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高宗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55
转发:0
评论:0
生平经历李治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贞观五年(631年),李治获封为“晋王”,幼时即以仁孝闻名。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被废,李泰也因罪被黜,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时年22岁。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逝世,武后令上金、素节二王,义阳、宣城二公主听赴哀。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的唐朝疆域性格与才能李治相貌剑眉朗目,隆准高鼻,口能吞日,八字须,下须浓密至胸。他生得英俊高大,很有帝王的相貌,而性情慈祥、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亦不信方士长生不死之术,不喜游猎。李治有知人之明,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德、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他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民冷落。轶事根据史书记载,高宗长...

生平

经历

李治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贞观五年(631年),李治获封为“晋王”,幼时即以仁孝闻名。 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被废,李泰也因罪被黜,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时年22岁。

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逝世,武后令上金、素节二王,义阳、宣城二公主听赴哀 。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

唐高宗

 唐高宗 总章二年(669年)的唐朝疆域

性格与才能

李治相貌剑眉朗目,隆准高鼻,口能吞日,八字须,下须浓密至胸。他生得英俊高大,很有帝王的相貌,而性情慈祥、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 ,亦不信方士长生不死之术 ,不喜游猎 。李治有知人之明,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德、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他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民冷落。

轶事

根据史书记载,高宗长期有头痛与眼睛毛病,到晚年甚至眼睛全盲,因而时常无法下判断。高宗为此曾请御医秦鸣鹤医治。秦鸣鹤主张对脑针灸,武则天坐在幕帘后面大怒,说:“此人可斩首,竟敢以针刺圣上之头!”然而高宗认为针灸对病情有益,故批准御医所请。经御医针灸百会后,高宗即谓眼睛能视物。

评价

传统中国史学家认为唐高宗生性软弱,或令太宗一朝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出现危机。但事实上,高宗亦是一有为之主,不少决策都对国家有利,唐朝在其统治下,国力不减反增。

在国内施政上,高宗致力纠正前任的苛政。例如他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 他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二年的九月,下令将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高宗在位前期,有效巩固其父盛世的成果,后世视之为贞观之治的延续,史称“永徽之治”。后世亦常质疑高宗后期,无法阻止武后专权。其实,高宗在朝廷中掌握实权,如在位最后一年仍亲自任免宰相。而武后的逐渐掌权,则或可解释为,高宗在个人健康状况以及唐朝女性地位的双重考虑下的决定,不应单纯归咎于高宗个性懦弱。

军事方面,唐高宗在位年间,不但保住太宗打下的江山,也发动多场重要的对外战争,以开疆扩土。他先后灭西(显庆二年,657年)、灭百济(显庆五年,660年)、灭高句丽(总章元年,668年),使唐朝的疆域达到最大。高宗时代也是良将辈出,除了先朝名将李勣,还有东征西讨的苏定方、声震西域的裴行俭、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老当益壮的刘仁轨,以及王方翼、程务挺、王孝杰、少数民族将领黑齿常之等等,都为高宗的对外战争贡献良多。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唐太宗的昭陵只立了14尊番臣像,而高宗的乾陵却多达61尊番臣像,这些番臣像至今仍在。任用多位边族的国王、贵族子弟、人民担任各级官职,体现了高宗时期唐的国际影响力,亦显示出边族对中国所谓“天朝”的仰慕、归服。

宰相

长孙无忌(649年知尚书及门下二省事;649年—659年以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褚遂良(649年—650年中书令;652年—653年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653年—655年尚书右仆射)

于志宁(649年—651年侍中;651年—659年尚书左仆射;659年以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张行成(649年—651年侍中;651年—653年尚书右仆射)

高季辅(649年—651年中书令;651年—653年侍中)

李勣(649年—650年尚书左仆射;650年—669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柳奭(651年—652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2年—654年中书令)

宇文节(651年—652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2年—653年侍中)

韩瑗(652年—655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5年—657年侍中)

来济(652年—655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5年—657年中书令)

崔敦礼(653年—655年侍中;655年—656年中书令;656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义府(655年—657年以中书侍郎参知政事;657年—658年中书令;659年—663年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663年右相)

许敬宗(657年—658年侍中;658年—662年中书令;662年—670年同东西台三品)

杜正伦(656年—657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7年—658年中书令)

辛茂将(658年—659年侍中)

