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陈寅恪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5
转发:0
评论:0
姓名读音关于“恪”的读音,常读作“què(确)”,根据是陈寅恪先祖原居福建上杭,属客家系统,客家人读“恪”作“què(确)”。有人对此持异议。如金文明在《守护语林》中考证,

姓名读音

关于“恪”的读音,常读作“què(确)”,根据是陈寅恪先祖原居福建上杭,属客家系统,客家人读“恪”作“què(确)”。有人对此持异议。如金文明在《守护语林》中考证,认为这是以讹传讹之谬。他认为,上杭的客家话里,没有q这个声母,凡普通话q声字在客家话里多读作/ kʰ /。另1980年代初期《李氏中文字典》用“课”注“恪”的国音,而用“确”注“恪”的粤音。“确”的粤音为/ kʰɔk /,据陈寅恪助教王钟翰回忆,陈老所用的英文署名是Tschen YinKo(Ko一作Koh),因此有观点认为“恪”并不读“què”,惟其粤音注音字“确”的普通话读作“què”,而因此就给“恪”编一个新音。另据陈寅恪家乡方言怀远话(江西修水客家话,较之福建上杭客家话受赣方言影响更大),恪与确同音,“确”在怀远话中应读quò,所以也有人认为,恪实读quò。陈寅恪认为,用普通话时,“恪”当读作“kè(课)”。根据目前官方标准,“kè(课)”是“恪”字在普通话中的惟一读音。  

生平

陈寅恪

  1939年秋,陈寅恪、唐筼夫妇与三个女儿避难香港。

家世

光绪十六年(1890年)五月十七日(旧历)陈寅恪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江西省义宁州(今修水县)客家人。更早的祖先原籍是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客家人。陈寅恪是为其父陈三立继室俞明诗所生的第二子,陈氏门堂三代世家,祖父陈宝箴官拜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为诗文名家。祖母黄氏以在寅年生,取名寅恪(恪字为家族字辈),在家族中排行第六,晚辈称其六叔 。

求学

陈寅恪儿时启蒙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 。1900年(光绪26年)祖父陈宝箴去世后,陈三立举家迁居江苏金陵,在家中开办思益学堂,教授四书五经、数学、英文、体育、音乐、绘画等课程。先后延聘教师有国学大师王伯沆、柳翼谋、周大烈。陈家两代素来倡议新政,“思益学堂”领风气之先采用现代化教育,陈三立与教师相约一不打学生、二不背死书,一派新式作风,深得当时两江总督张之洞赞赏 。如此家学渊源下,陈寅恪自小除打好深厚的国学底子,眼界并扩及东西洋,留学日本前便“从学于友人留日者学日文” 。

1904年秋天,14岁的陈寅恪随长兄陈衡恪经上海吴淞码头离岸东渡日本,自费入东京弘文学院就读,父亲陈三立相送并作诗一首《十月二十七日江南派送日本留学生百二十人登海舶隆寅两儿附焉遂送至吴淞而别其时派送泰西留学生四十人亦联舟并发怅望有作》 。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作为大学预科学校的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学习。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回到中国。

1918年冬获得江西教育司官费资助,再度出国深造,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兰曼教授(Charles Rockwell Lanman)学梵文和巴利文。后因时局不稳,官费停寄,生活至为艰苦,每餐吃炒腰花(猪肾),省下的钱买书 。性情孤僻,很少社交 。

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洪堡大学,随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

 

执教清华

1925年3月再次回到中国,时吴宓主持清华国学研究院,应清华学校之聘,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国学研究院导师。

晚年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陶铸敬重陈寅恪的学识和人品,1957年亲自关心陈寅恪的眼疾。1962年,陈寅恪滑倒于浴盆内,右腿折断,陶铸派三名护士轮班照顾。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因心力衰竭且骤发肠梗阻麻痹逝世 ,陈寅恪逝世11天后,1969年10月18日,《南方日报》刊登了一条一百多字的消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山大学教授陈寅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本月七日在广州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卷下,“己酉年 一九六九 先生八十岁”条目载:“……旧历五月十七日,先生八十诞辰……阳历十月七日(依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推算,为旧历己酉年八月二十六日乙卯)晨五时半,先生逝世……”次月21日,唐筼亦逝 。

