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张邦奇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3
转发:0
评论:0
经历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进士第,由庶吉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参与《孝宗实录》的编写修订。正德十年(1515年),任湖广提学副使,任上修缮了明山书院、岳麓书院、崇正书院。之后,历职有四川提学、福建提学、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明世宗时,历职南京国子监祭酒、吏部右侍郎(嘉靖九年,1530年)、吏部左侍郎并代理尚书职(1531年)、南京吏部尚书,终仕南京兵部尚书。嘉靖十六年,执掌翰林院事。嘉靖十七年,任会试主考官,《玉牒》纂修官。十八年,任太子宾客,充日讲官。后进礼部尚书,以母亲年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为学以程朱理学为宗,以涵养为事;与王守仁多有往来,为好友,但思想多有不合。遗迹明赠太子太保谥文定南京兵部尚书张邦奇墓著作《释国语》《大学传》《中庸传》《甬川史说》《学庸传》《五经说》(易说》、《诗说》、《书说》、《春秋说》)《兀涯西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

经历

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进士第,由庶吉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参与《孝宗实录》的编写修订。

正德十年(1515年),任湖广提学副使,任上修缮了明山书院、岳麓书院、崇正书院。

之后,历职有四川提学、福建提学、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

明世宗时,历职南京国子监祭酒、吏部右侍郎(嘉靖九年,1530年)、吏部左侍郎并代理尚书职(1531年)、南京吏部尚书,终仕南京兵部尚书。

嘉靖十六年,执掌翰林院事。嘉靖十七年,任会试主考官,《玉牒》纂修官。十八年,任太子宾客,充日讲官。后进礼部尚书,以母亲年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

卒,赠太子太保,谥 文定 。

为学以程朱理学为宗,以涵养为事;与王守仁多有往来,为好友,但思想多有不合。

遗迹

明赠太子太保谥文定南京兵部尚书张邦奇墓

著作

《释国语》

《大学传》

《中庸传》

《甬川史说》

《学庸传》

《五经说》(易说》、《诗说》、《书说》、《春秋说》)

《兀涯西汉书议》

《环碧堂集》

《纾玉楼集》

《四友亭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韩邦奇
生平生于官宦家庭,其父韩绍宗,官至福建按察副使。正德三年(1508年),韩邦奇中进士,历任吏部考功主事、升员外郎。正德九年(1514年),任浙江按察司佥事。任职期间,宦官王堂等至浙江,四处搜刮民财,强征富春江的鱼产、富阳一带的茶叶,邦奇作民歌《富春谣》一诗。王堂指控韩邦奇作歌怨谤。帝怒甚,下诏入狱,朝臣上书营救,最后被革职。嘉靖八年(1535年),为山西巡抚。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宰相周用任其总理全国河道,后升调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不久,升南京兵部尚书。嘉靖二十九年(1549年),五次上书乞请解职获准。《关学编》称他“文理兼备,象数可与邵康节,论道体乃独取张横渠”。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冬关中大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韩邦奇在地震时掉入火炕灶中遇难。南光禄卿马理、郎中薛祖学、员外贺承光、主事王尚礼、进士白大用、御史杨九泽、南祭酒王维桢等同日遇难。著作著有《性理三解》、《易占经纬...
· 张邦昌
生平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汴梁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归宋后,任河北路割地使。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470多人、文武百官等15000多人北归,立邦昌为大楚皇帝,二月向邦昌宣读册文:“太宰张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处位着忠良之誉,居家闻孝友之名,实天命之有归,乃人情之所傒,择其贤者,非子而谁?是用册命尔为皇帝,国号大楚,都于金陵(今南京市)。自黄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场仍旧。世辅王室,永作藩臣。”三月初一邦昌前往尚书省,金人警告他,到了初七,再不登基就杀大臣,纵兵血洗汴梁城。于是邦昌做了32天的皇帝。史称“靖康之变”。金国退兵之后,邦昌脱下帝袍,去除帝号,他不在正殿办公,不自称朕,可谓行规步矩,小心谨慎之至,最后迎废元祐皇后孟氏入居延福宫,封郡王。后来南下应天...
· 刘邦“借”张良
原文标题:刘邦借“张良”原文标题:刘邦向韩王借用何人?从而“借”出了汉家江山核心提示:各路反秦大军会盟时,萧何发现张良是个难得的谋国之才,就向急需人才的刘邦推荐,当时的刘邦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韩王借人,韩王同意借期3年。不料这一借,就为刘邦借出了一个汉家江山。style="text-align:center">本文摘自《龙门阵》2011年01期,作者:郭明明,原题:千古谋士话张良张良向来被世人推崇,每次提起他,我的思绪就不由飘飞到两千多年前那风卷云翻的历史画面里。居“汉三杰”之首的张良为何封地不受、辞汉归隐,是他报了国恨家仇实现了抱负?是他身缠病魔体弱多疾?还是他信奉道家学说淡泊名利?也许这些都有关系,但并不是最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政治斗争,从而采取了明哲保身的策略。他的归隐揭示了封建社会谋士难以摆脱的悲剧命运。“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
· 刘邦当过张耳的小弟?刘邦是怎么对待张耳的?
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在历史上的名气还是相当高的。刘邦还没起事之前,只是沛县一个小混混,整日好吃懒做,在家中几兄弟中最不让人省心。刘邦从小就仰慕魏公子信陵君无忌的为人,一直想投奔信陵君,做门客。他离开家西行到了大梁,可那时信陵君已经去世了。恰好,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在招纳门客,刘邦听说以后,便赶到外黄投入到张耳门下,两人成了知己。也就是说,此时的刘邦只是张耳的小跟班,但是多年后,时过境迁,张耳却成为了刘邦的手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刘邦做了张耳的门客以后,就多次去外黄看望张耳,为他办事。秦始皇灭了魏国以后,听说了张耳和张耳好友陈馀是魏国名士,就悬赏千金捉拿张耳,五百金捉拿陈馀。张耳因此而成为秦朝的通缉犯,他的门客全部散去,其中就包括刘邦。在那之后,刘邦从外黄回到了家乡沛县。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掀起了反抗暴秦的农民起义,张耳和陈馀都投奔了起义军,被任为左右校尉。陈胜在陈县称王时,张耳劝义军...
· 陕西省-渭南-大荔韩邦奇
韩邦奇(1480~1556年),字汝节,号苑洛,明代学者。朝邑(今陕西大荔县)人。父绍宗,曾任福建副使。邦奇聪颖好学,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任吏部主事,进员外郎。正德六年(1511)冬,京师地震,邦奇上疏陈述时弊,触怒武宗。不久,给事中孙祯等弹劾失职臣僚,邦奇亦列名其上,被贬为平阳通判,迁浙江佥事,辖杭(今浙江杭州)、严(今浙江建德县)二府。当时,在浙江的四名宦官为非作歹,王堂为镇守,晁进督织造,崔泬主市舶,张玉管营造。爪牙四出,民不聊生。邦奇曾上疏请予制止而无效。他出于怜悯百姓,对宦官借采富阳茶、搜刮民众深为不满,作歌讽之。遂被宦官诬奏怨谤朝廷。武宗大怒,逮至京师,下诏狱。廷臣纷纷上疏救援,皆不听,被夺官为民。嘉靖元年(1522),韩邦奇被起用为山东参议,他要求回乡,不久被推荐任山西参政,他又请求告退。后来任四川提学副使。嘉靖七年(1528)与同官方鹏主持应天府乡试,以“试录谬误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