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
生平
徐光启祖宅——九间楼
徐氏祖居苏州,以务农为业,后迁至上海。徐光启的祖父因经商而致富,及至父亲徐思诚家道中落,乃转务农。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光启出生于太卿坊(今上海市黄浦区乔家路 )。
万历朝
少年时代的徐光启在龙华寺读书。万历九年(1581年)应金山卫试中秀才后,他在家乡教书,并娶本县处士吴小溪女儿为妻。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光启赴广东韶州任教,并结识了耶稣会士郭居静(Lazzaro Cattaneo)。二十四年(1596年)年转至广西浔州任教。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徐光启因考官焦竑赏识而以顺天府解元中举。次年会试他未能考中,便回到家乡教书。
中文版《几何原本》中的插图:利玛窦和徐光启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他赴南京拜见恩师焦竑,并首次与耶稣会士利玛窦晤面。三十一年(1603年),在南京由耶稣会士罗如望(Jean de Rocha)受洗入天主教会,圣名为保禄(Paulus)。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中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四年(1606年)他开始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次年春翻译完毕并刻印刊行。翻译完毕《几何原本》后,他又根据利玛窦口述翻译了《测量法义》一书。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三年,翰林馆期满告散,他被授予翰林院检讨。同年徐光启的父亲在北京去世,他回乡丁忧守制。第二年邀请郭居静至上海传教,这成为天主教传入上海之始。守制期间,他整理定稿了《测量法义》,并将《测量法义》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相互参照,整理编撰了《测量异同》;作《勾股义》一书,探讨商高定理;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作物引种、耕作试验,作《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启回到北京,官复原职。因钦天监推算日食不准,他与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仪器,撰写了《简平仪说》、《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和《夜晷图说》。四十年(1612年),他向耶稣会士熊三拔(P. Sabbathino de Ursis)学习西方水利,合译《泰西水法》6卷。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初冬,因与朝中一些大臣意见不合,徐光启告病去职前往天津。他在房山、涞水两县开渠种稻,进行各种农业实验,先后撰写了《宜垦令》、《农书草稿》(北耕录)等书,为《农政全书》的编写打下了基础。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礼部侍郎沈榷连上三道奏疏,请求查办天主教传教士,史称“南京教案”。徐光启上《辩学章疏》为传教士辩护。同年徐光启回京复职,次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不久病归天津,作《粪壅规则》。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发兵进犯关内,徐光启星夜入京。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战败,他多次上疏请求练兵,擢升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督练新军。但由于军饷、器械供应困难,练兵计划并不顺利。
天启朝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徐光启上疏回天津养病;六月辽阳失陷,他又奉召返京,力请使用红夷大炮帮助守城,但因与兵部尚书崔景荣意见不合,于十二月再次辞归。
天启三年(1624年),徐光启升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等职。当时朝中魏忠贤专权,他不肯就任,次年便遭谗劾去职。徐光启回到上海,将积累多年的农业资料“系统地进行增广、审订、批点、编排”,编撰而成后来的《农政全书》。他同毕方济(P. Franciscus Sambiasi)一起合译了《灵言蠡勺》。还把自己关于军事方面的文章辑录成书,刻印刊行了《徐氏庖言》。
