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泥河湾遗址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0
转发:0
评论:0
概述泥河湾遗址群位于张家口阳原县,以其约2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世界罕见的160多处旧石器遗址、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和举世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闻名于世,是目前唯一能与东非奥杜维峡谷媲美、对“非洲单一起源论”提出挑战的世界级人类文化宝库,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2013年河北省在阳原县正式启动“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泥河湾人类起源、地质及环境背景研究”项目,截止到2016年初,第一阶段(2013年—2015年)已经完成,并将进入新阶段。2015年4月至12月,河北省文研所在泥河湾大田洼台地及周围地区展开旧石器专题调查,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3处。负责此次调查的考古队领队王法岗透露,收获之一是在山兑村南发现比较集中的遗址群,“面积大,范围非常广。地层比较清楚,距今三四十万年,可以从中探寻人类迁徙和生活方式。”还有在后沟遗址发现一处人类生活面:“试掘12平方米发现密密麻麻的石制品、动物化石800余件,

概述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张家口阳原县,以其约2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世界罕见的160多处旧石器遗址、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和举世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闻名于世,是目前唯一能与东非奥杜维峡谷媲美、对“非洲单一起源论”提出挑战的世界级人类文化宝库,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2013年河北省在阳原县正式启动“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泥河湾人类起源、地质及环境背景研究”项目,截止到2016年初,第一阶段(2013年—2015年)已经完成,并将进入新阶段。

2015年4月至12月,河北省文研所在泥河湾大田洼台地及周围地区展开旧石器专题调查,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3处。负责此次调查的考古队领队王法岗透露,收获之一是在山兑村南发现比较集中的遗址群,“面积大,范围非常广。地层比较清楚,距今三四十万年,可以从中探寻人类迁徙和生活方式。”还有在后沟遗址发现一处人类生活面:“试掘12平方米发现密密的石制品、动物化石800余件,是原生的人类打石器生产生活场景。目前看分布面积非常大,有上万平方米。距今78万年。”王法岗还透露首次在泥河湾发现了洞穴遗址,该遗址叫做周家山岩厦遗址,“位于周家山东坡一坍塌洞穴内,试掘2平方米,发现了近3米厚的文化层。其中很多用火遗迹,好几层灰烬,而且两平方米范围内发现8000多件石制品、动物化石等遗物,堪称首屈一指。”王法岗表示,初步推断该遗址距今1万年到3万年间,属于旧石器晚期,应该是一处古人类长期居住地点。

2012年,河北张家口泥河湾马圈沟遗址发现200万年前人类餐食大象的“远古人类的餐厅”,轰动一时。去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150-160万年的石沟遗址再次发现了古人类的用餐场面。

河北师大泥河湾考古研究院赵海龙副教授透露,石沟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的东缘大田洼台地的北侧,西距马圈沟遗址1.1公里。“2013年在这两处遗址区中间发现了‘黄灰红’标志性地层组,根据以往对马圈沟遗址纵向剖面的完整古地磁测年数据可知,‘黄灰红’地层组年代约为距今140万年,因此石沟遗址第一文化层年代约为距今150万至160万年。”去年6月至11月,河北师大泥河湾考古研究院与河北省文研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石沟遗址进行发掘,6月下旬在石沟遗址A区第一文化层3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出哺乳动物的化石残块和人工石制品,石器和动物骨骼化石的共生再现了当时泥河湾早期古人类餐食动物的场面。

该遗址当年处于入湖三角洲,三面环水植被丰富,动物和人类活动较多,“出土的动物化石中马最多,还有犀牛和羚羊,从动物骨骼化石上的咬痕初步判断,更有可能是鬣狗的咬痕,我们在石沟遗址发现疑似鬣狗粪便化石。”他表示,通过与西方资料对比可见,生活在150万年前的泥河湾人生活得很被动,很可能不具备猎杀大型动物的能力,“当时的人的食物主要靠采集植物和吃腐肉,谈不上狩猎。现在的疑问是:150万年前谁猎杀了犀牛、马等动物?会是人类吗?人类和鬣狗谁先享用了这些食物?”

以往泥河湾遗址范围主要指阳原,河北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谢飞提出“大泥河湾”的概念,将范围向东扩展到涿鹿和怀来盆地,西到大同盆地。此次试掘的南家沟遗址属于旧石器晚期,初步判断不超过两万年,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装饰品等文化遗物1300余件,“其中就有两三颗串珠,材质类似鸵鸟等鸟类的蛋皮。”目前还不能判断串珠主人是男还是女,“非洲早于7万年前就有类似装饰品,这属于艺术考古领域。我们这次发现的串珠非常小,大约一厘米。其中还有个半成品,这对于考古更重要,可以研究制作和加工流程。不过这个珠子跟今天的珍珠等不一样,是用蛋皮磨制钻孔的薄片。”值得一提的是,南家沟遗址是怀来盆地内首次试掘确认的包含细石器遗存的旧石器晚期遗址,为研究中国北方细石器遗存的起源、扩散等增添了新的坐标和证据。

发现

1972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盖培、卫奇在阳原县东城镇虎头梁村东南约800米处发掘。发现以楔形石核和尖状器为主的大量石器,还发现了古人使用过的灶坑。(在马鞍山遗址发现30多处用火遗迹,证明在0.5-1.5万年前,人类会使用火。)

