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魏徵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03
转发:0
评论:0
家世按唐太宗贞观六年十一月立的《魏公先庙碑》载,魏徵祖父名魏钊,父名魏琬。魏徵夫人河东裴氏。生平魏徵少年时贫困,隋末投奔瓦岗军,兵败,归唐。后为窦建德所俘,建德念其才而收之。建德兵败,复归唐,拜太子洗马,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以其耿直,不杀,且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长孙皇后派人告诉魏徵:“闻公正直,今才得实。愿公常守此志,勿少变更。”一次,李世民“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在一次罢朝后回到内宫,怒不可遏:“会须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好言劝慰太宗才免除这次灾难。十七年(643年)元月十七日,魏徵病逝。太宗悲恸之极,亲自到魏徵灵前祭奠痛哭,并罢朝五日为魏徵举哀,又命文武百官前往送葬,赠魏徵为司空,谥曰文贞,陪葬昭陵。又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

家世

按唐太宗贞观六年十一月立的《魏公先庙碑》载,魏徵祖父名魏钊,父名魏琬。魏徵夫人河东裴氏。

生平

魏徵少年时贫困,隋末投奔瓦岗军,兵败,归唐。后为窦建德所俘,建德念其才而收之。建德兵败,复归唐,拜太子洗马,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以其耿直,不杀,且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

长孙皇后派人告诉魏徵:“闻公正直,今才得实。愿公常守此志,勿少变更。”一次,李世民“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在一次罢朝后回到内宫,怒不可遏:“会须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好言劝慰太宗才免除这次灾难。十七年(643年)元月十七日,魏徵病逝。太宗悲恸之极,亲自到魏徵灵前祭奠痛哭,并罢朝五日为魏徵举哀,又命文武百官前往送葬,赠魏徵为司空,谥曰文贞,陪葬昭陵。又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俎逝,遂亡一镜矣!”

魏徵虽然位居高官,但终生俭朴,家中甚至没有正堂,唐太宗得知后特地将宫中营造便殿的材料移去为他建造正堂,并赐予素屏风、素被褥、几、杖等家物。而在其过世后,其夫人遵照魏徵遗愿,婉拒太宗所赐羽葆、鼓吹等物,只以布车盛载灵柩。

唐太宗原将女儿衡山公主许给魏徵的长子魏叔玉为妻。魏徵死后,太宗亲赋诗一首,且为之树碑。魏征生前曾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宰相之才,但魏征死后杜正伦获罪被罢黜,侯君集谋反被斩首,使得唐太宗怀疑魏征实际上私下结党。唐太宗又发现魏徵生前每有谏书,必留副本于家中并且曾经出示给史官褚遂良,太宗疑此举有留为自赏及博取清名之用,大怒之下,下令推倒他亲自书写的魏徵墓的墓碑。太宗亦下旨解除婚约,衡山公主不再嫁往魏家。陈寅恪写道:“幸其事发觉于徵已死之后,否则必与张亮、侯君集同受诛戮,停婚仆碑犹是薄惩也。”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亲征高丽受挫,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感慨,于是又下令将毁坏的魏征墓碑重新树立起来并慰问魏征的遗属。

子孙

魏叔玉,光禄少卿

魏叔瑜,职方郎中

魏叔琬

魏叔璘

魏氏,嫁李元轨

魏徵孙魏殷为汝阳令,有三子:

魏明,监察御史

魏隋,蓬州刺史

魏万,兼御史中丞

传说中的魏徵

小说《西游记》里记载了“魏徵斩龙”的故事:魏徵白天为大臣,晚上灵魂出窍,担任天庭的仙官。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王与一个算命先生“袁守诚”(袁天罡叔父)打赌,为了赌胜,胡乱施放雨水,犯了天条,玉帝要将他斩首,派魏徵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于前一天托梦,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徵入朝,并把魏徵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徵打起了瞌睡,梦中灵魂出窍斩了老龙。老龙阴魂不散,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天天到宫里来捣乱,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徵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在前门闹了。可没过几天,那老龙又在宫殿后门来找唐太宗算帐,魏徵于是抱剑为唐太宗守后门,这样老龙才再也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秦琼、尉迟恭两人之像贴在宫前门口,画了魏徵画像贴于后门,结果照样管用。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尉迟恭与魏徵便成了门神,双门左右贴秦琼和尉迟恭,单门贴魏徵。