崇祯朝
崇祯元年(1628年),徐光启奉召回京,官复原职。崇祯二年(1629年),升礼部左侍郎。因钦天监推算日食失准,崇祯帝同意由徐光启主持开局修历。同年,皇太极率领兵数万人进逼京畿,崇祯帝召集大臣平台议事,徐光启奏对战守之事。三年(1630年),升任礼部尚书。四年起,陆续进献历书多卷,即《崇祯历书》。五年(1632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六年(1633年),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同年十月初七(11月8日),病逝于任上。谥文定。崇祯十四年(1641年),归葬上海徐家汇。
徐光启《农政全书》遗稿经陈子龙修订,编成60卷,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刊行。
思想与著述
主要著作年表
(含编译、与他人合著、由他人整理出版的作品)
1603年:《毛诗六贴讲义》4卷
1607年:《几何原本》前6卷(与利玛窦合译)、《测量法义》(与利玛窦合译)
1608年:《测量异同》、《甘薯疏》
1609年:《勾股义》
1612年:《泰西水法》(与熊三拔合译)
1613年至1618年:《农书草稿》(《北耕录》)
1614年:《定法平方算数》(疑为托名)2卷、《刻同文算指序》
1619年:《考工记解》、《选练条格》
1620年:《农遗杂疏》5卷
1625年至1628年:《农政全书》60卷
1627年:《徐氏庖言》5卷
1629年受命至1633年病逝 :《崇祯历书》46种、137卷
经学、文学
1603年:《毛诗六贴讲义》4卷
西学译著(汉文西书)
李之藻辑,于崇祯元年(1628年)刊行的丛书《天学初函》,其中收录大量徐光启译著。
天启四年(1624年),毕方济、徐光启译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为《灵言蠡勺》(后收入李之藻辑《天学初函》)。
天主教信仰及宗教问题
《大赞诗》(诗经体)
《献心颂》
《耶稣像赞》(Eulogy on the Portrait of Jesus)
《圣母像赞》(Eulogy on the Portrait of the Virgin Mary)
《正道题纲》(An Outline of the Way of Justice)
《规诫箴赞》(Hymn of Admonition and Commandment)
《十诫箴赞》(An Admonitory Hymn on the Ten Commandments)
《克罪七德箴赞》(An Admonitory Hymn of the Seven Virtues of Redemption)
《真福八端箴赞》(A Hymn of Admonition on the Eight True Beatitudes)
《哀矜十四端箴赞》(A Hymn of Admonition on the Fourteen Mercies)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辩学章疏》:因南京教案而上疏,为来华传教士辩护,论证“诸陪臣之学,真可以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裨益当朝。”,建议让天主教与佛教代表开辩论会、设立“特区”考察天主教对社会的影响等等。——万历帝御批:“知道了”。
《景教堂碑记》
《铁十字箸》
《答乡人书》(A Letter in Reply to a Countryman)
《造物主垂像略说》(Short Explanation of the Hanging Picture of the Creator)
《跋二十五言》(A postscript to the Twenty-Five Sayings)
数学
上海徐光启纪念馆内徐光启手迹集字碑文《刻〈几何原本〉序》
1607年:《几何原本》前6卷(与利玛窦合译)
《刻〈几何原本〉序》: 《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既卒业而复之,由显入微,从疑得信。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真可谓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顾惟先生之学,略有三种: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一一皆精实典要,洞无可疑。其分解擘析,亦能使人无疑。
