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卢思道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2
转发:0
评论:0
早年卢思道出自范阳卢氏北祖大房,其父卢道亮是一位隐士。卢思道十六岁时遇见中山人刘松为别人作碑铭,拿给思道看,思道看了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于是发奋读书。向邢邵求学,常向魏收借书,才学兼成,有了一些名声,但“不持操行,好轻侮人”,北齐天宝年间,魏收的《魏书》还未流传,思道提前已经诵读这本书了,因此名声受到一些损害。入仕北齐北齐时,思道受到左仆射杨愔的推荐入仕,开始担任司空行参军,后为给事黄门侍郎,在中书省当值。文宣帝高洋崩,朝廷令在官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善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征等人被录用不过二首,思道被录用八首。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因为泄露中书省的政事,出为丞相西閤祭酒,其后又担任过太子舍人、司徒录事参军,因为擅自使用府库的钱,被罢官。居家多有感慨,做了一些五言诗,大家都称赞很工整。其后过了几年,重新担任京畿主簿,其后担任主客郎、给事黄门侍郎,最后待诏文林馆。北周生活北周时被授予仪同三司...

早年

  卢思道出自范阳卢氏北祖大房,其父卢道亮是一位隐士。卢思道十六岁时遇见中山人刘松为别人作碑铭,拿给思道看,思道看了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于是发奋读书。向邢邵求学,常向魏收借书,才学兼成,有了一些名声,但“不持操行,好轻侮人”,北齐天宝年间,魏收的《魏书》还未流传,思道提前已经诵读这本书了,因此名声受到一些损害。

入仕北齐

  北齐时,思道受到左仆射杨愔的推荐入仕,开始担任司空行参军,后为给事黄门侍郎,在中书省当值。文宣帝高洋崩,朝廷令在官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善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征等人被录用不过二首,思道被录用八首。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因为泄露中书省的政事,出为丞相西閤祭酒,其后又担任过太子舍人、司徒录事参军,因为擅自使用府库的钱,被罢官。居家多有感慨,做了一些五言诗,大家都称赞很工整。其后过了几年,重新担任京畿主簿,其后担任主客郎、给事黄门侍郎,最后待诏文林馆。

北周生活

  北周时被授予仪同三司,被召到长安,作诗“词意清切”,被庾信所称赞。不久,因为母亲生病回家,参与了同乡人伯等人的叛乱,被柱国宇文神举平定,思道本来是死刑,宇文神举听说他的名声,让他写文章,立刻就能写出来,宇文神举很欣赏并赦免了他,后来担任过掌教上士,改官武阳太守,因为并不合心意,于是写了《孤鸿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晚年入隋

  隋朝开皇初年,因为母亲年老而上表请辞,隋文帝“优诏许之”。一年多后,被征召,奉诏郊劳陈使。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去世,丁忧回家,没多久,担任散骑侍郎,上书提了一些契合时弊的建议,都被皇帝所采纳,思道在这一年于京城去世,享年五十二岁。皇帝派人前来吊唁。

文学成就

  卢思道的诗承袭齐梁的余风,郑振铎称其“情思颇为寥落”。作品辑有《卢武阳集》,其中七言诗《从军行》比较著名。其诗长于七言,善于用典,对仗工整,气势充沛,语言流畅,开初唐七言歌行先声,在北朝后期和隋初地位较高。代表作有《听鸣蝉篇》等,文以《劳生论》最有名,被誉为北朝文压卷之作。他还有《北齐兴亡论》、《北周兴亡论》等史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27首,《全隋文》存文10余篇。

家庭

 