籍贯的争论

魏徵

历史大都记载魏徵是巨鹿人,但馆陶和晋县却记载魏征是“巨鹿下曲阳人”。下曲阳属于巨鹿,遍观从隋朝、唐朝到今天,历代政府所设巨鹿郡的辖境都在邢台市范围。而且唐时的馆陶和晋县不属于巨鹿郡管辖,且馆陶和晋县的县志中也没有魏征任何记载。

吴兢《贞观政要》中记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欧阳询书《唐京兆开元寺钟铭》碑刻铭文中记载: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魏徵撰。杜淹《文中子世家》中记载:门人自远而至,河南董常、太山姚义、京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巨鹿魏徵、太原温大雅、颕川陈叔达等,咸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焉。

五代

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魏徵本传》中记载:生于周大象庚子,名徵,字玄成,巨鹿曲城(今河北巨鹿)人。

《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魏徵钜鹿人

虞集所撰《顺德路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堂记》说记载:魏文贞公徵,巨鹿人。王守正所编《道德真经衍义手抄》中记载:宰相魏徵,钜鹿人也。时上疏谏之。

《魏相祠记》中记载:此巨鹿为公桑梓,铜马之墟,印垄榛莽。《顺德府志》、《巨鹿县志》记载魏徵为巨鹿人

《魏氏宗谱》记载魏徵为顺德府巨鹿人,“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即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近代

民国时期,邢台巨鹿古城发掘出的唐代时期的魏徵祠堂和魏徵铁像也证明魏徵是邢台巨鹿人。

相关条目

隋末民变

瓦岗军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唐太宗征讨高句丽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魏徵
早年经历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袭击仓城被李密击败,王世充转攻洛口,又被李密击败。魏徵却对长史郑颋说:“李密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是兵将也死伤了不少,瓦岗又没有府库,将士们取得战功得不到赏赐。还不如深沟高垒,占据险要,与敌人相持,待到敌人粮尽而退时,率军追击,这才是取胜之道。洛阳没有了粮食,王世充无计可施就会与我军决战,这时我们却不跟他交战。”郑颋对魏徵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老生常谈的。魏徵说了一句:“这是奇谋深策,怎么是老生常谈呢。”拂袖离去。归唐献策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归降李唐。而李密部将李勣尚且占据着李密原来管辖的领土,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李密投降李...
· 魏徵是后门的门神?魏徵妩媚?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祖籍河北巨鹿(今河北省晋州市)。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注意了魏徵=魏征,”征“和”徵“本来是两个意思的字,后来新中国简化字运动中把它们统一成”征“这一种写法了。其实这多少伤害了汉字的丰富性。”长征“和”徵收“,当词性不同时本是两种写法,但现在的统一写法就表现不出这样的意思了。”徵“也是”征“,繁体而已,起初的征兵系统就是繁体显示,为”徵兵“。魏徵在建唐以前的经历不多赘述,他的出名主要是在唐太宗时期直言进谏。其实,小编觉得魏徵这个人能被用,实属奇事,他本是李建成的手下,玄武门兵变失败之后,身为太子谋臣的魏徵本应被流放。且在此之前,李世民听说魏徵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自己安排到别的地方去。于是,李世民问魏徵:”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回答说:”太子要是...
· 魏徵的贡献有哪些魏徵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魏徵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政治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李世民问魏徵:“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徵答:“广泛地听取意见就...
· 《为玄成公魏徵正名序》
《为玄成公魏徵正名序》言魏徵乃良臣,说玄成实贤相,或云忠者忠君,或曰奸臣媚上。诚人意而为之,岂客观而举纲?忠一人之君而忘乎于天下,何来“忠”之标榜?出万众之语而忠乎于国民,固江山之栋梁。魏公悖建成而投秦王之为,乃以社稷为想;武穆从帝王而赴风波之亭,当是愚忠之殇。回首三国,玄德去而阿斗,应是诸葛误国;复览司马,化三足而一统,本为英雄之强。是以,魏徵之为,步昊昊之辉煌,乘皎皎之月亮,乃伟大之举措,诚众生之希望,岂腌�H所誉之良相?敢于直谏,抛却死亡,面刀刃而无畏,对饮血而不慌,一心为国,全力疏狂,六神爱民,掣肘朝纲。布衣伏白:公乃五千年第一贤相!山东布衣金学孟于丁亥.辛亥.丁巳
· 一代名相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1-2]葬礼从简。[3]同年入凌烟阁。[4]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早年经历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包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5]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袭击仓城被李密击败,王世充转攻洛口,又被李密击败。魏徵却对长史郑F说:“李密虽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