《〈几何原本〉杂议》: 下学功夫,有理有事。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怯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此书为用至广,在此时尤所急须,余译竟,随偕同好者梓传之。利先生作叙,亦最喜其传也。意皆欲公诸人人,令当世亟习焉。而习者盖寡,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昔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吾辈言几何之学,正与此异。因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君用,未把鸳鸯绣与人”,若此书者,又非止金针度与而已,只是教人艸冶铁,抽线造针,又是教人植桑饲蚕,湅丝染缕。有能此者,其绣出鸳鸯,直是等闲细事。然则何故不与绣出鸳鸯?曰:能造金针者能绣鸳鸯,方便鸳鸯者谁肯造金针?又恐不解造金针者,菟丝棘刺,聊作鸳鸯也。其要欲使人人真能绣鸳鸯而已。
1628年(崇祯元年),《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盖凡物有形有质,莫不资与度数故耳”,提出“度数旁通十事”即治历、测量、音律、军事、理财、营建、机械、舆地、医药、计时,建议在“历局”内开展以数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研究工作,该设想近似于开办“科学院”。——崇祯帝批准:“度数旁通有关庶绩,一并分曹料理,该衙知道。”
测量学
1607年:《测量法义》(与利玛窦合译)
1608年:《测量异同》:比较中西测量学理论发展
1609年:《勾股义》
数学史、科学技术史
1614年:《刻〈同文算指〉序》:讨论了元明数学衰落的原因等。
1619年:《〈考工记〉解》
科研、治历战略
1631年(崇祯四年)春,《历书总目表》: 臣颇有不安旧学,志求改正者……《大统》既不能自异于前,西法又未能必为我用。……臣等愚心,以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翻译既有端绪,然后令甄明《大统》,深知法意者,参详考定,镕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即尊制同文,合之双美。……一义一法,必深言所以然之故,从流溯源,因枝达杆,不止集星历之大成,兼能为万务之根本。……循序渐作,以前开后,以后承前,不能兼并,亦难凌越。……故可为二三百年不易之法,又可为二三百年后测审差数因而更改之法。又可令后人循习晓畅,因而求进,当复更胜于今也。
天文、历法
1629年受命至1633年病逝主持编修《崇祯历书》(共46种、137卷,1634年完成 ),其中系统介绍了当时西方的天文学、历法和三角学(包括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堪称“欧洲古典天文学百科全书”,成为此后清朝官方天学的理论基础。徐光启先后召请耶稣会士龙华民(Niccolo Longobardo,1565-1655)、邓玉函(Johann Terrenz Schreck,1576-1630)、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和罗雅谷(Jacobus Rho,1592-1638)四人参与历局工作,大部分实际工作出于汤若望和罗雅谷之手。
军事理论、练兵、兵器
徐光启军事学著作《徐氏庖言》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二月起,徐光启受命在北直隶通州、昌平等地督练“新军”,期间他撰写了《选练百字诀》、《选练条格》、《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形名条格》(列阵方法)、《火攻要略》(火炮要略)、《制火药法》等等。徐光启撰写的这些“条格”是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批军事条令和法典。《选练百字诀》和《选练条格》等体现了徐光启“选需实选,练需实练”的责实精神。
1627年,徐光启完成军事学著作《徐氏庖言》5卷。
国防、战略问题奏疏
徐光启致葡萄牙国王的信 (拉丁文)
《大征策》
《器胜策》
《服戎策》
《拟上安边御虏疏》
《敷陈末议以殄凶酋疏》
《兵非选练决难战守疏》
《辽左阽危已甚疏》
《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
人口、经济
《处置宗禄查核边饷议》:提出类似马尔萨斯人口论(同样不准确)的明朝宗室人口倍增模型。
《拟缓举三殿及朝门工程疏》
农学、水利、荒政
徐光启集中国古代农学大成的巨著《农政全书》(上海嘉定孔庙展品)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漕河议》:水利规划著作,论及漕运之利弊(指出“漕能使国贫”)及其改进之法、治理黄河之法,并指出水利工程中数学应用的重要性。(文见《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九十一)
1608年《甘薯疏》:最早关于甘薯种植和加工利用的专著,建议在各地推广甘薯。除《甘薯疏序》外已失传。
