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梁清标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5
转发:0
评论:0
简介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改庶吉士。清朝顺治元年,再任庶吉士。顺治六年,担任内翰林弘文院编修。顺治九年,升内翰林国史院侍讲学士、武会试主考官。顺治十年,担任詹事府詹事兼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学士、内翰林秘书院学士,同年改礼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书院学士。顺治十一年,任吏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书院学士。次年改吏部左侍郎。顺治十三年,升任兵部尚书,钦命赈济顺天府属大兴等处。康熙五年,改任礼部尚书,并于次年担任会试正考官。康熙十年,改任刑部尚书;次年再改户部尚书。康熙二十七年,担任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工书法,精鉴赏,收藏甲于海内,有阎立本《步辇图》卷、周昉《簪花仕女图》、荆浩《匡庐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范宽《雪景寒林图》、陆机《平复帖》、赵孟頫《黄庭经》,鉴藏章有“河北棠村”、“苍岩子梁清标玉立氏印章”、“蕉林”、“观其大略”等。轶事陈寅恪于“柳如是别传”书中推论梁清标先为钱谦益等人解脱于郑...

简介

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改庶吉士 。清朝顺治元年,再任庶吉士 。顺治六年,担任内翰林弘文院编修 。顺治九年,升内翰林国史院侍讲学士 、武会试主考官 。顺治十年,担任詹事府詹事 兼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学士、内翰林秘书院学士 ,同年改礼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书院学士 。顺治十一年,任吏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书院学士 。次年改吏部左侍郎 。顺治十三年,升任兵部尚书 ,钦命赈济顺天府属大兴等处 。康熙五年,改任礼部尚书 ,并于次年担任会试正考官。康熙十年,改任刑部尚书;次年再改户部尚书 。康熙二十七年,担任保和殿大学士。

梁清标工书法,精鉴赏,收藏甲于海内,有阎立本《步辇图》卷、周昉《簪花仕女图》、荆浩《匡庐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范宽《雪景寒林图》、陆机《平复帖》、赵孟頫《黄庭经》,鉴藏章有“河北棠村”、“苍岩子梁清标玉立氏印章”、“蕉林”、“观其大略”等。

轶事

陈寅恪于“柳如是别传”书中推论梁清标先为钱谦益等人解脱于郑延平失败之后,清廷大肆搜补之时。

梁清标入贰臣传。

清初,父子相继入枢垣,权势张甚。纯庙南巡时,其子已退老,或以其不法事上闻。会梁迎驾,游大佛寺至山门前,纯庙怒指弥勒佛问曰:“佛见朕于意云何?”梁以“佛见佛,故笑”对。纯庙复反顾,问曰:“然则见汝亦笑,何欤?”梁免冠顿首:“佛笑奴才不成佛耳。”纯庙意乃解。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梁清标
梁清标(1620—1691)梁梦龙曾孙。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文学家、贰臣。字玉立,一字苍岩,号棠村,一号蕉林。直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清顺治元年补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宏文院编修、国史院侍讲学、詹事府詹事、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职。著有《蕉林诗集》、《棠村词》等。梁清标生而颖异,读书目数行俱下,搦管成文,飙发泉涌。年十四,补诸生。明崇祯十五年,领乡荐,十六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福王时,因曾降附李自成,定入「从贼」案。清顺治元年降清,补原官,寻授编修,累迁礼部侍郎。畿辅岁饥,皇上分遣重臣往赈,梁清标巡历保定所属各州县,还奏称旨,调吏部侍郎。后因母丧归。顺治十三年,补授兵部尚书。时蒙古诸部长来朝,皇上目视梁清标谓之曰:此朕新用兵部尚书也。知遇之隆如此。江南提督马逢知素来桀骜不法,皇上命其进京陛...
· 清梁同书董其昌语
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晚自署不翁.浙江钱塘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官侍讲,晚年加侍讲学士衔。天性好书。初学颜、柳、后学米芾法。与刘墉,王文治齐名。其论书曾说:“笔要软,软则遒;笔要长,长则灵,笔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又说:“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有势。”行书《董其昌语》系羊毫软笔书写,典雅洒脱,动人和谐,不激不励,颇具书卷气。”
· 清梁同书董其昌语
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晚自署不翁.浙江钱塘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官侍讲,晚年加侍讲学士衔。天性好书。初学颜、柳、后学米芾法。与刘墉,王文治齐名。其论书曾说:“笔要软,软则遒;笔要长,长则灵,笔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又说:“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有势。”行书《董其昌语》系羊毫软笔书写,典雅洒脱,动人和谐,不激不励,颇具书卷气。”
· 顾标
顾标:年里、生平不详。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丁卯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三人。考官:礼部侍郎魏扶。其人史传无名,事迹失考。
· 颜标
颜标:年里、生平俱不详。唐宣宗大中八年(854)甲戌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考官:礼部侍郎郑薰。颜标科考时,主考官误认其为颜真卿后人,当时藩镇割据,郑薰为了勉励忠烈,有意取颜标为状元,宣宗照准。至谢恩之日才知颜标出身贫寒,与鲁郡公颜真卿并无瓜葛。有人嘲讽道:"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颜标正史无传,事迹不可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