任雅相(659年—661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卢承庆(659年以度支尚书参知政事;659年—660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许圉师(659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9年—662年侍中)

上官仪(662年—664年同东西台三品)

刘祥道(664年右相)

窦德玄(664年—666年左相)

乐彦玮(664年知军国政事,664年—665年同东西台三品)

孙处约(664年知军国政事,664年—665年同东西台三品)

姜恪(665年—668年同东西台三品;668年—671年左相;671年—672年侍中)

陆敦信(665年—666年右相)

戴至德(667年—671年同东西台三品;671年—674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74年—679年尚书右仆射)

刘仁轨(665年—666年知政事;666年—670年右相;672年—674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74年—681年年尚书左仆射;681年—683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杨武(667年—668年同东西台三品)

李安期(667年同东西台三品)

张文瓘(667年—669年参知政事;669年—671年同东西台三品;671年—674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74年—678年侍中)

赵仁本(667年—670年同东西台三品)

阎立本(668年—671年右相;671年—673年中书令)

李敬玄(669年—671年同东西台三品;671年—676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76年—680年中书令)

郝处俊(669年—671年同东西台三品;671年—674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74年—679年中书令;679年—681年侍中)

来恒(676年—678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薛元超(676年—681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81年—683年中书令)

李义琰(676年—683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高智周(676年—679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张大安(677年—680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裴炎(680年—681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81年—683年侍中)

王德真(680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崔知温(680年—681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81年—683年中书令)

郭待举(682年—683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岑长倩(682年—683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郭正一(682年—683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魏玄同(682年—683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刘齐贤(682年—683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个人生活

家庭

唐高宗—李治的祖先

后妃

皇后

妃嫔

其他

儿子

废太子李忠(母宫人刘氏)

原悼王李孝(母宫人郑氏)

泽王李上金(母宫人杨氏)

许王李素节(母萧淑妃)

孝敬皇帝(代王,后封为太子)(曾有庙号——唐义宗)李弘(武后所出)

章怀太子(潞王,后改封雍王)李贤(武后所出)

中宗李显(曾用名李哲,武后所出)

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轮,武后所出)

女儿

唐高宗共有四位女儿,《新唐书》仅记三女 :

义阳公主(母萧淑妃,下嫁权毅)

高安公主(母萧淑妃,先封为宣城公主,下嫁王勖)

安定公主(母武后,夭折)

太平公主(母武后,下嫁薛绍,又嫁武攸暨)

情妇

韩国夫人武顺,武则天的姐姐,宫中曾传言她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次子李贤的生母。

魏国夫人贺兰氏,武顺的女儿,武则天的外甥女,因武则天之故未获得妃嫔的册封。

相关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 《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二年,“六月庚寅,皇子治生。”贞观二年六月十五庚寅日,用万年历换算为公历则是628年7月21日。

^ 《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上》:初授《孝经》于著作郎萧德言,太宗问曰:“此书中何言为要?”对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太宗大悦曰:“行此,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

^ 见《通鉴》《旧唐·高宗诸子》

^ 《旧唐书·高宗本纪》:“有司奏请造排车七百乘,拟行幸载排城;上以为劳民,乃于旧顿置院墙焉。”

^ (显庆二年)王玄策之破天竺也,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以归,自言有长生之术。太宗(李世民)颇信之,深加礼敬,使合长生药。发使四方求奇药异石,又发使诣婆罗门诸国采药。其言率皆迂诞无实,苟欲以延岁月,药竟不就,乃放还。上(高宗)即位,复诣长安,又遣归。玄策时为道王友,辛亥,奏言:“此婆罗门实能合长年药,自诡必成,今遣归,可惜失之。”玄策退,上谓侍臣曰:“自古安有神仙!秦始皇、汉武帝求之,疲弊生民,卒无所成。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李(世)勣对曰:“诚如圣言。此婆罗门今兹再来,容发衰白,已改于前,何能长生!陛下遣之,内外皆喜。”娑婆寐竟死于长安。(《通鉴》)

^ 永徽二年十一月下诏:“自今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通鉴》)

^ 上苦头重不可忍,侍医秦鸣鹤曰:“刺头微出血,可愈。”天后帷中言曰:“此可斩,欲刺血于人主首耶!”上曰:“吾苦头重,出血未必不佳。”即刺百会,上曰:“吾眼明矣。”(《旧唐书.卷五》)