《芜菁疏》
《吉贝疏》
《种棉花法》
《代园种竹图说》
《除蝗疏》24章,3万多字:统计蝗灾史,总结治蝗方法。
1612年《泰西水法》(与熊三拔合译)
1613年至1618年《农书草稿》(《北耕录》)
1620年《农遗杂疏》5卷
1625年至1628年《农政全书》,遗稿经陈子龙修订,编成60卷,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刊行。
1630年(崇祯三年)《旱田用水疏》:总结中国古代对各种水源的利用经验。
化学
《造强水法》:关于硝酸制法的手稿,是中国最早记述无机酸的作品 。
评价
徐光启病逝后,崇祯帝为之“辍朝三日”,赐谥文定,人称 徐文定公 。
徐光启墓石牌坊上正中额题“文武元勋”,右题“熙朝元辅”,左题“王佐儒宗”,两侧刻有对联:“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清初官修《明史·列传一百三十九·徐光启传》:“(崇祯)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徐光启为官清廉,《明史·徐光启传》有“盖棺之日,囊无余赀”的记载,《罪惟录》说他“官邸萧然,敝衣数袭外,止著述手草尘束而已”。“
后世影响
光启公园和徐光启纪念馆”现为徐汇区廉政教育基地。
主要社会关系
徐光启夫人吴氏画像
徐光启(图中下左)及其孙女许甘第大(下右) 和三位重要来华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神父利玛窦(上左)、神圣罗马帝国神父汤若望(上中)、比利时神父南怀仁(上右)
家族
曾祖父:徐珣
祖父:徐绪
祖母:尹氏
父亲:徐思诚
母亲:
一妻:吴氏。徐光启作为基督徒(41岁时入天主教,参见基督教婚姻观),未置侧室(一说为一妻一妾,妾韩氏,待考)。
独子:徐骥,娶妻顾氏,系上海首富顾昌祚(“顾半城”)之女。
5个孙子
4个孙女:
徐光启的后裔倪桂珍,是近代中国影响巨大的宋氏三姐妹的母亲。
良师
会试阅卷选拔恩师:焦竑,明代王门后学泰州学派代表人物。
业师:黄体仁,上海县县城人,王学学者,曾在龙华寺督教三年,时徐光启受教门下。万历三十二年,两人同登进士。就职京师时,李运机使试馆职,体仁谢辞曰:“某老矣,不足辱此选,门人徐光启,博学而贤,用是才也。”请以自代。徐光启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体仁则为刑部主事,时传为佳话。
西学启蒙导师及主要神师:郭居静、利玛窦
上司
明朝皇帝:万历帝→泰昌帝→天启帝→崇祯帝
对徐光启和天主教会友好的内阁首辅:
同工
郭居静神父,意大利人,徐光启结识的第一位传教士,上海、嘉定、杭州开教者。
利玛窦神父,意大利人,耶稣会在华第一任负责人,教授徐光启数学,与其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龙华民神父,意大利人,耶稣会在华第二任负责人,短期参与编修《崇祯历书》。
毕方济神父,意大利人,松江开教者。
熊三拔神父,意大利人。与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罗雅谷神父,意大利人。
艾儒略神父,意大利人,福建开教者。
高一志神父,意大利人,山西开教者。
阳玛诺神父,葡萄牙人。
曾德昭神父,葡萄牙人。
费奇观神父,葡萄牙人。
李马诺神父,葡萄牙人,澳门公学院长。
黎勃劳神父,葡萄牙人。
庞迪峨神父,西班牙人。
邓玉函神父,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人。
汤若望神父,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人,协助徐光启编修《崇祯历书》。
徐光启的门生:
陈子龙(夏完淳的老师),整理定稿、校刻出版并题名《农政全书》,主编巨著《皇明经世文编》(含徐光启文集)
墓地及纪念馆
徐光启墓
徐光启纪念馆
崇祯七年(1634年)以一品官规格赐域赐葬,派专使护灵柩归葬上海,因时局不靖,暂厝于上海县城大南门外的双园别墅;崇祯十四年(1641年)营葬营葬于松江府上海县高昌乡二十八保六图西南隅(今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光启公园)。墓地附近形成村落,后称为徐家汇。
徐光启墓占地300平方米,高2.2米,为椭圆形大墓。。墓地共十个墓穴,葬有徐光启、夫人吴氏和他的四个孙辈夫妇。墓前立有石碑、十字架,石人、石马、华表和石牌坊。墓碑为数学家苏步青手书“明徐光启之墓”。石牌坊刻有对联:“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墓东侧为碑廊,刻有徐光启手迹、查继佐撰《徐光启传》及程十发临摹的徐光启画像。
上海现存最古老的民居南春华堂原位于徐汇区梅陇路南春华堂5号,2003年经抢救性保护搬迁至光启公园并辟为徐光启纪念馆。南春华堂建于明弘治末年至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