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F.Loftus,即Elizabeth Loftus,1944-),通称洛夫特斯,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对人类记忆活动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生平
1.早年生活
1944年10月16日,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出生在加利福尼亚洛杉矶贝莱尔的一个犹太家庭,出生时得名伊丽莎白·菲什曼(Elizabeth Fishman)。随后,她在这个家庭中长大。她的父母是丽贝卡·菲什曼(Rebecca Fishman)和悉尼(Sidney);她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图书馆员。在她14岁时,她母亲死于溺水。
2.求学经历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求学。1966年,她被以最高荣誉的方式,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数学与心理学(mathematics and psychology)方面的文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Arts degree)。
后来,她进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数学心理学(mathematical psychology)学习。1966年,她获得了斯坦福大学数学心理学的硕士学位。1970年,她获得了斯坦福大学数学心理学的博士学位,她是同一届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唯一女性。
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期间,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同心理学家杰弗里·洛夫特斯(Geoffrey Loftus)结婚,因此得名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F.Loftus)。虽然两人于1991年离婚,但是伊丽莎白·洛夫特斯依然使用此名。
3.职业生涯
于1970年,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在纽约的社会研究学院(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NSSR,现为纽约市新学院)接受了首份学术工作。在那里,她研究主要集中于关于长时记忆中语义记忆(semantic information in longterm memory)的组织。
但很快,她意识到自己自己想去与社会关联更紧密的领域做研究。于1973年,洛夫特斯接受了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助理教授职位,并利用新职位开始了关于记忆在现实环境中工作方式的新研究——对目击者证词的研究。在此期间,她进行了诸多研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
2001年,她离开了华盛顿大学和她在西雅图居住了29年的住宅,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目前,她依然任职于此。
2003年,伊丽莎白·洛夫特斯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的心理学科学应用奖。2004年,她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她成为美国哲学会会员。
二、成就
1.学说提出背景
洛夫特斯接受了华盛顿大学的助理教授职位,并利用新职位开始了关于记忆在现实环境中工作方式的新研究——对目击者证词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她关注记忆可能由于过往事实的影响发生了某些异变。由此,他思考到目击证人的证词可能由于证人的记忆发生扭曲,不能反映事实。
2.学说简述
在研究的基础上,伊丽莎白·洛夫特斯提出了自己学说。洛夫特斯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记忆与人对过往的认知密切相关。记忆可能由于过往事实的影响发生了某些异变,甚至被有意的塑造了。在案件中,目击者证词事实上不一反映的是真相,甚至与真相距离甚远。
因此,人们应该重新定位记忆所传达的讯息,更加关注事实证据,合理采用目击证人的证词。
3.学说影响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的学说说明了:记忆可以被塑造,那么目击者证词事实上不一反映的是真相。由此,促进了案件对于确切证据的重视。她的学说推动了认知心理学、尤其是关于人类记忆方面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将关于记忆认知的学说运用于社会层面尤其是法律层面,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实用。
三、著作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一生之中著述颇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如下:
《学习》(Learning)(1973),洛夫特斯与人合著,是她在社会研究学院时期的重要研究成果。
《人类记忆:信息处理》(Human Memory: Th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1976),洛夫特斯与当时的丈夫合著,洛夫特斯第一本关于记忆的专门著作。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es)(1979),洛夫特斯与人合著,说明了洛夫特斯等人关于认知过程的观点。
《目击者证词》(Eyewitness Testimony)(1979),洛夫特斯独立完成,认为记忆既然可以被塑造,那么目击者证词事实上不一反映的是真相。
《记忆》(Memory)(1980),洛夫特斯独立完成,介绍了洛夫特斯对于记忆的观点,认为记忆其实是可以被塑造的存在,记忆不一定真的反映事实。
《玩时注意》(Mind at Play)(1983),洛夫特斯与当时的丈夫合著,检查玩电子游戏所涉及的心理过程,讨论经常玩的人会发展出的行为问题,并将电子游戏与过去的其他时尚进行比较。
《目击者证词-心理学观点》(Eyewitness Testimony—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1984),
《目击者证词:民事和刑事》(Eyewitness Testimony: Civil and Criminal)(1987),充分揭示了目击者记忆的易错性。由此,在民事与刑事案件中,都会有因此而出现的谬误。之后,此书两次再版。
《辩方证人》(Witness for the Defense; The Accused, the Eyewitness, and the Expert Who Puts Memory on Trial)(1991),以专家身份根据其为众多刑案作证的亲身经验所写成的集子,希望能借着在社会上活生生的案例来唤起人们重新定位记忆所传达的讯息。
《压抑记忆的神话》(The Myth of Repressed Memory)(1994),国内有译本为《当心!你的记忆会犯罪》,书中记录的一个个令人心惊肉跳的记忆悲剧。由书中例子,记忆就像一个单纯的小孩,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就会受到欺骗,并诞生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