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相声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0
转发:0
评论:0
相声是中国北方的曲种,是一种源于民间的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剧性曲艺艺术。含有相声艺术因素的文学形式,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俳优,后来经过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吸收了其他表演艺术的积极因素,如魏晋时的笑语、唐代参军戏以及宋金杂剧里滑稽含讽的表演等。到了明代,隔壁戏与笑话艺术统称为“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普及与发展,为相声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兼备说、学、逗、唱艺术形式的相声形成于18世纪中叶(清乾隆时期)之前。咸丰年间,北京有一位朱绍文先生(别号“穷不怕”)是最早说相声的人。相声,最初就是模仿各种声音,如模仿人声、鸟声、兽声、风声、水声及宇宙间其他各种声音。早年间的相声,多为一个人表演的单口,后来发展为两个人说的对口相声。后者较易,前者较难。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分为北派与南派。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

相声是中国北方的曲种,是一种源于民间的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剧性曲艺艺术。含有相声艺术因素的文学形式,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俳优,后来经过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吸收了其他表演艺术的积极因素,如魏晋时的笑语、唐代参军戏以及宋金杂剧里滑稽含讽的表演等。到了明代,隔壁戏与笑话艺术统称为“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普及与发展,为相声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兼备说、学、逗、唱艺术形式的相声形成于18世纪中叶(清乾隆时期)之前。咸丰年间,北京有一位朱绍文先生(别号“穷不怕”)是最早说相声的人。

相声,最初就是模仿各种声音,如模仿人声、鸟声、兽声、风声、水声及宇宙间其他各种声音。早年间的相声,多为一个人表演的单口,后来发展为两个人说的对口相声。后者较易,前者较难。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分为北派与南派。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中的“情节”是若断若续、若有若无的。因此,相声的内容使人感到是不确定的。相声的包袱常常给观众提供假象,而将真相隐藏起来。这样一来,就促使观众主动进行思考,因而加强了双方之间的思想交流。相比之下,评书(及其它一些曲艺)演员不仅将事情的因果关系解释得清清楚楚,而且还通过得胜头回预先明确故事的主题和结局,听众只需被动接受。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不再享有评书演员那种“说书先生”的地位,演员与演员、演员与观众都是以一种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可以对事物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这种来自多方面的不同意见,既构成了相声形式上的特点,又是相声中喜剧性矛盾的来源。在这里,演员的一切言谈话语都要接受另一个演员和广大观众的严格检验,他的种种故弄玄虚、自相矛盾、荒诞夸张、逻辑混乱的话语都逃不过观众的耳朵,他往往因“出乖露丑”受到哄堂大笑,处于“下不来台”的“尴尬”境地。观众则通过笑声感觉到自己在心理上的优势,并在笑声中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相声的欣赏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而相声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相声起源于何时
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相声无疑是一种语言艺术。相声给人带来的欢乐,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无可比拟的。在我们身边,几乎没有谁不喜爱这门艺术。当我们被相声的逗趣而捧腹大笑,为相声的诙谐而忍俊不禁时,是否想到,这门“笑”的艺术是怎样产生的吗?相声艺术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但它有据可查的资料实在廖廖无几。然而,苦心钻研的学者们,在对相声追根溯源中,开始对相声的形成逐步加深了认识。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的相声是由唐代的“参军戏”演变而来。“参军戏”由两个人来表演,一名叫“参军”性格痴愚;一名叫“苍鹘”反应机敏。两人表演起来一捧一逗,一庄一谐很有些乐趣。有人说,康熙年间的“象声”即是现在相声的雏形。那时的“象声”,其实就是“口技”。表演时一个人或几个人,用口摹仿动物鸣叫或世间百态,用其逼真、夸张的声音逗人取乐。也有人说,早期相声其实是指相貌之“相”,声音之“声”。顾名思义,是相貌与声音结合为一体,以...
