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人本主义心理学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78
转发:0
评论:0
一、学派概述1.1产生背景1.1.1社会背景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经济寮荣,在基本生活需要大多有了满足的基础上,于是人们进一步产生了迫求高级需要的满足或包括直善美等高级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在物质繁荣的背景后,美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不安因素持续增加,需要发展心理学来帮助美国人找到自身价值,促进人生圆满,从而实现美国社会内部的和谐。1.1.2哲学背景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浪漫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前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出现在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的哲学运动。相比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家强调人性中的理性成分而言,浪漫主义哲学家更强调人性中的非理性的情感、直觉和本能等成分。他们认为美好的生活就是根据一个人的内在本性诚实地生活。人的本性是善的,而社会环境却可能是恶的。浪漫主义哲学之父卢梭((J.Rousseau,1712-1778年)坚

一、学派概述

1.1 产生背景

1.1.1 社会背景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经济寮荣,在基本生活需要大多有了满足的基础上,于是人们进一步产生了迫求高级需要的满足或包括直善美等高级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次,在物质繁荣的背景后,美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不安因素持续增加,需要发展心理学来帮助美国人找到自身价值,促进人生圆满,从而实现美国社会内部的和谐。

1.1.2 哲学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浪漫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前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出现在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的哲动。相比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家强调人性中的理性成分而言,浪漫主义哲学家更强调人性中的非理性的情感、直觉和本能等成分。他们认为美好的生活就是根据一个人的内在本性诚实地生活。人的本性是善的,而社会环境却可能是恶的。浪漫主义哲学之父卢梭((J. Rousseau,1712-1778年)坚信J.唯一能够有效指导人行为的是他的真实情感。人性天生善良合群,如果给予他们自由,他们将变得快乐、完美、具有社会意识。如果给予他们自由,他们将会做那些最有利于其自身及他人的事情。如果人们表现出自我毁灭或反社会的行为,那是因为他们的自然冲动被社会力量干扰所致。卢梭的思想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哲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奥尔波特认为,存在主义对美国心理学有三点影响:一是存在主义以自由、选择和责任为主题,极大地冲击了美国传统心理学坚持以绝对确定的因果规律来解释心理现象的极端决定论倾向;二是存在主义对人和先验世界、人和自我的关系所做的全面分析,冲击了孤立研究人类的行为并将其与动物联系起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三是存在主义对主体性(或主观性)、个人体验、情感等的研究冲击了美国心理学家所信奉的客观性。 现象学(phenomenology) <参见第十五章)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现象学看作是一种研究主体的直接经验和内省报告的方法。他们认为心理学研究要以主观实在为对象,把人的心理活动和内部体验作为自然呈现的现象看待,重在现象或直接经验的审视和描述,而不是因果分析和实证说明。马斯洛、罗杰斯和奥尔波特等都将现象学当作研究方法。第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也非常重视现象学的核心主题“意向性”(intentionality) 问题。 此外,古代东方的哲学思想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把老子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人生观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真谛。

1.1.3 科学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科学背景主要有生物学、生态学和功能整体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使生物科学产生了质的变化,这种观点看到了人与生物界的连续性,为理解人性的形成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具有似本能的性质,人类的这些潜能和价值是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生物自然察赋。罗杰斯也强调人类成长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生态系统要保持平衡的思想使得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强调人与自然环境要保持协调一致,以维护人的心理活动的生态平衡。机体整体学强调有机体是一个多层次结构的统一整体,主张对人类有机体的研究必须把人看作是完整的系统,这种整体主义思想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体现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探讨人的内在潜能的层次结构和功能时,把人的内在潜能和本性整合起来,把人的社会性和生物性整合起来,建立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心理学。总之,生物学、生态学和机体整体学的综合影响,使得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到了建立一种自然主义的价值观体系的可能,即要从人类自身本性中挖掘其潜能和价值,而不必依赖人类之外的超自然力量。

