个较弱的版本(也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是声称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这个猜想可以从哥德巴赫猜想推出。1937年,苏联数学家伊万·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每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基本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参考资料

哥德巴赫简介

欧拉与哥德巴赫之间的通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是谁?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巴赫简介
哥德巴赫(GoldbachC.),出生于1690.3.18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伯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曾担任中学教师。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曾提出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ChristianGoldbach,1690年3月18日-1764年11月20日),又译歌德巴赫,普鲁士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研究以数论为主,作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者而闻名。哥德巴赫(C.Goldbach)并不是职业数学家,而是一个喜欢研究数学的富家子弟。他于1690年生于德国哥尼斯堡,受过很好的教育。哥德巴赫喜欢到处旅游,结交数学家,然后跟他们通讯。1742年6月17日,他在给好友欧拉的...
· 克里斯蒂安·科安
外部链接
· 哥德巴赫与哥德巴赫猜想
德国一俄国数学家。1690年3月兜旧生于普鲁士的柯尼斯堡;1764年11月20日卒于莫斯科。哥德巴赫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在柯尼斯堡大学学习医学和数学。1710年他周游欧洲(这是有条件的人常常采取的一种增长阅历的方式)。1725年他定居俄国,成为圣彼得堡帝国科学院的数学教授;1728年担任了早逝的彼得二世(彼得大帝的孙子)的宫廷教师。哥德巴赫之所以在数学上负有盛名,是由于他在1742年给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到所谓“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与当时的数学家常有书信往来)这个猜想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例如4=2+2;6=3+3;8=3十5;10=3+7:12=5+7;等等。数学家们已经对大到10.000甚至更大的一些偶数进行实际验证,发现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并且没有人指望发现例外。可是问题在于两个多世纪以来没有一位数学家能够证明这个猜想。这样简单的、显然正确的事实,为什么不能...
· 莱安·克里斯蒂
外部链接足球数据库:莱安·克里斯蒂的球员统计数据
· 克里斯蒂安
生平克里斯蒂安是奥尔登堡前王室首领安东-京特尔与妻子勒文施泰因-维尔泰姆-弗洛伊登贝格的阿美丽·格特鲁德·保琳妮·玛德琳·旺达·伊丽莎白的长子,生于Rastede。婚姻与子女克里斯蒂安于1987年9月22日塞格贝格与卡洛琳·祖·朗造女伯爵(CarolineGfnzuRantzau)结婚,有三子一女:长子亚历山大·保罗·汉斯-贾斯帕·安德烈阿斯·丹尼尔·卡尔·菲利普(AlexanderPaulHans-CasparAndreasDanielCarlPhilippe,1990年3月17日—),克里斯蒂安的继承人;次子菲利普·康斯坦丁·威都金德·雷蒙德·克莱门斯·汉斯-海因里希(PhilippKonstantinWittekindRaimundClemensHans-Heinrich,1991年12月28日—);三子安东·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延·文森特(AntonFriedrichLudwig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