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轮台罪己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4
转发:0
评论:0
背景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雄才大略,建树广阔;惟到晚年,性格大变,迷信多疑。先建明堂,后垒高坛,树“太一”尊神,举办顶礼膜拜,并且靡费巨资,多次封禅出游,命令大批人民入海求助蓬莱真神。为了通神求仙,误信方士,将宫廷被服都改变怪模怪样,命人制造30丈高的仙人铜像,以搜集甘露和玉屑饮之,以为可以长生不老。并且任用江充,最终酿成巫蛊之祸,逼死太子刘据和卫皇后,受诛连者数万人。经济上,由于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和肆意挥霍,国库空虚。汉武帝以桑弘羊执掌全国财政,将盐铁实行垄断专卖,并且出卖爵位,允许以钱赎罪,使到吏治腐败。广大贫苦农民不堪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压榨,于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接连爆发起义,并且愈演愈烈。军事上,前90年,在贰师将军李广利受命出兵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讨伐匈奴的前夕,丞相刘屈牦与李广利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后刘屈牦被腰斩,李广利妻被下狱。此时李广利正在乘胜追击,听到消息恐...

背景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雄才大略,建树广阔;惟到晚年,性格大变,迷信多疑。先建明堂,后垒高坛,树“太一”尊神,举办顶礼膜拜,并且靡费巨资,多次封禅出游,命令大批人民入海求助蓬莱真神。为了通神求仙,误信方士,将宫廷被服都改变怪模怪样,命人制造30丈高的仙人铜像,以搜集甘露和玉屑饮之,以为可以长生不老。并且任用江充,最终酿成巫蛊之祸,逼死太子刘据和卫皇后,受诛连者数万人。

经济上,由于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和肆意挥霍,国库空虚。汉武帝以桑弘羊执掌全国财政,将盐铁实行垄断专卖,并且出卖爵位,允许以钱赎罪,使到吏治腐败。广大贫苦农民不堪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压榨,于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接连爆发起义,并且愈演愈烈。

军事上,前90年,在贰师将军李广利受命出兵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讨伐匈奴的前夕,丞相刘屈牦与李广利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后刘屈牦被腰斩,李广利妻被下狱。此时李广利正在乘胜追击,听到消息恐遭祸,欲再击匈奴取得胜利,以期汉武帝饶其不死。但是兵败,李广利只得投降匈奴。

以上种种打击使汉武帝心灰意冷,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前89年,桑弘羊等人上书汉武帝,建议在轮台(今新疆自治区轮台县)戍兵以备匈奴,汉武帝驳回桑等人的建议,下诏反思自己,又称“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史称“轮台罪己诏”。

内容

罪己诏翻译成现在的文字就是:

以前曾有官员奏请对百姓每一口增收赋税三十钱,以接济边疆费用,这是要迫使老弱孤独者困苦不堪。可是现在又有人要求派兵到轮台屯田。轮台在车师以西一千多里,过去开陵侯攻打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等六国的留在京城的子弟都首先回到本国,征集牲畜食物迎接汉军,又主动征发士兵,共几万人,由各国国王亲自率领,合围车师,降伏了车师国王。各国士兵因此精疲力尽,无力再到路上为汉军供应食物。汉军攻破了城邑,得到很多食物,但是,士兵们即使每人装得满满的,这些食物仍然不足以支撑汉军完成战事,强壮的军人吃尽了牲畜,体弱的军人死在路上竟达数千人。朕调用酒泉郡的驴和骆驼驮运粮食,前往玉门关外迎候军队。官兵们从张掖郡出发,路途不算很远,却还是前后人马分散,很多人因此滞留不前。   过去,朕不明智,因为军候弘曾上书说“匈奴人捆住马的前后足,放在城下,骑着快马说“秦人,我把这些马送给你们”,又因为汉朝使者在匈奴久留不回,所以就发兵,并派出贰师将军,打算借此为使者壮威。古时候,卿大夫一起谋议时,要借助于用蓍、龟占卜,不吉利便不实行。以前,朕将捆马书展示给丞相、御史、二千石级朝官、各位大夫和郎官中学问渊博的人,并拿给郡和属国的都尉成忠、赵破奴等人看,他们都认为:“敌寇自己捆住自己的马,再没有比这更为不祥的啊!”有人则认为:“匈奴人是想借此显示强大,用我们不足的东西显示他们绰绰有余。”查阅《周易》,找到《大过》卦的九五爻,从中得出推断:匈奴将要衰亡。公车召请的方士和太史观星望气,还有太卜用龟、蓍占卜,都认为很吉利,匈奴必定失败,时机不可再得。又说什么‘北伐遣将率军推进,在鬴山定能取胜。’为各将领算卦,结果是贰师将军最吉利。因此朕亲自指令贰师将军率兵下鬴山,诏令他绝不要再深入。如今,计谋、占卜和吉兆全都与事实相违背。重合侯马通俘获了敌寇的刺探情报者,他们说:“匈奴听说汉军将要到来,派巫者在汉军所经过的各条道上和水中预先埋下牛羊,用来诅咒汉军。单于向天子送马皮衣服时,往往叫巫者进行诅咒。把马捆住,是用来诅咒汉军的出兵行动。”另外,他们占卜的结论是“汉军有个将军不吉利”。匈奴经常说:“汉朝极大,但是不能忍耐饥渴,失去一只狼,便会逃散一千只羊。” 后来,贰师将军失败,士兵们或死、或被俘、或逃散,此悲此痛,时常萦绕在朕心中。现在,有人请求在遥远的轮台屯田,想要建起烽火台,这是使天下人受惊和劳累,而不是优待百姓啊。现在朕不忍心听到这种话。大鸿胪等人又商议着企图召募囚徒去陪送匈奴使者,堂堂正正地将这种人封为侯爵,作为对匈奴愤怒的回应,就连五霸也不会做这样的事。况且匈奴得到汉朝的投降者后,往往提取他们,进行搜身,盘问他们所听到的事。如今边塞涣散,有人擅自逃出塞外,竟无人禁止,堡垒的长官派士兵出去猎捕野兽,贪图皮肉之利,士兵被逼得困苦不堪,烽火陷于荒废,即使出现了以上过失,在送上来的文书中也不见反映,直到以后有投降者来,或是捕到敌俘,这才知道实情。当今正致力于禁止苛刻残暴现象,制止对百姓任意敲诈,努力发展农耕,贯彻对养马者免除赋役的法令,对军队只填补缺额,保证军备不荒废而已。望各郡和各王国二千石级官员将多献畜马的良策和补充边疆士兵缺额的建议进献出来,随同政绩报告一起,在朝廷进行对答。

