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将相
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有出身白徒(一般农民)、屠夫、丧事吹鼓手、小商贩、戍卒、小吏等。他们流品很杂,除娄敬外,均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他们在反秦起义及同项羽的斗争中,逐渐壮大起来。西汉建立后,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布衣将相的出身和经历,对他们的政治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给“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布衣将相之局还影响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使其保某种布衣的朴素作风。表现在汉初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还不那么森严,注意选拔人才,也较注意节俭。这种作风,是汉初布衣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保证了汉初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是汉初治天下的一条成功经验。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布衣将相逐渐变成新的封建贵族,其腐朽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长起来。武帝时发生的统治政策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是布衣将...
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有出身白徒(一般农民)、屠夫、丧事吹鼓手、小商贩、戍卒、小吏等。他们流品很杂,除娄敬外,均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他们在反秦起义及同项羽的斗争中,逐渐壮大起来。西汉建立后,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布衣将相的出身和经历,对他们的政治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给“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布衣将相之局还影响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使其保某种布衣的朴素作风。表现在汉初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还不那么森严,注意选拔人才,也较注意节俭。这种作风,是汉初布衣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保证了汉初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是汉初治天下的一条成功经验。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布衣将相逐渐变成新的封建贵族,其腐朽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长起来。武帝时发生的统治政策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是布衣将相贵族化的产物,它标志着汉初布衣政治的终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汉朝的布衣将相,他们是什么身份?又是什么出身?
![](https://imgs0.zupu.cn/zupuls/p91/9b4f8d07-0b50-469a-ad72-dad32bd4d4da.jpg)
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平民逆袭成为皇帝的人,更是中国历史上最豁达大度的皇帝之一。从这点来说,可谓前无古人!因此,刘邦也被称为平民天子,其手下大臣被后人称为布衣将相。刘邦自从斩白蛇起义,经历了三年亡秦、五年灭楚,终于取得了天下。八年成就帝业,其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其实,刘邦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成就帝业,主要归功于他手下的各种各样的人才,也即后来的西汉开国功臣。那么,这些开国功臣究竟是什么出身呢?据史料记载,刘邦共分封了143位开国功臣。因为人数过多,小编在这里就选取几位功绩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开国功臣,来与大家好好聊一下他们的出身。1.一心造反的谋士毫无疑问,张良就是典型代表。摇唇鼓舌,那是谋士的做派。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是韩国败落贵族,因为一直对秦始皇灭掉韩国耿耿于怀,因而总想着为韩国报仇,杀掉秦始皇,从前和江湖武士用大铁锤刺杀秦始皇,结果遭到失利,流亡江湖...
· 刘邦的手下布衣将相出身为什么都是治国大才?
![](https://imgs0.zupu.cn/zupuls/p86/8e2f805f-5a87-4da6-a979-e10d372c863d.jpg)
西汉初年,开国君臣刘邦及其主要大臣都出身寒微,被赵翼称之为“布衣将相之局”。开国皇帝刘邦本人,原来只不过是秦朝的一个亭长而已,充其量相当于今天的一个派出所所长。他的家族也并不显赫,甚至连其父母的姓名都没有留下来。司马迁在《史记》之中,只是称呼刘邦的父亲为刘太公,也就是刘老爷子。西汉功臣第一的萧何,不过是沛县的一个小吏。功臣第二的曹参,原来也是沛县小吏,和萧何是同事。刘邦时期的太尉卢绾,原来是刘邦的一个邻居。刘邦的着名将领兼连襟樊哙,原来就是狗肉的。后来担任过丞相和太尉的周勃,原来是个在丧事之中吹曲子的,闲暇时间也编织席子来补贴家用。大将灌婴原来是个贩卖布匹的。着名谋士,后来担任丞相的陈平,家境贫寒,后来娶了个富裕的寡妇日子才好起来。就连战功赫赫的韩信,原来也曾经受过胯下之辱,一度连吃的都没有。可是,就这一群布衣将相,后来追随刘邦建功立业,名垂青史。首先来说,这些人虽然出身寒微,但是自身的能...
· 自古以来布衣将相们遗留的历史启示:做人要霸气
![](https://imgs0.zupu.cn/zupuls/p999/6f71fd55-9ba2-45d5-a657-030f3cdc3667.jpg)
导读:“如果中国历史和其他各国文化有唯一最重要的歧异,那就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的统一全国。随着青铜时代的终止,全国立即完成政治的统一,这种政治上初期的早熟,创造了一个惊人的纪录,在此后千百年间树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传统。”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说。时隔2000多年后,秦帝国的崛起依旧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东方政治奇迹。美国著名汉学家顾立雅说,中国在公元之前,由皇帝遣派官僚向几千万人民征兵抽税受理诉讼及刑事案件,已拥有20世纪超级国家的姿态。而春秋战国至秦统一之间的200多年,为中国历史上思想火山大喷发时期,士人、智者在政治、文化舞台上最为活跃。纵横捭阖的时代,西汉人刘向所辑《战国策》33卷中,出场人物多达600余人,诸侯、学者、隐士、纵横家、游士、侠客、兵家、名将,无不形象鲜活生动,饱满浓艳。原因就在于周室衰微,群雄并起,大批下层卿士视改换门庭、权力嬗代为寻常事,各国战事外交...
· 徐姓历朝将相
徐勃西汉山东人,公元前99年,组织发动泰州、诸城起义,全国震动。徐凤东汉安徽人,公元144年在定远率众起义,被拥成大将军。徐晃三国时期魏国河东(今山西)人,为三国名将。徐庶三国时期魏国(今河南)人,为魏国右中郎将。徐邈三国时期(今北京)人,为都侯,建威大将军。徐琨三国时期吴国(今浙江)人,为广德侯,升平掳大将军。徐盛三国时期吴国琅琊人,为安东大将军,封芜湖侯。徐爱南朝开阳(今江苏武进)人,为右击大将军兼尚书左丞。徐孝嗣南朝齐国东海郯城人,491年官至吏部尚书,494年,加封中军大将军。徐敬成南朝陈国安陆(今湖北)人,567年,官封安州刺史,为壮武将军。徐元朗隋朝山东衮州人,617年,农民起义将帅。徐懋功(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曾破东突厥、高句...
· 乾隆巧劝“将相和”
1776年3月的一天,乾隆皇帝召唤他所宠爱的新任军机大臣和和三朝元老刘统勋一起,来到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前观景赋诗。除了游山玩水,乾隆此行还有个重要目的,就是劝和二人。因为,乾隆早已发现和和刘统勋不和,为了“大清事业”,乾隆便有心调和二人。正在欣赏秀丽的山川景色,乾隆问道:“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学识渊博的刘统勋随口即应:“君皇高,微臣低,文在东来武在西。”和一向以逢迎拍马著称,这次看到刘统勋抢在他的前面,十分不快,借题发挥道:“天最高,地最低,河(和)在东来流(刘)在西。”河与流明指热河由东向西流入离宫湖,但暗指自己和刘统勋,并借宫廷礼仪东为上首、西为下首来贬低刘统勋,暗示你刘统勋再老再有能耐,也在我和的下首。刘统勋岂能不明白,背着乾隆狠狠地瞪了和一眼,心想:“老狐狸,走着瞧!”这时,三人来到一座桥上,乾隆又要求和和刘统勋以水为题,拆一个字,说一句俗语,作成一首诗。刘统勋不放...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