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关陇集团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55
转发:0
评论:0
北魏、北周时期:兴起和发展武川镇本是北魏前期出于兵户制度建设目的在首都平城以北设置,用以防备柔然入侵的六镇之一。北魏政权将国境各地的匈奴、鲜卑望族迁到六镇,使他们为镇民,再于镇民上设置镇将,由镇将总揽当地军政以守卫国境。随着北魏政权实行中央集权,各处的兵镇都废置,只有六镇保留,而当地镇民享有特别崇高的地位。可是北魏推行汉化政策以后,六镇地位渐渐下降,镇民沦为世代戍边的“府户”“兵户”。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六镇更是形同流配地,使当地人深感不满,招致六镇兵变,北魏全国陷入严重动荡。虽然动乱由尔朱荣平息,却造成军阀割据,政局依旧昏乱。而从此次兵变获利的有怀朔镇出身的高欢和武川镇出身的宇文泰,两人各自拥立皇帝,使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宇文泰将武川人编成一军,复以武川人统领此军,使西魏政权牢牢握在武川人手中。而由于西魏统辖关中(今陕西省)、陇西(今甘肃省东南)地区,所以又名关陇集团。宇文泰为了对抗

北魏、北周时期:兴起和发展

武川镇本是北魏前期出于兵户制度建设目的在首都平城以北设置,用以防备柔然入侵的六镇之一。北魏政权将国境各地的匈奴、鲜卑望族迁到六镇,使他们为镇民,再于镇民上设置镇将,由镇将总揽当地军政以守卫国境。随着北魏政权实行中央集权,各处的兵镇都废置,只有六镇保留,而当地镇民享有特别崇高的地位。

可是北魏推行汉化政策以后,六镇地位渐渐下降,镇民沦为世代戍边的“府户”“兵户”。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六镇更是形同流配地,使当地人深感不满,招致六镇兵变,北魏全国陷入严重动荡。虽然由尔朱荣平息,却造成军阀割据,政局依旧昏乱。

而从此次兵变获利的有怀朔镇出身的高欢和武川镇出身的宇文泰,两人各自拥立皇帝,使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宇文泰将武川人编成一军,复以武川人统领此军,使西魏政权牢牢握在武川人手中。而由于西魏统辖关中(今陕西省)、陇西(今甘肃省东南)地区,所以又名关陇集团。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创设了府兵制,以十二大将军、八柱国为其将领,这些人都是武川出身,成为西魏以及后来北周的统治层,也是关陇集团的前身和肇始。

隋及唐前期:顶峰和衰落

北周武帝攻灭北齐,统一了华北,却在统一全国前病逝。其子北周宣帝行事奇异,继位后不久即禅让予幼子北周静帝,自诩为太上皇而耽于游乐,政事全交给天元皇后杨丽华的父亲,外戚杨坚(即之后的隋文帝)。

杨坚虽说受禅于静帝建立了新的朝代,其统治集团依然是关陇集团的家族。关陇集团的家族之间通过通婚加强了政治联系(例如杨坚的妻子独孤皇后便是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七女),关陇集团的统治力更形提高。

隋朝后期兵乱四起。当中有两位八柱国的后裔(李弼的曾孙李密及李虎之孙李渊)也拥兵起义,而李渊之母是独孤信的四女,李渊同时也是隋文帝杨坚的妻甥,隋炀帝杨广的姨表兄弟,与关陇集团存在相当密切的血缘关系。李渊之所以能轻易攻陷大兴城(长安城),最终讨平诸侯,,就是因为得到关陇集团支持。唐灭隋后,唐政府的统治集团依旧是关陇集团的成员。陈寅恪曾评价说“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作为政府核心力量的关陇集团基本上是主导隋以及唐初期的政治格局以及走向。虽此时已经开始推行科举制度,寒门及庶族士人逐渐参与政治,但是多不为显位,难有大的作为。唐朝早期士族政治特征十分明显。

当时自南北朝以来,社会流行以门阀确定某人的地位高低。唐初士族主要有四个集团而且各有所尚:山东士族尚婚姻;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众多集团以及家族当中,以山东四姓(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最为显贵。这些士族虽在战乱中遭受了打击,但是根深蒂固,仍旧保持了相当的影响力。就连唐初著名大臣房玄龄,魏徵,李昉等人均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以李唐皇室为代表的关陇集团的贵族为了巩固地位,着意改组世家大族排名。唐太宗继位后在观阅编成的《氏族志》时不满道:“我于崔、卢、李、郑无嫌,顾其世衰,不复冠冕,犹恃旧地以取赀,不肖子偃然自高,贩鬻松槚,不解人间何为贵之?”于是命高士廉编着《氏族志》,将天下氏族分为九等,第一等为李唐皇族,第二等是外戚,用以公布关陇系统的家族才是最高等,以贬斥江东士族,压抑原有的门阀士族势力。