1.1.4 心理学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的产生受到了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整体心理学(holistic psychology)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作为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行为主义为人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反面教材。行为主义坚持方法中心论,将可观察到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唯一研究对象,极大地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并且坚持S-R的机械观,认为人仅仅是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空的有机体。相反,人本主义认为人是积极主动、 有创造性、有自制力的,是生命的推动者、选择者与核心,所以心理学应该更多的研究整体的人。人本主义正是在对行为主义的强烈批判中应运而生的。人本主义对精神分析采取了扬弃的态度,继承了其合理的成分,而抛弃了其错误的部分。它一方面肯定了精神分析潜意识理论的合理之处,赞同人的心理活动是由人的内在动机驱使的,并在其自我概念的研究基础_L: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强烈反对精神分析的潜意识性本能决定论、人性论和悲观主义的观点,而认为人是自我决定、自我选择、人性本善的乐观主义态度。整体心理学泛指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论观点和理论取向,它包括德国、美国的人格心理学、戈尔德斯坦的机体论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它们的共i司之处是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而非单纯决定于个别刺激物的总合。这种整体论的观点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当作了自己的一个研究原则。另外,它们的很多概念也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创造性地借鉴,如戈尔德斯坦首创的“自我实现”一词后来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标志性概念。

1.2 发展历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经历了一个逐渐壮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萌芽、兴起、形成和发展等阶段。①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萌芽:20世纪40年代,马斯洛作为一位行为主义取向的实验心理学家对行为主义的研究定向日益不满,并开始探讨一些“不合传统”的主题。这是马斯洛背叛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端,也是美国人木主义心理学的萌芽。②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50年代):1954年,马斯洛出版《动机和人格》。该书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之作。1956年4月,马斯洛等人发起并创办人本主义研究会组织,第一次讨论了人类价值的研究范围。1958年,马斯洛在l}u蒂奇(Anthony J Sutich. 1907^-1976年)的建议和帮助下创办《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内刊。1959年,马斯洛把两年前在研讨会上的讲演、发言稿编成《人类价值的新知识》一书出版。③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60年代):1963年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AAHP)正式建立。该会是在马斯洛和萨蒂奇的组织下,在奥尔波特的资助下,于美国费城召开的。布根塔尔(James Bugental> 1915-x2008年)被选为第一任主席,会上宣布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四项基本原则。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建立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1969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改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会( Association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AHP ),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70年代至今):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接纳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为该会的第32分会。至此,经过10年的努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终于获得美国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这说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主流的心理学中赢得了一个“很小但却是官方的一席之地”。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又分化出来一个新学派,即超个人心理学。它是以追求人生意义及超越自我为主旨的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新发展和新取向。

1.3 代表人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为马斯洛、罗哲斯,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 1897-1967)等;也有观点认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罗洛·梅(Rollo May)、布根塔尔(James F. T. Bugental)等也是其代表人物。

1.3.1 先驱人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物包括德国整体论心理学家狄尔泰(Wilhelm Dilthey. 1833一1911年)、斯特恩(Stern W, 1871一1938年)、斯普兰格(Spranger E, 1882一1963年),格式塔心理学家韦特海默,以及机体论心理学家库尔特·戈尔德斯坦(Kurt Goldstein, 18781965年)和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 1897-1967年)、墨里(Murray H, 1893一1988年)和凯利(Kelly G,1905一1967年)等。

1.3.2 主要代表

1948年,马斯洛在美国杂志《心理评论,》上发表《人类动机理论》,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病态研究和行为主义的动物研究成果转嫁于人,这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初具雏形。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

1954年,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美国纽约发表《动机和人格》,提出的需要阶段理论(通常又被称为需要层次理论或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等多种理论。这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诞生。

后来,马斯洛与托尼萨蒂奇共同创办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期刊》,第一期出版于1961年春天。

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影响进一步扩大。1967年,马斯洛任人本主义心理学会主席。1971年在荷兰举行过国际会议,影响扩及欧洲和亚洲等地。马斯洛的的主要著作有:《动机 与人格》(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宗教、价值观和高峰体验》(1964),《科学心理学》(1966).《人性能达的境界》(1971)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

卡尔··罗杰斯

之后,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完善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同时,罗杰斯在人本主义的治疗中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促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的完善。

罗杰斯的主要著作有:《咨询与心理治疗》(1942),《来访者中心疗法》(1951).《论人的成长》(1961),《学习的自由》(1969),《罗杰斯论会心团体》(1970),《一种存在方式》(1980 )等。

二、主要理论

2.1 研究对象

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以动物与幼儿简单行为为研究对象,也反对精神分析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主张以正常人(建康人,healthy people)为研究对象。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整体,反对将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孤立起来看待。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认为,心理学研究者应当在研究中发现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

因此,人本主义将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为研究领域,以人的本性、潜能、价值等为研究主题。

