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陈自中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4
转发:0
评论:0
东晋南朝时古道有所发展东晋、南朝温州的陆路交通在两汉、东吴基础上有所发展。南朝宋元嘉五年至八年(公元428—431年),永嘉太守谢灵运开通剡县(今嵊县)至始丰(今天台)通回浦(今临海)古道。此后,从钱塘(今杭州)、山阴(今绍兴)至回浦、永嘉(今温州)可不绕道句章、鄞县。该道对浙江南北交通起了很大作用。唐代的古道以长安为中心,浙江境内有两条。一条是自杭州经越州(今绍兴)至明州(今宁波)。宋靖康(1126—1127年)时,此道经奉化、宁海、临海、黄岩、大荆、乐清至温州(南宋为瑞安府),长约750里,此为海滨古道,自唐至清均为驿道。另一条是自睦州(今建德)经兰溪、婺州(今金华)、永康、缙云、处州(今丽水)、青田至温州,长约680里,是浙江中部至南部的要道,自唐至清也是驿道。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乐清知县刘默捐俸修筑乐城通恩门至琯头塘路,长约80里。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永嘉郡守沈枢筑...

东晋南朝时古道有所发展

东晋、南朝温州的陆路交通在两汉、东吴基础上有所发展。南朝宋元嘉五年至八年(公元428—431年),永嘉太守谢灵运开通剡县(今嵊县)至始 丰(今天台)通回浦(今临海)古道。此后,从钱塘(今杭州)、山阴(今绍兴)至回浦、永嘉(今温州)可不绕道句章、鄞县。该道对浙江南北交通起了很大作用。

唐代的古道以长安为中心,浙江境内有两条。一条是自杭州经越州(今绍兴)至明州(今宁波)。宋靖康(1126—1127年)时,此道经奉化、宁 海、临海、黄岩、大荆、乐清至温州(南宋为瑞安府),长约750里,此为海滨古道,自唐至清均为驿道。另一条是自睦州(今建德)经兰溪、婺州(今金华)、 永康、缙云、处州(今丽水)、青田至温州,长约680里,是浙江中部至南部的要道,自唐至清也是驿道。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乐清知县刘默捐俸修筑乐城通恩门至琯头塘路,长约80里。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永嘉郡守沈枢筑温州至瑞安间70里塘河,“石塘百里,巨石纵横麟萃”,塘岸全用大石块构筑,成为一条平直的大道。

元代的驿道称大道,南路通浙江至福州。其中严州(今建德)至丽水走陆路,丽水至温州走水路。庆元(今宁波)、台州至乐清走陆路,乐清至温州走水 路。道路修治由地方官负责。《元典章》规定每年九月一日起平治道路,令佐贰官监督附近居民修理,十一月一日使毕,重要道路陷坏积水影响行旅,则不拘时月差 本地人修理。元代曾强令拆温瑞塘路河岸石块筑城,塘路损坏。

明、清的古驿道都以北京为中心。明嘉靖元年(1522年)曾修温瑞南塘桥梁47座。明万历间(1573—1619年),推官王允麟署乐清县掾,开新路自琯头经乌牛,越胜美尖北长界岭、罗溪抵港头,过江至府城。

清代称驿道为官马大路和官马支路。浙江境内有5条官马支路,其中从宁波至温州、从兰溪至温州均与原径相同。初时温州官路由衢州、龙游、越侵云岭 至遂昌松阳下瓯江经丽水至温州。清顺治八年(1651年)闽浙总督驻衢州,将温州官路改走遂昌,不久又改原道。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瑞安邑人洪 守一捐资并发起修筑瑞安东门至帆游堤塘40余里、桥梁50余座。

行善者纷纷在古道上建路亭

温州的古道,驿道开通后,行善事者纷纷建造路亭,瑞安寺前的下马亭、伏虎亭、浮舟亭都建于宋绍兴至咸淳年间。明、清代建亭更盛,尤以清乾隆、道 光年间为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建路亭列为民间交通设施项目,民建公助造路亭。1990年底,全市尚有路亭、路廊2000余座。

