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林
名称
1154年,塔林被穆罕默德·伊德里西记录在穆拉比特王朝的世界地图中,标记为“凯尔万” (Qlwn) 。在东斯拉夫的年代记为“柯里万”(Kolyvan) ,源自爱沙尼亚神话中的英雄“卡列夫”(Kalev) 。13世纪被利沃尼亚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称为“林达尼萨”(Lindanisa) ,源自爱沙尼亚的史诗英雄卡列比波艾克的母亲的名字。
1291年被丹麦占领,命名为其古名“列巴尔”( Reval ) 。
1918年爱沙尼亚独立,遂被称为“塔林”。在爱沙尼亚语中有“丹麦人之城”的意味。
地理
塔林位于芬兰湾的南岸,爱沙尼亚北部。
塔林最大的湖泊是于莱米斯泰湖(9.6 平方千米),是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第二大湖哈古湖(Lake Harku)面积1.6平方千米。与许多大城市不同,塔林唯一较大的河流位于塔林郊区的比力塔(Pirita)地区。其河谷因自然的湖光山色而被列为保护区。
一个石灰岩悬崖贯穿整个城市。塔林的最高点在城市西南部的诺姆尔(Nõmme)区,海拔64米。
塔林的海岸线有46千米长,有3个较大的半岛: 高普利半岛(Kopli)、巴扎斯萨尔半岛(Paljassaare)和卡古马尔半岛(Kakumäe)。
历史
塔林的官方小型市徽
“丹尼布洛”旗于列丹尼斯战役(Battle of Lyndanisse)中在天上徐徐降下。
芬兰湾南岸相信在公元前2千年已经有一群说波罗的-芬兰语支的部落在此定居。
1154年塔林被阿拉伯人制图师穆罕默德·艾·伊迪利斯记录在他的世界地图上。
作为与俄罗斯与斯堪的纳维亚贸易的主要港口,塔林成为了丹麦王国扩张的目标,于1219年后塔林由丹麦统治。
北方十字军时期当地人皈依基督教。1285年该市成为汉萨同盟- 一个北欧一些德国人城市的一个贸易与军事同盟的北方成员。1345年丹麦将塔林和他们在爱沙尼亚北部的领地一同售予条顿骑士团。中世纪的塔林是战略上一个重要的据点,是西欧、北欧与俄国之间贸易的交叉点。该市人口8,000人,由城墙和66个堡垒防御。
塔林圣奥拉夫教堂曾是世界最高的建筑,至今仍是塔林老城区最高的建筑物
随着宗教改革的开始,德国的影响力开始变得更为强大。1561年塔林成为了瑞典的领土,在大北方战争时期,以塔林为据点的瑞典军在1710年向俄国投降,但当地的德国人首领在沙皇统治下保住了他们自身的文化和经济自主权。19世纪塔林的工业化令它的港口保持了重要性。19世纪的最后十年,塔林的俄罗斯化程度变得很强。
1918年2月24日,塔林市民发表了独立宣言,但接着被德军占领,后来更与俄国进行爱沙尼亚解放战争。1920年2月2日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签订塔尔图条约,俄方永久承认爱沙尼亚共和国的独立,塔林成为爱沙尼亚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爱沙尼亚首先在1940年-1941年被苏联占领,1941年-1944年又被纳粹德国占领,1944年再次被苏联占领。爱沙尼亚被强制加入苏联加盟共和国,塔林成为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
1980年莫斯科奥运期间,帆船比赛在塔林市中心东北处的比力塔区举办。大批建筑物例如“奥林比亚”饭店(Olümpia Hotel)、新邮政办公大楼、帆船中心都是因为这次奥运而建造。
1991年8月爱沙尼亚脱离苏联,重新建立独立民主的爱沙尼亚共和国,西方的欧洲资本开始涌入,带给当地快速的发展。
2002年,塔林的旧市区一景
塔林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是下列三个部分组成:
座堂山 (德语 Domberg ) ,是历史上市政的权力中心,首先在此统治的是统治这市的主教,接着是条顿骑士团和波罗的海德国人的贵族;直至现在这地都是爱沙尼亚政府和很多大使馆和官邸的所在地。
老城区,是一个古老的汉萨同盟城镇,“市民的城市” - 直至19世纪末期之前,这地区行政上并未与通比亚区统一。这地区非常繁华,是中世纪贸易的中心。
爱沙尼亚镇是老城区南部新发展的一个地区,爱沙尼亚人都来到此地居住。直至19世纪中爱沙尼亚人取代波罗的海德国人成为塔林主要人口之前,此地的爱沙尼亚人并不多。
历史上,塔林曾被进攻、洗劫、毁灭和多次的掠夺。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空军对塔林进行密集的轰炸,不过大部分的中世纪老城区依然维持的原来的魅力,塔林的老城区在1997年时被收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之中。
至15世纪末期,一座全新159米高的哥特式尖塔被建造在塔林圣奥拉夫教堂上。在1549年至1625年间,它是世界最高的建筑物,经历数次的大火与重建,现在建筑物的总高度为123米。
行政区划
通比亚城堡 – 爱沙尼亚议会的所在地
为方便实行地区管治,塔林全市分为八个行政区(爱沙尼亚语: linnaosad , sg. - linnaosa ),各自有其地区政府。这些区政府是由市政府设立,实行根据塔林市的宪法及立法机关所赋予的功能来管理各自的区。
每一个区的区政府都会有一位“元老”( linnaosavanem ),元老的产生方式是由市长根据行政议会的意见后提名,再经由市政府进行任派。行政议会的职则是向市政府及市议会的各委员会就有关如何管治区政而提供建议。