2.2 研究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在选择和运用研究方法时,必须注意下面所述三点:(1)坚持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但反对方法至上主义,上张心理学研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而不以方法为中心;(2)研究人的科学不需要模仿自然科学那种“客观”和“超脱”,在肯定客观与主观方法相结合的前提下,应该突出主观方法的特殊意义;(3)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的态度,既不排斥行为主义的实验法,也不贬抑精神分析的临床法,强调用综合的、多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人的问题。

2.3 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

2.3.1 人性本善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当提供了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和机会时,人的本性便是善良的,至少是中性的。恶则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而人天然地具有对美德的追求。

2.3.2 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马斯洛认为:

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个体,个人的绝大多数欲望和冲动是相互关联的。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求,这些需求不仅仅是生理的,还有心理的,他们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东西,文化不能扼杀它们,只能抑制它们。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求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层次的需求。当一组需求得到满足时,这组需求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在社会中有许多人,他们的各项基本需求只可能满足其中的一部分。在人们的需求层次的满足中,应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描述,即从较低的层次逐级向上,满足程度的百份比逐级减少。同时,需求各层次,决不是一种刚性的结构,所谓层次,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层次与层次之间是相互叠合,互相交叉的,随着某一项需求的强度逐渐降低,另一项需求将逐渐上升。

人本主义心理学

需求层次理论

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物的认同,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广为人知的部分。

2.3.3 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都认为,人都具有自由实现的本能,而所谓的自我实现就是指人都希望活出自己希望的样子。因此,人都会促进自身人性的完满,发挥自我的潜能与特性。

即使每个人之间的潜能有差,但仍会自动自发且运用能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那么,社会让一个人生活在良好的环境里并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培养出一个健康且成熟的自我。

2.3.4 高峰体验论

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是指人在进入自我实现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豁达与极乐的瞬时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既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受……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他们都声称在这类体验中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 本质和生活的奥秘,仿佛遮掩知识的帷幕一下子给拉开了……突然步入了天堂,实现了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在这种经历中,人们忽略了时空概念,体验到了庄重、敬畏等强烈的情绪。通过这种体验,个体超越了自我,感知到了事件和客体的本真。马斯洛将这种神秘的主观体验称之为高峰体验。高峰体验在生活中的很多场合都可能出现,如欣赏优美的音乐、美丽的图画以及漂亮的人,孕妇顺利地生产,在森林、海滩中与大自然交融,参加篮球、足球、游泳等体育比赛,和爱侣,文学创作或科学研究,等等。另外,霍夫曼199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高峰体验既会发生在成人身上,也会发生在儿童身上。高峰体验与自我实现具有密切的关系,它既是自我实现的特征,也是自我实现的途径。首先,高峰体验是一个人达到自我实现时经常出现的一种身心高度协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个人能够更真实地成为他自己,更完全地实现他的潜能,更接近于他的存在状态,更充分地具有人性。其次,高峰体验是迈向自我实现的必经之路,它不仅是我们可以窥见自我实现状态真谛的窗口,又是引导我们趋向自我实现的指针。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出现高峰体验,也就证明了我们正朝着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

2.3.5 个人中心治疗法

个人中心治疗法,又称受辅者中心治疗法或患者中心疗法,是罗杰斯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与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不同,不是靠探究潜意识领域或改变反应形式来纠正不正常的行为,而是动员受辅者(或当事人)主体内在的潜能进行自我理解,改变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

2.3.6 教育改革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会寻求自我一致性和自我与日常经验的协调。所以,教育必须改革成与人类发展相适应。教育改革论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思想的组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过程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四种态度品质;(1)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2)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应该表里如一;(3)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4)深人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三、评价

3.1 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把心理学看作是一门人学,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第一次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对象的首位,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高级精神生活的新领域。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不仅突破了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理论范式,而且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和心理治疗诸方面独树一帜,建构了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而且,个人主义心理学提出客观实验范式与主观经验范式统合的新构想,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心理学方法决定于心理学对象。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对人的主观领域进行研究也是一种客观性研究,同时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观经验范式。

其次,强调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实践中的营运。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管理、教育及心理治疗中具有重要的英勇价值。马斯洛做出了自我实现人的架势,认为人完全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追求超越性的需要。罗杰斯的教育改革论促进了教育的改革。而人本主义治疗观是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的三大流派之一。

3.2 局限

第一,具有自然主义的烙印。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由在自然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所特有的似本能决定的,并认为人的整个心理系统完全建立于人的自然因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如动机论、价值论、人格论等都是以人的生物因素为基础的,都是对人性自然因素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自然主义的人性观遵循着如下的逻辑,似本能~人性~心理生活一人类社会文化生活。这说明,人类的各种心理需要以及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其生物性似本能的反应。

