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学―隋唐名医―王焘
王焘,约生于唐总章三年(670),卒于天宝十四年(755),(今陕西县)人,其曾祖父王为太宗朝宰相。祖父祟基,父茂时,王焘为次子,其兄光大,司勋郎中。焘有二子,长子遂,曾为大理寺卿,次子遘,曾为苏州刺史。王焘幼年多病,年长喜好医术,其母疾病弥年,有感于不明医者,不得为孝子,遂立志学医,八世纪初他曾任职于弘文馆(唐代国家藏书处)长达二十余载,在此期间,他博览古代医学文献数千卷。凡所览阅之书,均遂条采摘记录,积累了大量资料。天宝年间(742~755)他因故被贬至房陵(今属湖北),后出守大宁。正值当地疾病流行,王氏取所录经方,亲施方药,疾者多获救治,遂立志编撰一部医方大全。于天宝十一年(752)著成《外台秘要》四十卷传世。他的另一部著作《名台要略》十卷,为《外台秘要》之简本,惜已亡佚无存。
· 林焘
生平林焘1944年毕业于成都燕京大学国文系,同年入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师从李方桂、陆志韦;1946年起先后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首任主任、《世界汉语教学》代理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和华侨大学兼职教授,生前任《语言学论丛》主编、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筹)主任委员。学术生涯林焘长期从事现代汉语语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他在北京大学集体编写的《现代汉语》教材中负责撰写语音部分,对之后的各种现代汉语教材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注重语音与句法、语义之间的密切关系,撰写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有关普通话轻音与句法、语义关系的论文到21世纪初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世纪80年代初,他带领部分师生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北京话调查,所获得的大量口语资料已经成为十分珍贵的北京话的历史材料;他提出的“北京官话区”的概念和北京官话区的划分范围、撰写的一系列...
· 颜伯焘
生平嘉庆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陕西延榆绥道、督粮道等职。道光十年(1830年),颜伯焘出任陕西巡抚。道光十七年,任云南巡抚,改建滇池石闸,使周边农田得以灌溉。不久兼署云贵总督。道光二十年(1840年)农历九月,继邓廷桢之后,颜伯焘被道光帝任命为闽浙总督。道光二十一年七月(1841年8月25日晚上),英舰突侵厦门,颜伯焘亲自在虎头山、镇南关等地指挥作战,总兵江继芸等将领相继战死,厦门一度失守,清军被迫退至同安。清廷以“未能进剿”之罪,将颜伯焘革职遣回原籍。《清史稿》有传。
· 张焘
(1091—1165)南宋饶州行兴(今属江西)人,字子公,政和进士。绍兴初,累迁中书舍人,谏张浚毋以丽京宣抚淮西,不报,迁兵部侍郎,请高宗早定规模大计,权吏部尚收,时秦桧主和议,他力论其非,主张谨边防,励将士,待机恢复。和议成,按视祖陵,归朝言“万世不可忘仇”。出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惩贪吏,薄租赋。赈灾兴学。后闲居十余年。孝宗即位,为同知枢密院事,旋进参知政事,以老致仕。
· 朱履焘
参考资料《明史·诸王·靖江王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