后事

陈寅恪与唐筼相继逝世后,二人的骨灰先是寄存火葬场,后改存银河公墓,直到2003年才安葬于江西庐山植物园,是为陈寅恪墓。

学说

陈寅恪开创以诗证史、以史解诗的学术方法 ,很明显是继承了钱谦益“以诗证史”的方法,陈寅恪曾言:“对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例如在《元白诗笺证稿》一书中提出白居易以“七月七日长生殿”为寝殿之误 ,“长生殿”前身是祀神之“集灵殿”,“唐代宫中长生殿虽为寝殿,独华清宫之长生殿为祀神之斋宫” 。

游牧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周期性激活机制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中国三千年来中原农业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了极为精辟和创见性的概括;并可延伸到后来《河殇》中认为的黄土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的关系。

不古不今之学

陈寅恪曾自言:“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对于“不古不今”之义,历史学家有不同的说法,在中国有罗志田、桑兵;在台湾,除了汪荣祖著有《史家陈寅恪》专书以外黄清连、王震邦及逯耀东等亦有专文对此进行探究。而“不古不今”含义至今仍尚有分歧,兹举数家之言如下:

依汪荣祖的说法“不古不今”为中古史,因陈寅恪本身也是以中古史见长,亦曾言:“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因此,此说得到多数认同。逯耀东则进一步认为“不古不今”系指经学而言,即超越今古文经学,专治乙部之学(按:乙部为古代图书分类之史书),故可作两方面探讨,初为乙部之书,进为专指魏晋隋唐之史。而桑兵认为“不古不今”并非由字面上来解释,应从其时代背景做观察,“不古不今”为“不新不旧”之意,引申为治史不拘泥于古亦不疑古。但是根据钱宾四教授的想法,首开今古之争的两汉经学,就不存在实质的今古差异,仅是虚拟的差异。

陈先生身为一文史名家,不仅在治史上有卓越贡献,在相当早的时候就提出与乾嘉学派治学风气不同意见,他认为若是要了解诗词典故的深意,除找出古典(第一出处)之外,还要找出作者当时的今事,这样才能古今融为一体,这种古典今典共鸣的新传记批评,实际上已经超越中国历来诗词评论的窠臼,乃陈先生晚年著作与早期著作的会通处,也就是陈先生的心史所在。

关陇集团

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提出“关陇集团”的说法。从北周、隋至武则天政权,皆与关陇集团息息相关。

关中本位政策

宇文泰建立关中本位政策,并且融合鲜卑及汉文化以消除胡汉隔阂。最后北周形成较团结的关陇胡汉集团,汉族也成为军队主力之一,得以攻灭因政治混乱而衰退的北齐。陈寅恪指出:“李唐承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重心在西北一隅。”

治学理念

陈寅恪一生治学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评价

正面评价

《吴宓文集》说:“宓于民国八年(191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今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之同于吾言。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傅斯年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高阳在《锦瑟详解》一文中言:“我作考证,师法陈寅恪先生,以穷极源流为尚。”

许冠三认为其对新史学之贡献“首推史料扩充”,为学尚“喜聚异同宁繁毋简”。

余英时:“又谱玄恭万古愁,隔帘寒柳障重秋。哀时早感浮江木,失计终迷泛海舟。岭外新篇花满纸,江东旧义雪盈头。谁教更历红羊劫,绝命犹闻叹死囚。”“看尽兴亡目失明,残诗和泪写孤贞。才兼文史名难隐,智澈人间劫早成。吃菜事魔伤后死,食毛践土记前生。逄蒙射羿何须怨,祸事从来是党争。”

负面评价

钱钟书则认为诗史说是一个偏见,屡作讥评。在《管锥编》第1227页、《宋诗选注·序》都直接或间接做了批评。钱先生的批评,实有其根据。陈先生在古典文学批评上偏向于写实主义,对于抒情或不是为写实目的的作品,诗史说就不能自圆其说。这种观点证诸于西洋文学史,乃是有真凭实据的。反观中国古典文学并不能一概皆视之为写实主义,这是正确的。我们只能说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有泰半以上是写实主义,其他是抒情或不是写实目的的作品。所以诗史说值得商榷。但是陈先生的诗史说的新意在于以史证诗,以诗证史,在理论上确有一新耳目处,不但在理论的陈述上,以及实际批评贡献,造成空前绝后的成就。