第二,渗透着个人本位主义精神。人本主义心理学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崇尚自我,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责任,而忽视社会发展、社会现实对个人自我实现的决定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论把个人价值的实现置于社会价值实现的对立面,即过分强调自我而忽视了社会方面。

第三,缺乏实证性的支持。虽然人本主义提出了将客观的实验范式和主观的经验范式结合起来的方法论原则,但在实际研究中,大多偏重于现象学的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停留于横向研究而缺乏纵向研究的检验,样本较小而实验较少,信度和效度都不能保证,有力的实验支持显然不足。

3.3 影响

3.3.1 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影响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演化出来的新学派,它既是人本主义向前延伸的结果,也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超越。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认为人的最高目的是个人潜能的实现,这种实现仅仅局限于个体范围内。后来,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应该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超个人心理学。

3.3.2 对积极心理学的影响

其次,对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内在潜能、本性、尊严、价值等为主题的心理学。这极大地冲击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动物学化、病态人格化的缺陷,揭示了传统心理学元素主义、还原主义、机械主义的错误所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平衡了传统心理学对人性片面的、消极的认识,促使心理学家开始转向了对人性积极方面的关注。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种影响下,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名为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由塞利格曼和齐克森特米哈伊(M. Seligman & M.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一利,旨在帮助所有人的心理学。这科‘心理学是关于积极主观经验、积极个体特质,以及试图改善娜一个人生活质量的一门新兴心理学,也是一门试图增强人类力量,发扬人类优点的科学。他们认为,人类的优点包括勇气、人性、感激、忠诚、慷慨、利他、同情、希望、乐观、社会责任、礼貌、宽恕以及自我控制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马斯洛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他提出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即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 演化心理学
概要演化心理学为生理辨认运作于"个体生理的物理适应。"演化心理学之目的为研究"个体的心理其自然演变的情感和认知适应。演化心理学就StevenPinker而言是“不止一种单一理论,但为集大成之假说。”和“并且是一个关于心智,重点放在适应、基因级选择的和心智区域modularity的特化演变理论。”演化心理学分析人类的大脑由很多功能机制组成,,中止心理适应或由天择的演化认知机制设计。例如语言习得模组、乱伦退避机制、骗子侦测机制、智能于性-交配的特殊偏爱、搜寻食物机制、结盟伙伴关系、侦测觉知机制等。演化心理学是根基在认知心理学和演化生理学。它是描写行为环境、人工智能、遗传学、动物行为学、人类学、考古学、生理学和动物学。演化心理学是接近相似社会生物学,但两者间不同的关键重点在“物种个体差异范围”与“物种全体范围”的机制。关于适合量的趋势,重要的配错理论为心理学而不是行...
· 超心理学
历史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一词由德国哲学家,美学理论家马克思·德索在1889年左右创立,源于para意味着在“在......旁边,沿着”和psychology(心理学)一词。美国植物学家莱因(JosephBanksRhine)在20世纪30年代因使用实验室方法进行超心理学研究而闻名,由于他的推广,超心理学一词逐渐代替心灵研究(psychicalresearch)一词在英语世界中普及。美国科学促进会在1969年接纳超心理学会为其下属学会。英国爱丁堡大学在1985年设置了凯斯特勒超心理学教席(KoestlerChairofParapsychology)。现状现在,超心理学研究在30多个国家开展。研究场地和实验室主要由私人机构和大学提供。在美国,超心理学的研究高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自那以后,大学的研究热情出现了下降;但是,私人研究机构依旧从捐款中获得资助。自20世纪80年...
· 内容心理学
一、产生背景(一)社会背景内容心理学在19世纪70年代产生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学进步的产物。经过1848年革命,欧洲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开始迅速发展。现代的工业生产发展,不仅需要有探察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活动方式的科学,而且还需要有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独立科学。因此,冯特建立的内容心理学正是当时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迫切需要的产物。(二)哲学背景任何心理学都以特定哲学为其方法论的基础,内容心理学也不例外。创始人冯特生活在19世纪具有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国度里,当时的科学主义思潮发端于实证主义和马赫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意志主义的时代。关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上,主要倾向是强调一切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基础上,应当抛弃玄学争论。(三)科学背景19世纪后,德国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自然科学,并在大学里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提倡观察和实验。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 心理学评论
外部链接ListoffreePsychologicalReviewarticlesavailableonline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