夫人

太原王氏,出自太原王氏第二房,南钜鹿郡太守王乂之女

李昭相,出自陇西李氏姑臧房,北齐尚书考功郎李倩之第三女

长乐冯氏,北齐侍中、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昌黎郡公冯子琮之女

儿子

卢赤松,唐朝太子率更令、柱国、范阳郡开国公

通婚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卢思道是谁?卢思道为何被称为“八米卢郎”?
“朔方峰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里。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返。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旧冰归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从军行》卢思道上面这首《从军行》是隋朝的诗人卢思道的代表作。这是一首七言歌体诗作,该诗将闺中妇人的思念之情和塞外的萧瑟的杀气和出征的士兵的怀乡之情融合在了一起,对偶和谐,意境优美,是一首上等佳作。说起卢思道这个人,他的诗作之所以能做得这么好是有一段故事的。在卢思道16岁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人,叫做刘松。刘松是中山人,经常为别人镌刻碑铭,非常精于此道...
· 卢思道简介北朝隋之际诗人八米卢郎卢思道生平
卢思道(公元531年-582年)北朝隋之际诗人。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隋开皇元年卒。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卢思道(约531—582或535—586)隋代诗人。字子行。范阳(今属河北涿县)人。北齐时,为给事黄门侍郎。北周间,官至仪同三司,迁武阳太守。入隋后,官终散骑侍郎。终年52岁。其卒年一说为隋开皇六年,即公元586年。卢思道是“北朝三才”之一邢劭的学生。北齐天保年间,即以文章著名。北齐文宣帝死后,当朝文士各作挽歌10首,择善用之。魏收、祖孝徵等人不过得一二首,唯卢思道得8首,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卢思道的诗长于七言,对仗工整,善于用典,气势充沛,语言流畅,已开初唐七言歌行的先声,在北朝...
· 卢思道的生平卢思道在隋史中的文学地位
卢思道是北朝隋之际的诗人,他擅长的是古诗、乐府两大类,这两类诗的风格迥异。卢思道从小就很聪明,在他20岁的时候,北齐左仆射杨遵彦将卢思道推荐给了当时的朝廷,于是卢思道就成为了一名伴随皇帝乘马乘车的近臣。从此就开始了他的官场之路。卢思道一生经历过朝廷的更迭,做过很多官,但是却都是官职很小的官位。一开始他入司空府,行参军事,兼员外散骑侍郎到后来的丞相府西閤祭酒,因为他泄露了机密。接着他又历任太子舍人,司徒府录事参军、京畿主簿、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在公元577年的时候,那时还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执政时期,当时宇文邕灭了北齐,把卢思道留下来任职开府仪同三司。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卢思道仗着自己有才能又有权势,被其他人嫉妒污蔑,官途一直不通顺。隋文帝派他出使陈国,遇上了卢思道母亲去世,卢思道于是守孝三年。守孝期满的时候,卢思道复出任散骑侍郎,行内史侍郎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卢思道一直官途不顺呢?卢思道是...
· 卢思道的传说
卢思道,隋初范阳人,今保定市涿州人,和刘备是老乡。说起来,他恐怕是中国古代读书人中最有资格领世界吉尼斯之“做官最多奖”的了。他最早做司空行参军,长兼员外散骑侍郎,直中书省;接着担任丞相西阁祭酒,历太子舍人、司徒录事参军;数年后,复为京畿主簿,历主客郎、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卢思道馆。在周武帝平定北齐后,又授之仪同三司,后除掌教上士,再迁武阳太守;晚年卢思道辞官后又被征召,奉诏郊劳陈使;最后死在散骑侍郎,奏内史侍郎事任上。由此看来,单单凭借卢公官职之多(虽然都是小官),且调任之频繁(虽然都是平级调动)的压倒性优势,就实在是该奖得主的不二人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终生不得志,一辈子辗转流离、沉沦下僚呢?主要就是因为他性格上的偏激固执和恃才傲物。卢思道从小就聪明善辩、洒脱不羁,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却触了他平生的第一个大霉头。某一天,他在一个山涧旁遇到了中山人刘松,刘松这个人,工于镌刻碑铭,一看到...
· 卢思道劳生论
《劳生论》庄子曰:“大块劳我以生。”诚哉斯言也。余年五十,赢老云至,追惟畴昔,勤矣劂生,乃著兹论,因言时云尔。罢郡屏君,有客造余者,少选之顷,盱衡而言曰:生者,天地之大德;人者,有生之最灵,所以作配两仪,称贵群品。妍媸愚智之辩,天悬壤隔;行已立身之异,入海登山。今吾子生于右地,九叶卿族;天授俊才,万夫所仰。学综流,略孔门之游夏;辞穷丽,则拟汉日卿云。行藏有节,进退有礼;不诌不骄,无慢无怿;偃仰贵贱之间,从容语默之际,何其裕也,下走所欣羡焉。余莞尔而笑曰:未之思乎,何所言之过也。子其清耳,请为左右陈之。夫人之生也,皆未若无生,在余之生,劳亦勤止。纨绮之年,伏膺教义,规行矩步,从善而登。中冠之后,濯缨受署,缰锁仁义,笼绊朝市;失翘陆之本性,丧江湖之远情。沦此风波,溺于倒踬,忧劳总至,事非一绪。何则?地胄高华,既致嫌于管为;才识美茂,亦爱嫉于愚庸。笃学强记,聋鼓于焉侧目;清言河泻,木讷所以疾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