1994年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在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发现了大量的世界上最早的细小石器。这些石器都比较小,大多重在5至10克之间,最小的不足1克。可分为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和锥形器等类型,共约2000件。这些石器经过古地磁专家的测定,证明距今约有160万年。

2013年7月至11月河北考古人对泥河湾油房遗址进行发掘,在40多平方米的发掘区域土石制品、动物化石、骨制品、装饰品种类700多件,年代跨度为距今5万年到2万年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出土石制品多为石片、残片和断块,包括少量石片石核、细石核、细石叶和工具等,证明油房遗址存在石叶技术。

地层

马圈沟遗址第七文化层距今175万年、第六文化层距今175万年、第五文化层174万年、第四文化层169万年、第三文化层166万年、第二文化层164万年、第一文化层155万年。

小长梁遗址136万年、半山遗址132万年、飞梁遗址120万年、东谷坨遗址110万年、岑家湾遗址110万年、马梁遗址78万年、后沟遗址39万年、东坡遗址32万年、侯家窑遗址10万年、板井子遗址7万年、新庙庄遗址3-4万年、油房遗址2万年前后、西白马营遗址1.8万年、二道梁遗址1.8万年;于家沟、马鞍山和姜家梁遗址包含了1.5—0.5万年。

约在1.8万年前,因地壳运动,湖底上升,交错移动,湖水流走,昔日的大湖逐渐消失,湖底地层裸露出来,形成今日层层叠叠的泥河湾地层。

另见

奥杜瓦伊峡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日考古专家联合“测龄”泥河湾遗址群
日本同志社大学旧石器考古专家松藤和人、菊池强一20日来到河北阳原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为泥河湾盆地古环境、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编年的深入研究搜集补充资料。2010年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日本同志社大学共同研究确立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环境及旧石器时代遗址编年项目,项目由河北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次年8月,这个项目正式启动,相关研究人员深入遗址现场,采集相关的测试样品,部分样品运往日本测试。这个项目为期三年,研究成果由中日双方共同拥有。松藤和人20日在侯家窑遗址进行土层分析时表示,希望进一步确认去年在这个剖面上取样的一些细节,通过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来复原这个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据介绍,日本专家将以旧石器中晚期的侯家窑、籍箕滩、西白马营等遗址为目标开展相关工作。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说,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部分遗址的年代认定存在一些争议,比如侯家窑遗址被认定在1...
· 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取得新发现
中新社石家庄1月18日电(马若)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盆地又有考古新发现。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泥河湾马圈沟遗址考古队项目负责人王法岗18日透露,他们在泥河湾盆地内层位最低、时代最早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马圈沟遗址内发现石制品792件、动物化石1573件。石制品特点鲜明,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可能代表了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的第一次石器技术革命,为认识中国北方早更新世石器技术具有重要价值。此次发掘进一步完善了早更新世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当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17年考古业务汇报会举行,王法岗在会上做出上述介绍。据悉,此次发掘总深度16.45米,共发现四个文化层,第一至第三文化层为新发现文化层,但发现文化遗物有限。第四文化层为主文化层,文化遗物丰富。石制品以第四文化层数量最多,对文化面貌反应全面,且较精致。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等。石核、石片特征非常明显,刮削器为主要...
· 泥河湾发掘出200万年前“远古餐厅”
河北省[注: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22日表示,泥河湾马圈沟遗址发掘出200万年前人类餐食大象的场景,勾画出远古人类集体进食的场面,这种完整展示200万年前“远古人类的餐厅”场景的遗迹非常罕见。马圈沟遗址位于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村西南,这个遗址共发现7个文化层,其中第三文化层是古人类进食的生活遗迹。在探方内散落着以象骨骼为主,间有石制品、动物遗骨和天然石块构成的遗物密集分布区域。骨骼分布集中而无序,中间散落着一些石核、石片、刮削器等“餐具”。另有3件石锤在外围分布,而石锤是用来制造“餐具”的。因而,这个遗址又被形象地称为“远古人类的餐厅”。谢飞说,在很多动物的骨骼上保存有十分清晰的砍砸和刮削的痕迹,其中一件燧石刮削器恰巧置于一条肋骨上。这组文化遗物的分布状态,揭示当时人类...
· 日本考古学家抵达泥河湾进行考古研究
8月20日,松藤和人(右一)、菊池强一(右二)在对泥河湾侯家窑遗址土层进行分析。当日,日本同志社大学考古学家松藤和人、菊池强一抵达河北[注:河北省-河北省简称冀,位于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河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名列全国首位,]原阳泥河湾遗址,开始了为期一周左右的泥河湾遗址实地考古科研活动。2010年8月,河北省[注: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文物研究所与日本同志社大学共同启动了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环境及旧石器时代[注:石器时代指人们以石头作为工具使用的时代,这时因为科技不发达,人们只可以石头制造简单的工具。而随着时代的推进,人们对石器的研制也在不断改进。]遗址编年项目,双方专家将在泥河湾盆地相关遗址的年代学研究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并建立...
· 大河湾
《大河湾》(ABendintheRiver,1979)李永平译,台北:天下远见,1999。《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2002。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南海版改名《大河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