武周及唐中后期:终结

唐太宗死后,关陇集团的首领长孙无忌依仗自己拥立唐高宗之功,专横排斥。而武则天则以自身的美色讨好高宗,高宗也出于自身加强皇权的需要,利用“废王立武”等连续事件使长孙无忌倒台,离开政权核心。尽管武则天也属关陇集团出身,却是疏远的派系(其母杨氏出身于隋朝宗室;但她的父亲武士彟原是商人,后追随李渊建唐有功受封,并不属于关陇集团势力圈;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也并非关陇集团所属地理范围),所以在武则天掌权以后,为了巩固自身权力,开始瓦解原李唐皇室的核心力量即关陇集团,利用酷吏,崇尚进士文词之科,延揽同样不满大权握在关陇集团之手的士人,使文武分家。这些科举出身的考生当中,虽然也有行止不检的人,却也有许多有才华的人。科举制虽然在隋代已经采用,可是中举的考生很少能登高位,核心权力还是为关陇集团所掌控。直到武则天积极任用举人,才逐渐打破关陇集团掌权的局面,以此巩固武周政权。同时府兵制逐渐废弃,募兵制取而代之,这直接削弱了关陇集团的军事基础:建立在地方的兵民合一的军事力量。到武则天病重,张柬之等人借机发动神龙革命,推翻武周政权,李唐皇室。尽管唐玄宗即位初期的治世也多有任用武周朝晋升的举人,到了在位中期便渐渐任用李林甫等世族成员,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关陇集团的统治。直到安史之乱、牛李党争之后,关陇集团的优越地位渐渐消失,科举出身的人位居政府要职的情况愈来愈普遍,加上唐朝后期宦官干预政事甚至掌握兵权,杀废皇帝;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关陇集团的政治影响力。到了黄巢之乱以后,唐帝国的国力被消耗殆尽,连带关中本位政策也遭到破坏已尽,地方势力兴起,藩镇割据越发兴盛,唐室也从此衰落,走向灭亡。

关陇集团和胡化

关陇集团的兴起和宇文泰率领西迁胡人和胡化汉族割据关陇一隅之地有关。为了在关陇培植支持自己的势力,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他推行关中本位政策,“不复以山东江左为汉化之中心也”,排斥传统的山东士族势力。关陇集团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胡化的汉人。当时胡汉的划分并非以血缘为界限,而是以文化特征为标志。少数民族剽悍尚武的作风逐渐改造了西迁至关陇的汉族士族,同时文武不分途,“武人政治”的特色十分显著,和后来的宋朝的“文人政治”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使得关陇集团在当时的世家大族集团中军事政治力量迅速崛起,成为北周隋唐主要政治力量。

反对关陇集团的说法

岑仲勉反对说:“况随宇文泰入关之北族,虽暂改河南郡望为京兆,但至唐时已大都恢复其河南郡望,唐室如真出自赵郡,又何爱于陇西而坚持不改?陈氏之说,殊未可信。”“陈氏必要把僧孺、令狐楚排出于西魏以来关陇集团之外,无非歪曲史实以迁就其臆见。”

汪荣祖《陈寅恪评传》则认为岑氏对于陈说赵州昭庆二陵及《光业寺碑》未能提出反证,无法动摇陈说。

参见

关中本位政策

参考

^黄永年:《关陇集团到唐初是否继续存在》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论述稿》

^[唐]柳芳:《姓系论》: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其信可与也;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其智可与也;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其达可与也;代北之人武,故尚贵戚,其泰可与也。

^《旧唐书·卷六十五·列传第十五》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论述稿》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岑仲勉:《隋唐史》

黄永年:《关陇集团到唐初是否继续存在》,载《文史探微》,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9-182页。

毛汉光:〈中古核心区与核心集团之转移〉一文, 收入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联经出版社)一书。