路亭、路廊大多建在山道岭背、或渡头桥边、或县乡镇界,供行人憩息。清咸丰十年(1860)在乐清清江建有清江渡头亭。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八月在瑞安飞云江渡北岸新建“待渡亭”,亭联写道:“少住为佳,看南浦飞云,西山雨卷”﹔“请君快渡,趁一帆风正,两岸潮平”。1922年 文成县南田乡华盖山和天耳山之间建有“辞岭亭”,以志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棣篡位,刘基次子刘玉被逮入京时,与家乡亲友辞别于此。1940年在瑞 安和今瓯海交界处的帆游堤塘上建有“永瑞亭”,楹联写道:“谈谈笑笑听听口音,坐坐行行歇歇脚力”。平阳与瑞安水陆交通要津的平阳宋桥乡方安桥头建有著名 的“普济亭”,日间行人避风雨,夜间供行旅投宿。1979年5月,由福鼎、泰顺、平阳三县人民政府拨款,在分水关南三岔口联建“友谊亭”,以志三县人民和睦相处。

古代路亭多为石、木结构,民国时期大多为砖木结构,新中国重建和新建的路亭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州的民间路亭造型独特,优雅别致,是独具一格的民间建筑文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陈秉中
生平景泰元年,乡试中举。天顺元年(1457年),登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参与纂修《大明一统志》。成化元年,参与修撰《英宗实录》。成化三年,升翰林院侍讲。次年改南京翰林院侍讲,署院事。后母丧归养,死于家中。著有《友桧集》。
· 陈布雷自释“布雷”
陈布雷,原名训恩,字彦及,又字曰彦,别署畏垒。浙江慈溪人,生于1890年,殁于1948年。陈氏民国初年为一报人,入国民党后即致力于党务,先后任中央党部书记长、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主任、军委会秘书厅副厅长、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有总统“文胆”之称。“布雷”乃先生在民国初主持《天铎报》的笔名,后撰文及其姓名亦用之。何以用“布雷”?陈解释有二。其一“在天铎撰文字,署名布雷,一月后渐有知者……友人常有询余命名之意义者,其实余以此二字之别署,乃在高等学堂为学生时,同学汪德光君为代拟者。盖余此时面颊圆满,同学戏以面包孩儿呼余,由面包而Bread,再由译音改为‘布雷’。汪君盖谓余好撰文字投报馆,以布鼓自拟,亦甚有趣味云尔。”其二“某次发文一篇,想来想去不知署何名字,忽想起民以食为天,面包即粮食,人生不可缺少也,于是从英文Bread一字音译为‘布雷’。布雷者不特声音相似,亦兼布鼓雷门(雷门,会稽城门也,...
· 祖德功名深似海陈家谱陈自正
基本情况--祖德功名深似海陈家谱陈自正基本信息听爷爷讲祖籍是当官的,后来犯错逃荒到此,还有一个官使的红本弄丢了。家谱序言--祖德功名深似海陈家谱陈自正家谱序言未知源流迁徙--祖德功名深似海陈家谱陈自正源流分支迁徙情况未知家谱字辈--祖德功名深似海陈家谱陈自正家谱字辈老祖宗陈自正。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陈执中
参考书目《宋史》卷二八五《江西通志》卷六十六
· 殿中侍御史自牖公传
殿中侍御史自牖公传作者:赐进士第枢密副使吴奎郑自牖公,宋殿中侍御史也。字孟纳,其先君凝道公宰歙理,民有声称。公少时,在诸子中最颖异。甫十岁,受业乡校,读汉史至汲黯传,掩卷进叹曰:“使予设身处地,亦若是也!”师大奇之,谓公父曰:“此子异日非常!”比年十八,登进士。庆历五年(注:1045年)拜殿中侍御史。时值夏竦专国,植党举世从谀,独公正色立朝,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以悦人,贵戚宦官为之敛手,虽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为郑御史。庆历间,河北逋(注:拖欠)税,上遣公往征。至境,见民遭饥荒,征敛苛急,嬴疾愁苦,身无完衣,或茹木实草根至身披锁械而负瓦揭木鬻以偿官,遂罢征。归具疏奏救荒冀,释倒悬之苦。上不听,令督征如故。公叹曰:“昔日汲黯使河北尚能矫诏发粟,吾今使河北,独不能陈一言以苏啼饥号寒之民乎!”遂不辟斧钺,复以兴亡利害之言极诤。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法大罪!”使杖之。公持议益坚,遂拘囹圄。杜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