· 相声演员栾云平
简要介绍:栾云平,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幼酷爱相声,师承郭德纲。捧逗兼擅,尤擅演出《反八扇》之类的节目,已经参加过多场演出。现在德云社为高峰捧哏,并任德云演出一队队长。中文名栾云平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84年3月20日职业相声演员毕业院校清华大学性别男星座双鱼座生肖鼠婚姻状况已婚(有一女)个人经历拜师郭德纲2006年德云社成立十周年庆典前夕,同何云伟、曹云金、孔云龙、于云霆一同行了拜师大礼,成为了郭德纲的正式入门弟子。为小师叔高峰捧哏二人合作过的相声有报菜名、夸住宅、白事会、十八愁绕口令、三节会、卖五器、洋药方、绕口令、树没叶、怯拉车、赌论、找堂会、反七口、口吐莲花、点头数来宝、数来宝(棺材铺)、五行诗、八大吉祥、阴阳五行、老老年、写对联、托妻献子、歪唱太平歌词、大保镖、同仁堂、大相面、买卖论、学四相、对春联、怯算卦、金龟铁甲、拴娃娃、五兴楼、下象棋、万人迷、大上寿、吃元宵、弦子...
· 相声大师尹寿山之子著名相声演员尹笑声简介
尹笑声(1938年-2018年12月8日),天津人,著名相声演员。相声大师尹寿山之子,马三立的徒弟。经常演出的相声段子有《拴娃娃》、《武坠子》、《卖挂票》等。2018年12月8日凌晨4点半,尹笑声在天津去世。人物生平他出身相声世家,父亲尹寿山(艺名“尹傻子”、原名尹福增)是他的启蒙老师。6岁随父尹寿山学习相声,7岁开始演出,受到了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钟爱,并收他为弟子。曾随父去南京国际戏院与名家白云鹏、谢芮芝、马三立、郭荣启、马四立及阎笑儒、高笑临、赵佩茹、孙少林、耿宝林、史文翰、连笑昆等同台。同年,拜马三立为师。8岁即在南市连兴茶社走红,艺名“小傻子”。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慰问团,与冯宝华合作,到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回国后,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相声队。1956年参军。60年代曾到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演出。1962年到大连曲艺团工作。文革后长期脱离舞台。90年代末,在相声演出市场最低谷的时候...
· 常氏家族相声代世
常氏一代常连安,常连安最早是学京剧的,入富连成科班,跟马连良等都是同学,后来嗓子坏了,就开始变戏法,经常带着长子常宝以谡偶铱谝淮献艺,常宝页擅后,曾给儿子捧哏,常连安最大的功绩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北京西单创立了启明茶社。这个茶社汇集了当年最优秀的一批相声演员,常家不算,还有“白罗郭”,就是白全福、罗荣寿,郭全宝等。常连安的单口相声是比较优秀的。常氏二代常宝遥大哥,艺名小蘑菇。师从张寿臣。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红遍张家口,据常宝华讲,常宝夷鞘焙蛟诒硌萁崾要钱时,特别会逗人喜欢,张家口人常说:“这孩子真蘑菇啊~”,张家口又盛产蘑菇,因此得了这个艺名。常宝液罄从胝耘迦绱畹担更是如鱼得水,如日中天。赵佩如原是逗哏演员,被常连安相中,为长子捧哏。过去捧逗之间的演出费是不平分的,逗哏的拿的多。但常宝液驼耘迦缡堑肚姓剩也就是演出费平分。可以赵佩如对于常宝业闹匾性。常宝以50年的时候去朝鲜战场慰问,不幸牺牲在那里...
· 相声名家常宝霆
常宝霆,天津市人。相声名家,艺名三蘑菇。中国近、现代相声界“常氏相声”的嫡系传人。他的父亲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连安,兄长则是素有“小蘑菇”之称的现代相声大师常宝摇W杂姿娓赋A安学艺,9岁登台,11岁便在启明茶社“相声大会”演出。12岁拜郭荣启(郭荣起)为师。建国初期,参加天津市曲艺工作团。现为天津市曲艺团演员。常宝霆14岁正式与白全福结为搭档,两人共同合作40余年。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了严谨、机趣、炽热、绘声绘形的艺术风格。创作和表演的主要节目有:《不同风格》、《听广播》、《养猪迷》、《向他学习》、《水车问题》、《挖宝》、《一枝新花》、《笑灾乐祸》、《诸葛亮遇险》、爱什么》、《身后大事》、《道德法庭》等。2015年1月4日20:10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5岁。人物生平常宝霆是中国近、现代相声界“常氏相声”的嫡系传人。其父常连安是上世纪30年代相声大家,其兄常宝沂且淮相声大师。常宝霆自幼随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