余英时《我所认识的钱锺书先生》叙述,在韩愈是否“服硫磺”的问题上,钱锺书不取陈寅恪的考证;后来他(钱锺书)又批评陈寅恪考证杨贵妃是否以处子入宫太“Trivial”(琐屑)。余英时感慨地说:“我才恍然他对陈寅恪的学问是有保留的。” 。

钱穆1960年5月21日致余英时的信中对陈寅恪的文章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冗遝而多枝节”且不“可诵”;二是“临深为高,故作摇曳”,认为为文不可学他 。

严耕望云:“(陈)治学长处在于提出一个深具启发性的见解,但往往过分强调这个见解,有时为了强调新见解而走偏锋,自是他的短处。”

许冠三论陈寅恪:近人论述寅恪史学颇多误解,最无稽的莫若说他“一贯承袭乾嘉朴学的家法,”以及志在效司马氏“通古今之变。”,殊不知他衷心仰慕的,乃是宋人论史见解和司马君实所型定的长编考异之法,先考并世材料之异,复合古今情意之同。……概括来说,寅恪治史自有其不容忽视的特色,亦自有其不容低估的业绩,但无论如何说不上“伟大”。

家庭

祖父:陈宝箴

著作

《陈寅恪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收著作十三种。

《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收文五十二篇。

《陈寅恪先生全集》,里仁书局1979年,收文九十四篇。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7年版。

延伸阅读

陈小从. 图说义宁陈氏.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ISBN 9787806037942.

王震邦. 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 联经出版. 2011. ISBN 9789570838343.

张求会. 陈寅恪的家族史.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40643768.

汪荣祖. 史家陈寅恪传.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ISBN 9787301077566.

蒋天枢.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ISBN 9787532521890.

张杰, 杨燕丽. 追忆陈寅恪.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ISBN 9787801491589.

张杰, 杨燕丽. 解析陈寅恪.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ISBN 9787801491596.

刘克敌. 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 时英出版社. 2007. ISBN 9789867762832.

岳南. 陈寅恪与傅斯年.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61343326.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ISBN 9787302009740.

余英时.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二版). 东大图书公司. 2011. ISBN 9789571930213.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ISBN 9787301008416.

罗志田. 陈寅恪的“不古不今之学”. 近代史研究. 2008, (6).

项念东.钱穆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 博览群书. 2008, (3).

俞大维等. 谈陈寅恪. 传记文学.