参考文献

《轮台诏》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罪己诏
历代罪己诏汉朝汉文帝后元年(前163年)诏曰:“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与?……将百官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所下轮台罪己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罪己诏。汉明帝永平八年(65年)冬十月,出现日蚀。诏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唐朝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冬天,大旱,帝乃“罪己”求雨。宋朝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闰九月,有大雷。丙申,以雷发非时,下“罪己诏”。明朝建文帝于燕王兵临城下之时下罪己诏,其文不存。明成祖于新建北京紫禁城遭雷击大火后,到宗庙去修省下罪己诏。正统八年,雷震奉天殿鸱吻,英宗亦曾下罪己诏:实自祁镇不德所致,祁镇内怀祗惧,兢兢弗胜,继自今戒谨修省,不敢怠荒。景泰二年十月,代宗下罪己诏:君失其德,臣失其职。正德...
· 武帝“轮台罪已诏”
汉武帝时,由于皇帝崇尚武力,与匈奴征战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着开边战争,致使朝廷赋税不断加重。到了武帝晚年,穷极愁苦的农民为了求生存,不断举行武装起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以后,南阳,楚,齐,燕,赵之间,农民起义不时发生,朝廷镇压过后,散而复聚,不屈不挠.武帝认识到,要稳定统治,只采取镇压的手段是不行的,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他曾对群臣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至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一步者,悉罢之。”同年又下诏“陈既往之悔”。罢轮台(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之成。诏书中说:“……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汉书·西域》)武帝拒绝了桑弘羊的屯田法,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以发展生产。这些转变果然收到一定实效,社会逐步安定,封建秩序逐步恢复。
· 汉武帝为何下罪己诏?这份罪己诏有何意义?
汉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在位期间,改变汉匈格局,行推恩令逐步瓦解王国势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以看出汉武帝在汉朝历史上的地位和后世人对汉武帝的认可。说起汉武帝,大家更多的想到的是他的功绩。然而他在晚年却下了一道“罪己诏”,这是为什么呢?所谓“罪己诏”,指的是当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君王自省、检讨自己的过错,颁布天下的诏书。没有一个皇帝希望下达罪己诏,因为这份诏书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是承认自己做了错事。汉武帝下达罪己诏,当时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汉武帝晚年肆意享乐,穷兵黩武,追求仙道长生,造成巫蛊之祸。这些问题,都使得汉武帝统治出现危机。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等不世大将,改变了汉匈攻守局势。对匈作战的胜利,是汉武帝的功绩。但这份功绩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的变成了他的失误。汉武帝继位之初,因为有文景之治的关系,国库还比较充足,足以承担征战所需...
· 汉武帝晚年为政:汉武帝罪己诏反思自己罪过
后人说,西汉历史上有两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一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另一位则是西汉武帝。在历史上,我们常说西汉武帝推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那么大家知道汉武帝叫什么吗?从历史资料来看,汉武帝曾有两个名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前156年,汉武帝出生后,汉景帝起名为刘彘。彘本意为猪,从表面意思来看,刘彘的名字有些不大雅观。西汉初年时,吕后曾将汉高祖最爱的女人戚夫人变成了人彘。从中分析来看,彘也指代的是一种残酷的刑罚。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汉景帝给汉武帝起名为刘彘的原因。民间曾有一种风俗,如果想让幼年孩子无病无灾地长大,那么给他起名时,则要起大俗的名字,这样一来,孩子才会健康的成长。彘即大猪之意,它特别容易适应环境,也能快速地成长。或许,汉景帝希望刘彘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才会给他起名为刘彘。除此之外,在《汉武故事》中有说,王夫人怀孕时,汉景帝做梦梦见汉高祖对他说,如果生了儿子的话,起名为刘彘...
· 嘉庆帝是个怎样的人?嘉庆帝的《遇变罪己诏》
嘉庆帝,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的第十五个儿子,在乾隆之后继位登基,为嘉庆皇帝。嘉庆帝是个很悲催的皇帝,因为乾隆帝这个人极为懂得养生,所以身体很棒,活的也长久。虽然康熙皇帝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乾隆帝却是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若不是他主动禅位,绝对超过康熙大帝,成为清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没错,你没有看错,乾隆帝是主动禅位的。也就是说嘉庆皇帝是在乾隆皇帝,还没有驾崩之时,由于乾隆帝的主动禅位,才登基为帝的。乾隆帝虽然禅位给了嘉庆皇帝,但实际上真正的国家大权仍然掌握在乾隆皇帝的手中,朝政被其牢牢把持着。嘉庆帝甚至都没有住进正常的皇帝寝宫养心殿,因为乾隆皇帝并不想搬走,因此嘉庆帝住进了毓庆宫,赐名“继德堂”。所以小编说,嘉庆帝是个悲催的皇帝,以成年之身登基,但却没有实权,所作所为与当皇子之时,并没有差别,最多是有人称呼他为皇上、陛下。能在这么一个长寿的父亲底下耗着,还能老老实实的待到乾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