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论宗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0
转发:0
评论:0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吉藏所创。它源于古印度大乘佛教,以后秦鸠摩罗什译中观宗龙树和提婆的“三论”(《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为立宗依据而得名。又以着重阐扬“诸法性空”之理,亦称“法性宗。其初由鸠摩罗什发始,至隋时由实际创始人吉藏加以解释,注入新内容,因得以弘兴,流行南、北各地。该派主张禅、教并重,除讲“三论”外,又讲《法华》、《涅槃》;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主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以为此即中道,此即诸法实相;又宣扬诸法性空,以破一切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缘起无自性,破五阴十二处等之虚妄不实,从而彻底破除迷惑,建立起无所得之中道观,来实现寻求解脱的宗旨。其主张实际是古印度龙树、提婆大乘佛教中观学说的继承。该派在唐时就趋衰微,而高丽(今属朝鲜)入华僧人慧灌却将“三论宗”传入日本,被日本僧人奉为日本“三论宗”之祖;后来又有僧人元康在日本弘传“三论...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吉藏所创。它源于古印度大乘佛教,以后秦鸠摩罗什译中观宗龙树和提婆的“三论”(《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为立宗依据而得名。又以着重阐扬“诸法性空”之理,亦称“法性宗。

其初由鸠摩罗什发始,至隋时由实际创始人吉藏加以解释,注入新内容,因得以弘兴,流行南、北各地。该派主张禅、教并重,除讲“三论”外,又讲《法华》、《涅槃》;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主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以为此即中道,此即诸法实相;又宣扬诸法性空,以破一切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缘起无自性,破五阴十二处等之虚妄不实,从而彻底破除迷惑,建立起无所得之中道观,来实现寻求解脱的宗旨。 其主张实际是古印度龙树、提婆大乘佛教中观学说的继承。该派在唐时就趋衰微,而高丽(今属朝鲜)入华僧人慧灌却将“三论宗”传入日本,被日本僧人奉为日本“三论宗”之祖;后来又有僧人元康在日本弘传“三论宗”,使之在日本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但现已不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论宗
历史此宗始于鸠摩罗什译出龙树《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的《百论》,奠基于南北朝僧肇、辽东僧朗、兴皇法朗、茅山大明、吉藏大师。因依《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为三论宗,属大乘中观派。鸠摩罗什来到中国后,尽译三论,弟子事之者称三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道生,为尤著,并称为“关中四杰”。至什公去世,姚秦败亡,弟子四散,各自传播经典。其中被称为“解空第一”的僧肇不幸早死。向东南弘传的,如彭城的僧嵩、寿春的僧导,主要以《成实论》的宏扬为主,后世称为成实宗。至于僧叡、道生、慧观等人,则重视《法华经》与《涅槃经》的传播,至于鸠摩罗什所重视的般若中观与三论则反而被遗忘了。重新将三论研究发扬光大的,则是辽东僧朗大师及其门下。僧朗大师原居辽东,因当时辽东属于高丽,僧朗大师又被称为“高丽朗”,对华严、三论有深入研究。僧朗大师的传承不明,嘉祥吉藏说他曾在北方学到什公、僧肇门下的三论正义。南...
· 俞氏三大宗论
中国的俞氏,其实是同姓不同源,同姓不同祖,同姓不同宗。总体上分为三大宗,即南宗、北宗和蒙宗。\r\n几乎所有介绍俞氏的资料都把黄帝的御医俞跗作为俞氏的开山老祖宗。《史记》中《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黄帝时代,根据最近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距今约5000年。此后,再出现俞氏宗流介绍时,已是唐中期武候称帝的公元690年的俞文俊了。当中断史约4200年。又有谁能廓清这4200年俞跗身后的历史?\r\n因此把俞跗作为俞氏的开山老祖宗不一定是血缘关系,更多的是精神象征,是精神寄托。俞跗作为一面俞氏的旗帜,已经为世世代代的俞氏接受。还有一位俞氏老祖宗是俞柑,据《周礼疏》记载:黄帝臣有俞柑当为俞姓之始。望出河间。但俞柑的名气,远没有俞跗那么大,始终没有为广大俞氏所接受,只接受了“望出河间”的地理概念。于是“世出俞跗,望出河间”成了俞氏家谱...
· 牟宗三超越存有论驳议
内容提要以儒家天论传统建构超越存有论,是牟宗三儒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但这种理论并不符合先秦天论发展的实际情况。先秦儒家的天只是道德心性的形上源头,只能在假借的意义上创生道德心性,再由道德心性创生道德存有,其自身并没有直接创生道德存有的能力。牟宗三超越存有论在理论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困难。
· 地论宗
地论宗,亦称“地论学派”,为中国佛学流派之一。因研习和弘扬大乘有宗论籍《十地经论》(世亲著,北魏菩提流支等译于永平四年,即511年)而得名。其学者被称为“地论师”。据崔光的《十地经论序》,《十地经论》于北魏永平元年到四年(508-511)在洛阳译出,梵文诵出和辩义者为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传译者为佛陀扇多。首先倡弘此论的是侍中崔光。他作为北魏三代重臣。崇信佛法,每为沙门朝贵请讲《维摩》、《十地》二经,并为之义疏三十余卷,《地论》遂成为显学。由于译师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各有传授,在解释“阿赖耶识”及佛性上有所不同,故形成了《地论》的两大流派:地论北道派、地论南道派。其中,“四宗五宗”指南、北二道在判教上的区别。南道将《涅槃》《华严》视为同等性质,均名“真实宗”;北道则判《华严》为“法界宗”,高于《涅槃经》。“当现两说”指南北在佛性论上的差别。事实上,南北二道研习的经论都相当广泛,像北道志念兼学《...
· 地论宗
历史始于北魏菩提流支及勒那摩提译出世亲所著《十地经论》,《十地经论》为世亲对《十地经》(《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的注释,内容是解释菩萨修行的位阶。由于菩提流支与勒那摩提(Ratnamati)二人对《十地经论》的见解不一,故不久就分为二派。本于菩提流支而始于道宠的流派,称为“相州北道派”,而源自勒那摩提而始于慧光的“地论宗”则称为“相州南道派”。相州北道派和后来真谛三藏所传摄论宗的持九识说,相州南道派和后来的法相宗反对另立第九识认为只有八识。相州北道派后并入摄论宗。此后地论宗以相州南道派为主,慧光弟子法上,再传隋代慧远大师,与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合称隋代三大法师。此外更有慧顺、道慎、灵祐、慧藏、智炬等皆为地论宗大师,后并入华严宗。著作《大乘起信论》可能是地论宗论师所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