^ 《资治通鉴》

^《新唐书·诸帝公主列传》

参见

唐朝

中国君主列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高宗李治的死因唐高宗竟死于服食丹药?
李治是怎么死的?古代的帝王拥有着国家的一切,但是这并不代表皇帝们会无欲无求。到达他们的高度唯一迫切追求的就是长生不老,能够长久的把握住自己的尊贵。相比其它朝代的帝王,唐代皇帝对不老的追求似乎也最强烈,然而“不老”的愿望换来的却是“速死”。网络配图《武媚娘传奇》里的李治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李治是一个比较平常的皇帝,没有太多的作为,同时比较懦弱。李治在位长达34年,但他身体一直不好。《旧唐书·高宗本纪》(卷6)记载,“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显庆是李治的年号,从公元656年开始使用,据其当皇帝仅7年。也就是说,至其公元683年丹药中毒死亡,大唐朝政有27年时间是武则天把持的。所以,武则天后来权欲盛旺,篡唐易周,与这段“实际皇帝”有直接关系。为了治好自己的头晕病(风疾),增寿不老,李治笃...
· 唐高宗死后谁继位唐高宗三子唐中宗李显简介
唐高祖死后谁继位:唐高宗李治,他是中国唐朝的第三任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那么他把皇位传给了谁呢?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即位,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次年,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并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被则天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等起兵,杀死张易之、张昌宗等,拥中宗复位,废周为唐。即位后,放宫女3000余人出宫,仍旧重用武三思等人,武三思与韦后勾结,将反对武氏集团的张柬之等人排挤出朝。朝政被皇后韦氏把持。景龙元年(707)太子李重俊发兵诛武三思等人,事败被杀。中宗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
· 武则天的老公唐高宗不是“窝囊废”:唐高宗再评价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以被如此评价,只是因为后世的历史学家为了防范武则天式的改朝换代再次出现,因而不遗余力地丑化武则天,连带着也把唐高宗弱智化了。在这个丑化的过程中,以宋代史学家如司马光等人发挥的作用为大,这又与宋代曾有多位太后深入参政的政治现实相关。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
· 如何评价唐高宗?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感情经历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但是更为人所熟知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学者承认的女皇武则天的丈夫。正是因为唐高宗一步步将武则天推到皇后的地位,才使得武则天能够逐步掌权,并代唐建周。而因为武则天的存在,很多人都认为唐高宗李治是一位懦弱的皇帝。在男权社会,被女子篡权夺政,不能压制她,还让她得以称皇。说唐高宗李治没能力,是个懦弱的皇帝,似乎没错。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恐怕不是这样。李治最开始并不是唐太宗钟意的继承人,他上面两个哥哥李承乾和李泰。一个是父亲重视的继承人,一个则是宠爱的儿子。虽然李治也得父亲宠爱,但一开始并没有被父亲考虑入继承人行列。李治成为继承人,是因为李承乾和李泰兄弟相争,最终危害唐太宗性命。唐太宗为了保住李承乾和李泰,选择了看上去最仁厚的李治为太子。但是很少人知道,这太子之位一定程度上还是李治自己谋来的。其实李承乾被废之后,唐太宗原本想要立李泰为太子。但是李治...
· 唐高宗死亡之谜唐高宗李治竟死于服食丹药?
李治是怎么死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封建的鼎盛时期。相比其它朝代的帝王,唐代皇帝对不老的追求似乎也最强烈,“不老”的愿望换来的却是“速死”。李治在位长达34年,但他身体一直不好。《旧唐书·高宗本纪》(卷6)记载,“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显庆是李治的年号,从公元656年开始使用,据其当皇帝仅7年。也就是说,至其公元683年丹药中毒死亡,大唐朝政有27年时间是武则天把持的。所以,武则天后来权欲盛旺,篡唐易周,与这段“实际皇帝”有直接关系。为了治好自己的头晕病(风疾),增寿不老,李治笃信长生之术,令广征诸方道术之士,合炼黄白(丹药的别称)。孙思邈、叶法善这些当时的著名道士,都曾被李治征招入宫问药。有一次一下子就召来炼丹道士一百多人。二三年内,“化黄金冶丹”,耗资千万。《旧唐书·叶法善传》(卷191)记载,当时叶法善对李治讲,“金丹难就,徒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