李敖,《谁要来台湾?》,收在《笑傲五十年》

罗香林,《回忆陈寅恪师》

陈哲三:《陈寅恪轶事》

参考资料与注释

^钱锺书1978年出席在意大利召开的欧洲汉学会上做的题为《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的报告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譬如解放前有位大学者在讨论白居易《长恨歌》时,花费博学和细心来解答‘杨贵妃入宫时是否处女?’的问题——一个比‘济慈喝什么稀饭?’‘普希金抽不抽烟?’等西方研究的话柄更无谓的问题。今天很难设想这一类问题的解答再会被认为是严肃的文学研究。现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里的考据并不减退严谨性,只是增添了思想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如何评价陈寅恪?陈寅恪的故事
陈寅恪,字鹤寿,生于公鸭云1890年,去世于公元1969年,世代书香世家出身。陈寅恪的祖父为陈宝箴,晚清维新派政治家,官至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著名的诗人,清末进士,曾任职吏部主事,有“清末四公子”之称。母亲俞明诗是山阴俞明震的妹妹,也是著名的才女,能诗而擅鼓琴,有《神雪馆诗集》。其妻唐筼,为台湾巡抚唐景崧之女。陈寅恪自幼在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等知识,后来随父亲依据金陵,又因为其父开办思益学堂,聘请国学大师教授学生的关系,陈寅恪自幼时起就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年长之后,又曾经游历各国,在各国诸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柏林大学等学习,所以眼界开阔,对西方知识也有着很深的认识。因为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远比他人更深,且往往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被国内外学者所推崇。陈寅恪文学素养很高,是历史上很牛气的人物,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经评价他:“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清华大学改制之后,陈寅恪被聘...
· 陈寅恪的婚姻
1926年,35岁的陈寅恪结束了国外求学生涯,回国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因无家室,便住到了同事赵元任的家中,吃饭也在赵家搭伙,日常一些生活琐事也都由赵元任夫妇代管。陈寅恪对此显然很满意,他说:“我愿意有个家,但不愿意成家。”这样的状况维持了好长一段时间。陈寅恪习以为常、安之若素,赵元任夫妇也毫无怨言。但是,这样总归不是个办法。赵元任的妻子杨步伟是个有名的热心人,菩萨心肠,快人快语。她眼见陈寅恪快四十岁了还单身,实在忍不住便对他说:“寅恪,这样下去总不是事。”陈寅恪回答:“虽然不是永久计,现在也很快活嘛。有家就多出一大堆麻烦事了。”听到这,赵元任开玩笑说:“不能让我太太老管两个家啊!”这时陈寅恪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他终于同意可以考虑成家,于是赵元任夫妇就与清华学校的体育教师郝更生联合做媒,将郝更生的女友高仰乔的义姐唐介绍给了陈寅恪。1928年,陈寅恪与唐在上海结婚。这一年陈寅恪37岁,唐3...
· 劝君莫谈陈寅恪:陈寅恪学术造诣为达到一定高度
陈寅恪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富盛名的学者之一,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等多个文学身份于一身,更有知名学者赞誉其学问,近三百年来仅其一人,可见才学博古通今,实为集大成者。图片来源于网络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成立创造了近现代中国学术研究之路上里程碑似的影响,研究院秉持着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国学人才为宗旨,大胆引用西学来建设中国的文化。国学研究院成立之初,聘请了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在研究殷商史上著有成效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毕业远渡重洋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而这最晚到任的第四位导师就是陈寅恪。虽然当时陈寅恪先生的学术名声并不及前三位导师的名满天下,但他的才学很快令其在清华园里名声大噪。一位兼顾幽默与博学的老师必定深受学生的喜爱,陈寅恪便将如此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清华园的讲堂上,陈寅恪如此称呼他的学生,“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
· 陈寅恪家族:追寻百年的独立与自由
1896年陈氏兄妹合影于长沙巡抚署后花园“又一村”。左起陈康晦、陈隆恪、陈新午、陈方恪、陈寅恪1904年日本留Wr的三兄弟,右衡恪、中寅恪、左隆恪1934年初春,在北平中山公园,左起朱益藩、陈宝琛、陈三立16年前,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一经出版即在知识界、文化界激起强烈反响。尘封多年的陈寅恪一时成为焦点人物,并开始由学界走向普通公众。10年前,《陈寅恪集》终于由三联书店推出。首先与读者见面的是《柳如是别传》,首印1万册,短短数月间销售一空,不得不加印――“陈寅恪热”丝毫未见消退。1年前,陈寅恪3个已是耄耋之年的女儿,出版了回忆双亲的《也同欢乐也同愁》,留下了一份她们亲历的珍贵记录。一个枯坐书斋的冷静学者,何以热而不衰,甚至成为某种文化符号?学问以外,恐怕与他赞誉王国维、自己也力持不失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无关系。曾经失落或即将失落独立与自由的人们需要借他招魂。实际上在众多回...
· 仰望大师――《陈寅恪家世》创作随想
翻开《辞海》,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4人分立条目,一家三代祖孙4人享有如此殊荣者,翻遍《辞海》,仅此一家!人们在惊叹钦羡之余,不禁连连叩问:芸芸众生,为何陈氏家族英才辈出,贤杰满门?凝聚叶绍荣数年心血的《陈寅恪家世》,真实、立体、全面、生动、充满思辨地描绘了“义宁陈氏”诸多先贤的人生传奇……江西省修水县是文史大师陈寅恪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出于对同乡先贤的仰慕,我曾多次探访拜谒过陈寅恪故居―――竹浅录掖笪荨每次探访拜谒,我都莫名地激动着,我一次次惊诧于蜷缩在赣北幕阜山深处这偏僻小山村的普通民居里,竟孕育了一个名倾天下的文化大家族―――“义宁陈氏”。“义宁陈氏”的辉煌,让人叹为观止。从这个大家族里,先后走出了清末维新派著名人物、湖南巡抚陈宝箴,走出了清末“维新四公子”之一、“同光体”诗派领袖陈三立,走出了近代画坛巨擘陈衡恪,走出了学贯中西、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陈寅恪……翻开中国权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