人口
塔林的中世纪市政厅
2000年,塔林人口大约有340,000人。2005年3月,有市政户口登记者401,694人。
根据欧盟的调查统计,所有欧盟成员国的首都中,塔林的非欧盟公民比例最高,多达27.8%的居民非欧盟公民。由于在苏联时代时,政府有计划性的从其他加盟共和国中移入大批,主要是俄罗斯人的非爱沙尼亚裔居民,来到塔林和爱沙尼亚北部其他地方。而这些移民和他们的后代不被承认具有爱沙尼亚公民的身份。爱沙尼亚法律试图保护民族身份认同,有效地防止许多俄罗斯裔的居民自动拥有公民权。
除了本土的爱沙尼亚语(属于芬兰-乌戈尔语族,与芬兰语关系密切),芬兰语、俄语和英语在塔林都有许多人能听懂。
经济
背后是新商业中心
自资本主义化、加入EU以来,塔林的经济日新月异。西欧资本大举流入。另外邻国芬兰的企业也大量进驻塔林,其中包括著名的百货店斯托克曼购物广场。来自北欧资本的酒店也相继开业。IT产业发达,有“波罗的海硅谷”之称。实际上,塔林也是加利佛尼亚州的硅谷的都市洛思加图斯的姊妹城市。Skype就是在塔林发家的著名IT公司。
教育
从港口看塔林老城
塔林的高等教育和科学机构包括:
塔林大学
爱沙尼亚音乐学院
爱沙尼亚美术学院
爱沙尼亚国家防卫学院
爱沙尼亚会神学院
爱沙尼亚商业学校
旅游
独立以后,发达的航空和航海交通使爱沙尼亚与西欧连接更紧密,也使得塔林成为一个旅游城市。风景如画的老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旅馆、餐厅等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旅游区广泛使用英语。
当地的交通系统也很发达(参见下文“城市交通”)。
爱沙尼亚独立后经济快速成长,这也导致了物价的上涨。尽管还称不上天价,但是已经远比其他前东欧国家高了。
当地的旅游办公室出售塔林卡(Tallinn Card)。持卡人可以免费搭乘当地公共交通、参观大部分景点。尽管价格上塔林卡和单独买票差别不大,使用塔林卡还是更为方便。
主要的景点是两个古城区(下城区以及座堂山区)。古城区不大,步行就可以游览整个区域。城东的比力塔区和卡利柯治也值得一游。爱沙尼亚露天博物馆( Eesti Vabaõhumuuseum )位于城西,靠近 洛加·艾·马利 ( 英语 : Rocca al Mare ) ,保存了爱沙尼亚乡村特色的文化和建筑。
座堂山区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建于1894-1900年(沙皇俄国政府俄国化期间)
座堂山曾是爱沙尼亚贵族和主教所居住的地方,是全城最容易防守的地方。主要景点包括该区的城墙、东正教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建于沙皇俄国政府期间,曾经拥有一个马丁·的塑像)和塔林圣母主教座堂。
下城区
卡利柯治王宫
这一区算是欧洲保护地最为完好的老城镇,并持续进行复修工作。区内的主要景点包括市政厅广场、市镇城墙和高塔、及圣奥拉夫教堂(高124米)。
卡利柯治
位于塔林市中心东方2千米处,有电车与巴士等交通工具可以前往。过去是彼得大帝的宫殿,现今部分作为爱沙尼亚美术博物馆,周围环绕着布置井然有序的花园和森林地带。
比力塔
这个滨海区域位于卡利柯治东北2千米远之处,有一座为了莫斯科奥运所建造的码头。
交通
塔林港
市内交通
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组成了一个能够到达所有地区的交通网。车票价格合理,而且可以使用月票。乘客可以预先在街边的售票亭购买车票,也可以上车后向司机买票(但是这种票价稍贵)。上车后,车票必须使用车上的工具标注为已使用过的。塔林卡也可以用来搭乘公共交通。
航空
至赫尔辛基的“超级海猫”轮渡
塔林伦纳特·梅里国际机场距离市政厅广场(Raekoja Plats)大约4千米。有公共汽车连接机场和城市。多个航空公司(例如挪威航空、爱沙尼亚航空、芬兰航空、荷兰皇家航空、波兰航空、汉莎航空以及北欧航空) 提供塔林到其他欧洲城市的航线,包括阿姆斯特丹、柏林、布鲁塞尔、哥本哈根、伦敦、基辅、米兰、莫斯科和斯德哥尔摩。
此外, Copterline 公司还提供每小时一班的塔林——赫尔辛基直升机航线,单程票价189欧元。广告称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首都至首都交通工具。如果提早预约,最低可以获得50欧元或更低的票价。 Copterline 直升机的起降低点位于林纳哈尔直升机场,靠近老城区。
铁路和公路
Edelaraudtee 铁路公司开行塔林到塔尔图、瓦尔加、杜利、维尔扬迪、塔巴、纳尔瓦、奥拉瓦和派尔努的火车。汽车可以到达爱沙尼亚的所有地方,以及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和拉脱维亚的里加。 Go Rail 公司每天开行塔林至莫斯科,及塔林至圣彼得堡之间的国际卧铺列车。
轮渡
赫尔辛基(芬兰)
时间价格表(15.01.-29.04.2008)
斯德哥尔摩(瑞典)
奥兰 (芬兰)
罗斯托克(德国)
友好城市
注释
^ 爱沙尼亚与芬兰的冬季时间:东2区
参考文献
来源
Mark Landler,"The Baltic Life: Hot Technology for Chilly Streets", 《》, December 13, 2005
Seth Sherwood,"Party Capital of the Year: 塔林,爱沙尼亚", 《》, Januar 22, 2006
参见
塔林电视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