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侗
生平李侗为程颐的二传弟子,年轻时拜杨时、罗从彦为师,得授《春秋》、《中庸》、《论语》、《孟子》。学成退居山田,谢绝世故四十年。李侗提出“理与心一”,主张“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认识方法。解释“中庸”为“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朱熹曾在武夷山从其门下,将其语录辑成《延平答问》。李侗对朱熹十分器重,把贯通的“洛学”传授朱熹。自此朱熹不但承袭二程的“洛学”,并综合了北宋各大家思想,奠定了他一生学说的基础。
生平
李侗为程颐的二传弟子,年轻时拜杨时、罗从彦为师,得授《春秋》、《中庸》、《论语》、《孟子》。学成退居山田,谢绝世故四十年。李侗提出“理与心一”,主张“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认识方法。解释“中庸”为“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朱熹曾在武夷山从其门下,将其语录辑成《延平答问》。李侗对朱熹十分器重,把贯通的“洛学”传授朱熹。自此朱熹不但承袭二程的“洛学”,并综合了北宋各大家思想,奠定了他一生学说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李侗
参考资料《旧唐书》:列传第六十六:定王侗,肃宗第十三子。亦张后所生,佋之母弟。至德二载,封定王。宝应初薨,时年甚幼。《新唐书》列传第七:定王侗,宝应初薨。
· 溥侗
生平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八月十六日,排行第五,人称“侗五爷”。其父载治是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之曾孙,过继给道光帝长子隐志郡王奕纬为子嗣。光绪七年,载治卒,溥侗封镇国将军。奉旨在上书房读书,喜收藏金石、碑帖,雅好昆曲与京剧,通晓音律,属京剧“谭派”权威。1927年任乐律研究所所长,后在清华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等校教授昆曲。抗日战争期间曾在汪伪政权担任要职。1952年病故于上海。溥侗亦是巩金瓯之作曲人。家庭父:载治母:苏完瓜尔佳氏兄弟:溥健、溥偕、溥侃、溥伦长子:毓崃次子:毓巙三子:毓崀相关条目巩金瓯
· 朱熹的老师“延平先生”李侗

古之延平(今南平市)五步一塾、十步一庠,被誉为“邹鲁之邦”。朱熹的名字传扬久远,而他的老师李侗,人们却知之甚少。李侗(公元1093年—1163年),字愿中,南剑州剑浦县崇江里樟林乡(现南平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人,人们称他为“延平先生”。李侗年轻时曾拜杨时的弟子罗从彦为师,后来他又成了朱熹的老师,杨、罗、李、朱师生四人都是理学大师,古称“延平四贤”。李侗得罗从彦真传后屏居山田,谢绝俗务,悉心研究理学达40多年之久,他把朱熹传授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真谛及“二程”(程颢和程颐)的“性理”之学,传给了朱熹,朱熹进一步发展了李侗的阐释义理兼生命为主的学说,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这个学说认为“理是先天地而存在”,把抽象的理提高到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境界,虽然背离了“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史观,但认识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李侗的理论主要有“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说人在认识上有了...
· 尤侗
生平早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1618年6月)生,父为太学生,终生未仕。尤侗天资聪颖,喜读《史记》、《离骚》等。清顺治三年(1646年)副榜贡生,顺治帝曾称誉尤侗是“真才子”,惜六入考场皆名落孙山。顺治九年(1652年)授永平府(今河北卢龙)推官,因鞭挞旗丁而被黜。博宏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宏词科,列为二等,官授翰林院检讨,参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受知两朝,恩礼始终”。晚年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尤侗告老还乡,书斋名为“西堂”,故又自号“西堂老人”。后在苏州城滚绣坊建有园林,面积约十亩,定十景名为:南园春晓、草阁凉风、葑溪秋月、寒村积雪、绮陌黄花、水亭菡萏、平畴禾黍、西山夕照、层城烟火、沧浪古道。康熙三十八年,圣祖南巡,尤侗年近八旬仍亲迎于道,三月十八日恰逢康熙帝廷辰,作《万寿词》以祝寿,“上嘉焉,赐御书‘鹤栖堂’匾额”。四十二年康熙再度南巡,晋为侍讲...
· 刘侗
刘侗(约1593~约1636)明代散文家。字同人,号格庵。湖广麻城(今属湖北)人。在当员生时,因"文奇"被人奏参,同谭元春、何闳中一起受到降等的处分。他因此颇有名。崇祯七年(1634)进士。后选任吴县知县,赴任途中逝于扬州。刘侗和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于收集材料,他撰写文字。他们还曾合撰《南京景物略》,书未完成,残稿今亦不传。《帝京景物略》主要记述北京地区的山川园林、庵庙寺观、桥台泉潭、岁时风俗。写作态度认真,"景一未详,裹粮宿舂;事一未详,发箧细括",故记述的北京风物有较高的资料价值。此书在艺术上也有特色。《帝京景物略》为了使表现对象具有鲜明性和准确性,在描写的次序、详略、位置上颇费斟酌,可见出作者惨澹经营的独到匠心。如《三圣庵》先渲染三圣庵的环境,次述庵的本身,最后以庵内观稻台可饱览畦陇、林木、梵宇、雉喋作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书在语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