雷艳红:《陈寅恪“关陇集团”说评析》,《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1):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魏时期门阀军事集团的总称:关陇集团的简介
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集团的总称,当时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这批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人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史学界对它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叫做"关陇贵族集团"。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是柱国,而隋朝的始祖是大将军。虽然历史上称呼宇文泰和高欢建立的两个魏国叫做西东魏国,但两边其实都是盗版的北魏,都是傀儡政权。原来的北魏的皇室现在只不过是个受人摆布的幌子。幌子的背后是一个大的集团,这个集团叫做关陇集团,全称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背景《后汉书·公孙述传》:“令汉帝释关陇之忧,专精东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是光武帝解除了对函谷关以西和陇地的忧虑,专心...
· 李渊的“关陇集团”是在哪个地区?
唐高祖李渊取代隋朝建立唐朝,虽然是改朝换代了,实际上也只是关陇集团内部的转移而已,即国家的政权由隋朝的杨氏家族所控制而改由唐朝的李氏家族来统治。因为这两个家族都属于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是就地域而言的,并非是严格的派系。所谓“关”指的就是关中,“陇”,通常指的是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地区。关陇集团的成员,大多是居住在这一带,或是出生于这一地域。关陇集团最初来源于宇文泰所纠合的势力。宇文泰是鲜卑族人,一般把他作为北周的创始人。宇文泰当初割据关中时,为了解决关陇之间胡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而把西迁的汉族人的籍贯都改为关陇,以消去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政治鸿沟。李渊的祖先本来是赵郡人(今河北赵县),结果在这次更改的过程中,变成了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西北)人。李渊的祖上为了在成纪取得身份和地位,索性就称自己是十六国时西凉的建国者李暠[hào]的后人。这样,李渊的祖...
· 关陇集团是怎么形成和消亡的?真正把控朝局的贵族集团!
关陇集团是怎么形成和消亡的?真正把控朝局的贵族集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陇集团成熟于西魏时期,宇文泰将武川镇军人集团与关陇豪族联合起来组成了这样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倡导胡汉融合相处,贯彻关中本位制。影响了西魏、北周、隋和大唐四个朝代,他们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真正成为把控朝局的贵族集团。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宇文泰的去世,以及不断的改朝换代,关陇集团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凝聚力上都越来越差,以至于到了大唐时期,关陇集团实际上实力已经远远不能和宇文泰时期相提并论了。而到了高宗和武则天时期,随着长孙无忌的倒台,关陇集团基本就成为过去时了。关陇集团的雏形是北魏贺拔岳带领的八百轻骑,其中宇文泰、侯莫陈崇、李虎、赵贵、于谨、王雄、寇洛、赫连达等都隶属于此支军队,他们成了日后关陇集团的中坚力量。贺拔岳死后,宇文泰接管了这支部队。宇文泰在与高欢的争夺战中,改革兵制,创立府兵制,依托关陇贵族,设八柱国和...
· 关陇集团:门阀制度最后的辉煌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时期,外族入侵,本土汉族被迫迁居南方或是奋起反抗,这段时期长达二百余年,在此期间华夏大地战火不断、尸横遍野民不聊生。这个时期就是南北朝时期,该历史阶段最大的特点便是国家分裂(今日权臣明日天子)和民族融合。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依旧是主流的政治制度,不过最大的一点区别在于,皇帝多任命寒族或次级世族担任军职。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个关陇地区的军事团体迅速崛起,它就是影响后世中国百余年的关陇军事集团。关陇集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道武帝拓跋珪时期,为抵抗怀柔入侵,拓跋珪在北魏的北部边境建立了戍边部队,这支戍边部队就是关陇集团的祖先。此后一百年间,因为北部边境重要的战略地位,北魏统治者大力发展这支戍边部队,最终建立了六个军事重镇用于镇防边疆,称之为六镇。六镇的实际掌权者经常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发展到最后六镇拥有可以对抗北魏中央政府的军事力量。随着北魏汉化运动的推进,北魏贵族鲜...
· 李渊实际上是替补?关陇集团最先支持的是谁?
隋朝是著名的二世而亡的朝代,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杨广为遏制关陇贵族集团的庞大势力对杨氏君权的威胁,在位时期强力推广执行不利于当时最强大军事政治集团关陇集团利益的政策。从政治目的上来说,开挖大运河沟通南北是为了经济上得到南方士族的支持、摆脱关陇集团的经济垄断。开科举是为了从人才上甩开关陇集团的掣肘。三征高丽更是为了从军事上消耗关陇世家的有生力量。这些都引起了关陇贵族集团的警惕并酝酿推翻杨广,换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家族上台做为代表执政。最开始关陇集团推出的代表家族不是李渊家族,李渊家那时候还不够资格,郡望名声都不够,当官做的也不是实权官职,李家根本就没落在大家族眼里。在杨广第二次亲征高丽的时候关陇集团首先推出并支持的代表是弘农杨氏、隋朝开国功臣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杨玄感当时的爵位是楚国公,如果杨玄感推翻杨广的军事行动成功的话,那后面就没有什么大唐了,估计就是大楚朝了。杨玄感起兵的时候杨广远在辽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